詳解古人類中國進化說的漏洞,以及缺失環節

2020-10-22 葉飄刀

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人類長久以來苦苦探究與追尋但卻一直沒有完全解開的一個問題。

在早期的研究中,人類的多地起源說佔據著絕對的主流。然而隨著非洲發現的更為古老的古人類化石,以及DNA技術的發展,非洲起源說開始代替多地起源說佔據了主導的地位。而如今關於人類起源的主流學說是,非洲起源多地混血的學說。

然而在中國,仍然有部分人堅持著古人類中國起源說。其主要的論據有以下幾個:

亞洲是靈長類的主要生存區域之一,目前已知的四種類人猿中,猩猩、長臂猿生活在亞洲,而黑猩猩與大猩猩生活在非洲,亞洲在靈長類進化中也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是有可能出現早期的人類,並獨立進化成人的。

而且中國的古人類化石是除非洲之外,化石延續最為豐富的,最為連貫的區域。

似乎除了DNA證據似乎古人類中國進化說便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了。

然而這裡就拋開DNA的理論,說說古人類中國進化說的漏洞。


中國的化石鏈條並不完全

和非洲相比,目前中國的化石鏈條相對時間較晚,而且存在著缺失。從目前的化石證據來說,從猿到人是有一個比較清晰而詳細的鏈條的,可以說是一步步的走來的。

在中國的古人類化石報導中,都是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山頂洞人每一個人種似乎都是以發現地點作為命名。好像某個地方都是一種人類,看得人一頭霧水。

而在非洲從南方古猿開始,到能人、直立人、智人的進化脈絡是清晰的。花了好長時間,才弄清楚,中國的古人類是從直立人而起的,也就是說哪怕以化石證據來說,中國也沒有找到比直立人更為古老的,類似能人與南方古猿這樣的種類。中國缺乏更早期尤其是從猿到人類似南方古猿這樣中間階段的化石。

而目前的觀點認為人類離開非洲並非一次,而是多次,亞洲的直立人也很可能來自於非洲。缺乏更早期更原始的化石,是古人類中國起源論的一個重大的缺陷。

早期智人的疑惑

在中國起源論中,還有一個論點是,哪怕是直立人來自於非洲,但自200多萬年前,已經與非洲的人分開了,而後的世界各地人種來說,都是這批走出來的直立人的後代,也就是說,各地的人種是這些先期走出的直立人分別進化出來的。而非被再次從非洲走出的智人代替了各地的人種。

其中一個主要的證據就是,根據DNA證據,目前大致能夠推測出智人走出非洲的時間,然而遠在這個時間之前,中國就已經發現了一些早期智人的牙齒一類的化石。這些明顯不屬於直立人,又與智人有一定區別的化石,在原本被認為是直立人與智人之間的中間物種,被很多人稱為早期智人,而這些發現,也被一些人稱為顛覆「非洲起源說」的一個證據。


然而從現在的證據來看,這些發現的化石,很可能屬於一種神秘的人種「丹尼索瓦人」。

提起丹尼索瓦人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提到另一個人種,尼安德特人恐怕就是大名鼎鼎了。

尼安德特人是生活在歐洲的一種人屬物種,其是進化程度僅次於智人的人類物種,甚至近來研究在某些方面,尼安德特人的進化甚至還超過了智人。而且尼安德特人生存到了距今兩萬多年前,也極為可能是最後一個絕滅的人科物種,隨著DNA技術的發展,對尼安德特人基因的解析,從而得知現在的人類除了南部非洲之外,幾乎都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這也是目前非洲起源,全球混血的依據之一。

而丹尼索瓦人也是近來發現的一種與尼安德特人類似的高等級人科物種,通過對俄羅斯發現的DNA樣本命名,而且目前的現代人種也帶有一定的丹尼索瓦人的基因,也就是說丹尼索瓦人也是智人近代混血的對象之一。

而丹尼索瓦人目前生活在西伯利亞、中亞,等中國周邊地區,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丹尼索瓦人已經進入到中國,在中國發現的很多所謂早期智人化石,很可能就是屬於神秘的丹尼索瓦人。

而目前普遍認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智人應該都是源於海德堡人。只是這三者分化的時間不同,而丹尼索瓦人是最早分化出來的種群,然後是尼安德特人,最終的海德堡人進化成了智人。

目前關於丹尼索瓦人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

但這個關鍵在於中國對於古人類的研究一直以來有重化石而輕基因的傳統。缺乏足夠的證據,是古人類中國起源說的最大短板。

不過關於人類起源學說,現在幾乎每過幾十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版本,而中國目前也在補足這個缺陷,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室,開始對中國的古人類化石進行基因測序,從而開始建立屬於中國的古人類基因圖譜。

相信那個時候,不論是肯定還是顛覆現在的結論,中國古人類進化的歷程,終將大白天下。

相關焦點

  • 人類進化十大缺失環節(圖)
    人類進化十大缺失環節(圖) 字號:小大 2009-10-08 14:56作者:本網綜合 許多科學家都認為能人是像「露西」這樣的類猿原始人類和更接近人類的原始人類之間進化缺少的一個環節,他們長著像猿一樣的長手臂,但能夠雙足著地行走
  • 人類進化史不完整,有很多缺失環節?
    神創論者經常叫喧著缺失環節,實際上就是想讓你把人類進化史當成這樣一個模式:        比如神創論者最喜歡造謠南猿和直立人缺少一個過渡態,其實他們完全無視能人,甚至很少提及(大家別忘了神創論科學的精髓,對聖經不利的證據,就仿佛章魚怪物一樣,趕快躲避無視掉)……而能人是個很關鍵的轉折點。        這種直線進化完全是錯誤的。
  • 北大教授高克勤:尋找兩棲類進化史上的缺失環節
    進化史上的缺失環節 最新的統計表明,世界上已知現生兩棲動物有6100多種,超過了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5400種),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關於兩棲類的進化史,人們所知有限,過去的100多年中,學術界一直在爭論中艱難跋涉,進展緩慢。
  • 中國古代史:古人類的起源
    與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同屬於早期智人的,是中國的大荔人、金牛山人、丁村人、許家窯人以及馬壩人等。與歐洲的克魯馬努人同屬於晚期智人的,是中國的柳江人、資陽人和山頂洞人等。晚期智人即通常所說的「現代人類」。此前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大都滅絕,只有晚期智人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形成了現代人類的三大人種:歐羅巴人種,尼格羅人種,蒙古人種。
  • 中國科學家發現耳朵演化的關鍵缺失環節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古生物· 中國科學家發現耳朵演化的關鍵缺失環節
  • 達爾文的進化論存在致命漏洞,人類或一直都被誤導,你相信嗎?
    對於人類來說,顛覆人類認知的歷史事件,一件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另一件則是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最早,達爾文進化論中,被人們質疑的致命漏洞是,達爾文表示,地球上的生物進化,經過了至少上億年的時間,可是在當時,人們計算地球的年齡,認為地球最多也才有幾十萬年的歷史,顯然,這完全不符合達爾文所謂的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到進入了21世紀,伴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地球的真實年齡也被計算出來,科學家表示,地球的年齡大約在46億年左右,這才讓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始站住了腳。
  • 美網站刊登組圖介紹人類進化史10大缺失環節
    從人類進化系統中最早的著名南方古猿「露西」(Lucy)到科學家在印尼弗洛裡斯島(IslandofFlores)發現的小矮人「哈比」(Hobbits),美國「生活科學」網站近日刊登組圖介紹了人類進化史上的10大缺失環節。  第10 ,南方古猿阿法種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露西。
  • 各省境內分別有哪些出名的「古人類」?湖北境內古人類最離奇!
    而藍田人就屬於剛使用石器的早期直立人,但是從石器使用程度以及尚未掌握火源的情況來看。藍田人才剛剛脫離被捕食的環境,遠未達到自保生存的程度。 故藍田人雖然生活時代久遠,但進化重要性遠不如北京猿人。
  • 肯亞古人類化石衝擊達爾文進化論(圖)
    肯亞古人類化石衝擊達爾文進化論(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9日 19:14 來源: 來源:國際在線」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前者進化成後者直至發展成現代人。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中國古人類演化。他們有的適應自然,進化成現代人類,有的在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些人類祖先構成了一個近乎完整的人類進化系統,除了非洲外,中國也是大致上連續不斷的古人類化石發現地山頂洞動物群含有47種哺乳動物化石,其中有最後鬣狗、洞熊以及鳥類中的鴕鳥等絕滅種。山頂洞發掘出的人類化石,隨北京人頭蓋骨一起遺失。
  • 漢江流域的這個地方,「古人類遺址富集現象世界罕見,堪稱人類進化...
    該遺址已出土2具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和石製品,是我國繼北京周口店之後發現的又一處材料最豐富的重要古人類遺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同時在學堂梁子遺址為核心的漢江流域,還發現有梅鋪猿人遺址、白龍洞遺址和黃龍洞遺址等古人類遺址,以及眾多的舊石器化石點,這種富集現象,全國僅有、世界罕見,表明漢江流域以鄖陽為核心的區域是古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研究的重要區域,堪稱罕見的人類進化廊道。
  • 日本神秘微生物是古生菌和現代生物之間缺失環節
    來源:新浪科技1、科學家表示,在日本深海淤泥中發現的一種神秘微生物是古代細菌與孕育人類的多細胞生物之間的缺失環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表示,在日本深海淤泥中發現的一種神秘微生物是古代細菌與孕育人類的多細胞生物之間的缺失環節。
  • 四萬年前北京人DNA成功提取:第一個中國古人類基因組
    由此,中國地區古人類的第一個基因組、整個東亞地區最古老的人類基因組誕生。科學家們對這一難得的基因組數據進行了充分研究,他們將其與世界範圍內各種人群的基因組數據等進行了比對。研究最終證實,田園洞人屬於古東亞人,但他並非現代東亞人的直接祖先。也就是說,田園洞人這一支系的東亞人沒能繁衍至今。
  • 中國境內生存有多種古人類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從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獲得的消息。  今天是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京召開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交流中國及相關地區古人類學相關領域的新成果。
  • 專家稱,距今30萬至10萬年中國境內或生存多種古人類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吳秀傑研究員2日表示,最新研究顯示:距今30萬-1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中科院古脊椎所當天在北京舉行建所90周年所慶活動,吳秀傑以《周口店古人類化石及近年來研究新進展》為題做大會特邀報告時作出上述表示。她說,近20年來,中國很多地區發現了新的古人類化石,最新研究顯示:東亞地區的直立人雖然有共同特徵,但內部變異非常大,中國中更新世晚期可能存在不同的直立人群體。
  •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考古隊員在這裡發現了超過1000件鳥類化石標本,中國很快成為世界古鳥類研究的中心。而考古隊發掘出的最重要的鳥類化石,距今約1.25億年到1.1億年,可以說是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它不僅肱骨比橈骨長,而且個體與雞的大小接近,還長有3個帶爪的指,因為這種鳥類化石太重要,就被專家命名為——聖賢孔子鳥化石。
  • 獵豹基因缺失,恰是進化所為--中國數字科技館
    獵豹基因缺失,恰是進化所為2018-05-15 22:43:00
  •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研究古人類交配
    在即將出現在8月3號《細胞》(Cell)雜誌封面上的一篇報導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和他們的同事對分屬三個不同狩獵者(hunter-gatherer)群體的15個非洲人的完全測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破解了一些必定涉及人類多樣性和進化的遺傳密碼的信息。   Tishkoff 說:「我們的研究強調了基因組非編碼區域的重要性,特別是調控基因的表達。
  • 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Tishkoff說:「我們的研究強調了基因組非編碼區域的重要性,特別是調控基因的表達。它對於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他們只是關注編碼區域,他們就會缺失對正常人類變異和疾病易感性極其重要的信息。」  研究人員也利用基因組研究了古人類的交配。
  • 古臼齒提供亞洲古人類與智人雜交的證據
    近日,考古學家們通過對在中國發現的一塊16萬年前古人類臼齒化石的分析,為亞洲古人類與智人雜交提供了首個形態學證據。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主要目的是了解16萬年前佔領亞洲的古人類與現代亞洲人之間的關係。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具有三個牙根的下臼齒——這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現代亞洲人身上的罕見特徵——此前人們認為,這種特徵是智人從非洲散居之後進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