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力學到量子力學,物理學發展至今,一直停滯不前了嗎?

2020-12-05 創鵬科學堂

物理學屬於科學的一個大分支,旨在探究物質的本質,古往今來,就有很多科學家投入物理學研究的懷抱,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個經典的理論,從電燈的發明到發電站的運用,物理學家用智慧指導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引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人說:"我們現在學習的物理學,實際上是老古董了。"真的是這樣嗎?

文:小崔

來源:創鵬科學堂

一、物理學的主要發展過程

1.牛頓的經典力學

△背景

自從17世紀以來,西方思想運動的出現,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過去的神學思想一去不復返,人們開始用科學與理性的眼光去思考社會,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科學革命就開始了。

△物理學界的第一個大門

伽利略是物理界的啟蒙研究者,在研究空氣阻力方面,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曾經伽利略曾用兩個質量和體積不同的球,在塔上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先爬到塔頂上,將兩隻球扔了下去,比較一個哪個球先落地,最後的結果是同時落下,伽利略為g的發現做了突出貢獻,為以後的力學研究提供了指導。

△行星物理學

若說哥白尼是天空的初學者,對天空一無所知,那麼克卜勒就是天上來的使者,他是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以前人們只憑主觀猜測,認為天空中地球是中心,到了後來,日心說又被提了出來,無論是地球中心論還是日心說,本質上都是一種猜測,沒有經過複雜周密的計算,而克卜勒恰好就彌補了這點不足,他通過大量的分析探究,發現了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他提到:"以前的科學家都認為行星運動軌跡是個複合圓形,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行星運行的軌道實則是個橢圓形。"第一次從物理層面證明了引力的存在,為經典力學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牛頓和經典力學

牛頓根據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探索,總結出經典力學定律,對於地球的物體而言,牛頓的經典力學幾乎全都適用於它們,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運動狀態下,能夠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牛頓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描繪的淋漓盡致,後來這些理論都被收錄到牛頓的著作裡。

2.maxwell方程

混跡物理學圈裡的人可能都知道,maxwell方程的由來與組成,這一理論成為後世電磁學發展的基礎理論。

△背景

隨著用電的普及,人們開始將研究的方向轉向電力領域,而磁學就像電學的親兄弟,在大多數情況下,離開了電學,磁學無法發展,離開了磁學,電學無法應用,科學家喜歡將兩者聯繫起來,從而總結出比較全面的電學理論。

△電磁感應的三大支柱

在方程誕生之前,就已有科學家研究電力和磁力的關係,庫侖就是一個初嘗甜頭的人,他發現了電荷之間具有作用力,同排異吸。後來奧斯特通過分析研究發現了磁場和電的關係:電流對磁具有影響力,因為通入電流後,指南針受到了影響。到了1831年,電磁感應被法拉第提出,為變壓器和電機的發明提供了理論基礎。

△方程組的提出

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相關方程,並指明了光與電磁的相互轉換關係,為現在科技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為電磁運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一方程組多達20多個變量,它的存在形式是矢量分析。

3.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當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總會出現瓶頸期,後來會有更前沿,更具有時代意義的新理論取代舊理論,推動實踐的發展。其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普朗克、波爾的量子力學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大支柱。

△愛因斯坦的主要理論

愛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的相關理論有利的解決了前面主要理論的矛盾,關於這個矛盾,主要體現在光的速度,愛因斯坦通過對宇宙光傳播現象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光本質上是一種能量,它的速度在3x10^8km/s左右。任何物體,質量和能量都會成正比。不僅如此,相對論中還提到了多維空間和彎曲時空、黑洞等概念,使人們對物理學又有了新的認識,物理學由此上升到宇宙領域。

△量子力學

後來,物理學的研究領域不再局限於宏觀物體,而轉變為微觀上的原子、粒子,可以說,從量子理論開始,物理學的研究方向轉向於微觀層次,因為物體的運動本質上是粒子狀態發生了變化,研究粒子,就能從更深處揭開物體的謎題,從而廣泛應用到生活與生產領域。

我們說,科學以人為本,即使我們看不懂複雜的科學理論,但它們最終都被人們應用到生產與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科學發展帶來的便利之處,我們使用的每一臺機器、吃的每一口飯都藉助於科學手段,才被發明出來的,形形色色的科學理論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基礎。

二、反觀物理理論的變遷,物理學進步了嗎

實際上從經典力學到量子力學,僅僅用了300年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從電磁學到相對論,僅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可以說,人們進行科學研究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泛,隨著新科技的出現,現有的物理學仍然有用武之地。目前的科技成果用量子力學和電磁學都可以解釋,沒必要再發明更加超前的東西。因為這個跨度是非常大的,做起來也是比較難的。

三、小結

反觀物理學前輩們,他們用聰明的頭腦與堅持不懈的探索告訴我們:人類總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科學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新內容。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

大家還想看關於哪方面的文章,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會妥善採納您的珍貴建議。

相關焦點

  •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和物理學的發展
    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的發展以牛頓運動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中,空間間隔(長度)s、時間t和質量m這三個物理量都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一根尺子靜止時這樣長,當它運動時還是這樣長;一分鐘不論處於靜止狀態還是處於運動狀態,其快慢保持不變;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和運動時的質量一樣.這就是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 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並沒有根本區別
    量子力學是關於金屬氫的物理學。相對論試圖把微觀的量子力學與宏觀的經典力學聯繫起來,但是受科學技術的局限,在沒有發現金屬氫的情況下,錯誤地認為物質可以轉化成能量(電磁波)。這樣,物理學只能在概念混亂的情況下藉助數學來表達物質(金屬氫)與能量(電磁波)的關係。公理: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是釋放電磁波。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並沒有根本的區別,需要注意的是概念與理論的完善!
  • 量子力學誕生的奧秘,從經典到量子,物理學究竟遭遇了什麼?
    科學發展就像生物的進化,在客觀實在的土壤中,科學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衍生出眾多的學科、學派,直到今天呈現出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盛世繁華。那些定理、定律、公式、物理量就像是科學的基因。如果把物理學比喻成生物,那麼量子力學的「基因」是怎樣從經典物理學中誕生的呢?
  • 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有什麼不同,主要區別在哪裡?
    最大的不同就是:經典力學中對於事物的描述可以是確定的,而量子力學永遠無法準確地描述事物的狀態,也就是不確定的!以確定,一個不確定,有本質的區別! 經典力學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初中高中我們學了很多物理知識,基本上都是牛頓的經典力學,我們可以準確測量一個物體的位置速度等參數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因為量子力學以及經典力學不被接受是出於物理學最核心的思維慣性。由於二維時空不可達到,三維空間討論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問題,因此「遵循經典力學」成為唯一合理的解釋。物理學的核心思維慣性告訴我們,我們在尋找著一個唯一合理的解釋。以上是純屬個人觀點,不必深究。謝邀。因為經典力學在古希臘就有了,雖然古希臘數學是各種代數,微積分的鼻祖,然而經典力學並沒有出現量子力學之前的名字。
  • 現代物理學已經發展到瓶頸了嗎?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現代物理學已經發展到瓶頸了嗎?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0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物質?量子是比中子、電子、夸克還要小的微觀粒子嗎?喜歡科學領域的讀者一定對量子力學這門物理學科並不陌生,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量子領域的學科,更準確的說量子力學是:描述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亞原子指的是比原子更小的微觀粒子,例如原子核、電子、中子、質子,甚至是夸克,可能說到這裡,大家會很奇怪:量子力學,顧名思義,應該是研究量子的學科啊,但是量子力學定義之中提到的原子及亞原子之中並沒有
  • 本質上量子力學是一種什麼樣的工具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個非常遙遠的名詞。但在量子力學研究和教育領域,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幾乎相當於納粹對德國及德國人的影響。對我來說,量子力學研究對我來說意義頗多。本質上,量子力學是一個工具,用來對未知力量進行假設推論,並為解決一些問題提供新思路。量子力學還揭示出物質與物質之間一些看似無形,實則有形的聯繫,這種量子力學的理論,對我一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 物理學為何停滯不前?有沒有可能愛因斯坦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
    事實上,不要說普通人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大批著名的物理學家就是因為無法擺脫牛頓經典力學的束縛,最終與相對論擦肩而過!比如說洛侖茲,龐加萊等人都已經非常接近相對論了,但牛頓經典力學在當時物理學的影響根深蒂固,想要突破這種束縛談何容易?而愛因斯坦聰慧的大腦以及極具顛覆性的思維讓他捅開了通向相對論的那層「窗戶紙」!
  • 物理學為何停滯不前?有沒有可能愛因斯坦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
    事實上,不要說普通人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大批著名的物理學家就是因為無法擺脫牛頓經典力學的束縛,最終與相對論擦肩而過!比如說洛侖茲,龐加萊等人都已經非常接近相對論了,但牛頓經典力學在當時物理學的影響根深蒂固,想要突破這種束縛談何容易?
  •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文/隨風飄散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致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物理學成為了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 量子物理學:肉絲死亡意識不滅,穿牆術不是天方夜譚
    經常在一些玄學電影中看到穿牆術、靈魂出竅這類的橋段,但是在我們現實的三次元世界中會真的存在這類事情嗎?答案沒準還真的出乎你的意料。量子力學興起於1925年,發展到1927年基本成型,並一直沿用至今,而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和詮釋,在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和玻爾所引發的激烈爭論,卻至今仍在發酵,已經演變成一場世紀之爭。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量子力學的發展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的結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認識。量子力學得以解釋許多現象和預言新的、無法直接想像出來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也被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
  • 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在世界物理學發展史上,可以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物理學顛覆了整個世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整個現代物理學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人類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世上最偉大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三),量子史話:原子結構的波爾理論
    之前寫了兩節課的五分鐘量子力學系列科普短文,其實說這麼多都一直是在鋪墊,為量子力學的誕生提供一個物理學發展的背景。這些背景知識一直都是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比較缺乏的,雖然也有提及,但都是草草帶過。這導致了我們很多的學生對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一知半解,進一步導致我們的很多科研工作者失去了對物理學發展脈絡的把握能力,有甚者對自己掌握的知識產生了質疑,走向了循環論證的歧途。這是嚴重的思想混亂,很多否定量子力學的人都是從這裡出發。這裡面甚至包括一直讓我尊敬的量子力學老師,題外話,不浪費筆墨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量子力學誕生前夜,經典物理遭遇的又一個困境:原子結構。
  • 量子力學學術問題是如何在在實驗上驗證
    而近期有一本書《quantumfieldtheory》(《量子力學導論》)是我本科論文導師(楊冬輝博士)推薦的,他也是量子力學第一作者。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寫得很好,科普性也很強。下面是這本書的目錄,我覺得非常適合作為量子力學入門讀物。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所有量子力學迷茫的人們,儘快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對於大部分量子力學迷茫的人,我覺得或許看這一篇讀物會有用。
  • 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後物理學為什麼沒有發展了?
    相對論、量子力學誕生近一百年多來,我們的基礎物理學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相應的技術應用科技都是建立在一百年前的基礎理論之上,而物理學各領域的進步,全是對之前基礎物理學的完善和補充。在微觀領域,量子力學能解釋部分超導現象。在宏觀宇宙學,廣義相對論能夠做出部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