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有什麼不同,主要區別在哪裡?
最大的不同就是:經典力學中對於事物的描述可以是確定的,而量子力學永遠無法準確地描述事物的狀態,也就是不確定的!以確定,一個不確定,有本質的區別! 經典力學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初中高中我們學了很多物理知識,基本上都是牛頓的經典力學,我們可以準確測量一個物體的位置速度等參數
-
量子力學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是錯的?
上個世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顛覆了經典物理對世界的完美解釋20世紀初,隨著人們對原子結構的逐漸了解,發現原本經典物理關於宏觀世界的連續,因果等規律已經無法解釋微觀世界中的種種奇特現象。隨著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薛丁格,海森堡,波恩等一系列科學巨匠的不斷努力,建立起了量子力學這根現代物理的支柱。
-
其實數學基礎很好的人理解量子力學這些東西沒有問題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令人非常神秘的。甚至認為"唯物"時代的到來將一觸即發。但在經過了大量科學調查、實驗及結論顯示後,人們了解到:若經過近代量子力學的研究加以解釋,量子糾纏的現象絕不是自然事件,而是一個科學命題。這就與我們在經典物理學中,了解到的某種非凡現象有顯著區別了。
-
從經典力學到量子力學,物理學發展至今,一直停滯不前了嗎?
△牛頓和經典力學牛頓根據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探索,總結出經典力學定律,對於地球的物體而言,牛頓的經典力學幾乎全都適用於它們,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運動狀態下,能夠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牛頓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描繪的淋漓盡致,後來這些理論都被收錄到牛頓的著作裡。
-
量子力學,它只是看待事物的一種態度
量子糾纏是因為有粒子之間既可以「相互糾纏」,也可以「處於糾纏狀態」,一旦相互糾纏的粒子發生碰撞,量子糾纏瞬間塌縮。所以量子力學,並不是決定論的,它只是看待事物的一種態度。那麼糾纏態,自然就不是決定論的。決定論是什麼呢?是指一個東西做了某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就一定會跟著做,而不是當前所發生的事件就一定會發生。
-
網友問:量子力學違背前因後果論嗎?
量子力學中的規律,和我們常識有很大區別,量子力學用概率來解釋基本粒子的運動,如果強行引入經典力學的思想,必定會陷入困境。而量子力學不一樣,量子力學是基於概率的,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之一,一切基本粒子的運動,都遵循薛丁格方程的描述,粒子某時某刻所處的位置,是空間的概率函數。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量子力學最難理解的地方: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這樣說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7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牛頓的經典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統治了物理學界將近四百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牛頓經典力學的補充與發展,但本質上來說,量子觀點是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物理學的分水嶺,即非經典的=量子的,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物理學,而量子力學作為一種全新的非經典物理學卻很難被大眾所接受,經典物理學與量子力學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
-
量子力學沒有像經典力學那樣形成一個關係式或函數
分別是密碼學、量子力學、經典力學。相信做過高考物理的同學肯定也了解到實驗要在實驗室條件下完成,所以要形成比較好的學習方法很重要。密碼學是一切的基礎,它需要大量實驗才能不斷的解題。這時候大家就可以自學為主,並多做一些習題。儘量掌握實驗的規律性,把在做過的實驗再重新做一遍,並總結出實驗的規律,這樣就會對規律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喜歡科學領域的讀者一定對量子力學這門物理學科並不陌生,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量子領域的學科,更準確的說量子力學是:描述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亞原子指的是比原子更小的微觀粒子,例如原子核、電子、中子、質子,甚至是夸克,可能說到這裡,大家會很奇怪:量子力學,顧名思義,應該是研究量子的學科啊,但是量子力學定義之中提到的原子及亞原子之中並沒有
-
本質上量子力學是一種什麼樣的工具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個非常遙遠的名詞。但在量子力學研究和教育領域,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幾乎相當於納粹對德國及德國人的影響。對我來說,量子力學研究對我來說意義頗多。本質上,量子力學是一個工具,用來對未知力量進行假設推論,並為解決一些問題提供新思路。量子力學還揭示出物質與物質之間一些看似無形,實則有形的聯繫,這種量子力學的理論,對我一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
量子力學學術問題是如何在在實驗上驗證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陌生的。很多人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這個不奇怪,我本科也沒有接觸過,碩士也不曾接觸過。我們很多同學都是外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對多數量子力學知識,知之甚少。而近期有一本書《quantumfieldtheory》(《量子力學導論》)是我本科論文導師(楊冬輝博士)推薦的,他也是量子力學第一作者。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寫得很好,科普性也很強。下面是這本書的目錄,我覺得非常適合作為量子力學入門讀物。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所有量子力學迷茫的人們,儘快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對於大部分量子力學迷茫的人,我覺得或許看這一篇讀物會有用。
-
在量子力學中,沒有唯心和唯物觀念的區別
一個從未聽過的理論怎麼能反物理呢.從來就沒有反物理,只有力學或物理的定義,量子力學本身就是平行並且系統化的一個理論物理世界從來都不反人類,人類自己才是反物理的。本人對量子力學不甚了解,只談物理的角度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後有表象,表象只是對本質的呈現,本質永遠是先有物理規律,後有表象,表象是自然規律的最高化。就好比你站在馬路邊上把我的頭撞掉,我還是會把你頭再撞一次。對這個問題不是很專業,試著分析一下。物理學本來就是先有現象後有規律,還是先有規律後有現象。
-
但是用經典力學模型去解釋,難免會帶來某些困惑
如果說理論發展的緩慢,大概就是因為還沒有將現實中的量子力學應用到工程應用中。或許可以假設有些理論本來就是應用在工程上的,比如本身就是一種經典力學的新模型,或者是粒子模型。但是用經典力學模型去解釋,難免會帶來某些困惑。量子力學大家覺得最難的就是量子退相干效應,即疊加態的粒子粒子動量的變化導致波函數塌縮成確定態。
-
量子力學違反了因果律?還是因為量子力學不適用因果律?
其實關於物質本身的規律是很難用因果律來形容的,特別是微觀量子世界,試圖用經典力學來解釋?還有那位打算獲知宇宙某一時刻的狀態而計算出宇宙未來的拉普拉斯則更是異想天開!二、量子力學違背了因果律嗎?最典型的運動案例是電子的運動,曾經以為電子就如行星一樣在原子核外圍的圍繞中心運動,但很可惜不是,電子有規定的軌道,但那只是它隨機出沒的區域,如果給它的能量足夠高,那麼它會可躍遷到更高的軌道,中間沒有過程,突然就在那裡出現了,請問你需要這樣的技能嗎?
-
想要學好量子力學就必須明白此概念:量子不是粒子,而是一種概念
量子講堂第一期:量子力學中的量子並不是一種實在粒子,而是一種物理概念量子力學的誕生絕非是一種偶然,而是物理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在19世紀末期,由伽利略、牛頓構建的經典力學物理體系趨於完善,物理學家一度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使用經典力學去解釋
-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不感到困惑,說明你根本不理解量子力學
首先要說的,量子力學為什麼存在?觀測,就是量子力學一種解釋的主題,另一種所謂的平行世界的我們稍後再提。測不準原理這一段跟大家講一下所謂的測不準定理,最有名的是動量和位置方差之間的關係,當然還有很多組,比如能量和時間等等,這個都不提了。
-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不感到困惑,說明你根本不理解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 首先要說的,量子力學為什麼存在?就像牛頓為什麼發現萬有引力呢?量子力學的起源。源於我們很熟悉的一個物理問題---光是波,還是粒子。 這個問題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幾百年的紛爭。 最早的科學家。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三),量子史話:原子結構的波爾理論
之前寫了兩節課的五分鐘量子力學系列科普短文,其實說這麼多都一直是在鋪墊,為量子力學的誕生提供一個物理學發展的背景。這些背景知識一直都是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比較缺乏的,雖然也有提及,但都是草草帶過。這裡面甚至包括一直讓我尊敬的量子力學老師,題外話,不浪費筆墨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量子力學誕生前夜,經典物理遭遇的又一個困境:原子結構。首先,經典理論不能建立一個穩定的原子模型。根據當時的電動力學,電子運動軌道的曲率半徑必須不斷減小,電子最後將落入原子核,導致原子的「崩潰」,這也和日常經驗矛盾!。
-
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
量子講堂第十二期: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不是連續的及量子等相關概念,這篇文章會採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儘可能少使用讓大家頭疼的數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