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會讓腫瘤預後更好嗎?《BMJ》:喉癌患者的T細胞水平可提高生存率

2021-01-12 騰訊網

說起HPV病毒,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宮頸癌,而除了宮頸癌,HPV病毒實際上還能引發多種癌症,喉癌(OPSCC)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目前喉癌的致病「元兇」並未定論,除了通常由於吸菸、HPV病毒導致,也會因為多種因素觸發,比如性激素、癌前病變、遺傳、環境等相關。

在以往的臨床研究中發現,HPV相關的喉癌患者臨床結局要好得多,但專家也一直不知道原因。

近日,百年研究所和雪梨大學的研究發現,在腫瘤環境中累積的免疫細胞(稱為腫瘤駐留T細胞)是喉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決定因素。此外,研究的數據還進一步表明,與非HPV喉癌患者相比,HPV喉癌患者通常具有更高的腫瘤駐留T細胞水平。

或許,了解這種免疫應答與喉癌的重要性,可以開發出將這些有利的腫瘤駐留T細胞直接作用於腫瘤上的新治療策略。

該項研究結論發表於世界頂級期刊《BMJ》(癌症免疫療法雜誌)。

△ CD103 +腫瘤駐留CD8 + T細胞數量可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

01

相比於非HPV喉癌,HPV喉癌中的T細胞明顯更多

該項研究搜集了60多個喉癌患者樣本,通過TCGA資料庫中的基因表達分析、組織免疫化學染色以及統計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在HPV還是非HPV 喉癌病例中,駐留在腫瘤中T細胞水平的升高顯然與患者生存結果的改善有關。

總的來說,HPV喉癌患者通常具有更高的腫瘤駐留T細胞水平。

△ 與組織駐留T細胞相關的基因表達的增加與HPV 喉癌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有關

在TCGA資料庫中顯示,HPV喉癌患者中,CD103和CD69這兩個T細胞水平基因表達明顯高於在非HPV喉癌中。當然,這兩個基因的較高表達水平也與更好的總體存活率有關。

而在IHC染色實驗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HPV喉癌中CD103 +腫瘤駐留CD8 + T細胞的比例明顯更高。研究人員還發現,較高的水平還與局部區域衰竭的風險較低和總體生存期較高有關。

這些免疫T細胞在腫瘤部位及其周圍的聚集與積累,似乎成為了治療喉癌的關鍵。

甚至有研究人員認為,這些HPV陽性患者傾向於獲得更好的臨床結局,因為HPV感染可能會促進這些有益T細胞在腫瘤區域內的積累。

02

腫瘤內T細胞越多,腫瘤預後越好

既然了解了這種免疫應答對喉癌的重要性,接下來就可以開發新的治療策略,那麼,腫瘤內這些T細胞,真的能改善喉癌預後麼?

為了更為深入的研究腫瘤駐留T細胞對喉癌的關鍵作用,研究人員又開始了進一步研究。

他們發現,T細胞的位置可能是影響腫瘤控制效果的關鍵因素,喉癌患者體內長期持續的病毒感染可能影響了T細胞在腫瘤內蓄積。

基於這個想法,研究人員通過IHC染色檢查腫瘤組織被分為腫瘤內區域和基質區域,並量化了CD103+和CD8+細胞亞群的分布,相比之下,在非HPV喉癌和HPV喉癌之間的那些區域,T細胞數量沒有顯著差異。當檢查每種腫瘤類型之間的細胞分布時,非HPV喉癌和HPV喉癌中的T細胞在腫瘤和基質之間均等分布,在基質中積聚變得更為明顯。

△ 與HPV- OPSCC相比,HPV + OPSCC中的CD103 + CD8 + T細胞明顯更多

然後,研究人員確定了T細胞數量及其位置對喉癌患者生存率的影響,最終結果表明,腫瘤內T細胞的增多意味著將擁有更好的生存趨勢,生存率更高。

03

T細胞,人體的抗癌「鬥士」

通過此項研究,科學家們可以深入了解喉癌的免疫狀況來幫助制定新的預防和治療策略,而如今,免疫療法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腫瘤的治療當中。

更為重要的是,該項研究的數據還顯示,HPV喉癌患者在腫瘤區域顯示高水平的T細胞,其存活率與HPV腫瘤患者相當,這表明存活的關鍵因素是免疫應答的有效性而不是病毒狀態。

也就是說,影響癌症治療的關鍵是有效的免疫反應,而並非病毒本身。

我們都知道,T細胞作為人體抗癌「鬥士」,在預防和對抗腫瘤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儘管本項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喉癌患者,但廣泛來看,有效增強並激發腫瘤部位的T細胞,也不失為對抗腫瘤組織的新策略,或許這也將為癌症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

而這一切,都需要健康有活力的T細胞才行。作為對抗癌症最重要的「種子」選手,還是要趁年輕健康之時就保留下來,待到將來真的有需要的一天,或許,它還能救你一命。

文章來源:華夏源幹細胞

參考資料:

Hewavisenti, R., et al. (2020) CD103+ tumor-resident CD8+ T cell numbers underlie improved patient survival in 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doi.org/10.1136/jitc-2019-000452.

http://dx.doi.org/10.1136/jitc-2019-000452

相關焦點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在這項原理驗證研究中,倫敦大學學院大奧蒙德街兒童健康研究所(GOS)和倫敦大學學院癌症研究所(UC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修改了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使其能夠識別並殺死神經母細胞瘤腫瘤細胞。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目前針對腫瘤間質成分中的CAFs的新靶向療法正在研發中,並可進一步提高對腫瘤患者TSR的評估價值。4.腫瘤出芽在CRC中的研究現狀腫瘤出芽(tumor budding,TB)定義為存在侵襲邊緣的單個或小簇腫瘤細胞,被認為是CRC中影響預後的高危因素,TB與CRC的不良預後相關,並可預測早期CRC的區域淋巴結轉移。
  • 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研究進展_顱內生殖細胞腫瘤_MiRNA_神經外科_醫脈通
    在日本,生殖細胞腫瘤的亞型被分為預後良好、預後中等、預後不良三組,預後良好組包括單純生殖細胞瘤和成熟畸胎瘤;預後中等組,主要包括以生殖細胞瘤為主的混合型腫瘤,或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而預後不良組,包括絨毛膜癌、卵黃囊瘤、胚胎性癌和由該組中任何亞型混合組成的腫瘤。IGCTs患者的預後跟病理亞型及治療方案的選擇相關。
  • 發現早期腫瘤、判斷預後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等。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醫學院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等 。近年,結直腸癌(CRC)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攀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癌症。隨著手術、放化療及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的應用, CRC患者的預後得到有效改善,其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已分別達到65%與58%。
  • 目前肝癌治療手術為主,早期療效好,新藥研發可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2、放療實際上早在1964年就已經開始採用銥90治療肝癌,同時也確實被單人治療上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能極大程度地延緩肝癌患者的發病時間和發病年齡,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注意的是該治療方式很難達到完全治腫瘤壞死的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該細胞具有更強的增殖和侵襲力,進而導致肝癌細胞的反撲引發更嚴重的癌症情況。
  • ...發現外泌體miR-24-3p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潛在標誌物
    8月19日,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李疆研究員在國際著名病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athology(IF= 7.381)發表文章,揭示了外泌體miR-24-3p靶向FGF11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的潛在標誌物。研究從鼻咽癌(NPC)細胞系、患者血清(T-EXO)、NP69細胞和健康供體血清(HD-EXO)分離外泌體。
  • 超10萬患者證明:TMB越高,免疫治療後生存率越高!
    隨著免疫治療的大火,腫瘤突變負荷TMB也逐漸被大家熟知。不斷陸續有研究顯示:TMB表達高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療效果更好。TMB與接受化療手術等治療方式的預後有關嗎? 對於TMB與免疫治療的曖昧關係,我們總是缺乏規範有效、大樣本的試驗數據進行系統的研究。
  • ER/PR低表達的乳腺癌患者預後分析
    組1 (ER/PgR <1%) 的患者數為1300例,組2 (ER/PgR 1-10%) 的患者數為124例。隨訪時間從3-192個月不等,中位隨訪時間為74個月。組1的5年無病生存率為74% (95%CI, 72%-77%),組2的5年無病生存率為79%(95% CI, 70%-86%) (P=0.16)。
  • 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十年上升近十個百分點中國腫瘤診療水平突飛...
    該機能顯著提高腫瘤診斷的敏感性和精準性。圖為該院核醫學科一位醫生在了解這臺機器。  張 濤攝(人民視覺)根據5年來中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仍有上升趨勢。但隨著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的不斷提升,醫療技術能力不斷進步,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也穩步提升,生存質量得到改善。
  • 《Nature》子刊:CD8+T細胞的數量竟決定癌症患者的預後!
    治好患者、「不留後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終極目標。 近日,埃默裡大學溫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這一層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陽性T細胞的數量竟與多種腫瘤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如果這些細胞在腫瘤裡的浸潤水平低於2.2%,那麼患者在手術後出現疾病進展的風險要高出4倍。
  • 文章解讀 | 細胞外基質在非小細胞肺癌預後預測中的相關指標
    在個性化醫療時代,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輔助化療(ACT)的預後和預測效果仍然比較差。研究者根據1943個原發性NSCLC腫瘤和303個正常組織的相關差異性表達推測,細胞外基質(ECM)中的相關成分可能是更好的用於診斷預後的標記物,所以基於此開發了一個29基因ECM相關的預後和預測指標(EPPI),並且在多個獨立數據集中驗證了EPPI風險評分的魯棒性(robust performance)。在臨床數據集中根據閾值得分將病人進行分組,發現低風險組具有較好的生存結果。
  • 調節性T細胞治療腎移植患者可顯著降低免疫抑制劑的使用
    調節性T細胞治療腎移植患者可顯著降低免疫抑制劑的使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5 22:07:58 德國柏林查理特大學Petra Reinke團隊研究了調節性T細胞在腎移植中降低免疫抑制的效果。
  • 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一、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1、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到目前為止,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為放療具有更好的生物學效應以及劑量學的優勢,所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後能獲得長期生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 合併症對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影響
    在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治療中,PD1/PD-L1免疫抑制劑治療比化療有更好的靶向性、並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有明顯且持續影響。PD1/PD-L1抑制劑通過抑制腫瘤細胞上的PD-L1和活化T細胞上的PD1相互作用來增強T細胞的功能,從而產生抗腫瘤活性。
  • 伴有複雜核型的多發性骨髓瘤——預後是好還是差?
    多發性骨髓瘤是來源於漿細胞的惡性腫瘤,隨著新藥的研究與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10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較以往明顯提高,但多發性骨髓瘤異質性強,臨床的結局轉歸差異極大。眾所周知,伴有複雜核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屬高危組,預後差。那麼對於多發性骨髓瘤,伴有複雜核型的預後是好還是差呢?
  • 預後好不好,病理單是如何悄悄告訴你的?
    以HER2過表達為例,在靶向治療尚未使用時,HER2過表達型乳腺癌預後較差,但自從使用赫賽汀靶向治療後,這一類型的乳腺癌患者的預後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即使靶向藥耐藥後,疾病發生進展,依然還有其他靶向藥物可供選擇,很大程度上延長了HER2過表達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 喉癌能活多久 五種症狀知曉喉癌
    喉癌是發生在喉部的惡性腫瘤,很多人會因為患上喉癌而感到恐慌,那麼患上喉癌能活多久呢?喉癌會有哪些症狀呢,患有喉癌的患者有哪些治療方法可以治療?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喉癌能活多久喉癌根據部位不同、大小不同、腫瘤分化程度和是否轉移等情況不同,存活時間區別很大。如下咽部喉癌存活時間一般1年左右,很少超過3年。不過也有例外,術後經過細胞免疫治療,沒有化療,至今也沒有復發。當然腫瘤復發後主要阻塞氣道,很不舒服。建議採用中藥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對喉癌效果很好,許多患者使用後長期存活。
  • 哪些腫瘤可以用質子重離子治療?
    首先,從放射生物學來說,質子射線的能級可以打亂腫瘤細胞的DNA單鏈,使得腫瘤細胞修復困難,而重離子射線的能級可打斷腫瘤細胞的DNA雙鏈,使被照射腫瘤細胞徹底死亡,對於部分抗拒光子甚至質子射線的腫瘤有著更好的療效。其次,從放射物理學角度看,重離子射線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更小。
  • 生信精講|TCGA&GEO挖掘,預測腎細胞癌患者預後,精彩
    腎細胞癌(RCC)患者的預後進行預測。目前,預後預測主要是根據RCC患者的病理分期。目前,臨床上推薦採用腫瘤轉移(TNM)分類系統進行腫瘤分期。然而,各亞組之間存在看明顯的生存差異。四型腎感患者(T3NOM0,5年生存率:20-70%;T1-3N1MO,5年生存率:0-20%)(5)。
  • 父親確診食管癌IV期,治療四個月後腫瘤消失
    早期食管鱗癌的症狀一般比較隱匿,在臨床上首次確診的食管鱗癌患者中,90%以上的都是中晚期患者,中晚期食管鱗癌自然生存期是7-8個月。儘管外科技術和理念不斷進步,但食管鱗癌經手術治療後的預後還是較差,5年生存率為4%-40%。術後的預後受腫瘤的位置、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分化程度等的影響。目前,對食管術後預後的評估,主要依靠TNM分期,但其具體分期的一些內容和標準仍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