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須"加速度" 切莫"涼"了百姓熱切期盼的心

2021-01-09 網易財經

7月26日,有關部門表示,有關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方案正在報批,批准後會儘快出臺實施,對廣大民眾來說自然是好消息。但這樣的「儘快」到底有多快?恐怕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一句惠民承諾給百姓的是一個盼頭,期望有關部門可以給出一個更明確、具體的實施日期,別因為久拖不決而冷了公眾的心,讓公眾失望。既然已經聽見樓梯響了,就希望「人」能快點下來。

身邊民生熱點 還有多少問題亟待解決?

資料圖片:來源新華網

養老產業缺位老人守空巢 保障和服務體系如何完善?

「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全國老年人口過億」、「未來養老壓力大增」,成為眼下社會熱點話題。養老問題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它需要整個社會、家庭乃至個人的共同參與。讓我們用更開闊的視野、更開放的觀念、更前瞻的眼光,為他們,也為我們自己,為所有必將進入老年的人們謀劃一個安安心心養老的未來吧! 【詳細】

面對流浪乞討者 如何更合理地救助、管理和服務

在城市的商業中心、過街天橋、地鐵車站,您是否遇到過流浪乞討者?您是否被他們的可憐所打動而慷慨解囊,抑或是為他們的糾纏所煩惱而拂袖離去?流浪乞討人員如何管理一直是困擾地方政府的一個難題。對待流浪乞討人員,究竟該採取剛性措施還是柔性管理制度,善意或許也體現在制度的不斷合理化中。如何進行合理救助需要更明確的標準、更合理的規範和更精細的措施,才能避免在服務、管理和救助過程中出現隨意性甚至造成「被強制」。 【詳細】

按家庭計徵個稅到底可不可行?

按家庭計徵個稅是稅制改革的一大核心問題,近年來廣受關注。財政部科研所專家近日提出我國按家庭計徵個稅不可行,再次引起社會公眾的熱烈討論。是真的不可行,還是可為而不為?按家庭徵個稅能體現公平嗎?「按家庭徵個稅」又到底難在哪裡? 【詳細】

異地高考離我們還有多遠 ?

備受矚目的「異地高考」改革日前傳出新消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關於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已進入實質階段,將適時發布。呼籲多年的異地高考政策會有哪些內容?新政策或許只是一些原則性要求,具體措施仍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另行制訂。從長遠看,解決這一難題,通過「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改革,形成面向廣大隨遷子女的、更加多元化的社會流動渠道。 【詳細】

收入分配改革要解決不均 更要解決不公

據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人社部、財政部、國資委參與制訂的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有望在下半年出臺。這一旨在對中國經濟結構、財富關係進行深層調整的「頂層設計」方案,備受關注。GDP蛋糕該如何切才公平呢?最新數據顯示雖然行業間工資差距縮小,但我國城鎮居民收入還在擴大。各地黨代會的報告中均提到了收入分配改革問題,稱收入差距較大,民生改善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除了解決不均,不公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詳細】

五問飲用水新國標:自來水從水源地到水龍頭有多遠?

經過5年過渡期,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實施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1985年的舊版國標相比,新國標的指標由35項提高到106項,與世界上最嚴的歐盟水質標準基本持平。專家認為,新國標落地,考驗政府「水責任」。對照新國標,老百姓何時都能喝上衛生達標的放心水?即將全面實施的新「水準」是否脫離國情?飲用水安全信息能否及時公開?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入能跟上嗎?…… 【詳細】

禁令嚴規執行難 擇校費之亂何時休?

6月,各地「小升初」陸續進入考試錄取階段。為遏制擇校亂收費,國家有關部門今年以來陸續出臺禁令,湖北、內蒙古、陝西等10多個省、區近期也相應出臺嚴規。然而,記者在北京、內蒙古等地調查發現,擇校收費並沒有得到遏制,而是更加巧立名目,也更加隱蔽。私下收取擇校費似乎形成一條灰色鏈條,禁令嚴規遭遇執行難。重重禁令為何難治擇校費之亂?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取締這一違規行為? 【詳細】

幼兒園收費「漲」聲一片 學前教育何時回歸公益?

目前正是幼兒園集中報名的時期,記者近日在江西、山東、廣東等地採訪發現,今年的學費漲價似乎比往年來得更為「猛烈」,部分城市幼兒園漲幅甚至超過50%。幼兒園學費年年漲,讓不少家長「傷」在起跑線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幼兒園高收費?如何破解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 【詳細】

七問彈性退休制:彈性退休如何「彈」

人社部在近日就社會保險關係轉續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集中答覆網友時明確表示,延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此言一出再次引發網民震動,而關於延遲退休年齡近年來也一直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彈性退休制」是否勢在必行?能否得到公眾支持?又該如何實施? 【詳細】

城管,溫柔執法之後 路向何方?

近年來,城管執法引發的社會衝突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改變這種狀況,各地就改進城管工作進行了不少嘗試,許多城市的城管部門已經開始換位思考,紛紛推出「城管新政」。無論是之前各地陸續上崗的「大學生城管」、「媽媽城管」,還是前些日子見諸報端的武漢城管「賣萌執法」,城管的「面孔」正在悄悄改變。 這些「柔性執法」的嘗試,顯示了中國城管希望改變被「妖魔化」形象的決心。但也有專家認為,小販謀生和城市秩序之間的矛盾若不從根本上想辦法,光靠溫柔執法,恐怕不能治本。改善城管形象的根本在於相關法律的健全、管理體制的理順以及提升城管隊伍的素質和自律意識。 【詳細】

民生三問:食品產業如何贏得信任

6月11日至20日是今年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作為此次宣傳周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1日舉行。

良心產業為何問題頻發?食品企業該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科技進步是食品安全隱患的幫兇嗎? 【詳細】

民生「提速」 考驗政府決策能力 考驗領導幹部民生觀

保民生,以人為本彰顯情懷

為誰發展,是作為執政黨必須回答的問題。答案不是寫在紙上,而是鐫刻在民生的點滴變化之中。正是藉由自身和身邊人的生活變化,百姓感知著執政黨的品質和能力、國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10年來,中國百姓生活不斷改善的歷程,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踐行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情懷。 【詳細】

領導幹部要有「應考」意識

「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丁曉兵說:「部隊、社會和人民群眾給予我很高的期望,我總感覺自己在應考,在做一份卷子,總想把卷子做得好一些,分考得高一點,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位家喻戶曉的「獨臂英雄」,之所以能夠以殘缺之軀書寫壯美人生,就是因為他具有難能可貴的「應考」意識。 【詳細】

2012部分民生亮點與民生承諾「回眸」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重點項目加速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
    原標題:重點項目加速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   金雞湖創新小鎮創新大廈、工業設計中心在進行內外裝修收尾,周邊路網基本成型;東區產業配套服務中心、螃蟹王國、人才公寓、
  • 民生為重 百姓至上--訪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教授
    《建議》單獨設第八節,並以「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為題,從就業、分配、保障、醫療、人口、社會管理六個方面,分別對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闡述,這是前所未有的。《建議》不僅為進一步推進民生保障和福利事業,也為增強與社會建設關係最為密切的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和發揮其社會作用,指明了發展方向,拓展了發展空間,提供了發展機遇,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
  • 民生「痛點」就是改革的基準點
    不管是「最多跑一次」「一次辦」,還是「一網式」「一枚印章管」,都是以群眾期盼和需求為導向,瞄準民生「痛點」,聚焦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紮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創造條件讓資料信息多跑路、幹部多跑腿,想盡辦法讓群眾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把方便送給群眾,把麻煩留給自己,踐行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的政治擔當。
  • 發展為百姓 共圓幸福夢——建市以來我市民生福祉實現歷史性重大改善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民之所盼,政之所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逐漸多樣化。隨著淮蕭客車聯絡線的開通,淮北220多萬百姓出行變得更加輕鬆快捷,市民從市區即可乘坐動車組列車出行,最快2個小時通達合肥、南京、濟南,3個小時可達上海、蘇州,3個半小時可到北京、杭州等地。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交通狀況是一個關乎城市運行的重大民生工程。
  • 讓百姓安心過年,府院聯動讓百姓糾紛化解「加速度」
    讓百姓安心過年,府院聯動讓百姓糾紛化解「加速度」 2020-12-31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識點】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垂直,方向時刻改變,不論加速度a的大小是否變化,
  • 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及線速度方向變化快慢「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線速度方向變化快慢的程度」這一說法雖然在正規的教科書中從未見過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始終是黨的重要價值追求。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在生態環境越來越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況下,生態環境越來越凸顯出與民生福祉緊密的關聯性。
  • 工傷認定期盼「加速度」
    為拿到一紙工傷認定書,不少勞動者都是奔走數年,經歷著一系列繁瑣的程序  【焦點關注】工傷認定期盼「加速度」  歷時近兩年,從申請認定、不予認定,到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再次行政複議等程序,不久前,武漢的李女士還是沒有拿到工傷認定的結論,這種「馬拉松式」認定讓不少職工為之揪心
  • ...精準發力改善民生—專訪興城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許德林
    我們將帶領網友在靚麗的街道風景中感悟基層的嶄新變化,在火熱的百姓生活中感受新時代的蓬勃節奏,讓每一位老百姓都成為新聞的「主人公」,感受他們的幸福生活以及對美好前景的期許。一支筆,一臺相機,一本筆記本,還有一顆想傾聽的心,請你,跟著我們出發吧!
  •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說課稿
    《向心加速度》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本場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向心加速度》。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見解。
  • 府院聯動「加速度」化解糾紛,讓百姓安心過年
    府院聯動「加速度」化解糾紛,讓百姓安心過年 2020-12-31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題:再析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高中物理中,不少概念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向心加速度就是其中之一。加速度是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高中物理中,將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為加速度,即。而向心加速度是做曲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沿半徑方向(法向)的分量,並不是一個新確立的概念,教材中也沒有對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進行過闡述。
  • 踵事增華,答好新時代民生考卷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住房條件全面改善,絕對貧困「清零」工程取得實質成效,教育資源布局持續優化……  踔厲奮發,踵事增華。2019年的青海,7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續寫著改善人民生活、增進百姓福祉的新篇章。  民生進步,源於在發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堅韌與篤行;民生進步,源於民有所呼,政府必有所應的承諾和力行。
  • 「天氣預報」裡的民生「大文章」
    而幾百字的一條短訊,幾句話的一個預警,不僅讓人民群眾暖了心,更保障了生命財產的安全。   科技先行讓氣象服務「快準狠」   「現在天氣預報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一個小時以後的雨停都能及時預測出來!」9月27日,看著手中天氣預報顯示,準備出門辦事的西寧市民王先生發出了感嘆。
  • 高中物理線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誤區
    圖2誤區三:一質點做半徑為r、角速度為ω的勻速圓周運動,該質點的線速度、向心加速度皆不變。走出誤區:線速度、向心加速度皆是矢量。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的大小、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均不變,但方向變!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過程中,線速度方向時刻改變,它在某一點的線速度方向就在這一點的圓周切線上。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它在任一點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都是沿著半徑指向圓心的(由所到達處指向圓心)。
  • 攻堅 進行時|「雁塔速度」再創新紀錄 民生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雁塔市民中心是方便群眾辦事的重要民生項目,杜城街道接到動遷任務後,連夜召開分析研判會,制定工作方案,細化目標責任,同時組織專人,第一時間深入群眾開展走訪調研,了解搬遷群眾的實際困難。大家以人民為中心,換位思考,主動聯繫協調房東退還未到期商戶的租金,最大限度保障動遷群眾利益。「看著他們忙前跑後幫助我們退租金,讓我吃了定心丸。政府建的是民生工程,我必須理解和支持。」
  • 【霍爾果斯·民生】美好環境讓健康生活更美好
    百姓利益掛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霍爾果斯市各單位把環境整治作為重點的民生實事來抓,常態化開展衛生大掃除、完善公共設施、美化城鄉環境等愛國衛生運動,在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 | 居民爭議怎麼破?看看設計師如何秉持「公平...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 | 居民爭議怎麼破?上海市房屋建築設計院綜合所普陀區成套改造項目組作為設計單位,能夠參與到這項百姓民生工程,與房管局一起也見證百姓居住環境的改善,深感榮幸。在為成套改造項目設計方案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難忘的故事。
  • 土右旗徵集民生實事...
    把你最關心的迫切需要政府解決的突出民生問題 告訴我們。什麼是民生實事項目?土右旗政府每年都推出一批改善民生實事項目,與廣大群眾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息息相關,涉及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土右旗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居住改善、環境治理、暢通出行、社會事業、就業保障等等實事項目,都是影響深遠,能夠明顯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