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這4種鍛鍊腦力的表現,若6個月後沒消失,腦部有可能出問題

2020-11-26 樂迪育兒

我們的孩子生下來就存在某些「超能力」,由於剛出生不會說話,在強烈好奇心的催促下,寶寶會通過手、嘴來探知外界事物。一旦觸碰到了,會下意識的產生條件反射來「鍛鍊腦力」。這是寶寶天生具有的一項「能力」。

隨著寶寶身體發育增長,條件反射一般會在6個月-1年內消失。若是在這個時間內,寶寶的這4種條件反射的「表現」還沒消失,寶寶則有可能會出現腦部發育遲緩、或患有某種疾病。

父母要多留意,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擁抱反射

擁抱反射是寶寶自身的一種防禦性反射,當家人、媽媽突然想要抱寶寶,或周圍發出了聲響、寶寶的雙手立馬會呈現防禦狀態(兩臂外展伸直屈曲內收到胸前呈擁抱狀)往往還伴隨著大哭。

2-3個月左右的寶寶是擁抱反射的高峰期。這是因為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未發育完善,下意識用這種反射來進行「自我保護」

這種擁抱反射6個月左右會完全消失,若寶寶在9個月後還有這種擁抱反射的「表現」,那父母就要警惕了,寶寶有可能患有腦部慢性疾病,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相反,如果新生寶寶從出生到3個月內,沒有這種條件反射出現,寶寶的大腦系統有可能出現損傷。

二、抓握反射

新生兒在0-3個月時間內,抓握反射會表現得特別明顯,通常都是緊握拳頭的狀態。當有東西接觸到寶寶的手掌時,寶寶會立馬將物體緊握住。

可別小看這時候寶寶的抓握力(力量會很大)。不單單是手握,若刺激寶寶腳掌,腳趾頭會立刻朝下(腳掌緊縮)這些都是寶寶的原始反射的本能。

抓握反射一般會在出生後1個月內達到頂峰,隨著寶寶身體發育3-4個月後會慢慢消失,開始變得會以自主控制抓握來取代抓握反射。

但...寶寶這種抓握反射的「表現」4-6個月後還未消失的,父母就要打起精神來了,寶寶腦部很有可能發生神經系統病變(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傷)會導致發育遲緩等,父母發現要及時找醫生看看。

三、行走反射

小寶寶生下來後腿部會下意識的步行,這種稱為行走反射。通常需要父母雙手託著寶寶腋下部位,讓寶寶上半身直立微微前傾的接觸地面或床面,寶寶就會交替伸腳,看起來像是在走路一樣,表現得特別活潑。

原因是寶寶腦部中樞神經尚未發育完全,下意識地做這些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發育成熟和智力發展。 一般在15個月的時候,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

行走反射一般會在8周左右會自動消失,若是4-6個月這種「表現」還存在,寶寶的腦部有可能發生了某種病變。

四、遊泳反射

寶寶出生1-2天後,醫生會把寶寶放在遊泳池裡俯臥鍛鍊寶寶「遊泳反射」四肢協調的能力。一般寶寶都會完成這「驚人」的表現,生下來就會遊泳並且不會被水嗆到(寶寶喉嚨處會有一個特殊的瓣膜,進入水後瓣膜會自動關閉氣道)

並能很好的完成這樣的協調動作,有助於促進寶寶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骨骼肌肉系統的發育。

但這遊泳反射的表現會隨著寶寶身體發育在6個月後消失,會變得自主有意識的遊泳動作(就不會遊泳了,要靠後天學習)

如果超過8-9個月寶寶還有這樣的條件反射,有可能是腦部神經出現問題,父母要留心。

以上4種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表現」,做一個細心的父母,平時要多留意觀察,發現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找醫生看看。

願天下小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右腦發達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表現」,好好培養容易出「學霸」
    3種表現1、左撇子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會習慣使用左手做事情,很多父母在見到這種情況時都是抱著反對態度的,認為孩子不是用右手是違反生活常態的動作,會強行讓孩子改正過來。右腦發達的表現,父母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重要的便是配合孩子,幫助孩子接著擴散思維,鍛鍊孩子的右腦。
  • 兒科醫生:新生兒這幾個表現要當心,有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宮內窘迫、早產、出宮後窒息、重症感染、低血糖昏迷、顱內出血···很多種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體被損傷,嚴重時即為腦癱。新生兒得了腦癱對於父母來說可是個大問題。新生兒有這幾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
  • 新生兒的先天反射有哪些?
    新生兒時期軀體不能自由移動,只表現出手足的不自主的亂動。他主要以一些先天性反射活動來適應周圍環境,這些先天的反射是早期嬰兒特有的,它可以反映嬰兒機體是否健全、神經系統是否正常。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逐步發展,這些先天的神經反射會在一定的時間內逐漸消失,被更成熟的神經活動來代替。
  • 醫生提醒:想養肝的人,嘴巴若有這4種表現,儘量引起注意
    一、醫生提醒:想養肝的人,嘴巴若有這4種表現,儘量引起注意1、嘴唇乾燥起皮如果嘴唇經常出現脫皮的情況,有可能通過喝水或者是抹潤唇膏就能緩解,但是大量喝水和潤唇膏仍然不能緩解起皮,有可能是肝臟受損的信號,要及時警惕,肝臟代謝功能開始下降,毒素在人體開始堆積了。
  • 腦力開發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好處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集中專注力】 孩子大腦潛能被啟發後,學習效率提高,孩子不再懼怕學習,會表現出更加的自信。通過大腦測試發現,在進行腦力訓練時,孩子會處於利於學習的,放鬆、集中的阿爾法波狀態。通常經過3 ~ 6個月的訓練,就能發現孩子在集中專注力方面的提高。
  • 不可思議的32種嬰兒反射反應
    否則,奶瓶或乳頭放到嬰兒嘴巴裡了,但嬰兒卻無法有吸吮的動作。由此可見,嬰兒無法以吸吮的方式獲得食物,除了神經發展可能有問題外,嬰兒的吸收營養的方式與量也將出現障礙。[消失時間] 3個月後會開始慢慢消失。
  • 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好好栽培,沒準養出一個科學家
    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好好栽培,沒準養出一個科學家隨著科學的普及,越來越多人了解左腦和右腦的分工與職責,尤其是在目前的孩子教育領域,對左右腦開發提及甚多。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好好栽培,沒準養出一個科學家一、很有藝術細胞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藝術細胞豐富,例如在唱歌、繪畫、跳舞上面表現出眾,一定要配合深挖他的藝術天賦,因為藝術細胞突出很有可能是右腦發達的一個表現特點,左腦右腦是協同工作的,右腦的培養和訓練有助於全腦的發育
  • 觸摸未來,體驗腦力鍛鍊的神奇
    4種連接狀態,分別對應連接斷開、未佩戴BrainLink、未正確佩戴、佩戴正確。,感覺西瓜較大,比較難提起來炸掉,通過不斷的鍛鍊專注力,還是能夠挑戰成功的,而眨眼的同步顯示則展現了腦波監測可以達到怎樣的一種表現,挑戰靜心思考則是鍛鍊放鬆大腦的能力。
  • 《川島隆太教授之鍛鍊腦力》詳細攻略
    〈色彩識別〉這個測試是要你回答出畫面中文字的顏色。要對著MIC說出來哦,還好只有4種顏色。1.2、各種各樣的訓練項目  最初的練習項目只有3個,隨著遊戲的進行,當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這些訓練項目就會增加。下面我給大家來一一這些練習項目……〈計算20〉  這個練習是要你快速而準確地回答出那些簡單的問題。在右邊的畫板上寫出左邊畫面上給出的問題的正確答案。
  • 嬰幼兒最重要的32種反射反應
    [動作顯示意義]若發現頭部與眼球均不轉動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發現斜視也可使用此方法偵測出來。[消失時間]消失的時間不一定。[醫生小叮嚀]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假使嬰兒有某項或是某幾項的反射反應表現中出現異常,也不能斷定嬰兒可能生病或是發展異常,必須是配合臨床觀察,反覆再三的檢測與評估後,才能診斷出嬰兒是否有發展異常的問題。
  • 孩子有這9種表現,可能智商極高!
    有些孩子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孩子後天並沒有出眾。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愛笑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儘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根據研究發現,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將成年人的智力看作是100%,那麼3歲前的孩子智力發育50%,4-6歲發育達到成人的80%,由此可見,6歲前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是很有必要的。鍛鍊大腦潛能的4個方法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歸納出了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還能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
  • 新生兒正常神經反射檢測的方法,操作簡單效果佳
    新生兒有一些生下來就會做的動作稱為無條件反射。從這些反射可以檢查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正常。對出生僅半個小時且醒著的新生兒,當你用手指或乳頭撫弄其面頰時,會轉頭、張嘴,並有吮吸、吞咽動作,有如吃奶一樣。這種反射在9個月後消失。 定向反射:嬰兒出生12至24小時後,就會把眼睛轉向光源;強的響聲還可使其停止吮吸動作。 抓握反射:觸摸出生兩三天的新生兒的手掌時,其會握緊拳頭,這種反射4個月時消失。
  • 新生兒100天:枕禿、吐奶、馬牙?怎麼回事?答案這都有!
    粉哥導讀:新生兒太嬌嫩,需要父母的精心護理,但是由於新手爸媽沒有實戰經驗,對寶寶的一丁點變化都非常擔心,常常一有事就跑醫院,三天兩頭的花錢不說,爸媽和寶寶都折騰。下面給大家講講新生兒常出現的10種問題,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新手爸媽們再遇到就不用慌張啦。
  • 0-3歲寶寶,若出現這12個表現,家長要警惕,可能是發育遲緩
    而寶寶發育遲緩是有一定表現徵兆的。寶寶發育遲緩的12種表現:一般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如有下列一項以上異常表現的話,爸爸媽媽要高度注意了,這可能提示著寶寶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可能性。如果寶寶長期超過合理的時間最好就讓寶寶到醫院去檢查一下,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6.表情呆滯寶寶一直表情都比較的呆滯,滿百天後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滯,到6個月時仍不能表現出自然的笑容。
  • 孩子有沒有學習天賦,上幼兒園就有明顯徵兆,尤其是這4種表現
    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的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小時候就會表現出來,而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天賦,上幼兒園之後就有表現!孩子上幼兒園後有這4種表現,以後很可能是「學霸」,中了的寶媽就偷著樂吧!那麼具體是哪4個表現呢?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我和寶寶說話,他怎麼不理我呀,是不是智力有問題」,相信很多父母在寶寶小的時候都會有過這樣的疑問,生怕自己生出一個智力低下的寶寶,讓孩子一生都活的痛苦。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 比把尿更嚴重是尿少、尿黃、有異味!有這6種情況小心感染!
    數天後會消失,屬於正常現象,這時媽媽不必驚慌。但當寶寶出現6種顏色的尿液時,就需要及時就醫了!若寶寶尿液經常是透明無色,家長就要當心,有可能是小兒糖尿病、小兒慢間質性腎炎、小兒尿崩症的信號。每日尿4~5次;◆ 6個月內的寶寶,每日尿20~25次;◆ 6個月~1歲的寶寶,每日尿15~16次;◆ 2~3歲的寶寶,每日尿10次左右。
  • 新生兒六種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幾個
    生來就有六種反射行為新生兒具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這些反射活動通常都是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得以保留下來,對適應外界刺激、提高新生兒存活率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兩種有關哺乳的原始反射,寶寶天生是「小吃貨」★ 吮吸反射吮吸反射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形成,通常在出生4個月左右消失,一旦新生嬰兒無法依靠吮吸反射進食,需檢查是否是神經發育出現問題。
  • 鍛鍊大腦、活化腦力的清單
    昨晚看完《腦力活化術》一書(日本外山滋比古 著),看得很快,書很薄,對我來說,很多方法也早就知道,所以沒必要逐字逐句讀。讀完以後覺得,其實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在於目錄,這就是一個很棒的清單。我讀書的時候習慣於先看目錄,可以在閱讀之前就對書的整體架構有一定了解,並且可以從中確定重點需要關注的點,在這本書的目錄中,有些地方單憑目錄並不能確認內容,需要看了具體內容才懂得在說什麼,而大部分是可以直接理解的。讀完了以後再看目錄當然不同,因為已經是完全理解後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