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0年吳興區經貿科技人才洽談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吳興商會兩周年慶典活動在廣東省深圳市拉開帷幕。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與深圳市將達成一批戰略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寬環杭州灣大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合作的新路徑。
這是吳興區拓展灣區經濟合作的一個精彩縮影。近年來,正在打造「長三角之心」的吳興區,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的底氣,不斷釋放強勁磁場。
引力:吳興矩陣強力引擎
憑藉地理區位優勢,吳興區通過一系列精準合作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吳興區圍繞智能裝備、數字經濟、健康時尚、休閒旅遊四大主導產業,強勢打造灣區經濟的產業矩陣,選派100餘名優秀幹部組建18個招商招才分局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設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駐點招商處,並在法國、韓國設立海外招商辦事處,開展專業化、產地化外資項目招引。
今年,吳興區出臺涵蓋綠色產業基金、項目專項貸款等內容的400億元「吳九條」支持政策,重點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綠色智造產業項目集聚發展,為招大引強提供政策保障。
精準招商,給力政策。強勢構築的「吳興矩陣」不斷釋放強勁引力。今年1至10月,吳興區累計籤約億元以上項目126個,計劃總投資843.6億元。
實力:吳興速度超群動能
今年,吳興區跑出了「吳興速度」: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1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9.4%、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經濟發展總體繼續保持高於全省、領跑全市、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
速度的背後是吳興區不斷助力灣區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近年來,吳興區著力推進綠色製造,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目前,全區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3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累計分別達到4家和12種,國家級綠色製造名單不斷擴充。吳興工業園區先後列入省級、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通過5年的建設,31項指標順利完成,19個重點支持項目和25個自主實施項目竣工運營,園區循環經濟水平明顯提升。
「綠色動能」不僅在生產線傳導,更在吳興風景線中激活。吳興區以鄉村旅遊引領全域旅遊發展,形成A級景區、度假莊園、景區村莊、鄉村民宿、運動休閒等多元鄉村旅遊業態,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路子。憑藉「世界絲綢之源」的文化金招牌,吳興將建成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依託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西塞山旅遊度假區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1至9月,吳興區共接待遊客1408.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5.6億元。
魅力:吳興「專列」快意前行
吳興區實行商服用地「標準地」改革,實現企業常態化開辦4小時辦結;全面落實「專員定點 專班靶向 專題政策」服務模式,為企業一線解決發展難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制定出臺「白名單」制度,分類分批、有序推進企業(項目)開復工。
近年來,吳興區實施了一系列給力之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了區領導聯繫服務民營企業機制、區級部門平臺服務民營企業領辦制度、金融助力民營企業成長機制、金融單位紓困幫扶困難民營企業機制、民營龍頭企業產業鏈幫扶工作機制,「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
在吳興區,流程改造一體化效果明顯,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實現率為100%。新成立的區非公企業健康運行指導中心為民營企業發展排憂解難。「親清服務團」推出法律、財務、金融、技能培訓等8項「專業套餐」,為企業針對性開展「健康體檢」,解決實際問題。吳興的人才新政已更新至4.0版,到位扶持資金達6.6億元。
服務「專列」快意前行,為吳興區發展灣區經濟贏得了時間、空間和人氣。近年來,吳興區共引進各類領軍人才160名;自主培育國家級人才15名、省級人才29名、省領軍型創新團隊4個、省「海外工程師」16名。
數據來源:中共吳興區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7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