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灣區經濟的「吳興磁場」

2020-12-05 人民網

11月17日,2020年吳興區經貿科技人才洽談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吳興商會兩周年慶典活動在廣東省深圳市拉開帷幕。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與深圳市將達成一批戰略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寬環杭州灣大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合作的新路徑。

這是吳興區拓展灣區經濟合作的一個精彩縮影。近年來,正在打造「長三角之心」的吳興區,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的底氣,不斷釋放強勁磁場。

引力:吳興矩陣強力引擎

憑藉地理區位優勢,吳興區通過一系列精準合作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吳興區圍繞智能裝備、數字經濟、健康時尚、休閒旅遊四大主導產業,強勢打造灣區經濟的產業矩陣,選派100餘名優秀幹部組建18個招商招才分局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設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駐點招商處,並在法國、韓國設立海外招商辦事處,開展專業化、產地化外資項目招引。

今年,吳興區出臺涵蓋綠色產業基金、項目專項貸款等內容的400億元「吳九條」支持政策,重點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綠色智造產業項目集聚發展,為招大引強提供政策保障。

精準招商,給力政策。強勢構築的「吳興矩陣」不斷釋放強勁引力。今年1至10月,吳興區累計籤約億元以上項目126個,計劃總投資843.6億元。

實力:吳興速度超群動能

今年,吳興區跑出了「吳興速度」: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1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9.4%、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經濟發展總體繼續保持高於全省、領跑全市、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

速度的背後是吳興區不斷助力灣區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近年來,吳興區著力推進綠色製造,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目前,全區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3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累計分別達到4家和12種,國家級綠色製造名單不斷擴充。吳興工業園區先後列入省級、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通過5年的建設,31項指標順利完成,19個重點支持項目和25個自主實施項目竣工運營,園區循環經濟水平明顯提升。

「綠色動能」不僅在生產線傳導,更在吳興風景線中激活。吳興區以鄉村旅遊引領全域旅遊發展,形成A級景區、度假莊園、景區村莊、鄉村民宿、運動休閒等多元鄉村旅遊業態,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路子。憑藉「世界絲綢之源」的文化金招牌,吳興將建成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依託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西塞山旅遊度假區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1至9月,吳興區共接待遊客1408.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5.6億元。

魅力:吳興「專列」快意前行

吳興區實行商服用地「標準地」改革,實現企業常態化開辦4小時辦結;全面落實「專員定點 專班靶向 專題政策」服務模式,為企業一線解決發展難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制定出臺「白名單」制度,分類分批、有序推進企業(項目)開復工。

近年來,吳興區實施了一系列給力之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了區領導聯繫服務民營企業機制、區級部門平臺服務民營企業領辦制度、金融助力民營企業成長機制、金融單位紓困幫扶困難民營企業機制、民營龍頭企業產業鏈幫扶工作機制,「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

在吳興區,流程改造一體化效果明顯,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實現率為100%。新成立的區非公企業健康運行指導中心為民營企業發展排憂解難。「親清服務團」推出法律、財務、金融、技能培訓等8項「專業套餐」,為企業針對性開展「健康體檢」,解決實際問題。吳興的人才新政已更新至4.0版,到位扶持資金達6.6億元。

服務「專列」快意前行,為吳興區發展灣區經濟贏得了時間、空間和人氣。近年來,吳興區共引進各類領軍人才160名;自主培育國家級人才15名、省級人才29名、省領軍型創新團隊4個、省「海外工程師」16名。

數據來源:中共吳興區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7日 16 版)

相關焦點

  • 湖州:吳興「綠色矩陣」澎湃新動能
    原標題:吳興「綠色矩陣」澎湃新動能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科技部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全國共有31家單位入選國家首批綠色產業示範基地,浙江有2家入選,湖州吳興經濟開發區名列其中,為湖州市唯一。
  • 吳興法院亮出掃黑除惡成績單!
    吳興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掃黑辦主任丁家榮通報全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情況,吳興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楊言軍通報該院主要做法和戰果成效,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李輝通報該院「黑財清底」工作進展,刑庭庭長張燕發布五起典型案例,並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隨著城鎮化不斷發展,城鎮人口越來越多,城鎮人口最多的歐美日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了80%以上甚至90%,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絕大數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隨著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百萬人口城市甚至五百萬千萬人口超大城市湧現出來
  • 遠遙淺海科技灣區擔起海洋強市重任
    今天,我們沿著千裡岸線,再去環翠區最北端的遠遙淺海科技灣區,看看那裡的發展藍圖。,培育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這裡將建成國家淺海科學中心,去年底,灣區的基礎設施改造已經全面啟動,按照規劃要建設藍貝海洋科技展覽中心、藍科大廈等,現在我們先去藍貝海洋科技展覽中心看一看。」
  • 深圳能從舊金山灣區借鑑到什麼?
    根據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灣區經濟報告,2010年以來每個季度,灣區GDP增速都超過全美平均水平。         國際對比看,2014年到2017年間,舊金山灣區年化的GDP增速為4.3%,高於全球25個最大經濟體中大多數國家的GDP增速。
  • 中國三大灣區:酒店、文旅新版圖城市群「角鬥場」
    1.中國灣區旅遊史在當下的國際經濟版圖中,灣區經濟的力量不容小覷,成為創新與聚集輻射的引領者,而作為灣區經濟的一部分,灣區旅遊顯然承載了灣區的優勢,又是反哺城市群的重要力量。國內的「灣區經濟」,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深圳市政府在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而到了2015年,一帶一路頂層設計提出要「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圖源:香港文匯網  畢竟,全球三大一流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早已擺在眼前。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舊金山灣區,經濟之強地位之高,始終為人津津樂道。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 莞企導入院士科研成果,助力灣區經濟發展
    「低投射比的第三代半導體投影儀科技成果轉化可應用於教育、辦公、影院、娛樂、廣告等領域,並將快速形成產業鏈體系,帶動周邊經濟結構轉型,有效解決當地就業、帶動地方上下遊經濟發展,對地方工業經濟、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舊金山灣區發展啟示:從淘金勝地到科技矽谷的涅槃之路
    世界頂級城市群大多分布在灣區,全球沿海地區的經濟總量和人口主要集中在灣區,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如今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又有哪個灣區將立於浪潮之巔?把目標瞄準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席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又將如何在世界競爭新格局中展現中國力量?
  • 東京灣區主題系列(一)——港口群分工協作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興起,作為世界級代表的三大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以及東京灣區,常常被當做榜樣案例進行參考。本系列文章以小主題的形式,針對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的東京灣區進行解析,幫助大家對東京灣區這個以製造業制勝的灣區增進了解。
  • 徐明督導遠遙淺海科技灣區建設工作
    徐明督導遠遙淺海科技灣區建設工作作者:李長傑時間:2020/11/24 08:21:45來源:威海市環翠區融媒體中心瀏覽次數:611月23日上午,區委副書記、區長徐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辦公,督導遠遙淺海科技灣區建設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抓緊推動科技灣區建設運行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我們能從舊金山灣區學到什麼
    該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擁有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包括谷歌、蘋果、Facebook(臉書)等網際網路巨頭和特斯拉等高新技術企業全球總部。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292個大都會區的實際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了2.5%,舊金山灣區處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較快的區域。2016年,舊金山灣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855億美元。
  • 灣區北部新引擎 花都力爭新突破
    大洋網訊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機遇下,花都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部署,打造灣區北部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灣區綠色金融深度合作示範區、灣區先進位造業集聚區、粵港澳旅遊目的地,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活力引擎上實現新突破。
  • 真正的灣區封面,來了!
    據統計,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9+2」城GDP總量達11.6萬億元,總量已與紐約灣區旗鼓相當,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極點。不僅如此,據近期最新發布的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有21家企業上榜,佔全國的15.8%!
  • 「上海灣區」又有新動作
    1月9日,作為滬上首個海洋文化交流中心,位於杭州灣畔的上海灣區海洋文化交流中心正式啟用,標誌著金山區全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又有新動作,研究和發展上海灣區海洋文化有了實質性進展。上海灣區海洋文化交流中心(陳嘉珺/攝)金山擁有23.3公裡長的濱海岸線,尤其是7.2公裡長的生活岸線,是上海最稀缺的城市海岸線,近期金山濱海綜合會展中心等項目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而十四五期間,金山區也將進一步激活城市海岸線的生活、生態和生產功能,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打開金山濱海地區的更大「想像空間」,打造長三角「黃金海岸」,努力提升金山地區發展的辨識度和影響力
  • 研究報告稱,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灣區經濟體 | 美通社頭條
    未來在區內城市互惠共融下,大灣區有望實現與全球三大灣區東京、紐約和舊金山並駕齊驅。 由於十一個城市的發展軌跡不同,可以受惠於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的先後次序及程度不同,世邦魏理仕認為區內城市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1.
  • 兌現滇池國際灣區紅利!昆明恆大城價值「躍」升
    >恆大滇池國際灣區作為南博會的永久舉辦地,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不僅發展大型演唱會、車展、珠寶展、商品藥品博覽會、燈展、家具展、裝飾工程展、兒童博覽會等會展經濟的「發動機」,還是推動東南亞各國貿易展覽的重要窗口。自2013年南博會舉辦以來,昆明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會展片區的定位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 觀點速遞 | 張曉玲: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在不確定...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曉玲指出,當下的經濟,在復甦中充滿了變數。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國際環境。
  •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不少網友常將這幾大灣區放在一起比較,四大大灣區之間有什麼差距、多大差距,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回答。這雖然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要想回答清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全球第一灣區落戶中國,覆蓋11個城市,未來6年超越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共覆蓋香港、深圳、澳門、廣州、東莞、珠海、佛山、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共計11個城市,在這11個城市中將形成超級大體量的經濟體系和生活體系。就目前來看,一些重點項目都在為這個灣區的形成做充足準備。1、港珠澳大橋2017年11月,港珠澳大橋的交付驗收意味著,這一世紀工程即將完成。預計年底通車。香港到珠海僅需30分鐘,形成港珠澳半小時經濟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