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的一類磷脂醯絲氨酸運輸蛋白

2020-11-24 生物谷

真核細胞被一系列具有獨特類脂組成的、在功能上專門化的、與膜結合在一起的細胞器在內部分成不同部分。在這項研究中,Anne-Claude Gavin及同事確定了芽殖酵母中所有類脂轉移蛋白的類脂結合特徵,發現了一個亞類的以前沒有被識別出的「氧甾酮結合蛋白」(OSBPs),後者在磷脂醯絲氨酸的自穩中發揮功能,運輸而不是轉移固醇。系統發生分析顯示,類似的OSPBs具有廣泛保守性,包括在人體中——在人體中它們與包括癌症和代謝綜合症在內的病理相關。(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Nature doi:10.1038/nature12430

Interactome map uncovers phosphatidylserine transport by oxysterol-binding proteins

Kenji Maeda,  Kanchan Anand,  Antonella Chiapparino,  Arun Kumar,  Mattia Poletto,  Marko Kaksonen  & Anne-Claude Gavin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eukaryotic cells into functionally specialized, membrane-delimited organelles of unique composition implies a need for active, regulated lipid transport. Phosphatidylserine (PS), for example, is synthesized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then preferentially associates—through mechanisms not fully elucidated—with the inner leaflet of the plasma membrane1, 2, 3. Lipids can travel via transport vesicles. Alternatively, several protein families known as lipid-transfer proteins (LTPs) can extract a variety of specific lipids from biological membranes and transport them, within a hydrophobic pocket, through aqueous phases4, 5, 6, 7. Here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protein fractionation and lipidomics to characterize the LTP–lipid complexes formed in vivo. We applied the procedure to 13 LTPs in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he six Sec14 homology (Sfh) proteins and the seven oxysterol-binding homology (Osh) proteins. We found that Osh6 and Osh7 have an unexpected specificity for PS. In vivo, they participate in PS homeostasis and the transport of this lipid to the plasma membrane. The structure of Osh6 bound to PS reveals unique features that are conserved among other metazoan oxysterol-binding proteins (OSBPs) and are required for PS recognition. Our findings represent the first direct evidence, to our knowledge, for the non-vesicular transfer of PS from its site of biosynthesis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to its site of biological activity (the plasma membrane). We describe a new subfamily of OSBPs, including human ORP5 and ORP10, that transfer PS and propose new mechanisms of action for a protein family that is involved in several human pathologies such as cancer, dyslipidaemia and metabolic syndrome.

相關焦點

  • Nature:鉀離子運輸蛋白TrkH晶體結構
    在細菌、酵母和植物中,鉀離子吸收是由一個超級家族的運輸蛋白「SKT蛋白」實現的。這些蛋白被認為是從簡單的鉀通道形成的,但是鉀離子選擇性和運輸的機制卻不清楚。現在,一種細菌SKT蛋白(來自「副溶血性弧菌」的TrkH鉀運輸蛋白)的晶體結構已被確定。它的選擇性過濾器與鉀離子通道中的擇性過濾器相似,但較短。
  • Nature:利用CRISPR/Cas9揭示蛋白ENL促進AML白血病產生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16872017年3月5日/生物谷BIOON/---利用員工牌進入大樓的任何人可能理解蛋白ENL如何為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提供新的可能。
  • 科學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醯絲氨酸是在細胞內質網上合成,並通過脂轉運蛋白在不同膜接觸位點(membrane contact site)將其轉運到細胞膜上和線粒體中。磷脂醯絲氨酸合成代謝調控缺陷會導致發育缺陷,而轉運缺陷會導致非酒精性肝病。然而,其在細胞內的生理機制仍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以果蠅作為模式物種研究脂類代謝及其調控生理穩態的機制。
  • 研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醯絲氨酸是在細胞內質網上合成,並通過脂轉運蛋白在不同膜接觸位點(membrane contact site)將其轉運到細胞膜上和線粒體中。磷脂醯絲氨酸合成代謝調控缺陷會導致發育缺陷,而轉運缺陷會導致非酒精性肝病。然而,其在細胞內的生理機制仍知之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以果蠅作為模式物種研究脂類代謝及其調控生理穩態的機制。
  • 百立樂將推出超級營養單品 PS磷脂醯絲氨酸調製乳粉
    知名營養品牌百立樂將推出一款超級營養單品,以PS磷脂醯絲氨酸為核心營養,同時添加DHA、初乳鹼性蛋白CBP、乳鈣、免疫球蛋白,是一款集益智、補鈣、免疫三大核心營養的複合型營養補充品,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以調製乳粉劑型推出的PS磷脂醯絲氨酸氨酸智能營養產品。
  • Nature:新研究挑戰鉀離子運輸的生物學中心法則
    2017年6月2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起源自離子泵超家族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膜蛋白複合體如何能夠實現鉀離子主動運輸。這部分上是因為生物學上將離子運輸描述為離子通道或離子泵單獨介導的。離子通道介導快速地被動「下坡」運輸,而離子泵介導逆著電化學梯度進行的慢速地主動「上坡」運輸。這兩個過程都是相對容易理解的,而且在正常情形下作為完全不同的實體獨立存在著。這些研究結果挑戰了這種對離子通道和離子泵的區分,並且解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離子泵和離子通道如何可能在一種複合體中一起發揮作用。
  • 磷脂醯絲氨酸PS營養價值 老年人腦活力的關鍵
    正因如此,義大利、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歐洲其他國家都廣泛應用磷脂醯絲氨酸補充劑來治療衰老引發的認知障礙症及老年記憶損失。  第二、磷脂醯絲氨酸除了改善記憶力,還能幫助修復大腦損傷。  磷脂醯絲氨酸是腦部神經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營養和活化腦中各種酶的活性,能延緩神經遞質的減少進程,有助於修復、更新大腦受損細胞和清除有害物質。
  • 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史丹福大學生物學系,霍華德休斯醫學院頂級華人科學家駱利群在1月9日2009年第一期《細胞》(Cell )上發表文章,在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 【徵稿】磷脂醯絲氨酸的生物學意義 | Cell Communication and...
    phosphatidylserine (PS): basic physiology and implications in immu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 期刊: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作者:Ray Birge, New Jersey Me
  • Curr Biol:王曉晨等凋亡信號磷脂醯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NRF-5屬於脂類結合及轉運蛋白BPI/LBP/CETP/PLTP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的研究發現NRF-5其是由肌肉細胞中產生的分泌蛋白,能特異性的識別凋亡細胞表面信號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很有意思的是NRF-5與我們之前發現的橋聯分子TTR-52識別凋亡細胞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 培芝CBPS配方的核心營養 權威專家談PS磷脂醯絲氨酸功能和應用
    2020年10月25日,培芝25周年慶暨新品發布會在重慶舉行,培芝CBPS配方兒童奶粉、CBP初乳鹼性蛋白、免疫球蛋白三款新品正式發布。其中,添加了第三代智能營養PS磷脂醯絲氨酸的培芝CBPS兒童奶粉備受關注。
  • Nature:CBM蛋白複合物的調控方式
    專題:Nature報導在淋巴細胞激發過程中,CBM蛋白複合物(由支架蛋白CARMA1、銜接蛋白BCL10和Paracaspase酶MALT1組成)在將來自T細胞和B細胞中抗原受體的信號傳導給轉錄因子NF-kappaB當中起一個關鍵作用。
  • 【盤點】近期Nature十大研究亮點
    doi: 10.1038/nature14857 原文:Highly saline fluids from a subducting slab as the source for fluid-rich diamonds5.GPCR激活性變構的一個普遍機制「G蛋白耦合受體」(GPCRs)是充當一系列細胞外信號的傳感器的膜蛋白
  • Nature中文摘要|15 October 2015
    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and transport by glucose transporters葡萄糖轉運蛋白的配體識別及運輸的分子機制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3/full
  • 突破:科學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運輸機制
    N-驅動蛋白(N-kinesins)是一個動力蛋白家族,在微管上驅動貨物正端(plus end)運輸,有報導其在慢速再循環中發揮作用。然而,這些不同的驅動蛋白在RE的運輸中如何協同作用尚不清楚。此時的選擇通常有以下幾種,一是變換其他軌道繼續運輸,二是在其他動力蛋白的作用下逆向運輸回到起始點,三是通過變換不同動力蛋白所驅動的運載工具以克服路障繼續前行。微管遠距離運輸中的變換軌道或者變換動力蛋白的分子機制一直是細胞生物學領域令人關注的問題。
  • 中宏磷脂醯絲氨酸新品發布 助力老年人營養健康
    北京、石家莊、青島、常州、金華五地經銷商跟隨中宏公司捐贈價值四十萬元的磷脂醯絲氨酸產品     21日,由中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宏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新品發布會暨『黃手環行動』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捐贈了價值40萬元的中宏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用於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  記者了解到,捐贈的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將轉贈給北京大興區弘福達養老服務中心,用於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
  • 一種新的蛋白結構「構建和檢索」方法
    一種新的蛋白結構「構建和檢索」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9:18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Edward W. Yu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歐盟批准磷脂醯絲氨酸用於酸奶、巧克力等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瑞士供應商 Lonza 向芬蘭食品安全局提交的一份大豆基磷脂醯絲氨酸 MemreePS 申請已獲批准,可在歐盟境內使用。    磷脂醯絲氨酸(PS)此前歐盟已批准在食品補充劑中使用,並且美國和中國已批准在多種食品中使用。
  • 參與物質穿膜運輸的蛋白質稱為膜運輸蛋白
    細胞內部內膜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的物質傳遞也要通過膜泡運輸方式進行:如內質網一一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溶酶體, 高爾基體-質膜(分泌物的外排)等, 都要通過過渡性小泡進行轉運。胞內膜泡運輸是沿微管運行的,運動的動力來自馬達蛋白(驅動蛋白和動力蛋白)。
  • 磷脂醯絲氨酸
    lecithin liquid   含量≥60粉末葵花磷脂Sunflower lecithin powder 含量≥95二.高端磷脂  High end phospholipids甘油磷酸醯膽鹼(GPC)  Glycerol Phosphate Choline  gpc85 gpc99磷脂醯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