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Bjørn Panyella Pedersen/Aarhus University。
2017年6月2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起源自離子泵超家族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膜蛋白複合體如何能夠實現鉀離子主動運輸。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6月21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otassium-importing KdpFABC membrane complex」。
鉀離子高度富集在所有細胞中,而且它是膨壓(turgor pressure)產生的一種主要決定因素。如果含有太多的鉀離子,那麼細胞能夠因水流入而破裂,然而,如果含有太少的鉀離子,那麼細胞能夠因水流出而枯萎。這種滲透原理也用於食物保藏中。
鑑於鉀離子實際上不能夠通過細胞膜,鉀離子轉運體進化出來調節它的攝取。在單細胞有機體中,維持內部鉀離子水平的機制對波動的環境面臨的挑戰是高度反應性的。在正常情形下,鉀離子通道導致電化學梯度驅動的鉀離子內流。然而,在很少的鉀離子存在的環境中,這種電化學梯度不能夠維持內流,因此通過鉀離子泵進行的主動運輸快速地接管,直接促進鉀離子攝取。
這些鉀離子泵的作用機制和結構還未得到很好的理解,而且根據序列分析的結果,它們似乎同時具有與鉀離子通道和更加經典的已知來自動物的鈉-鉀離子泵(sodium/potassium pump)相關的成員。這讓科學家們困惑了幾十年,而且很多人甚至懷疑這些鉀離子泵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功能性單元存在。
這部分上是因為生物學上將離子運輸描述為離子通道或離子泵單獨介導的。離子通道介導快速地被動「下坡」運輸,而離子泵介導逆著電化學梯度進行的慢速地主動「上坡」運輸。這兩個過程都是相對容易理解的,而且在正常情形下作為完全不同的實體獨立存在著。
這些研究結果挑戰了這種對離子通道和離子泵的區分,並且解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離子泵和離子通道如何可能在一種複合體中一起發揮作用。他們首次可視化觀察這種被稱作KdpFABC的運輸鉀離子的膜蛋白複合體,它的來自離子泵超家族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成員在一個大的蛋白複合體中實現主動運輸。一個「離子泵類似的」亞基實現能量輸入(類似於分子馬達),而一個「離子通道類似的」亞基發生功能改換:作為一種活性載體,介導逆著1萬倍電化學梯度運輸鉀離子。
這些結果建立在之前對離子通道和離子泵功能的了解的基礎上。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就已知道和研究了門控離子通道,而且確實大多數離子通道具有一個或多個在它們的生理功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門。類似地,離子泵功能背後的分子機制已得到很好地描述。根據這些新的研究結果,我們能夠突然明白來自一個離子通道類似的亞基的門如何能夠與一個離子泵類似的亞基連接在一起,隨後能夠控制它們的打開和關閉。這就讓門打開/關閉、底物識別/結合和能量消耗強烈地關聯在一起。這些已知都是其他的離子泵的特徵,但是對KdpFABC而言,僅當這種蛋白複合體中的所有成員在一起時,它們才發揮作用。(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Ching-Shin Huang, Bjørn Panyella Pedersen & David L. Stokes.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otassium-importing KdpFABC membrane complex.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21 June 2017, doi:10.1038/nature2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