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CBM蛋白複合物的調控方式

2020-12-01 生物谷

專題:Nature報導

在淋巴細胞激發過程中,CBM蛋白複合物(由支架蛋白CARMA1、銜接蛋白BCL10和Paracaspase酶MALT1組成)在將來自T細胞和B細胞中抗原受體的信號傳導給轉錄因子NF-kappaB當中起一個關鍵作用。

這一重要蛋白複合物是怎樣被調控的仍然不清楚,但現在Bidère等人發現,CBM複合物是由酪蛋白激酶1alpha (CK1alpha)以兩種相反方式調控的,先是促進、然後是終止由受體誘導的NF-kappaB活性及淋巴細胞激發。CK1alpha是淋巴細胞中所發現的內在性NF-kappaB信號作用所必需的。這種雙重「門控」功能表明,CK1在一定條件下可充當一個必要的惡性基因,有可能代表新的一類癌症治療目標。(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Nature 458, 92-96 (5 March 2009) | doi:10.1038/nature07613

Casein kinase 1α governs antigen-receptor-induced NF-B activation and human lymphoma cell survival

Nicolas Bidère1,4,6, Vu N. Ngo2,6, Jeansun Lee1, Cailin Collins2, Lixin Zheng1, Fengyi Wan1, R. Eric Davis2, Georg Lenz2, D. Eric Anderson3, Damien Arnoult4, Aimé Vazquez4, Keiko Sakai1,7, Jun Zhang1, Zhaojing Meng5, Timothy D. Veenstra5, Louis M. Staudt2,6 & Michael J. Lenardo1,6

1 Molecular Development Section, Laboratory of Immun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2 Metabolism Branch, Center for Cancer Researc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3 Proteomics and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aryland 20892, USA
4 U542, INSERM, Université Paris-Sud, H?pital Paul Brousse, Villejuif 94800, France
5 Laboratory of Proteomics and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LPAT),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Frederick, Maryland 21702, USA
6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7 Present address: Division of Viral Immunology, Center for AIDS Research, Kumamoto University, 2-2-1 Honjhou, Kumamoto-shi, Kumamoto-ken 860-0811, Japa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NF-κB is required for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the survival of certain lymphoma types1, 2. Antigen receptor stimulation assembles an NF-κB activating platform containing the scaffold protein CARMA1 (also called CARD11), the adaptor BCL10 and the paracaspase MALT1 (the CBM complex), linked to the 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 complex3, 4, 5, 6, 7, 8, 9, 10, 11, 12, but signal transductio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1α. We conducted parallel screens involving a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CARMA1 binding partners and an RNA interference screen for growth inhibition of the CBM-dependent 'activated B-cell-like' (ABC) subtype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12. Here we report that both screens identified casein kinase 1α (CK1α) as a bifunctional regulator of NF-κB. CK1α dynamically associates with the CBM complex on T-cell-receptor (TCR) engagement to participate in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However, CK1α kinase activity has a contrasting role by subsequently promo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CARMA1. CK1α has thus a dual 'gating' function which first promotes and then terminates receptor-induced NF-κB. ABC DLBCL cells required CK1α for constitutive NF-κB activity, indicating that CK1α functions as a conditionally essential malignancy gene—a member of a new class of potential cancer therapeutic targets.

相關焦點

  • Nature:球蛋白基因表達的發育調控方式
    專題:Nature報導脊椎動物胚胎到胎兒的轉變,以為血液中的伽馬球蛋白編碼的基因之間一個發育開關為特徵,而球蛋白基因表達的發育調控方式在小鼠與人類之間則有所不同。一項涉及將人類貝塔球蛋白位點連同周圍DNA的100個「千鹼基對」插入小鼠基因組的實驗表明,BCL11A基因是造成這種調控差別的原因。BCLA11A蛋白是人類伽馬球蛋白表達的一個抑制因子,是以前通過整個基因組範圍的關聯研究被識別出來的。這一關於在演化過程中所發生的基因表達的一種改變的實例,也為了解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類血紅蛋白從胎兒到成年之轉變的機制提供了新線索。
  • 徐冬一研究組發現調控DNA修復途徑選擇的新蛋白複合物
    這個過程稱之為DSB修復途徑的選擇調控,對於維護基因組的穩定至關重要。DSB主要由非同源末端連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和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進行修復。在細胞周期中,NHEJ主要發生在G0/G1和G2期。與NHEJ不同,HR發生在細胞周期的S和G2期,是複製相關DSBs的主要修複方式。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複合物的酶活調控及其分子機制,闡明了組蛋白H2B第120位賴氨酸(H2BK120)的單泛素化修飾對MLL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並發現了MLL複合物關鍵組分WDR5蛋白對MLL家族成員活性調控的迥異的分子機理及底物特異性調控機制。
  • Nature | 膜內分子伴侶複合物協助膜蛋白的生物合成
    另外,作者通過對TMD1-PAT10複合物進行蔗糖梯度離心發現其總分子量大於100kDa,這給了作者一個提示PAT10是可能是一個較大的複合物的中的一部分,該複合物隨後被稱為PAT複合物。>那麼PAT複合物是如何影響膜蛋白的呢?
  • Nature:王佔新團隊揭示表觀遺傳調控核心複合物 PRC2 招募到基因組...
    2017 年 9 月 7 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自然》)在線刊登了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佔新教授課題組 發表 的題為「Polycomb-like proteins link the PRC2 complex to CpG islands」的文章,報導了該研究組關於 PCL 家族蛋白調控 PRC2 複合物在染色質上定位的機理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
  • Nature子刊 | 華中科技大學馬聰團隊揭示SNARE複合物組裝的調控機制
    Munc18-1/syntaxin-1複合物向SNARE複合物的轉變是細胞外吞的關鍵步驟,由Munc13-1、SNAP-25和Syntobrevin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與基因表達的分子機制。OsChz1-H2A-H2B複合物的晶體結構c. OsChz1缺失導致全基因組範圍核小體密度的下降;d.
  • 蛋白複合物Paf1:攜帶基因致病的奧秘
    基因的表達調控如何控制生物體的發育,又是怎樣影響人體的健康與疾病?這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競相研究的熱門課題。 日前,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龍加福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影響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蛋白質複合物——Paf1複合物中Paf1-Ctr9亞複合物組裝及功能調節的奧秘,為相關腫瘤治療和藥物開發奠定了分子基礎。
  • 脂膜中DRD2-G蛋白複合物的結構
    脂膜中DRD2-G蛋白複合物的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2 22:10:33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Daniel M. Rosenbaum研究團隊取得最新進展。
  • ...陳柱成課題組在《科學》合作發表長文闡述RSC複合物重塑染色質...
    染色質重塑複合物(Chromatin remodeler)改變核小體位置和組成,對染色質結構進行重塑,在基因表達、DNA複製與修復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SC是酵母細胞的關鍵染色質重塑複合物,調控酵母大部分基因的表達。RSC複合物包含15個亞基,其分子量在1MDa以上。儘管被廣泛研究,RSC如何組裝,如何滑動核小體,打開基因啟動子的機理仍有賴於進一步闡釋。
  •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相關分子機制。  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幹細胞特性及細胞命運轉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多梳蛋白作為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因子首先在果蠅中被發現,是表觀遺傳修飾的重要調控因子。
  • 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真核細胞極性生長的重要調節因子是Rho家族的分子開關小G蛋白(GTPases),細胞的極性生長需要在不同的質膜域對Rho GTPases信號傳導進行精確調控目前,有關GAPs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同時,AROs蛋白在頂端生長細胞中功能十分保守。
  • 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參與端粒特殊調控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端粒與細胞衰老研究小組發表題為「The tail-module of yeast Mediator complex is required for telomere heterochromatin maintenance」的文章,發現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在端粒調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小G蛋白與效應蛋白作用新方式
    《細胞》子刊《結構》(Structure)雜誌於4月15日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丁建平研究員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該項工作發現了小G蛋白與效應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種新方式
  • 膜間伴侶複合物促進膜蛋白生物合成
    膜間伴侶複合物促進膜蛋白生物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52:10 英國MRC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Ramanujan S.
  • Nature:微RNA在蛋白層面上對基因表達的調控程度
    專題:Nature報導MicroRNAs可通過抑制一個信使RNA(mRNA)的轉錄或通過誘導其降解來調控基因表達。雖然以前的研究工作已經在mRNA層面上對這種調控進行了測量,但過去對有多少調控發生在蛋白層面上仍不知道。
  • 上海生科院揭示支架蛋白BRPF2調控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BO1活性的分子...
    因此,研究HBO1-BRPF2複合物的組裝方式及複合物對HBO1酶活的調控方式可以增進對組蛋白乙醯轉移酶複合物如何發揮生理功能的分子機制的了解。>MYST家族蛋白MOF與支架蛋白MSL1的相互作用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
  • 研究揭示調控水稻光周期開花複合物CCT/NF-YB/YC的轉錄調控機制
    形成三元複合物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且揭示了形成的CCT/NF-YB/YC三元複合物識別DNA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 into DNA Recognition by CCT/NF-YB/YC Complexes in Plant Photoperiodic Flowering」為題發表。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定位的分子機制
    BIG1的調控。Arl1與效應蛋白複合物的相互作用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基於研究結果提出了Arl1通過與BIG1的相互作用招募近期又開展了小G蛋白Arl1調控GEF蛋白BIG1在高爾基體反式面定位機制的研究。小G蛋白Arf1調控高爾基體的膜泡運輸過程,其活性受到其GEF蛋白BIG1的調控。而BIG1作為小G蛋白Arl1的效應蛋白,通過Arl1被招募到高爾基體膜上激活Arf1。但Arl1是如何特異性識別和招募BIG1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