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新藥!賽諾菲龐貝病二代酶替代療法avalglucosidase alfa頭...

2020-11-28 生物谷

2020年06月18日訊 /

生物谷

BIOON/ --賽諾菲(Sanofi)近日公布在研酶替代療法(ERT)avalglucosidase alfa (neoGAA)頭對頭III期COMET研究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該藥在晚髮型龐貝病(LOPD)的關鍵表現(呼吸障礙和活動能力下降)方面顯示出有臨床意義的改善。研究還達到了主要終點:在LOPD患者中,與標準護理藥物Lumizyme(alglucosidase alfa,阿葡糖苷酶α)相比,avalglucosidase alfa在改善呼吸功能方面表現出非劣效性。

這些數據將構成預計今年下半年提交全球監管申請的基礎。此前,美國FDA已授予了avalglucosidase alfa治療龐貝病的突破性藥物資格(BTD)和快速通道資格(FTD)。


COMET是一項隨機、雙盲、頭對頭III期研究,在20個國家56個中心入組了100例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LOPD兒童和成人患者。研究中,這些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接受每2周一次靜脈滴注20 mg/kg的avalglucosidase alfa、或20 mg/kg阿葡糖苷酶α(標準護理),持續49周。49周後,接受標準護理治療的患者轉為使用20 mg/kg的avalglucosidase alfa進行開放標籤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直立姿勢下預測的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來評估呼吸肌功能的變化。


數據顯示,與標準護理藥物(95%CI,-0.13/4.99)相比,接受avalglucosidase alfa治療的患者預測的FVC百分比提高了2.4個百分點,呼吸功能的數值改善超過了研究設計的非劣效性指標(p=0.0074)。


主要終點也測量了優越性,顯示avalglucosidase alfa的優勢無統計學意義(p=0.0626)。因此,根據研究方案的層次體系,沒有對所有次要終點進行正式的統計學檢驗。


該研究中的一個關鍵次要終點是用6分鐘步行試驗(6MWT)測量移動性。接受avalglucosidase alfa治療的患者,比接受標準護理藥物治療的患者步行距離多出30米(95%CI:1.33-58.69)。其他次要終點評估了呼吸肌肉力量、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


此外,預先指定的初步分析,評估了在研究開放標籤擴展期內,在第49周時從標準護理藥物轉為avalglucosidase alfa治療的患者中,預測的FVC百分比和6MWT。由於順序入組,在初步分析時間點:97周時,49例轉換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預測FVC百分比數據,21例患者有6MWT數據。在這些轉換患者中,avalglucosidase alfa顯示FVC(95%CI:-1.95/2.25)改善0.15點、6MWT(95%CI:-3.87/50.51)提高23.32米。


avalglucosidase alfa的安全性與標準護理藥物相當。在49周雙盲期內,avalglucosidase alfa組有44例患者、標準護理組有45例患者出現不良事件(AE)。avalglucosidase alfa組嚴重不良事件6例,標準治療組7例。avalidase alfa組出現嚴重不良事件(SAE)的患者(8例,包括1例潛在治療相關的SAE)比標準照護組(12例,包括3例潛在治療相關的SAE)要少。


在標準護理組,4例患者出現導致研究停藥的不良事件,1例患者死於急性

心肌梗死

的不良事件(與治療無關)。在avalglucosidase alfa組,沒有患者停藥或死亡。avalglucosidase alfa組(25.5%)出現至少一種方案定義的輸液相關反應的患者比例低於標準護理組(32.7%)。免疫原性數據目前正在分析中,將在未來召開的醫學

會議

上公布。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約翰·沃爾頓肌營養不良症研究中心神經肌肉疾病、轉化醫學和

遺傳

學教授Jordi Diaz-Manera博士表示:「龐貝病會逐漸惡化肌肉,使人虛弱。重要的是,潛在的新治療方案能讓患者在呼吸和運動功能的多種測量中得到臨床意義上的改善。III期COMET研究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並且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證明了avalglucosidase alfa在解決本病特徵性症狀方面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的潛力。」


賽諾菲全球研發主管、醫學博士John Reed表示:「我們很高興avalglucosidase alfa在呼吸功能和活動性方面都顯示出有臨床意義的改善,這是由公認的龐貝病標準預後指標所衡量的。這些結果強調了我們的雄心壯志,將avalglucosidase alfa作為龐貝病護理治療的新標準。」

龐貝病通路(圖片來源:foodnhealth.org)


龐貝病(Pompe disease)是由於

遺傳

缺陷或溶酶體酶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功能紊亂引起的,導致肌肉(包括近端肌肉和膈肌)糖原積聚,最終導致進行性和不可逆的肌肉損傷。這種罕見病影響到全世界大約50000人,從嬰兒到成年晚期,它可以在任何年齡表現出來。龐貝病通常分為晚髮型龐貝病(LOPD)或嬰兒期龐貝病(IOPD)。LOPD患者通常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到成年晚期出現。LOPD的特徵性症狀是呼吸功能受損和骨骼肌無力,常導致運動能力受損。患者通常需要輪椅來幫助移動,也可能需要機械通氣來幫助呼吸。呼吸衰竭是龐貝病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龐貝病被歸類為IOPD時,症狀在一歲前開始出現。除了骨骼肌無力外,心臟功能也普遍受到影響。


龐貝病酶替代療法(ERT)的目的是將酶(GAA)導入肌肉細胞內的溶酶體,以取代缺失或缺乏的GAA,GAA是防止肌肉中糖原積聚所必需的一種酶。avaloglucosidase alfa是一種在研的龐貝病ERT,旨在改善酶向肌肉細胞的傳遞,尤其是向骨骼肌的傳遞。與標準護理藥物alglucosidase alfa(阿葡糖苷酶α)相比,avaloglucosidase alfa的甘露糖-6-磷酸(M6P)含量增加了約15倍,目的是幫助提高細胞酶的吸收和靶組織中糖原的清除。這種差異的臨床相關性尚未得到證實。


Lumizyme(阿葡糖苷酶α)是賽諾菲開發的第一代ERT,已被批准用於治療龐貝病。avaloglucosidase alfa是第二代阿葡糖苷酶α(alglucosidase alfa)ERT,被專門設計為通過對肌肉細胞上M6P受體更大的親和力,來增強受體靶向性和酶吸收,來增強糖原清除並提高阿葡糖苷酶α的臨床療效。臨床前研究中,在降低組織糖原方面,avaloglucosidase alfa表現出約阿葡糖苷酶α 5倍的功效。在龐貝氏症小鼠模型中,avaloglucosidase alfa在五分之一劑量阿葡糖苷酶α時,即表現出相似的底物降低水平。(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Sanofi’s investigational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shows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critical manifestations of late-onset Pompe disease

相關焦點

  • 賽諾菲龐貝病療法獲FDA優先審評資格,有望成為新標準療法
    日前,賽諾菲(Sanofi)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接受該公司為avalglucosidase alfa遞交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作為長期酶替代療法治療糖原累積病(Ⅰ型、Ⅱ型)(又名龐貝病,Pompe disease)患者。FDA同時授予這一申請優先審評資格,預計在明年5月8日之前做出回復。
  •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些罕見病可以高危篩查了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是一組罕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它們都是可以威脅生命的罕見病,都屬於溶酶體貯積症。大部分得罕見病患者都曾有過誤診的經歷,並且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確診,貽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
  • 關注罕見病群體,龐貝&法布雷線上患者關懷活動在浙江成功開展
    浙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侯任主委謝俊明教授作為本次公益講座的主席主持會議並作開場致辭,隨後為大家解讀浙江省龐貝病、法布雷病的醫保政策與浙江專項基金的救助流程,他表示,浙江省將龐貝病、法布雷病的治療藥物納入浙江省醫保目錄,這一舉措將會大大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賽諾菲(SNY.US)戈謝病新藥在中國獲批臨床
    智通財經APP獲悉,賽諾菲(SNY.US)及旗下Genzyme公司聯合申報的1類新藥venglustat,獲得兩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此次venglustat在中國獲批臨床,針對適應症為戈謝病;該藥擬開發用於正在接受伊米苷酶注射治療,且伴有神經系統受累表現的年齡大於等於12歲的青少年及成人戈謝病患者的治療。
  • 罕見病藥物扎堆亮相進博會:「買不起」的天價藥物背後,我們離社會...
    對罕見病患者來說,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均面臨困境。在世界範圍內,罕見病藥物研發都是極大的科學挑戰。7000種罕見病中,只有約6%的疾病有特效藥,並且藥物普遍昂貴。一個喜人的消息是,在本次進博會期間,賽諾菲、武田製藥、輝瑞、勃林格殷格翰多家海外製藥巨頭均表示了對罕見病業務板塊的重視,攜多款新藥亮相。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 第三批7款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公布,多個「全球首款」
    Caplacizumab於2018年在歐盟獲批,並於2019年獲美國FDA批准,是全球首款獲批專門針對aTTP的療法,也是第一款獲批的納米抗體療法。  根據公開信息,該藥物尚未在中國獲批,也無相關註冊信息。
  • 賽諾菲布局中國罕見病 「醫+藥+保」三位一體診療新生態
    央廣網上海11月8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本屆進博會上,賽諾菲帶來了三款罕見病明星產品,攜手領域權威專家、罕見病公益組織、網際網路頭部創新企業共同探討罕見病標準化診療體系建設及創新支付方式,致力改善中國罕見病患者「病無所醫」、「醫無所藥」、「藥無所保」三大困境,以助力罕見病患者實現「病者有其藥」的中國夢。
  • 上海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記者仇逸)創新模式,探索可防可治罕見病救助方法。9日,由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聯合設立,匯聚協會、基金會和藥企等多方力量,率先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 賽諾菲創新RNAi療法在中國獲批臨床
    8月13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賽諾菲(Sanofi)旗下 Genzyme公司在研新藥fitusiran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默示許可,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有或沒有抑制性抗體的A型或
  • 健康|規範診斷與治療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公益檢測全國開啟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為助力罕見病規範診療,幫助戈謝病等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獲得及時診斷,昨日,由北京健康促進會主辦、珀金埃爾默和賽諾菲協辦的溶酶體貯積症高危篩查項目在線上啟動。項目啟動後,將在全國免費開展針對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的相關檢測。
  • Amicus龐培病療法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日前,Amic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在研療法AT-GAA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晚髮型龐培病(Pompe disease)。龐培病是由於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缺失而造成的是一種遺傳性溶酶體貯積症。AT-GAA是第一款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的龐培病在研療法。
  • 黏多糖貯積症II型酶替代療法海芮思在中國罕見病大會上宣布上市
    2020年10月25日,北海康成「向前一步,我行,Lean In,We Can」海芮思上市會在2020年中國罕見病大會平臺上召開,這宣告中國首個且唯一的黏多糖貯積症II型(以下稱MPS II,又稱亨特症候群)酶替代療法海芮思(艾度硫酸酯酶β注射液)啟動商業化。
  • 江蘇19家醫院成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攜手共克罕見病
    其中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比較常見,其有效的酶替代治療藥物均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可診可治的罕見病。和許多罕見病一樣,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同樣面臨「就診難、確診難」兩大診療困境。
  • 罕見病專欄 | 一周罕聞藥事(1.3-1.8)|白血病|治療|基因療法|新藥...
    1  抗體療法  協和發酵麒麟(中國)製藥在中國遞交的罕見病新藥布羅舒單抗(burosumab在中國,該療法位列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已被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FGF23相關低磷血症。  )載體的基因療法PBGM01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已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嬰兒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症。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百濟神州澤布替尼 —— 首款獲批的中國國產BTK抑制劑②跨國藥企獲批 3家5月7日,諾華獲批多發性硬化口服藥物西尼莫德6月3日,賽諾菲獲批罕見病藥物拉羅尼酶濃溶液,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的MPSⅠ治療特效藥12月4日,武田獲批罕見病藥物拉那利尤單抗,是全球首個用於HAE長期預防治療的單克隆抗體1凱因科技獲批C肝藥物是本次本次醫保談判唯一進入醫保的C肝藥物
  • 國際罕見病日:京滬「隔空」籤約,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
    由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年的2020年,也成為了所有人「罕有」的一年,但疫情並未中斷社會各界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注。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會共同組織發起、賽諾菲(中國)參與支持的中國溶酶體貯積症(LSDs)診療能力建設項目(簡稱「STEP項目」)在今日正式啟動,並於北京和上海兩地進行了線上「隔空」戰略合作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