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微觀量子理論,才是探索宇宙的正解

2021-01-09 二掌柜趣談

前幾期一直在聊自然界和宇宙中的知識,茫茫宇宙的浩瀚動輒就是萬億級別的數據,無論是星球還是距離都讓我們望而驚嘆。

二掌柜作為一個中國國學的愛好者,想起了老子的《道德經》寥寥三千字,便揭示天地間道的理論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首篇

於是懷著對宇宙的諸多謎題的不解,回頭來看看人類對近乎於無的微觀世界的有什麼玄妙,說到微觀世界的科學內容首先看到了現在科學界一直很火熱的關於量子力學的研究了,這個對構成物質最小顆粒的研究,似乎可以說是對近乎於「無」的研究了。

那麼這跟浩瀚無邊的宇宙探索有什麼關係呢?

浩瀚的的宇宙讓人望而驚嘆

今天二掌柜來分享一下我找到的聯繫,大家都知道,量子力學最熱門的自然是「量子糾纏」,所謂量子糾纏,通俗說就是一個基本粒子,被分割成兩個粒子後,不管相隔多遠,在我們觀測它的時候,兩者之間都會有一種對應的狀態規則。

奇妙的量子世界

注意,這裡說的是不管多遠,就是這點導致了,愛因斯坦都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因為這個變化遠遠超出了光的速度。

二掌柜個人覺得這個對近乎於「無」的極限,基本粒子量子的探索,找到邁向可以忽略空間和時間的突破點,如果不久的將來,量子計算機真的能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速1000億倍的運算能力,甚至能像很多人推論的那樣實現遠距離瞬移傳送。

科幻片中的量子瞬間傳送

那麼是不是我們今天的種種未知之謎,很快就會被一一解開呢?浩瀚宇宙的大門也能真正地對我們敞開呢?

請關注二掌柜趣談,分享更多有趣的內容。

格物致知,不拘於理,不困於世,不惑於心

相關焦點

  • 老子:世界不是「無主之城」,《道德經》告訴你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老子的《道德經》中,將宇宙稱為天地,將宇宙萬物稱為天地萬物。道就是萬物之母,它優先在天地存在,並且還生出了天地萬物。因此,老子會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jiào]。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妙之門。那個未知生成了這個世界,制定了宇宙的規則,並維持著它的運轉。這位智者就是老子,老子說:我不知這個未知叫什麼,只能主觀的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道」,勉強的描述一下,就是「大」。【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
  • 《老子》書中「玄」字共出現12次,「玄」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兩個篆書『妙』字中的『玄』字都點了小點,表示的意思就是『認識到了隱性世界』「心智玩家」的分析,非常精到!老子說「見小曰明」,這「兩個小點」,何嘗不是代表老子所「觀」、「閱」到的微觀世界,即「心智玩家」所說的「隱性世界」中的「小」呢?
  •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宇宙誕生真相
    文/赫利凌/知常不病尋找生命奧秘,探索宇宙真相,是人類永恆的課題。人類不管如何發展,也無論多麼文明,都無非是在完善這兩大認知體系。佛陀說回頭是岸!【3】真玄無、實妙有宇宙誕生,如同打開玄妙的大門,開門同時誕生了有和無,有無相生,無為精信,有為質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道德經》:做宇宙之王,愛宇宙子民,守護宇宙之心
    今天說說《道德經》裡很重要的兩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欲是什麼?首先,《道德經》不是普通的文字,是聖賢,也就是證道者書寫的。證道者書寫的文字,就像洋蔥一樣,剝開一層,裡面還有很多層。因此,我們在解說的時候會就著其中一層意思說,但我們心裡應當明白,同一段文字其實包涵了很多內涵。
  • 讓宏觀與微觀並重 忘言得意大道至簡
    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的認知法,禪宗佛學的說法叫做「放下與頓悟」。放不下則思維空間就被雜物堵塞。無論如何,在放下之前必須要吃透有關的知識,棄其糟粕。莊子是這麼說:「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老子的「無」指的是暗物質嗎?他的理論能解釋宇宙的起源嗎?
    宇宙和人類的起源,是我們不斷探索的終極目標。老子,似乎在2000年前,就已經參透了宇宙和人類,因此,也有人懷疑是不是外星人給老子傳授了點什麼,否則《道德經》似乎超越人類某個時代的智慧。老子的時代既沒哈勃望遠鏡,也沒有粒子對撞機,他為什麼能夠遠知宇宙變遷,近知微觀世界呢?
  • 空•無•零點能量場
    所以,人們通常把《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彰示的核心概念 「 道常無為而不為 」 中的 「 無為 」 理解為 「 沒有 」 作為或者 「 不予 」 作為,與 「 有為 」 相對應。其實,反覆通觀《道德經》,你會慢慢體悟到老子所言之 「 有 」 是 「人為 」 之 「 有 」,而非 「 本源 」 之 「 有 」。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真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這些宇宙認知理論在老子的《道德經》裡有著非常明確的表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 被故意篡改的道德經與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對比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茲以此。18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蠍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啞,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宇宙奇大炸理論是近年來被認可的宇宙認知理論的主流之一。1948年前後,伽莫夫第一個建立了大爆炸的宇宙認知理論。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
  • 道德經:老子說的道究竟是什麼?認識大道體悟大道,人生才更完整
    道德經是2500年前春秋時代的老子所著,被稱為萬經之王。我們要學習道德經,除了要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的基本常識,還要先老子其道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在逐章解讀道德經之前,我們今天就先來探討一下老子其道。2000多年來,人們對老子所說的道的含義眾說紛紜,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量子理論告訴: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究竟有多少?
    宇宙充滿了驚奇,而人類對它的探索,自始至終都未停止過。也正是人類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才使我們的科技文明不斷發展強大,才使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同時也讓我們對宇宙的真貌越來越接近。宇宙究竟是怎樣的運行機理?宇宙究竟起源於哪裡?
  • 「量子力學」有多重要?幫助人類探索宇宙本質,尋找微觀奧秘
    「量子力學」是一個神奇的名詞,它是人類物理體系中關於微觀世界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把一些「不靠譜」的事情和量子力學聯繫在一起,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類對量子力學都有些牴觸,認為這個理論不靠譜呢?
  • 老子的「道」指什麼?有什麼深層含義?
    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聖人說,我不積極去作為,百姓能夠自覺遵循各種規則;我不愛爭鬥,百姓自然會一身正氣;我不多事,百姓自然會富足;我沒有過多欲望,百姓自然就會質樸、淳樸。)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不貪大,故能夠領導天下)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終極探索——宇宙真相
    」終極探索——宇宙的大小(時空的本質)隨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從宇宙的微觀領域及宏觀空間都有了很大的發現在微觀科學家探索到"量子"及夸克,在宏觀觀測到宇宙146億光年的龐大空間。問題一:宇宙在微觀是否有最小單元,在宏觀有沒有最大邊界?(註:宇宙代表一切包括物質、時間、空間;但本文以下內容宇宙泛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