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8珍貴乳海參和洋椿屬物種列入CITES附錄II決議正式生效

2020-12-05 中國綠髮會

近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發布通知,三種乳海參和美洲洋椿屬全部17個種列入CITES附錄II的決議於2020年8月28日正式生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作為公約觀察員機構,特將原文編譯分享。

乳海參和洋椿屬原木、鋸割木、層板與膠合板國際貿易自新聞稿發布之日起受CITES附錄II相關規定管控。

這意味著今後國際貿易將需要提供CITES許可證和證明書,證明運輸貨物的合法性和可持續性。在缺乏上述證明文件的情況下,運輸此類貨物將被視為非法,並接受罰沒。貿易交易也將受到監控,匯總於締約方年度貿易報告,並記錄在CITES貿易資料庫中。

2019年8月CITES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首次批准將上述物種納入公約附錄,在締約方同意延期12個月執行後正式生效。

延期是為了使所涉國家和出口國能夠建立充足的管理、識別、監測和許可程序,避免因為修正案帶來重大的執行變化致使在其正式具有法律效力的九十天後不能實現。

下列乳沙參正式列入附錄II

● 黑乳海參(Holothuria nobilis)

● 黑乳海參(Holothuria whitmaei)

● 黃乳海參(Holothuria fuscogilva)

關于洋椿屬的修正案主要是針對洋椿(Cedrela odorata),同時因為該屬其他16個種具有相似性,呼籲將其全部列入附錄。

洋椿屬和乳海參捕撈均屬於當地主要產業,並且是偏遠地區漁民生計的主要來源,少有可以替代的經濟活動。因此,締約方同意應有到位管制以確保野外種群的存續。

管理利潤豐厚的海參貿易

乳海參,或海參,生存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淺海區域的珊瑚礁和海草中。它們是近60種海參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一種,可以做成beche-de-mer——一道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東南亞文化中著名的菜餚。這一物種還被認為具有藥用價值。

黑乳海參 ( Fernando Herranz Martín / GPL)

黃乳海參( Frédéric Ducarme / CC BY-SA)

黑乳海參 ( Fernando Herranz Martín / GPL)

這導致對乳海參的需求攀高,海參是重要的漁業支柱,據統計為三百萬小型漁民提供生計。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漁民、中間商和出口商可以在零售市場高價賣出海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發布的評估指出,乳海參種群數量近年來下降了40%-60%。在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上,CITES締約方就上述三種物種的商業過度利用直接威脅其種群長期存續達成一致,為將其納入附錄II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將三個物種納入附錄II的提案是由歐盟、肯亞、塞內加爾、塞席爾和美國提出;並且根據公約第十五條規定,得到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不記名投票通過。日本對將黃乳海參納入附錄的提案提出保留意見。

CITES秘書處目前正在完善一項研究。在歐盟的經濟支持下,締約方可以藉此確保影響這些種類的乳海參貿易的新規定得到執行。

保護美洲洋椿

洋椿屬物種可以在美洲的低地和較高緯度地區生長。洋椿(Cedrela odorata)是該屬分布最廣的一種。

洋椿( Alejandro Bayer Tamayo / CC BY-SA)

洋椿木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木材,因其質量優備受追捧。有記錄表明洋椿木成為拉丁美洲和全球市場最常見的木材。

針對洋椿高大、健康林木的特定砍伐已導致其種群數量與該物種的基因多樣性銳減。根據厄瓜多提出的一項提案,締約方認同商業過度利用可能危害該物種存續。

這說明將該屬列入附錄II並且對洋椿屬原木、鋸割木、層板與膠合板國際貿易進行管制是合理的;同時還有更加準確的說明,進一步限制了洋椿標本自墨西哥到阿根廷的自然分布地貿易範圍。

此外,鑑於洋椿(C. odorata)和其他洋椿屬物種的相似性,以及缺乏鑑別材料,按照Conf. 9.24 (Rev. CoP17)決議附件第2(b)第A款,締約方同意該屬所有種應列入附錄II。

文/Cyan 審/張大芊 編/Angel

相關焦點

  • 綠訊|CITES發布修訂附錄III的通知
    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ITES CoP18)觀察員,綠會現將締約方通知原文整理翻譯如下,以饗讀者。根據大會第9.25號決議(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修訂)第3段關於物種納入附錄III的內容,本通知第1、2段所涉修正案將和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對附錄I和II通過的修正案於2019年11月26日同日生效。附錄Ⅲ所列物種標本的貿易規定:1.附錄Ⅲ所列物種標本的貿易,均應遵守本條各項規定。
  • CITES發布穿山甲物種信息收集的締約方通知|綠會國際訊
    CoP18)上,締約方大會特別通過了關於穿山甲的18.239號, 18.240號paragraph c)和18.242號決議如下: 18.239秘書處秘書處應在外部資金支持下,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小組及其他有關專家合作,並與穿山甲分布國家合作,為所有穿山甲物種制定轉化參數,以便確定與所緝獲的穿山甲鱗片有關的動物數量,在國家立法要求將此類信息提供給法院的情況下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日內瓦召開
    大會審議了107項政策性議題和57項附錄修訂提案,通過了300餘項決議決定,並宣布《公約》第19屆締約方大會將於哥斯大黎加召開。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積極參加議題談判,廣泛開展磋商交流,深度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特別是在大象、老虎、賽加羚羊、鯊魚、海參、熱帶木材等與我國密切相關的焦點物種,以及貿易規則、執法、生計等綜合性議題方面,密集溝通協調,提出合理對策,努力推動議題結論客觀公正。我國提出的將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列入附錄II的五項提案全部順利通過。
  • 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在8月28日結束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被列入《公約》附錄II,意味著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當地時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169個締約方的政府代表團、200多個國際組織和新聞媒體共17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審議了107項政策性議題和57項附錄修訂提案,通過了300餘項決議決定,並宣布《公約》第19屆締約方大會將於哥斯大黎加召開。
  • 以中美洲為首的刺尾鬣蜥家族 將全部進入CITESⅡ附錄
    2019年8月2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基本敲定了11項關於爬行類動物的保護級別變更。以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為代表的刺尾鬣蜥屬(Ctenosaura)將正式進入CITEⅡ。
  • 星龜、餅乾陸龜保護級別升級至附錄一,大守宮、壁虎進附錄二
    締約方會議將決定:建議"瀕危物種公約"附錄中列出、刪除或更改物種清單;提高"瀕危物種公約"的效力、政策和執行措施;討論"瀕危物種公約"的戰略方向(包括預算事項),使其能夠繼續有效運作。
  • 以中美洲為首的刺尾鬣蜥家族 將全部進入CITESⅡ附錄
    2019年8月2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基本敲定了11項關於爬行類動物的保護級別變更。以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為代表的刺尾鬣蜥屬(Ctenosaura)將正式進入CITEⅡ。
  • 美國推出ePermit電子許可平臺,CITES許可證新申請須在該平臺提交
    自2020年9月30日起生效。所有新CITES許可證和證書申請必須在ePermits中來提交。對於在2020年9月30日發布電子許可證之前籤發的CITES許可證和證書的修改或更新,申請人必須在2021年1月之前提交書面申請。2021年1月後,申請人可通過電子許可證申請續展和修改。使用ePermits,申請人和許可證持有人必須創建一個新的帳戶。
  • 貴州省華南豹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省林業廳相關部門專家通過近十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據林業廳相關研究人員介紹,豹在歷史上曾廣泛分布於貴州各地.由於受到嚴重的捕獵和棲息環境的破壞,豹的數量已很稀少,在貴州的分布區明顯減少,並且數量在近年逐年減少,在數十年前曾常有豹出沒的一些地方,現在已很難看到豹及其活動痕跡。
  • 以色列正在制定一項大象和猛獁象象牙貿易新政策
    【綠會融媒訊】2019年初,筆者關注到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官網一份關於建議將猛獁象列入CITES附錄2的提案。
  • 今年有5種鯊魚將列入瀕危物種 那魚翅還能吃嗎?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中,受到一定的保護。昨天,記者從亞洲區域CITES新列附錄鯊魚和前口蝠鱝履約能力評估研討會上了解到,今年9月14日起,又將有鼠鯊、長鰭真鯊、路氏雙髻鯊、錘頭雙髻鯊和無鉤雙髻鯊5種鯊魚和前口蝠鱝屬所有種將加入CITES附錄II。屆時,算上已被列入CITES附錄II中的鯨鯊、姥鯊和大白鯊,將共有8種鯊魚和兩種蝠鱝列入該附錄。
  • 用好物種名錄 促進自然保護
    附錄Ⅲ,是任一締約國認為屬其管轄範圍內,應進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開發利用而需要其他締約國合作控制貿易的物種。附錄Ⅰ和附錄Ⅱ的修訂需要締約方大會討論,2/3多數同意,並有嚴格的科學標準。附錄Ⅲ可由締約國自行提出。各國為了履行公約會制定國內法律法規,我國就有專門的《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 廣元發現疑似新生物,純黑蝙蝠,4足乳白物種,環境保護生效了?
    ,在東北,西南,華北等地都有,總計包含了7屬20種左右,所以種群數量非常的龐大。從畫面上來看,確實疑似白化小鯢,沒有什麼問題。該物種的頭部沒有正常小鯢那麼規則,頭稍微大一點,當然並沒有用尺寸衡量,我們只是從表面來看的。同時也是有4足,身體乳白色,爬行速度較快,所以如果單從身體外貌上來衡量的話,應該就是白化生物沒有多大的問題。
  • 廣元發現疑似新生物,純黑蝙蝠,4足乳白物種,環境保護生效了?
    ,在東北,西南,華北等地都有,總計包含了7屬20種左右,所以種群數量非常的龐大。從畫面上來看,確實疑似白化小鯢,沒有什麼問題。該物種的頭部沒有正常小鯢那麼規則,頭稍微大一點,當然並沒有用尺寸衡量,我們只是從表面來看的。同時也是有4足,身體乳白色,爬行速度較快,所以如果單從身體外貌上來衡量的話,應該就是白化生物沒有多大的問題。
  • 舟山美食街一天吃200尾雙髻鯊 屬珍稀動物(圖)
    攝影師謝墨發在微博上的舟山食街雙髻鯊照片  傳聞:  6月18日,「鄙視吃魚翅」的微博網友「攝影師謝墨」發微博稱:「觸目驚心!在舟山群島,中國海洋文化節期間,沈家門港的聯排食肆裡,幾乎每家排檔都擺放著幾尾不到50cm的雙髻鯊,這可是世界環保組織公布的瀕危物種,我數了下70家店有近200尾,這還只是舟山的一條食街一天就消滅了這麼多尾鯊魚,能不瀕危嗎?」  近年來,鯊魚這個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的魚類一直備受人們關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鯊魚保護口號更為人們耳熟能詳。
  • 海參種類圖解
    海參,屬海參綱,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軟體動物
  • 加強魚類資源保護|十八種鯊魚與鰩魚被列入CITES保護名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日,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8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一項對18種受到威脅的鯊魚和鰩魚加強國際保護的提案。新增的保護物種還包括灰鯖鯊(mako sharks)、楔形魚(wedgefishes)和吉他魚(guitarfishes)。(圖源:CITES會議手冊)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在商業性漁業中被捕殺的鯊魚數量高達一億。人類對魚翅湯的需求則是導致海洋中鯊魚數量不斷減少的驅動因素之一。在所有鯊魚中遊的速度最快的是灰鯖鯊,它的肉和鰭非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