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世界歷史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化進入現代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有意識地否定傳統,否定規則,否定習俗,擺脫古典,不把一些東西看成理所當然,在思想和內容上都與傳統決裂。叛逆和創新,是現代主義的基本概況。雖然現代主義作品往往採用非理性的表現形式,但並未遠離社會。現代主義本身就是20世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產物。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推翻了數百年來始終被認為天經地義的信條;20世紀戰爭與危機交替進行的局面人類文明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知識的增長,卻無法讓人類擺脫危險和焦慮在對人自身的思考上,文藝復興以來把人作為「萬物的靈長」這種觀念。
首先受到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打擊,因為該書假設人類起源於低等動物;再次受到尼採「重估一切價值」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衝擊。科學的、社會的、思想的種種衝擊,帶來了文化上的全新變革,這種變革就是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思潮主要體現在藝術領域,尤其是在繪畫領域。在西方文化史上沒有哪個時代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樣,湧現了如此多的流派,而現代主義的幾乎每一個新名詞、新主張都是從繪畫開始的。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印象派畫家,主張以瞬間的印象來表現事物,突出個人感受代表作品有法國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塞尚的《聖維克多山風景》凡·高的《夜咖啡館》等。
20世紀初出現的野獸派,進一步強調藝術家應該表現心中的物象,而不是客觀事物本身,代表作有馬蒂斯的《兩個少女》《石榴》《舞》等。如果說野獸派只是扭曲了對象形體的話,那麼立體派則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對形體的再現,畢卡索的油畫《亞威農少女》,徹底拋棄了傳統的美、和諧、完整等觀念,畫中人物已經被分解成很多平面、碎片、部件。達達主義則以調侃的態度來對待藝術,認為「破壞就是創造」,該派的領袖人物法國畫家杜尚給《蒙娜麗莎》的畫像上加了兩撇小鬍子,還向紐約獨立美術家協會遞交了一個男用陶瓷小便器,取名為《泉》表現主義則進一步繼承野獸派風格,批評印象派注重的只是感官印象,而不是內心觀察,而後者才是真正的真實。
表現主義畫家已經不把模仿自然當做自己的目的,他們的繪畫更多的是要體現畫家內心的世界,因而畫作不再具有任何自然物品的外在幾何形態,而是用色彩等來表現繪畫的空間,代表作有挪威畫家蒙克的《尖叫》超現實主義則批判達達主義破壞有餘,缺乏嚴肅性,他們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充分運用自由聯想和夢境中的象徵形象,把想像和現實結合成為「超現實」,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畫家達利.法國的伊夫·唐吉。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對大眾藝術如迪斯尼電影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代主義也體現在文學創作上。現代主義文學的主題是要表現世界的冷淡荒漠以及生活在其中人的痛苦、孤獨狀態。
在手法上,多採用隱喻、象徵、暗示、意向、烘託,對比等。意識流是常用的手法之一。意識流把主觀感受看成是生活的中心,強調意識的流動性,不確定性;在描述上,以人物的心理時空為重點,表現出一種不受時空和邏輯關係制約的隨意性、跳躍性。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是意識流的先驅,英國作家伍爾夫對意識流理論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闡述。甚至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現代主義文學也標新立異,如故意不規範地使用標點符號。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代表作《吉姆爺》常常任意給間接引語加上引號,而伍爾夫的《到燈塔去》加了引號的不一定要大聲說出來,那些肯定要說出來的往往不帶引號。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中主人公莫莉作了長達40多頁2萬多字的獨白而沒有任何標點。二戰結束後,「後現代主義」思潮開始出現。後現代思想的基礎是解構懷疑以理性方法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後現代主義是一種開放型的結構,它有著自由的思想方式,對所有約定俗稱的觀念,如帝國主義、父權社會、資本主義等,都提出了疑問。後現代主義所挑戰的,正是現代的客觀世界及其本質。這樣一種態度,和不同的學說、主義結合在一起,創造了極大的衝擊力。後現代思潮最早出現在建築領域,然後向藝術領域擴展,20世紀90年代後擴展到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後現代文學流派包括法國的存在主義和新小說派。
英國的「憤怒的青年」美國的「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派」和歐美的「荒誕派」。存在主義文學反映了西方在戰爭、危機衝擊下的苦悶抑鬱,代表作有薩特的巨作《死無葬身之地》加繆的小說《鼠疫》新小說派主張文學不介入政治,代表作有葛利葉的《橡皮》《無名氏的肖像》英國作家奧斯本創作的《憤怒的回顧》描繪了「我們現在、此刻正生活在其中的時代的真實的絕望、挫敗和遭遇」,是「憤怒的青年」的代表作。在麥卡錫掀起的「紅色恐怖」的陰影下,美國出現了自稱「垮掉的一代」的年輕人。詩人金斯堡著名長詩《嚎叫》毫無顧忌地描寫了年輕人尋求吸毒、鬥毆、同性戀的感官刺激;「黑色幽默」則以嘲諷的態度來表達對主流文化的不滿。
代表作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荒誕派戲劇則力圖反映世界的醜惡、虛無以及人的不安,代表作有尤耐斯庫的《椅子》、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後現代美木有兩個基本方向。第一個是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抽象藝術,這一派繼承了表現主義的風格,代表有法國畫家杜布非斑點派、馬內西耶的抒情抽象派,美國畫家帕羅克的行動畫派等。第二個是具象美術,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基以,代表有波普美術、超級寫實主義等。在音樂領域,則是搖滾樂的流行。本相似20世紀50年代,「貓王」菲利普斯和迪倫等搖滾樂代表人物,創造了由電子樂器演奏、強烈節奏感為特徵的流行音樂。這種音樂很快風靡全球,至今仍為年輕人所喜愛。
文章到這就告一段落了,大家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轉發並且評論哦!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