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許多人總覺得春節的年味少了。今天我們就跟隨一組老照片回到民國時的北京,去感受一下當時老北京過年的氣氛。(一名男子站在貼滿喜字的迎春門頭前似乎在展望來年生意更加的興隆)
一名婦女在家中掛上紗燈迎接春節的到來
北京普通人家請神的祭臺,上面主要擺放的是各式水果、糕點。
民國時北京琉璃廠春節廟會的熱鬧場景
民國時白雲觀廟會的熱鬧場景,路邊賣著的紙風車是當時孩子們逛廟會最喜歡的玩具。
春節時,風箏也是許多孩子過年時的期盼。
各式各樣製作精美的紙燈在春節期間爭奇鬥豔。
觀燈的最佳時間當然是天黑以後,一盞盞迎春彩燈亮起來以後,北京城裡便有了濃濃的過年氣氛。
在當時許多人家並沒錢大量的燃放鞭炮,因此在胡同裡人們為了驅走年獸,通常是通過踩踏胡麻杆發出聲響來代替鞭炮的響聲。
每年的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北京前門外關帝廟便成為了許多人前往祭拜的場所。關羽從明朝開始便成為了經商者的保護神,被經商者視為了關財神。所以現在商店裡擺放關羽像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