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交工驗收 6.7公裡的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橫跨伶仃洋底部

2020-12-01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2月6日訊,(記者郭翔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6日)下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工驗收會議將在珠海召開。根據驗收辦法的有關規定,一旦順利完成驗收,就將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可以交付使用。

港珠澳大橋 新華社圖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共建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項目跨越伶仃洋,聯通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總長約55公裡,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而此次驗收的正是涵蓋橋、島、隧部分共約29.6公裡的主體工程,具體包含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斜拉橋、非通航孔橋、海底隧道以及連接橋梁和隧道的東西兩座人工島。其中,長達6.7公裡的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橫跨伶仃洋底部,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大橋設計與施工諮詢島隧組項目副經理李英介紹:「總的來說,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與世界上已經建成的同類沉管隧道相比,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在超深、超長、超寬、超複雜的水利條件裡面是綜合難度最大的一個。」

此外,港珠澳大橋建設規模大、內容多,交工驗收需要融合高速公路和水運工程兩種驗收程序,工作難度高。為此,大橋確定了12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開發形成了成套的專用技術標準,填補了我國海洋環境下交通建設技術標準的空白。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介紹,通過驗收之後,下一步港珠澳大橋將全力推進交通工程設施設備系統的整體聯調聯試,為大橋實現最終通車做好準備,「針對口岸建設,三地政府還在加快推進各項工作的實施,等口岸進行驗收後,大橋可能將同時通關和通車。」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工驗收會議將召開)

延伸閱讀
港珠澳大橋成熱門景點 乘船遊報名遊客絡繹不絕

2018年1月3日訊,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多家旅行社近期紛紛推出乘船遊覽港珠澳大橋的參觀線路,價格從100多元(人民幣,下同)至近600元不等。相關路線一經推出即反響火爆,報名參觀者絡繹不絕。

港珠澳大橋一段 來源:新華社

首批300名遊客一睹為快

據南湖國旅市場運營中心副總監曾達豐介紹,目前港珠澳大橋參觀團主要分為129元的一日遊和569元的2日遊,其中一日遊行程包括遊船河、午餐及往返車票費用。

該旅行社港珠澳大橋參觀團的首批300名遊客已在2017年12月29日出發前往觀賞。「坐船出海觀賞港珠澳大橋,是目前唯一可以近距離觀賞到港珠澳大橋的方式。為了方便消費者,我們最少10人即可成團出發。」曾達豐透露,新路線推出後很受遊客喜愛,僅3小時就收滿遊客。

有關具體行程是從珠海灣仔碼頭出海,途經澳門三座跨海大橋後,再近距離觀賞大橋。有乘船參觀大橋歸來的遊客表示,現場參觀港珠澳大橋十分壯觀,並稱大橋正式通車後要開車體驗。

一日遊以中老年人居多

同樣抓住旅遊熱點的廣之旅,則早在2017年11月底就開闢了港珠澳大橋參觀線。數據顯示,去年12月,廣之旅報名乘船參觀港珠澳大橋的人數達882人,而元旦假期期間參團人數就達136人。據廣之旅銷售經理徐若懷介紹,該旅行社共推出了三條包括參觀港珠澳大橋的遊覽線路,其中一日遊路線以中老年人居多。

徐若懷表示:「為滿足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遊,我們還專門推出包括珠海長隆和港珠澳大橋的2日線路,反響也不錯。」

自港珠澳大橋具備通車條件後,已有多家旅行機構推出了相關的遊船參觀項目。評論稱,可以預見,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後,會有更多與大橋相關的參觀路線陸續推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對粵港澳三地的旅遊業發展推波助瀾的作用已初步顯現。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央廣網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已建成三分之二(圖)
    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工人施工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出塢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安裝水域 鄧媛雯 攝  中新網珠海11月6日電
  • 港珠澳大橋之後,伶仃洋上再起超級工程
    受訪者供圖 浩瀚的伶仃洋上,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公裡,正開啟一個新徵程——又一世界級超大「橋、島、隧、海底互通」四位一體集群工程,全長24公裡,設計八車道、時速100公裡的深圳至中山通道(以下簡稱深中通道)已顯雛形,其中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和一座飄浮在海上的特大懸索橋,將開創世界先例。
  • 大橋6.7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全線貫通
    大公網5月26日訊 (記者方俊明珠海報導)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又有新突破。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與兩端的E29、E30沉管的焊接,歷經20個日夜終於合龍完成,標誌著港珠澳大橋6.7公裡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永久結構貫通;下一步,將進行剛接頭注漿施工,預計本月底完工。
  • 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在高鐵、橋梁建設方面非常出眾,港珠澳大橋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看的深中通道工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國家級重點工程,該工程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又一個超級工程!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
    我國這些年製造的超級工程數不勝數,甚至在每個國家都留下了腳印,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又一超級工程!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長約6.8公裡、雙向8車道、時速100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又一座超級隧道正在伶仃洋形成。這是正在建設的超級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也是世界首次使用的雙向八車道超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比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1.2公裡,寬兩車道。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第78集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
    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號順利通車運營。它是我國第一條集橋梁、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同時也是全球總體跨度最長、世界上沉管最重、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如今,港珠澳大橋的美麗、雄偉令人們讚嘆不已,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建設者們執著奮鬥的精神,卻鮮為人知。
  • 港珠澳海底沉管隧道世界難題的中國解法
    作為世界矚目的重大項目,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其中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綜合技術難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全長5664米。獨立自主挑戰世界難題    先鋪法海底沉管隧道只有建成的丹麥厄勒海峽和在建的韓國釜山二個沉管隧道工程,沉管的浮運安裝均由荷蘭公司實施。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裡程最長、沉管隧道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三地連接線及口岸,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裡為全鋼結構鋼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長鋼鐵大橋。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裡。
  •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這是鳥瞰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西人工島(4月28日攝)。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橋島隧合一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部門最終接頭於5月2日正式吊裝沉放,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新華社廣州6月11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超級工程「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 周強  這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  這是擁有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的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全部採用沉箱預製搭建。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在10月23日上午舉行的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上,習主席用「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來形容這一世紀工程。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先後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最終接頭施工、東西人工島建設等有關情況。今天,在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的喜人時刻,超級建築帶大家回顧下這項超級工程是怎樣建成的!下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航拍,只有這個高度才能看到全景!
  • 海底,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正在推進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深中通道建設總體進展順利,目前正在建設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以及世界最大跨徑離岸海上懸索橋。隧道效果圖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簡稱「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橋38公裡,全長24公裡,是粵港澳大灣區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交通脊梁,集「隧-島-橋-水下樞紐互通」於一體,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其中8車道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將開創世界先例。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滴水不漏震驚香港橋王,全球漏水率10%
    (本文原標題:《怕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漏水,香港毒舌「橋王」:要不帶雨傘雨鞋?結果出乎意料!》)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劉正光從西人工島進入隧道,從El管節入口處乘坐電動車到達E24管節(當時,港珠澳大橋的全部33節管節中已經完成了25節的沉放)。在已經完成的4.5公裡隧道(已經是當時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中,他作為「橋王」,以行內人的專業視角審視沉管隧道的每個細節。結果出乎他的意料,24節管節的192個接頭沒有一點點滲漏的痕跡,整個隧道內既沒有「雨」,更沒有「河」,甚至沒有水痕。
  • 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 領略「超級工程」的設計之美
    的確,這座被英國媒體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跨海大橋有著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著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而在隧道的修建過程中,進行的是世界上最精準的深海對接……然而,被很多人忽視的是,這座大橋還是一座充滿美感的工程。2月3日至5日,《環球時報》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及其人工島,穿越海底隧道,成為項目交付驗收前最後一批領略大橋之美的訪客。
  • 港珠澳大橋原班人馬!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八千名工人全面復工
    在中國南端一望無垠的伶仃洋海域上,超過八千名建設工人從全國各地向此集結,距離港珠澳大橋僅40公裡的又一綜合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和人工島結合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國又一大型跨海基建項目——深中通道,其多項紀錄甚至超過港珠澳大橋。
  • 40米水壓下「滴水不漏」,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是如何防水的?
    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橋工程完成了最後一個管節的安裝,意味著這個「世紀工程」打贏沉管安裝的「收官之戰」。這條5.6公裡的海底隧道,在攻破重重技術難關之後,保證了40米水壓下的「滴水不漏」,打破了世界紀錄。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合龍 系世界上最長公路沉管隧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中,最後12米也就是最終接頭的安裝,5月2日完成對接。對接成功代表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香港東方日報網2日稱,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