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療法對難愈性創面的研究進展

2020-12-04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創面修復是一個動態、複雜有序的變化過程,分為炎症反應期、組織增殖期和組織重塑期3 個階段,當某一階段失控則會導致組織損傷無法得到正常的修復,形成難愈性創面。難愈性創面多是在各種潛在性疾病的基礎上形成的,例如糖尿病足潰瘍、血管栓塞性脈管炎、燒傷及輻射等。

自1998年人胚胎幹細胞成功獲得後,幹細胞治療的出現促進了多種與炎症、組織損傷及再生修復相關疾病的治療手段和策略的革新。研究人員開始嘗試應用幹細胞治療各種創傷,21世紀初,MSCs成為難愈性創面修復中最有應用潛力的細胞。

MSCs在體外增殖穩定,常用於軟組織的重建或修復,基礎及臨床研究證實MSCs可有效加速難愈性創面癒合。2019年,國家批准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燒傷患者中厚供皮區創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MSCs被用於燒傷創面的研究。

幹細胞療法的4種機制

1.分化皮膚細胞

鑑於MSCs的分化特徵,它可直接分化為表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結締組織、成纖維細胞等上皮組織直接參與創面的修復。Mahmood等人從胎盤中分離出MSCs,經鑑定發現能分化為成纖維細胞參與嚴重燒傷的創面修復。

2.免疫調節

MSCs直接接觸或分泌細胞因子,抑制固有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細胞等)的激活,同時減少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B淋巴細胞的分化。將異體脂肪來源MSCs應用於犬皮膚損傷,與常規治療相比,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炎性浸潤消失。

3.旁分泌效應促進血管化

MSCs釋放轉化生長因子β1,促進肌成纖維細胞分化、傷口收縮和血管形成。Myung等人檢測臍血MSCs(富血小板血漿培養)分泌的細胞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水平升高;體內發現創傷模型小鼠組織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CD31的表達增加,MSCs通過促進血管生成來提高組織再生效率。

4.動員基底幹細胞

MSCs通過分泌細胞因子激活β2腎上腺素能受體信號,促進角質形成細胞遷移,加速創面癒合。Hosseinzadeh等人將MSCs與角質形成細胞在納米纖維支架上共培養,發現MSCs促進再上皮化過程,利於傷口癒合。

幹細胞療法案例報告

糖尿病足潰瘍是一種難愈性創面,下肢感染、潰瘍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若控制不得容易導致截肢。研究人員對1名2型糖尿病足潰瘍受試者實施幹細胞試驗,將胎盤來源的MSCs水凝膠(1 x10 6 cells/cm 2)局部施用於傷口。

試驗結束的72h後顯示炎症性分泌物和傷口大小明顯減少,3周後傷口創面基本癒合,隨訪6月無復發。作者認為,MSCs在抗炎、修復創傷、加速傷口癒合等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優勢

註:本文由一五零生命幹細胞整合發布

相關焦點

  • 幹細胞將讓病人擁有新皮膚
    近期,國內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開展的針對需要自體中厚供皮區移植的燒傷患者開展「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燒傷患者中厚供皮區創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公開招募。據悉,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正式開展臨床研究。
  • 幹細胞療法對耳聾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科學家將研究重點放到幹細胞領域,幹細胞療法改善耳聾成為了焦點!幹細胞療法是指人體正常結構受損後,利用幹細胞多向分化潛能,誘導分化出與原來形態功能相同的結構,對機體進行修復的一種新型臨床手段,彌補內耳毛細胞的不可再生。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2019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23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研究人員建議糖尿病腎損傷患者應合理控制蛋白攝入量,限制鹽攝入、合理運動、戒菸、減輕體重等對延緩糖尿病腎損傷進展有一定幫助。幹細胞療法近年來,關於糖尿是損傷的病理機制、分子機制研究越來越多,立足於此的新型藥物研究越來越多,幹細胞療法便是其中之一。
  • 幹細胞為燒傷等創麵皮膚帶來癒合希望,讓疤痕去無蹤
    幹細胞為治療難治性燒傷等皮膚創面患者提供了思路。2019年,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燒傷患者中厚供皮區創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項目備案,這是國內第一個獲批的幹細胞治療燒傷臨床研究項目。該項目由漢氏聯合協助完成。
  • 幹細胞療法對抑鬱症的最新研究進展
    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居高不下,難以治癒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沉重負擔,加強抑鬱症的防治研究,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變得尤為重要。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和免疫調節的原始細胞群。近年來,幹細胞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如漸凍症、阿爾茨海默症、脊髓損傷和帕金森症等的臨床研究,取得顯著療效。科研人員將其應用於抑鬱症等相關精神疾病的研究中。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臨床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種疾病均有可能引發肝硬化,其發病率較高。傳統幹預肝硬化方法——肝移植,雖然是最有效幹預手段,但由於肝源缺乏、手術費用較高及術後排斥反應等問題,使得肝移植幹預並未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肝硬化幹預方法研究成為是醫學界研究熱點。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幹細胞療法給神經性疾病治療提供了希望,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00項應用各種幹細胞方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被註冊,主要為多發性硬化症、中風、帕金森和脊髓損傷。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儘管臨床前研究報告說,來自未患病個體的細胞要優於ALS患者的細胞,但大多數臨床試驗都採用了自體移植,這可能解釋了ALS缺乏優秀有效性數據的問題。在clinical trials上搜索「stem celltherapy」及「ALS」,可查及25個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其中進展最快的為NurOwn (MSC-NTF),處於臨床III期。
  • 快訊: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神經元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原始細胞群,至今已鑑定幹細胞可分化為多種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骨細胞、神經元、肝細胞、心肌細胞等。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諸如運動神經元病)等多個系統疾病已有深入的臨床研究與實踐。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幹細胞(MSC)最新研究發現其具有多分化潛能和低免疫原性的特點,易於獲得,易於體外生長並保持穩定性, 且還能發揮體內組織損傷修復的能力, 在調節炎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幹細胞移植作為一種安全的幹預方法,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纖維化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2019年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幹細胞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DOI: 10.1016/j.stem.2018.11.01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幹細胞技術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將人血細胞直接重新編程為一種以前未知的神經幹細胞。這些誘導性幹細胞類似於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早期胚胎發育期間形成的幹細胞。它們能夠在實驗室中進行修飾和無限期地增殖,並且代表著一種用於再生療法開發的候選對象。
  • 多個國家快速推進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分泌生物活性因子的細胞,可分化為肝樣細胞替代受損的細胞,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應,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從而減緩肝硬化的進展。故幹細胞療法在肝硬化方面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員的重視。
  • 神經系統疾病生物療法研究進展
    然而,廣泛的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神經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為一些成功的治療幹預鋪平了道路。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仍迫切需要開發能夠治療疾病或提高目前使用的CNS藥物療效的治療藥物。為此,生物藥被視為極具前景的藥物。
  • 這種神奇療法效果好!無需手術,修復半月板
    「 PRP 療法對半月板損傷的療效還是不錯的,治療簡單花費少,儘量先保住半月板,就推薦了 PRP 療法!」貴州華夏骨科醫院疼痛科主任薛德奎表示,經過四次的治療,患者反饋的效果比較好。「感覺現在好了,上下樓梯也行。」段師傅點讚道:「效果好,他這個醫術還是精湛!」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研究增多,科學家發現修復的3大機制
    近年來,幹細胞療法發展空前繁榮,進入了臨床研究時期。幹細胞療法在各種疾病展示了巨大的臨床應用價值,例如糖尿病、腎損傷、卵巢早衰、關節炎等。數據統計發現,科學家應用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研究增多,為肝病的防治打通了一條通道。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如今,「骨髓移植」已漸漸被「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富含造血幹細胞,可用於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和某些惡性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1.Science:重大進展!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終末期肝病研究進展
    幹細胞還具有取材方便,擴增迅速和低免疫源性等特點,且國內外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因此,幹細胞有望成為幹預B型肝炎終末期肝病新途徑。傳統方法幹預終末期肝病效果不理想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發病機制複雜,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傳統幹預B型肝炎相關終末期肝病手段包括:藥物幹預及肝移植等方法。
  • 全球越來越多的醫院引進幹細胞療法
    隨著科學取得進展,幹細胞療法漸漸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認可,各個醫院、研究機構陸續開展。本月中旬,美國德州神經病變及疼痛中心宣布為阿靈頓地區的慢性疼痛患者提供幹細胞治療,作為傳統手術或處方藥物之外的治療選擇。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3 幹細胞實驗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改善了神經疾病動物模型中的行為缺陷。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幹細胞這一具有無限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為諸多目前醫學領域無法根治的疑難病症帶來了新的選擇。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創傷性損傷患者如何改善,幹細胞療法研究最新進展
    TBI的治療有藥物治療、運動療法、低溫治療及細胞療法。藥物一般為神經保護作用的藥物,療效有限;運動療法對運動能力嚴重喪失的患者具有限制性;低溫治療容易帶來一定的副作用;相比之下,幹細胞療法具有解決上述問題的能力,且無明顯副作用,被用於許多中樞神經疾病的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