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有厚度,有長度,有寬度的空間稱為三維空間。將有長度,有寬度,沒厚度的空間稱為二維空間,將有長度,沒寬度,沒厚度的空間稱為一維空間。其實我門都不難發現,所謂的三維空間就是一個「體」,二維空間就是一個「面」,只是這個面沒有厚度,而一維空間則是一條有長度沒有寬度跟厚度的線。
那麼空間是怎麼構成的呢?以下是鄙人構思,望共同探討與研究。
我們先假設空間的構成有一個最小的單元,而要研究空間,我們就需要找到這個單元、定義這個單元。
我們已知的最小空間是線,但是不管多麼短的線它都是有長度的,它不可能是構成空間的最小單元。那麼我們假設構成空間的最小單元是一個「點」,一個沒有長度,沒有厚度,沒有寬度的「點」,我們把這個「點」命名為「空間基原」,即是構成空間的最小單元。當只有一個「點」的時候,因為它沒有厚度,沒有長度,沒有寬度,所以它是不夠成空間的。而當有兩個「點」的時候,它是一條線,一條只有兩個兩個「空間基原」長度,而沒有厚度跟寬度的線,我們把這條線命名為「一維基原」,即是一維空間的最小單元,它是最小的空間也是最短的線。如果我們把無窮個「一維基原」首尾連結起來,那麼就會得到一條沒有寬度跟厚度,卻是無限長的線,如果我們把有限個「一維基原」首尾相連,會得到一條有限長度的線,假設有隻螞蟻在這條線上爬,它是會爬到終點,而且無法回頭的,它只能倒退,如果它不會倒退,那麼到了終點後它只能永遠呆在那裡(因為這條線沒有寬度跟厚度),而如果有限長度的線首尾相接,我們就會得到一個環,假設一隻螞蟻在它上面爬,那麼這隻螞蟻是永遠到達不了線的盡頭的。
如果我們把兩個「一維基原」相互疊加在一起,我們就會得到一個面,一個「一維基原」長度,一個「一維基原」寬度,而沒有厚度的面,這就是一個最小的二維空間,我們命名為「二維基原」,即是二維空間的最小單元。我們把多個「二維基原」以邊相接的模式連接起來就會得到個很大的面,一個比較清晰、客觀的二維空間。
如果我們把兩個「二維基原」相互疊加到一起,我們就會得到一個「一維基原」長度,一個「一維基原」寬度,一個「一維基原」厚度的體,它是最小的三維空間,我們命名為「三維基原」。我們把多個「三維基原」以面面相接的形式疊加起來,就會得到一個大的三維空間。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把兩個最小的「二維基原」以點對點的形式連接,會得到什麼?如果我們把兩個「三維基原」角對角相接會得到什麼,稜對稜相連又會得到什麼。
我們又需要怎樣把兩個「三維基原」連接在一起才會得到一個「四維基原」?
有喜歡空間學,想要探討,想要研究的嗎?加我,我們一起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