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成立視覺、傳感器以及3DIC中心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宣布成立視覺、傳感器和3DIC中心(簡稱CVS3D)。中芯國際CVS3D整合、強化了中芯國際在矽傳感器、通過矽通孔(TSV)技術和其他中端晶圓製程技術(MEWP)的上的研發和生產製造能力。而MEWP技術帶動了在CMOS圖像傳感器、MEMS傳感器、三維堆疊設備,和基於TSV2.5D和3D的高性能系統級封裝(SiP)方面的顯著進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2374.htm

  半導體行業正快速採用基於TSV2.5D和3DIC的技術,使系統晶片進一步小型化,同時降低功耗、提高設備和系統性能。根據2013年YoleDéveloppement公司發布的市場研究預測,全球TSV約當12寸晶圓出貨量2013年將達到約135萬片,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將超過63%,到2017年將擴大到958萬片。截止到2017年底,其中近63%的晶圓需求為邏輯3DSiP/SOC、MEMS傳感器、射頻/混合信號以及CIS相關集成電路等,成為當今智慧型手機和移動計算必不可少的應用。

  CVS3D的成立是中芯國際為全球客戶群提供增值技術差異化策略的一個裡程碑。其中一位客戶已使用CVS3D技術開始生產,並有多個客戶產品正在認證中。

  "手機、平板電腦及新興的可穿戴式設備正變得越來越智能化,並在日益縮小的尺寸上配備了強大的視覺和傳感設備、提升的計算能力、以及高能源效率,"中芯國際技術研發執行副總裁李序武博士表示,"展望未來,3DIC的核心理念和製造方法將推動成像和其他功能傳感器設備的設計、製造和系統封裝技術。新興的MEWP技術將在新設備的設計、系統集成以及系統封裝解決方案中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中芯國際CVS3D將致力於推動創新技術以幫助客戶成功實現其設計願景。"

  "我們為客戶對CVS3D成立的積極反響感到鼓舞。"中芯國際全球銷售及市場執行副總裁邁克瑞庫表示,"這一裡程碑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具備潛在市場規模和應用數量的中國尤為如此。在過去的幾年中,中芯國際一直致力於開發MEMS、3DIC、BSI和TSV上的特殊技術,以滿足客戶在移動計算和智能設備市場上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CVS3D的成立,中芯國際將從原本的CMOS前端服務延伸到中端服務,不斷提升其生產和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從而進一步鞏固我們在蓬勃發展的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

相關焦點

  • 芯動聯科:致力於高性能MEMS傳感器產業化的企業
    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動聯科」),這家致力於高性能MEMS傳感器產業化的企業在過去一年中實現了逆勢增長,多款產品批量量產,公司預計其2020年的銷售額增長40%左右。同時正在研發的新一代MEMS陀螺儀/加速度計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工程樣品驗證,新產品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更小的體積和功耗,能更好地滿足工業應用多樣化的需求。
  • 工業級應用中的3D成像技術核心:嵌入式CMOS傳感器技術
    此後,不僅僅在消費市場,在工業機器視覺領域,3d圖像技術從速度,誤差精準度以及解析度上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iG4EETC-電子工程專輯隨著工業4.0的崛起,傳統2D技術在誤差精準度和距離測量方面非常受限,尤其是在複雜物體識別和尺寸測量以及互動應用例如人機互動,3D視覺的需求越來越多。
  • 從0.35微米到28納米 中芯國際未來都有哪些布局?
    2015年2月大基金通過認購股份的形式向中芯國際投資31億港元;2015年9月大基金與中芯國際、高通聯合增資中芯長電2.8億美元,其中大基金出資10.8億人民幣,2016年5月大基金投資中芯北方(中芯國際參股)43億人民幣,預期後續會有更多資金流向晶圓製造企業。   目前,各半導體大國或重要地區的產業鏈各有所側重。但中國既有半導體全產業鏈,有又豐富的下遊終端市場。
  • MEMS微振鏡在3D視覺中的應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知微傳感在MEMS微振鏡領域有著十餘載研發經驗,並且積累了大量核心技術,在成立的近兩年時間裡可謂發展迅速、碩果纍纍。 靜電驅動MEMS微振鏡在3D視覺領域具備天然技術優勢一開場,何偉先生為大家普及了微振鏡在MEMS大家庭中的角色:「MEMS分為傳感器和執行器,傳感器大家都聽得比較多,就是把環境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器件;而我們所做的微振鏡屬於執行器,執行器是把電信號轉化成某種機械動作。即MEMS微振鏡將電信號轉化成鏡面擺動,從而實現雷射光束方向的偏轉掃描。」
  • 接棒中芯國際!科創板再收一家國產晶片龍頭,目標市場正在猛烈爆發
    (格科微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資69.6億元主要用於12英寸CIS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項目、CMOS圖像傳感器研發項目。 格科微電子是中國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DDI顯示晶片設計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全球手機移動終端及非手機類電子產品。
  • 十三年專「芯」致志,敏芯股份實現MEMS晶片中國造!
    創立13年來,公司創始人李剛帶領敏芯股份從零開始打通MEMS產業鏈,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並吸引了芯動能、國投創合、中芯聚源、華登國際、蘇州元禾等明星股東的輪番加持。其中,芯動能和中芯聚源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基金。
  • 在汽車中最重要的三大傳感器以及傳感器融合的好處
    三大重要傳感器 攝像頭:智能駕駛之慧眼 車載攝像頭是實現眾多預警、識別類 ADAS 功能的基礎。在眾多 ADAS 功能中,視覺影像處理系統較為基礎,對於駕駛者也更為直觀,而攝像頭又是視覺影像處理系統的基礎, 因此車載攝像頭對於自動駕駛必不可少。
  • 華為、武漢弘芯、中芯國際有沒有可能聯合起來成立晶片生產企業
    華為手機受制於晶片,中芯國際定製光刻機卻遲遲無法交付使用當初中芯國際定製的一臺光刻機,卻被Asml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交貨,自然也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光刻機,便無法生產晶片。無法生產晶片,就無法幫助華為走出困局。武漢弘芯與中芯國際能否進行合作?
  • 【產能】中芯國際:訂單飽滿,產能接近滿載,暫未看到明顯轉單現象
    1.中芯國際:訂單飽滿,產能接近滿載,暫未看到明顯轉單現象2.芯旺微電子榮獲「第五屆鈴軒獎前瞻類集成電路優秀獎」3.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公司正常運營,公司和美國相關政府部門等進行了積極交流與溝通。
  • 國內外傳感器知名製造商以及代工廠特點介紹(TOP 100)
    ,距離/測距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編碼器,視覺傳感器,對射式傳感器,傾斜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 E+H公司創建於1953年,總部位於瑞士Reinach,先後在德國、瑞士、法國、美國、日本等世界工業國成立了規模龐大的生產中心,擁有70個獨立的子公司分布在全球。公司品質管理和完整的質保體系均已達到ISO9001國際標準。
  • 芯視微:自主研發MEMS雷射掃描晶片,賦予AI 3D深度視覺感知力
    所有AI裝置,如手機、機器人、汽車等智能終端裝置都需要3D視覺,2003年成立於臺灣的芯視微就致力於賦予AI裝置 3D深度視覺感知力,讓AI能「看懂」世界。芯視微自主研發出MEMS雷射掃描晶片技術,定位為MEMS智能視覺完整方案提供商,2019年3月,芯視微落地深圳南山設立大陸運營總部。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芯視微,經授權使用基於團隊10多年的MEMS與IC晶片技術,芯視微已積累了數十項的國內外已授權發明專利。
  • 全球最具代表性的20家傳感器公司
    這些傳感器主要實現的功能有運動探測、導航、娛樂、人機互動等,其中電子羅盤傳感器可以用於測量方向,實現或輔助導航。國內傳感器公司有美新半導體、明皜傳感、矽睿科技、深迪半導體、士蘭微電子、敏芯微電子等。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數千萬天使輪融資,銳思智芯研發新型仿人眼視網膜感知視覺傳感器
    其中,機器視覺技術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未來幾年都將可能是AI主要的技術應用。得益於車載應用、人臉識別機器視覺與安防監控的快速發展,以及多攝像頭手機廣泛普及,目前市場上以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視覺傳感器為代表,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業內報告顯示,2018年CMOS圖像傳感器銷售額在約137億美金,同時其出貨量將繼續保持10%以上年均增速,預計至2022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190億美金。
  • 中芯國際回應被納入實體名單:未來先進工藝遭重創
    2020年12月18日,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的消息引發關注。當地時間周五,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根據細則,中芯國際在先進技術節點(10納米或以下)生產半導體面臨全面封禁。
  • 實現MEMS傳感器1%精度!智馳華芯傳感器成功應用於天琴一號衛星
    據智馳華芯官方消息,智馳華芯的MEMS傳感器成功應用在天琴一號衛星上。圖片來源:智馳華芯官方消息智馳華芯自2018年在無錫高新區成立以來,配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投入天琴一號衛星核心器件關鍵技術研究,成功開發出MEMS傳感器,突破高端傳感器國外壟斷的壁壘,實現了精度由原來機械式傳感器的5%精度提升至如今MEMS傳感器1%的技術飛躍。
  • 中科大與中芯國際在產學研合作中取得新進展
    打開APP 中科大與中芯國際在產學研合作中取得新進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8 09:41:59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微電子學院與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在產學研合作中取得新進展
  • 大手筆收購樂此不疲,中芯國際去年淨賺11.6億美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芯國際依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且中國區的收入(不包括技術授權收入)同比成長了24.3%。Jqaesmc14nm技術今年量產,12nm工藝取得突破在工藝製程方面,中芯國際全年投入了超過6億美元,已經完成了28nm HKC+以及14納米FinFET技術的研發,並開始相關客戶導入的工作。預計於2019年內實現生產。
  • MEMS傳感器晶片廠商芯動聯科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
    集微網消息 近日,安徽監管局披露了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動聯科)上市輔導備案信息。據披露,2020年11月,芯動聯科與中信建投證券籤訂了《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輔導協議》,並已於2020年12月3日進行輔導備案登記。
  • 中芯國際加緊資本洽談 引資+併購同步進行
    但據消息人士透露,現階段的中芯國際不太可能忽視幾座工廠的運營,而將大筆資金轉而他投,併購「很可能採取資源重新調配,以股權替換的方式互相持股」。  而在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諮詢師李珂看來,華虹NEC「若與中芯國際實現併購,雙方可達成優勢互補,也能間接使華虹達成海外上市的目的。」
  • 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改變人與機器的視覺世界
    芯視界——前沿初創硬科技企業,正在以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改變人與機器的視覺世界。 芯視界公司在這次中關村前沿技術的遴選中脫穎而出,公司創始人鮑捷在全球範圍內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是典型的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