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抄襲說再見!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成立

2020-12-05 1905電影網

對抄襲說再見!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成立

時間:2017.03.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大陸 分享到:

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合影


      1905電影網訊  昨天是春分,一年中日夜最為分明之日。


      同樣是昨天,也成為了國內影視行業「真偽」分明之日——在3月20日開幕的2017年春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上,由包括編劇劉和平、導演鄭曉龍、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和北師大教授周星等在內的12位影視界專家以及14位法學專家組成的北京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宣告成立,並下設法務室、鑑定室、疑難案件研究室和覆核室四個處室,以去偽存真的堅定立場,向影視圈抄襲風潮正式宣戰。

 

現狀·勢在必行

 

歷時19個月,「瓊瑤起訴於正侵權案」在2015年12月迎來瓊瑤勝訴的結果


      從於正的《宮鎖連城》抄襲瓊瑤的《梅花烙》,到郭敬明的《幻城》抄襲日漫《聖傳》,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抄襲《桃花債》,到《熱血長安》抄襲《張公案》,再到《錦繡未央》一連抄了219部小說……似乎影視劇已經出現「不抄無爆款」的現象,而影視類著作權案件在各類著作權案件中也常年居首位。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蘇澤林介紹,這類案件不僅數量大、佔比高,而且其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有關劇本抄襲,劇與劇之間抄襲的認定,以及獨創性、唯一性等問題的認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案件的審理難度。成立專業的鑑定機構,勢在必行。」

 

      鑑定委員會的成立,相當於要為來勢洶洶的抄襲風潮豎起一座擋風牆,也標誌著已成風氣的影視侵權現象終將得到全面遏制。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劉和平介紹,鑑定委員會的主要任務即為接受法院委託鑑定比對影視著作權抄襲案件,維護智慧財產權的合法權利。專家經過詳細的鑑定比對後,提交法院,作為法院法官審判的重要依據。」

 

      鑑定委員會的工作既包括接受法院委託鑑定比對影視著作權抄襲案件,又囊括未進入司法流程的版權糾紛鑑定,儘量讓爭議結束在社會層面,這對影視行業健康、積極的發展意義重大。作為鑑定委員會專家的編劇汪海林表示,「抄襲行為的判定很複雜,各有標準,比如瓊瑤起訴於正抄襲的案子,兩者的劇情、臺詞、人物並不同,要從戲劇功能上去判斷存在抄襲,法官就可能評判不了,但成立鑑定委員會更多是從行業的角度認定抄襲行為,專家的作用就在這裡。」


      事實上,抄襲鑑定的工作技術也非常繁重。《錦繡未央》抄襲事件的起點,是一位大學生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收集相關證據,最終呈交法庭的對比書面材料摞起來高達1.5米。著名編劇餘飛曾參與過包括《羋月傳》劇本對比在內的十幾起版權官司,他曾直言:「說真話,我自己是儘量避免再去做這類工作,因為工作量太大。」此次鑑定委員會成立後,不同的案子選用不同專家進行鑑定,將最大程度兼顧專家的時間。


規範·權威認證

 

國內首個影視著作專家鑑定委員會正式成立


      據介紹,該委員會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市民政局、市文聯批准於2017年1月11日正式成立的。經過兩個月的籌備工作,鑑定委員會確定了上級7家指導單位:中國法學會行為法研究會、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中廣聯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中華律師協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首批聘請的鑑定委員會專家來自文化界、影視界、法律界,他們將在今後的鑑定工作中發揮各自的行業優勢,規範鑑定程序,完善鑑定方法,本著公平、公正、客觀、獨立的原則進行鑑定工作,確保鑑定結論的合法性、科學性、專業性和準確性,擔負起委員會賦予的鑑定職責。


      為保障「北京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成立大會的權威性,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蘇澤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中廣聯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副主任索來軍、中華律師協會會長王駿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江、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楊爍、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沈強等全國司法界和影視界的領導和嘉賓會蒞臨現場指導工作,共同見證這神聖莊嚴的一刻。


      這是國內首個影視著作專家鑑定委員會,開啟了中國影視版權建設規範化、法制化的新紀元,它將填補影視著作權司法鑑定的一項空白,最大限度地維護著作權人利益,打擊侵權行為,提升司法審判效率,樹立司法公信力,維護影視市場的正常秩序,促進影視產業繁榮發展。

 

      正如春分一過,天色逐漸晝長夜短,影視行業抄襲的寒潮也終將被去偽存真的春風吹散,創作者們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文/大陸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愛情公寓》是否「抄襲」 影視侵權咋鑑定?
    這表明,即使沒有獲得審批被引進的影視劇,也可以根據其所屬國與我國籤署的協議或者國際條約來主張著作權。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是該作品應不得違反我國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前文所說所屬國與我國的協議,其實主要指《伯爾尼公約》,我國是《伯爾尼公約》的籤約國,作者如果是該公約籤約國的公民或者常駐籤約國,且作品沒有違反憲法法律、沒有損害公共利益,均可以在我國主張著作權。
  • 著作權侵權?想說抄襲不容易!
    網友們雖然喜歡歸喜歡,但對抄襲零容忍是底線,因為智慧財產權不僅是藝人的生命,也是原創的生命。如果說花粥的《媽媽要我出嫁》是完全照搬俄文歌曲的歌詞使 「抄襲」證據確鑿,更多時候,無論在音樂界還是出版、影視界,著作權侵權都是很難判定的,「想說抄襲不容易」。
  • 詞典著作權糾紛引熱議 專家:抄襲和借鑑是可以區分的
    尹邦彥稱,吳光華的《漢英大詞典》抄襲了外研社出版的《漢英詞典》,侵犯了後者的著作權。此事一時引起熱議。    詞典著作權糾紛案例    尹邦彥和吳光華兩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已經不是第一次為詞典著作權「過招」了。2006年9月,尹邦彥曾起訴吳光華,稱吳光華主編的《漢英大詞典》(第二版)涉嫌抄襲了自己主編的《漢英常用熟語詞典》。
  • 156名影視人聲討文賊,抄襲如何界定?如何對郭敬明等人說「不」
    公開信對抄襲剽竊行為進行了嚴厲抵制,劍指影視行業裡的抄襲剽竊現象,把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影視創作亂象再一次地拉回了公眾的視野,而且點名批評郭敬明、於正具有抄襲劣跡、在節目內外進行話題炒作、拒不履行法院判決道歉的義務。在公開信中,於飛宋金芳兩人把郭敬明和於正兩人樹立成了抄襲的典型,甚至用「文賊」來形容他們。文人發起狠來真不簡單,直接把抄襲者說成了小偷。
  • 「抄襲」綜藝節目侵犯著作權了嗎?
    今年5月韓國政府指責中國某些節目的抄襲行為,聲明將嚴懲中國綜藝節目抄襲行為,保護韓方節目的著作權。MBC率先在節目中公開指責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抄襲《無限挑戰》。前不久熱播的中餐廳也被指抄襲韓國熱門綜藝尹食堂,對此尹食堂的製作人羅PD回應,「限韓令使得之前購買節目的模式不再」。
  •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昨開庭  下了一夜的雨,昨天上海空氣清冽,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一案。  去年11月,浦東法院受理此案時,錢江晚報曾有報導:《暗箱》作者劉三田起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唐七拿出了法律鑑定書證明沒抄襲
    唐七在微博中以一個四川人的身份希望災難趕緊過去,另一方面拿出了四川西部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所出具的《著作權司法鑑定意見書》,這份鑑定書的最終結果是:文學作品小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桃花債》,其故事梗概、人物設置、人物關係、情節發展不同,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抄襲。
  • 花粥抄襲致歉再敲警鐘,音樂版權著作權到底是哪些?
    近日,有網友稱民謠女歌手花粥存在抄襲情況,並且附上原版證據截圖,一時間娛樂界一片譁然,就在網友們紛紛擼起袖子,準備就此新聞爆料大幹一場,看看是惡意炒作還是真有此事時,花粥在微博快速致歉,承認錯誤,並且表示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 侵權認定難 「融梗」與抄襲區別到底在哪兒?
    對此,有專家表示,創作時可以合理借鑑他人的創意,但是不能抄襲他人的創作表達,「融」他人原創的故事情節、橋段等表達,會構成對他人著作權的侵犯。不過,針對融梗是否構成抄襲的問題,徐新明認為,還是需要進行個案討論,作品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比較複雜,需要進行專業的判斷。  張力也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說,融梗過度可能會發展成為抄襲,進而會構成對他人著作權的侵犯。不過,融梗區別於抄襲,對於有爭議的相似部分,有多少是屬於公有認知,又有多少是抄襲別人有獨創性的部分,不能僅憑直覺下定論,都需要進行專業判斷。
  • 瓊瑤怒斥於正抄襲 律師:難界定是否侵犯著作權
    業內聲音  行業內暫無懲處措施,只能鄙視  對於瓊瑤舉報於正抄襲一事,影視圈的編導們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導演告訴記者,雖然國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著作權進行保護,但是在行業內,面對這樣的抄襲行為卻缺乏相應的懲處措施。「其實圈內的抄襲現象很多,作為有良心的編導,對這種抄襲行為都是不齒的。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等訴王同億海南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綜上,被告沒有侵犯原告的著作權及專有出版權,亦沒有不正當競爭行為,原告的訴訟主張不能成立。  就《現漢》、《補編》的獨創性和著作權問題,雙方當事人陳述了不同的意見。  原告認為:《現漢》、《補編》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以現代漢語為收詞範圍的白話詞典。這部詞典在詞語釋義方面面臨新課題,當時還沒有一部對漢語詞語意義的解釋十分完善的白話詞典。
  • 西湖音樂噴泉著作權糾紛第一案|借鑑or抄襲?
    近年來,抄襲風愈演愈熱,所跨行業之廣令人嘆息,文學圈各種抄襲屢禁不止,家具業設計抄襲屢見不鮮,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抄襲也撲面而來,一年前就驚現杭州西湖音樂噴泉抄襲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天水噴泉。
  • 「洗稿」現象的著作權侵權認定研究
    一、洗稿實質為「高級抄襲」 「洗稿」這詞最初源於新聞媒體界,本指新聞、媒體等網站通過一些規避手段對稿件多次編輯或發表在不同渠道,以掩蓋其真實的來源,來避免著作權的審查[1]。……從抄襲的形式來看,有原封不動或基本原封不動地複製他人作品這種行為,也有經改頭換面後將他人的受著作權保護的獨創成份竊為己有的行為,前者在著作權執法領域會被稱為低級抄襲,而後者被稱為高級抄襲。低級抄襲的認定相對比較容易。高級抄襲則需經過認真辨別,甚至需經過專家鑑定後才能認定[2]。顯然「洗稿」便是上文中指代的「高級抄襲」。
  • 從《錦繡未央》涉嫌抄襲 看著作權侵權新類型
    原標題:從《錦繡未央》涉嫌抄襲 看著作權侵權新類型 原告提交的證據目錄顯示,11部作品中僅《身歷六帝寵不衰》一書,涉嫌被《錦繡未央》抄襲的語句就達到540句之多,抄襲情節97個。11位作家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200萬元。另據網友們自發組織的《錦繡未央》抄襲案助手統計,270萬字的《錦繡未央》總共抄襲了200多本小說。   本案中,被告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自有法院公正判決。
  • 濰坊學院一省級學科專家被曝抄襲 學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
    10月12日16時許,濰坊學院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針對傳媒學院教師楊潔被舉報抄襲一事,學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 民航局發布航空人員新冠肺炎鑑定流程,需經專家委員會疑難鑑定程
    現就鑑定程序若干核心信息匯總如下:1、所有新冠肺炎感染治癒後的航空人員最終鑑定結論需由專家委員會完成根據鑑定流程,航空公司所屬體檢機構對申請人進行全面評估,對於符合以上條件的,體檢機構以疑難病例形式交送專家委員會進行專家鑑定。
  • 花粥因歌曲抄襲致歉,音樂版權著作權值得注意
    近日,有網友發帖表示民謠女歌手花粥《媽媽我要出嫁》這首歌曲存在抄襲情況,並且附上原版證據截圖,該貼很快引起了網友廣泛的關注,大多不明所以的網友抱著看熱鬧的態度,持續圍觀是惡意炒作還是真有此事時,不料花粥在微博快速致歉,承認錯誤,並且表示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 文壇抄襲亂象 著作權法並不保護「創意」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文學影視作品「同質化」的今天,文娛產品的製造者正成為娛樂本身;而由於法律上侵權的「低成本」,藝術倫理正被利益逐步拆解。   模糊的邊界 從最早郭敬明的侵權案,到如今的於正風波,近些年來,文化界「抄襲」事件似乎在以固定的頻率時有發生。
  • 短視頻抄襲難維權?社交對話著作權難認定?這一機制或將解決難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普及發展,越來越多的創作內容在發布的同時,也面臨著被抄襲卻難以維權的問題。未來更多涉網著作權案件,將在兩個區塊鏈協同下,統一版權保護標準、實現數據一鍵調取,搭建更加可信的數字版權生態。問題一:涉網著作權案維權難在哪?
  • 法學專家搞不定學術打假 誰來判定論文抄襲?
    事實上,不只是姚洪軍,那些參與評議的專家,也面臨難題:知網查重存在誤差,人工評議不被信任,學術抄襲沒有統一標準……面對這份「抄襲」鑑定,他們也在思考:當學術抄襲被討論至鋪天蓋地時,什麼才是最準確的評價標準?抄襲與否的邊界到底在哪兒?查重系統的結果專家「不認」作為同事,姚洪軍第一次關注到侯懷霞「涉嫌抄襲」,是在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