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奧卡姆剃刀:做一個為正能量發聲的通信科普者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陳琛)對於網絡上流傳的一些關於養生、健康的謠言,我們早已不勝其煩。然而,作為稍微"冷門"的通信科學,也有大量偽科普、謠言的存在。

  但是,由於通信科學較為複雜難懂,專業性詞彙不易被大眾接受,通信科普之路也就困難得多。

  微博大V @奧卡姆剃刀 本職是某高校的通信專業教師,他利用業餘時間,用大眾易懂的語言去普及通信知識,破除通信行業謠言,抵制不懷好意者對中國通信業的詆毀。

  現在的他在微博平臺上擁有近700萬粉絲,作為中國通信科普的佼佼者,他堅持站在通信科普第一線,為科學技術發聲,為中國通信正名。

@奧卡姆剃刀 微博。  網絡截圖

  通信謠言聽著高大上,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很多人談到謠言,就會想到朋友圈裡的健康偽科普。但是在 @奧卡姆剃刀 眼裡,通信謠言也很泛濫,只是由於大家接觸的相對較少,通信知識本身專業性較高,一般很少有人站出來闢謠。正因為如此,通信科普才更加重要。

  2014年,某媒體報導一款名為Airnergy Charger的新型充電器,稱其內置一個蓄電池,可隨身攜帶,只要在有WiFi信號覆蓋的地方就能為手機充電。這個新聞引起諸多微博大V轉發,還有營銷號拿來做產品廣告宣傳。

  @奧卡姆剃刀 第一時間發微博稱:"參考文獻【Ambient Backscat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ut of Thin Air】,文獻中稱發收功率僅為0.25uw和0.54uw,對手機充電來說毫無價值"。利用科學研究的事實,一舉攻破謠言。

  就在最近,有網友稱去日本旅遊,導遊給推薦防輻射貼,說可以貼在手機聽筒處,隔離手機輻射。@奧卡姆剃刀 發帖稱:"防輻射貼是騙局,日本也有騙子。手機當然有輻射,但不會危害健康,不必擔心。"

  隨著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奧卡姆剃刀 在網友心中的權威性也越來越高,遇到通信領域的疑問都會第一時間來向他請教。

  通信科普小到為科技發聲,大到為祖國正名

  通信是科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科技水平又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所以通信謠言往往會和國家綁在一起,造謠者會動不動說"中國不如國外",拿謠言來惹事生非,吆喝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這一點,@奧卡姆剃刀 深有感觸,他說:"比如中國電信業,'村村通'工程造就了中國電信覆蓋率全球大國中的第一,但是就有人詆毀中國電信業,說這是政府壟斷。我就要和這樣聲音爭辯,我不是偏向哪一方,我有數據、有研究,我說出的觀點是理直氣壯的。更重要的是,電信這個行業本來就是行政壟斷的,中國電信業由政府高度管控,但是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沒有壟斷一說。這就上升到祖國層面的'闢謠'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年,@奧卡姆剃刀 經歷過諸多的"罵戰",他也總結了網絡噴子的特點:"網絡上有兩類人,一種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質也不高,只會一直叫嚷的人,他們會堅持自己錯誤的觀點。如果你不把這樣的聲音壓制住,反過來,它會把正確的觀點淹沒。另一種是不懷好意的'高智力'人群,他們明知道這件事情的正誤,但是心術不正,一定要和科學、社會、政府唱反調,這種人更可怕,如果我們不站出來發聲,他們很可能就藉助一個科學謠言,對國家進行詆毀,產生惡劣影響。"

  繼續做下去,為建設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增添正能量

  @奧卡姆剃刀說:"我一直在研究,怎樣把枯燥的科學用通俗的語言說出來,我的定位是,只要他是個高中生,即使沒上過大學,甚至只要認識漢字,就能聽明白我的話。我在大學教的就是《通信原理》這門課,近20年的教學經驗,也教會我怎樣給一個零基礎的人講述這些專業知識。"

  當中國青年網記者問他"受到網絡鍵盤俠的詆毀時,有沒有想過放棄"時,他回答道:"我沒有迎合誰,也沒有追求什麼,這就是我的一個愛好,然後我堅持做了下來。最開始我也會收到一些不同聲音的謾罵和詆毀,但是現在,我心態放平和了很多,社會需要強硬的正能量發聲,只要這件事情是有現實、科學依據的,我就要站出來發聲。"

  @奧卡姆剃刀最後說:"說實話,剛開始,我只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一個科學工作者,我應該這樣做。但是做著做著就發現,這個事情本身對於社會是有好的影響的,現在大家大多都在網上交流意見,網絡空間的輿論導向就是社會安定的晴雨表,隨著我的粉絲越來越多,我覺得責任也越來越大,我會一直堅持,把通信科普做到我能力範圍內的最好。"

  爆料請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編輯中心熱線010-57380667或發送至郵箱news@youth.cn、qwxwzx@163.com。 傾聽青年心聲,關注青年權益,我們24小時在線。更多新聞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青視野》(微信號:youth_new_vision)。

  

相關焦點

  • 舉起奧卡姆剃刀解剖量子通信的贅疣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該原理可歸結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那些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卡姆剃刀不是「剃鬚刀」
    實際上,在自媒體上就活躍著一位以「奧卡姆剃刀」為網名的網絡科普達人,他本名張弛,是科學松鼠會會員,通信領域的科普專家,也是微博籤約自媒體,2020年初又在今日頭條上多次現身講科普。
  • 奧卡姆剃刀的效力
    「奧卡姆的剃刀」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思維法則,今天好像人人都在揮舞著這把剃刀,不管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說:奧卡姆曾為不見於他本人著作中的一句格言而享有盛名,但這句格言卻獲得了「奧卡姆的剃刀」這一稱號。
  • 科普達人「奧卡姆剃刀」:我不賣剃鬚刀,我是技術專家
    為了應對社會上的偽科學現象,通信領域專家張弛以「奧卡姆剃刀」為網名,活躍在今日頭條、微博等網絡平臺上:錄製科普視頻、講科學小知識、撰寫科普報告……在「打假」的道路上,他執著地走了近15個年頭。科普是塑造社會價值觀、公眾世界觀的重要途徑。「一個會科學思考的民族將是一個力量無邊的民族。」張弛就這樣本著初心、不斷探索。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的剃刀」在科學界是一個廣為人知,但卻並未得到廣泛認可的一個原理。至於這個原理的提出者,我也是真沒弄明白這哥們到底叫什麼名字,到底是叫威廉還是叫奧卡姆,還是叫個性十足的「奧卡姆的威廉」,今天我就不糾結了,就暫且叫他奧卡姆吧,希望學識淵博的朋友可以為我們指點迷津。
  • 拿著「奧卡姆剃刀」祛魅打假的科技達人
    信號增強貼有沒有用……這些科普設問常常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不求甚解」與「難以求解」,給了謠言「生根發芽」的機會。  為了應對社會上的偽科學現象,通信領域專家張弛以「奧卡姆剃刀」為網名,活躍在今日頭條、微博等網絡平臺上:錄製科普視頻、講科學小知識、撰寫科普報告……在「打假」的道路上,他執著地走了近15個年頭。  科普是塑造社會價值觀、公眾世界觀的重要途徑。
  • 奧卡姆剃刀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繼續定律系列,這篇完成之後這個系列會暫時告一段落,有些大內容要做;也感覺蠻久沒有正經翻譯些文章了,手癢;接下來或許會陸續介紹些新朋友給大家認識,都是很棒的設計師,希望可以為各位、為我們自己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儘管導致組織目標曲解與置換的原因很多,但奧卡姆剃刀定律對解決目標的曲解與置換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理念與思路。人們常常引用奧卡姆剃刀的一個強形式,敘述如下:    如果你有兩個原理,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使用簡單的那個,直到發現更多的證據。
  • 奧卡姆剃刀定律: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奧卡姆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被人稱為「駁不倒的博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幹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一律取消。後來由於反對教皇,奧卡姆和他的名言一起出了名。
  •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提出者:14世紀歐洲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內容精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所說的,「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應用要訣: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唯名論否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個別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共相只是一個主觀的名稱;而實在論認為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是事物的本質,經驗事物是對共相的模仿和分有。奧卡姆的威廉是唯名論者的代表人物,反對以託馬斯·阿奎那為代表的實在論。
  • 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
  • 奧卡姆剃刀法則
    和許多14世紀的宗教團體一樣,方濟各會的總部設在牛津,它為牛津大學的在校生提供了住所。威廉是一名主修神學的牛津學生,儘管沒有畢業,他後來還是成了中世紀最主要的思想家之一,對物理學、神學、邏輯學和哲學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最著名的思想是奧卡姆剃刀法則,即主張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好的解釋。「剃刀」一詞比喻我們可以把一個理論中糾纏複雜的部分像鬍子一樣「剃除」,只留下最簡單的解釋。
  • 林峰拿起了奧卡姆剃刀
    奧卡姆剃刀則是企業精簡高效的極好工具,其原理可以簡單表述為:最簡潔的往往是最好的,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提出奧卡姆剃刀原理的不是奧卡姆,而是威廉,他住在奧卡姆,如同達文西或李合肥的名字一樣。所有的自然科學都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比如物理學和數學公式的簡潔優美,同時在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於做學問方面,奧卡姆剃刀也都可以稱得上是一把屠龍刀。
  • 奧卡姆剃刀和貝葉斯估計
    因此,儘管第二個假設也可以解釋樹倒了這個現象,由於這第二個解釋需要更多的且相當罕見的假設,我們仍然應該堅定不移的選擇第一個解釋,這就是用奧卡姆剃刀得到的結果。例子2: 醫生診斷奧卡姆的剃刀也經常用於醫生診斷中。當一個症狀可以有多種病症對應時,醫生應該首先懷疑的是最普遍的病症。
  • 對奧卡姆剃刀理論和小草的思考
    這就是西方非常著名的奧卡姆剃刀理論。用更通俗點兒的話來說,威廉想表達的意思是:最簡單的,就是最接近真相的,最正確的,最有價值和最有力量的,最高效的,最美的……世界上有很多巨人都對奧卡姆剃刀理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因此在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奧卡姆剃刀理論是西方哲學的精華之一,是西方社會從本質上理解大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