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改變一切;熱力學三定律、E=mc及星際旅行的方式等

2020-12-03 黑瞳娛樂新視野

一,E=mc,點亮群星的引擎,能量轉化為質量;E=mc,群星的秘密,質量轉化為能量。

(「切記,想像力可以改變一切」)

二,量子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由12個物質粒子和4種自然力量構成!

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粒子有12種,包括了6種夸克(上、下、奇、粲、底、頂,每種夸克有三種色,還有以上所述夸克的反夸克),3種帶電輕子(電子、μ子和τ子)和3種中微子(電子中微 中微子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

四種自然力;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

三,地球只是一顆在太陽光下懸浮的星塵,一個蒼白藍點(卡爾-薩根)

四,星際旅行的四種方法。

a,會抄近路的人類才是好人類——超空間引擎法。

(走樓梯下樓和跳樓下樓的速度差別。)

b,我走路雖不快,但我挖掘機學得好——蟲洞穿越。

c,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滑板鞋——曲率引擎(目前為止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推進方式。)

d,我們不是宇宙的搬運工,我們只負責攪碎並讓你回爐重造——量子傳送法。

三,熱力學三定律。

a,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叫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熱力學第一定律,宣告了永動機幻想的破滅。

b,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定律。

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較冷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

只有太陽溫暖地球,地球永遠也不能溫暖太陽。

熵增定律:隨時間進行,一個孤立體系中的熵不會減小。

宇宙中的能量總量是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達到均勻狀態。

人類不管在宇宙中如何折騰,總是增加宇宙中的熵,死神永恆。

隨著時間的流逝,鮮花終將枯萎,青春終將逝去,星系終將崩解,一切都將分崩離析……

時間只能順著熵增的方向進行,因為熵增的地位至高無上。

(只能穿越到未來,無法回到過去)

C,熱力學第三定律。

熱力學第三定律通常表述為絕對零度時,所有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的熵值為零。 或者絕對零度(T=0K即-273.15℃)不可達到。

熵值為零等於所有的粒子狀態相同,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熵值為零等於全知,從量子力學的理論看熵值為零就是一個純態。

相關焦點

  • 想像力改變一切:熱力學三大定律、E=mc²及星際旅行的方式等
    (「切記,想像力可以改變一切」)二,量子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由12個物質粒子和4種自然力量構成!四,星際旅行的四種方法。a,會抄近路的人類才是好人類——超空間引擎法。(走樓梯下樓和跳樓下樓的速度差別。)
  • 《上帝有時擲骰子: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
    1824年,法國工程師卡諾的《熱機工作原理》一書推動了熱力學物理學科的誕生!1842年,英國實驗物理學家焦耳的「熱功當量關係」誕生!1865年德國物理學家克勞胥斯的「熱力學第二定津」誕生!1906年德國物理學家能斯特的「熱力學第三定律」誕生!至此,偉大的熱力學三定律全部誕生!那麼,熱力學三定律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再具體重新表述一下。
  • 想像力論壇丨未來生存可行性報告:太空旅行與星際探險
    1977年,旅行者號踏上星際旅途,2013年,它孤獨地滑出了太陽系。同年,嫦娥三號搭載玉兔1號降落月球,玉兔2號於2018年降落月背,成為月背唯一一個人類探測器。藝術家畫面的展開和移動一如我們觀看傳統山水畫的方式,而當城市變成當代社會的新景觀,當樓群成為現代人棲居其中的新的「山水」,藉助中國古代繪畫的形式,作品試圖引發人們對當今社會現狀的反思。「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0。
  • 2016年甘肅省三支基層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技常識之熱力學三定律
    2016年甘肅省三支基層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技常識之熱力學三定律 2016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進村進社考試,特崗教師考試以及西部志願者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科學史上幾次著名想像力爆發還原
    人類文明從原始文明、到遊牧文明、到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每次躍升都與人類想像力爆發相關聯,這幾次人類想像力爆發,改變了人類文明的走向。2500年前,地中海上建立了一個民主國家,叫希臘。希臘愛琴海群島上,有一群人,衣食無憂,靠思考、想像、計算來打發時間。有時現實和想像自己也分不清時,就找人辯論。
  •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定義人機關係
    假如沒有阿西莫夫,就沒有機器人三定律假如沒有阿西莫夫,就沒有機械倫理學。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眾所周知,它通過三定律的形式,從倫理上規定了對人類的保護。如果沒有阿西莫夫,就沒有機械倫理學的定義和發展,人們也不會意識到機器會反過來傷害人類。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 E=mc有什麼意義?
    提問:愛因斯坦的方程E=mc 有什麼意義?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 E=mc 有什麼意義?
    提問:愛因斯坦的方程E=mc 有什麼意義? 回答:從歷史來看,質能方程E=mc 展現了裂變會產生能量,所以它是怪異放射性的一個競爭者(似乎是放射性鋇元素的一部分)在鈾元素被慢速中子轟擊的時候。
  • 克拉克三定律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不僅是物理學界,就是整個科學和哲學界都認為,一切自然過程都是連續的。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茲(G. W. F. von Leibniz, 1646- 1716) 曾經說道:「自然界不會突變。如果要對此提出疑問,那麼世界將會出現許多間隙,這就迫使我們去乞求神靈來解釋自然現象了。間斷性同科學格格不入。」以上信條使普朗克惶惑。
  •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
    關於時間旅行的作品永遠有市場,不管是好萊塢科幻片還是亞洲穿越劇,無一不紅得發紫。物理學家認真思考了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去往未來是可能的,回到過去還在爭議中。 《星際穿越》整個故事的因果鏈是一個莫比烏斯環。五維空間的人為什麼能提供信息拯救地球上的人類?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用雷射驅動光帆行進  不過,克羅弗德表示,我們最好還是將實現星際旅行的賭注壓在根本不使用火箭上。科學家們現在正在考慮使用光帆(使用光產生的壓力推動負載)來推動星際太空探測器行進。  儘管由太陽光碟機動的光帆已成為一種高效探測太陽系的方式,但還不夠快,無法在合理的時間內跨越漫長的星際距離。  克羅弗德說,解決辦法可能是,在旅行開始,使用功能強大的雷射推動光帆以極高的速度行進,直到太空飛行器距離雷射源太遠而無法從雷射束那兒獲得更多推動力。
  • 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但這是一種可以在不改變粒子本身性質的情況下將其去除的能量形式。只需使自己加速,達到與正在觀看的粒子相同的精確速度(幅度和方向)移動,就可降低該粒子的總能量,最後降低到其最小值。但是,即使除去其所有動能,其靜止質量能(由 E =mc 定義的部分)也將保持不變。行星繞太陽公轉的精確模型,其中太陽以不同的運動方向穿過星系。
  • 等待出發的時候,看起來我們迎來了星際旅行
    "They're not warships?""With names like that? They're GCUs; what else?""Good," Gurgeh said, relaxing a little, looking out of the square again. "Good. That's all right."
  • 揭「星際迷航式」飛船:星際旅行走出「第一步」
    原標題:揭「星際迷航式」飛船:星際旅行走出「第一步」 飛船各部分,包括兩個圍繞中央飛船的巨環。  今日視點  記者張夢然綜合外電  「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航程。當我們被《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經典臺詞鼓舞得情緒激昂時,心裡深刻的明白這只是科幻——現在絕不可能兼未來一定有可能的技術。  不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證明即使在今天,某些理念也並不只存在於科幻題材作品中,可以照進現實——他們日前揭示了一艘「星際迷航式」的飛船概念圖,理論上講,它能允許利用時空彎曲進行的遙遠星際旅行。
  • 科學家和小說家熱議「星際旅行」 諸多想法荒誕
    很顯然,火箭不是實施星際旅行的合適工具,人類需要找到一種僅需要很少的燃料或根本不需要燃料的新的航天方式。  有人設想,無推進器的太空飛船也許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這種飛船裝備有一個超薄、超大的帆,完全展開後有美國的德克薩斯州那麼大,但它同時非常輕,不會比一座小型橋梁重多少。
  • 天文學 | 脈動白矮星、黑洞和星際旅行
    本期內容精選太陽普遍磁場、觀測緻密暗物質、星團宇宙學、脈動白矮星、黑洞熱力學第一定律和星際旅行等研究主題,探索神秘的宇宙學,以及一些最新研究發現。
  • 太空中旅行有3種方式比光速快: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
    來自NASA、SpaceX、俄羅斯、中國和歐盟國家航天局的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超光速的旅行,即: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你可能認為這些東西是來自科幻電影和書籍,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曲速引擎,它能將我們帶到數百光年遠的地方!但是目前還沒有做到。
  • 星際太空旅行是可行的!只不過還要等很久很久……
    星際太空旅行是可行的!5歲孩子的幻想,在各種科幻系列小說中,它們的主角都會以奇妙的方式大膽地飛去那些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外星世界。星際旅行和探索在技術上其實是可能的,它並沒有違反任何物理定律,但這不代表它很容易,也不意味著我們在有生之年能夠實現星際旅行,更別說在這個世紀了。星際旅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向外旅行如果你很有耐心的話,那麼其實我們已經達到了星際探索的狀態。我們有幾個太空飛行器已經在逃逸軌道上,這意味著它們即將離開太陽系,並且再也不會回來。
  • 星際旅行狂想曲:飛出外太空 我們該怎樣做?
    很顯然,火箭不是實施星際旅行的合適工具,人類需要找到一種僅需要很少的燃料或根本不需要燃料的新的航天方式。  有人設想,無推進器的太空飛船也許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這種飛船裝備有一個超薄、超大的帆,完全展開後有美國的德克薩斯州那麼大,但它同時非常輕,不會比一座小型橋梁重多少。
  • 人類或在本世紀就能實現星際旅行——有何理論依據?
    如果一切順利,到本世紀末,人類可能會收到來自另一個太陽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照片,把我們這個物種從太陽系探索者提升到星際探索者。艱難的旅程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4.37光年似乎不遠,但事實上乘坐現代的飛機到達那裡需要500萬年!因此,我們需要首先發送一個速度非常快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