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條件是近期沙塵天氣發生的主要原因
氣象條件是近期沙塵天氣發生的主要原因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3月24日10:02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24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出現的沙塵天氣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氣象條件是其發生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沙塵天氣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物質條件,即必須有一定規模沙(塵)物質儲備的地區,也就是「沙源地」,如沙漠、沙地、戈壁、乾涸湖泊、大片裸露乾燥疏鬆、無植被覆蓋的荒漠化土地等。
-
【聯合訪談】氣象專家解讀近期歐亞嚴寒天氣
2012年2月7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張培群做客新華網,接受新華網與中國氣象網聯合訪談,解讀近期歐亞多國極寒天氣莊白羽 攝影 專家詳解歐亞多國極寒天氣總體情況 [主持人]那我們先請您介紹一下這次在歐亞發生的低溫嚴寒天氣的情況。
-
專家說歐美近期惡劣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英國氣象專家對此表示,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和北美地區今年以來頻繁出現極端天氣,氣候變化是其背後的原因之一。英國氣象辦公室首席科學家達姆·茱莉亞日前對媒體說,英國氣候向來多變,因此對於當前造成洪災的暴風雨成因也不會有「十分確切的答案」,但幾乎所有證據都顯示,此輪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8日,英國,當地遭遇嚴寒天氣。
-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原因解析 或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
北方暴雪南方冬汛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近期,中國北方多地遭遇暴雪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雪和寒潮預警。在北京,進入11月以來,連續的陰雨雪天氣持續籠罩京城,連續多場強降雪讓北京也發布了暴雪與結冰預警。
-
專家解析近期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天氣特點及成因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馬學款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天宇 新華網記者 李海韻中央氣象臺12月19日6時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記者:本次大範圍霧霾天氣主要特點有哪些?出現的氣象原因主要有哪些?因此綜合來看,這是入冬以來北方地區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霧霾天氣過程。此次霧霾天氣形成的氣象原因主要還是12月中旬以來,北方地區冷空氣勢力弱活動少,地面風力較小,逆溫明顯,大氣處於一個靜穩的狀態,空氣汙染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較差,容易導致汙染物在近地面的積聚,因此形成了比較嚴重的霧霾天氣,這種天氣現象近年在冬季是比較常見的。
-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 氣候專家稱氣溫異常偏高降水...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 李威報導5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實況顯示,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東北、黃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現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吉林、雲南部分地區出現特旱。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侯威對氣象乾旱實況以及氣象乾旱成因與趨勢展望等進行解讀。
-
走進氣象,尋「爽」貴陽,專家解答——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金黔在線訊 「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不準」、「貴陽為何夜裡下雨白天晴。」昨天下午,一場妙趣橫生的「走進氣象尋爽貴陽」互動式氣象科普專家講座讓省氣象局會議室一座難求。中科院院士吳國雄、省氣象局局長趙廣忠等專家給臺下的科普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營養豐富的氣象科普大餐。
-
專家:歐美近期惡劣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英國氣象專家對此表示,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和北美地區今年以來頻繁出現極端天氣,氣候變化是其背後的原因之一。 英國氣象辦公室首席科學家達姆·茱莉亞日前對媒體說,英國氣候向來多變,因此對於當前造成洪災的暴風雨成因也不會有「十分確切的答案」,但幾乎所有證據都顯示,此輪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
四川省地震局專家:成都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四川省地震局現場工作組召開會議,對地震現場烈度調查、人員分組和車輛保障進行部署安排。來源: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此次地震震中距金堂縣城14公裡、距青白江城區25公裡、距龍泉驛城區27公裡、距新都城區30公裡、距廣漢市區31公裡,距成都市區38公裡。據初步了解,當地震感明顯,成都市區部分居民有感。
-
氣象局:大氣環流異常及氣溶膠為霧霾天氣成因
談到霧霾天氣,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表示,2月21日,專家對1月份大範圍、持續的霧霾天氣影響,專題進行了研討,對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充分條件就是大氣環流異常,特別是靜穩的大氣狀態,在這種氣象條件下造成大氣中汙染物不易擴散,不斷的積聚累積,造成霧霾,特別是霾,在於溼度大與霧結合在一起。
-
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造成我國北方高溫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戰豔)入夏以來,華北南部、黃淮等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中國氣象局專家指出,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持續,造成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說,近期,華北和西北東部地區處在高壓脊的控制下,上述地區大陸暖高壓異常發展並維持,使得該區域出現高溫少雨、乾旱的異常氣候特徵。
-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四川省氣象局副局長:有三大原因
學生進入《天氣預報》節目演播室與氣象主播交流記者隨市民、學生走進省氣象臺、氣象觀測場等場所,觀設備、聽講解,探秘《天氣預報》節目的製作過程。 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象知識服務氣候行動」。22日,省氣象局通過展板、科普短片、現場講解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氣象知識,離退休專家也當起志願者。「中國的氣象衛星,都是從西昌發射出去的,解析度較高——在36000公裡的高空,地面上1米長的物體,氣象衛星都能大致看清。」
-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將增加
儘管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指出,目前的大氣環流形勢與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期間的大氣環流形勢有很大不同,但人們對雨雪冰凍災害是否再現仍心存憂慮。 冷冬、乾旱、炎熱都與大氣層「阻塞」有關,2010年或為史上最熱一年 記者:造成這些天氣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卡西姆·阿斯拉爾:北半球冬季的極端氣象(歐美和亞洲的嚴寒)和北極的變暖都與大範圍的大氣幹擾有關,這又與北冰洋、北大西洋濤動,以及北半球大氣流的「阻塞事件」讓天氣在部分國家保持模式靜態有關。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
-
解讀近期我國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新華網頭條同時編發)
雨雪天氣是否能緩和旱情?雨雪天氣對森林火險有何影響?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氣象部門有關專家。 10月以來我國天氣氣候異常的特徵與1960年和1987年的同期演變有相似性,專家分析預計,今年冬季我國氣溫較去年偏低氣溫,冷暖起伏大,新疆、內蒙古、東北等地應有針對性的做好農作物、人、畜安全越冬和防禦流感的工作。
-
氣象局:今年出現天氣異常是氣候變化的正常情況
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楊貴名回答記者提問(攝影:中國網 楊楠)今天上午,中國氣象局舉行7月份新聞發布會,中國網對此進行現場直播。國家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楊貴名表示,天氣的異常是以30年的平均天氣來做比較的,今年天氣的異常實際上是正常的。楊貴名介紹說,今年天氣有一些異常,如何理解呢?我的理解是任何地區都有異常,但是不可能在全球普遍都異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我的觀點,異常是正常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天氣預報每個地區都正常,那舉個例子,河南年年出現大暴雨,那今年就一定應該出現嗎?
-
專家:氣象條件是華北霧霾發生主因
自9月中旬以來,京津冀等地多次遭遇霧霾天氣。對於即將到來的採暖季空氣品質到底會怎麼樣,成為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 根據氣象部門和專家預測,今年11月~12月,冷空氣活動強度較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出現重汙染天氣風險高。
-
乾旱是怎樣形成的——專家詳解氣象乾旱成因及發展趨勢
10月10日的氣象乾旱指標監測顯示,全省共有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 省氣象局相關專家表示,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穩定、北方冷空氣勢力弱以及颱風位置偏東是造成當前湖南乾旱的主要原因,未來旱情將有所緩解。 現狀: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32縣市達到特旱標準 湖南的雨季在7月15日正式結束,自那以後,高溫少雨成為常態。
-
溫差大,陰雨搞不清,手機天氣預報「坑」了你?專家這樣釋疑
氣象專家表示,不同氣象平臺之間由於數據來源不同、更新頻率差異以及空間差異的因素,導致預報的氣溫誤差在2℃內都算正常。一些平臺,如iPhone手機所採用的數據來自國外。按照天氣預報的屬地性原則,市民朋友可以優先選擇當地權威的天氣預報軟體供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