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誘導表達系統良心總結

2021-01-15 生物極客


目前有種類繁多的細菌誘導表達系統,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優缺點,有的適用於表達毒蛋白,有的具有更好的定量效果,那麼每種的原理是什麼?他們有著怎麼樣的優缺點?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一下目前常用的一些細菌誘導表達系統。

在談及細菌啟動子中,首先要說到最早用於表達的是Lac乳糖操縱子

由 啟動子Plac + 操縱基因lacO + 結構基因組成。其轉錄受CAP正調控和lacI負調控。



為了在CAP沒有的情況下,也能夠轉錄,人們尋找到了LacUV5。


 

IPTG可以和LacI結合,促使構象法神改變離開LacO,從而激活轉錄。

細胞內部自身的LacI表達水平低,因此如果外源不加入LacI會有很強的洩露,因此質粒本身往往會也帶有LacI.

Tac啟動子

tac啟動子是trp啟動子和lacUV5的拼接雜合啟動子,且轉錄水平更高,比lacUV5更優越。

 

Trc啟動子
trc啟動子是trp啟動子和lac啟動子的拼合啟動子,同樣具有比trp更高的轉錄效率和受lacI阻遏蛋白調控的強啟動子特性。


T7 噬菌體啟動子

T7 噬菌體啟動子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只有 T7 RNA 聚合酶才能使其啟動,許多外源終止子都不能 有效地終止 T7 RNA 聚合酶,因此它可以轉錄某些 不能被大腸桿菌 RNA 聚合酶有效轉錄的序列,可以 高效表達其他系統不能有效表達的基因,這使該啟 動子成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啟動子之一。T7 RNA 聚合酶與大腸桿菌 RNA 聚合酶相比,在轉錄 時對 DNA 鏈的延伸效率要高數倍,使其可以很好地 應用於 E. coli BL21 (DE3) 表達宿主,因為 E. coli BL21 (DE3) 宿主基因組上含有 T7 RNA 聚合酶基 因,該基因通過 lac 啟動子系列的 L8-UV5 lac 啟動 子調控。L8-UV5 lac 啟動子因為含有突變位點而 與野生型 lac 啟動子相區別。在它的−10 區有 2 個位 點的突變,這增強了它的啟動效率,並且降低了它 對 AMP 循環的依賴,另外它還有一個位點的突變, 這導致了該啟動子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即在 葡萄糖存在的情況下,T7 RNA 聚合酶也可以被 IPTG 有效地誘導表達。但由於其啟動效率很高,如 果表達的外源蛋白對宿主有毒害,則不利於外源基 因的表達。這也使得該啟動子在應用中存在一定 的局限。

L-阿拉伯糖誘導的 PBAD 啟動子

 L-阿拉伯糖誘導的 PBAD 啟動子來自於阿拉伯糖 操縱子。阿拉伯糖操縱子是指令合成糖分解代謝所 需酶系的操縱子,具有正、負調節的功能。它有 2 個啟動子 Pc 和 PBAD,可以雙向轉錄。 阿拉伯糖誘導的 PBAD 啟動子已經被廣泛地用於 大腸桿菌和其他宿主中表達異源基因。當阿拉 伯糖加入培養基後,它會與蛋白 AraC 結合,從而使 結合於 PBAD和 PC之間 araI1和 araI2基因位置上的蛋 白 AraC 脫落下來。當不存在阿拉伯糖時,蛋白 AraC 結合在 PBAD 和 PC 之間並不脫落下來,這一特 性使 araC-PBAD 表達系統具有如下性質:當阿拉伯糖 不存在時只有很少量的本底表達,並且可以通過控 制 L- 阿拉伯糖的加入調控基因的表達水平。 araC-PBAD 表達系統調控基因表達時表現出的是一 種全或無的調控特性,即在沒有 L-阿拉伯糖加入 時不表達基因,而在低濃度 L-阿拉伯糖加入時,只 有部分細胞誘導表達,另一部分細胞不誘導表達, 隨著 L-阿拉伯糖濃度的增加,誘導表達的細胞比例 增加,而且已被誘導表達的細胞表達強度並不隨 L- 阿拉伯糖的濃度變化而變化。



  L-鼠李糖誘導的 rhaPBAD 啟動子

 L-鼠李糖誘導的 rhaPBAD 啟動子來源於鼠李糖調節子,該調節子包括啟動子 PBAD 及其控制的結構 基因 rhaA、rhaB 和 rhaD,啟動子 Pt 及其控制的結 構基因 rhaT,啟動子 Psr 及其控制的調節基因 rhaS 和 rhaR。L-鼠李糖誘導的 rhaPBAD 啟動子是一個非 常好的在大腸桿菌中嚴謹調控外源基因表達的工 具。L-鼠李糖作為誘導物可以與蛋白 RhaR 一起誘 導 RhaS 的合成,RhaS 具有正調控鼠李糖調節子的 功能。



當環境中無 L-鼠李糖時,rhaSR 雖存在一定數 量的本底表達,但啟動子效率極低;當存在 L-鼠李 糖時,RhaR 被活化結合到 rhaSR 操縱子的特定區域, 並與 CRP 和 RNA 聚合酶的 α-CTD (RNA 聚合酶 α 亞基 C-端複合體) 相互作用起始自身的表達,同時 表達 RhaS。當 RhaS 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結合到 rhaBAD 和 rhaT 啟動子區的特定 DNA 位點上與 CRP、RNA 聚合酶一起啟動基因的表達。

除了這些常用的啟動子外,四環素誘導的 tetA 啟動子也很常用。tetA 啟動子常用於大腸桿菌高效 且嚴謹調控外源基因的表達。與其他表達系統 相比,該表達系統在大腸桿菌中的本底表達量非常 低,這也使其應用具有一定的優勢。除了上述這些 啟動子外,來自於 TOL 質粒的調控甲苯代謝的啟動 子,來自於 NAH 質粒的調控萘代謝的啟動子以及最近用於丙酸鹽代謝研究的啟動子也得到 了廣泛的應用。



相關焦點

  • 揭示依諾沙星通過調節脂肪組織miRNA表達,誘導...
    依諾沙星可誘導米色脂肪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圖片來自Science Advances, 2020, doi:10.1126/sciadv.abc6250。在實驗室中,這種細胞分化需要大約八天的時間,並且可以通過化學物和激素的混合物來誘導。在其中的一個實驗方案中,這些研究人員在這種細胞分化混合物中加入依諾沙星,並在這種分化過程結束時將成熟的脂肪細胞與未接觸依諾沙星的對照細胞培養物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在白色脂肪細胞中,這種藥物引發了PPARGC1A和UCP1的表達,而在正常情況下,這兩個基因在棕色脂肪組織細胞中具有顯著的活性。
  • IPTG誘導原理
    ,不被細菌代謝而十分穩定,因此被實驗室廣泛應用。誘導原理:(1)在原核蛋白表達體系中,如 E.coli的乳糖操縱子(元)含Z、Y及A三個結構基因,分別編碼半乳糖苷酶、滲透酶和乙醯基轉移酶,此外還有一個操縱序列O、一個啟動序列P及一個調控基因I。I基因編碼一種阻遏蛋白(Lac阻遏物,不屬於乳糖操縱子),後者與O序列結合,使操縱子(元)受阻遏而處於關閉狀態。
  • 研究總結幹擾素靶基因的表達特徵
    研究總結幹擾素靶基因的表達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0 15:29:16 美國康奈爾大學Lionel B.
  • 科學網—細菌通過誘導線粒體自噬求存活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錢友存研究組發現,單增李斯特菌通過誘導巨噬細胞發生線粒體自噬反應促進自身的存活。相關成果2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免疫學》。 線粒體自噬是一類選擇性自噬過程,通過特異性降解細胞內受損或者多餘的線粒體,完成對細胞代謝水平和命運決定的調控。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條件下,哪些物質可誘發線粒體自噬反應,又有哪些分子特異性介導線粒體自噬通路的激活,是亟待解答的關鍵問題。
  • 狂犬病毒等會誘導lncRNA表達,對宿主相關基因進行表觀調控
    在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傳染病中,由病毒性病原體(即嗜神經病毒)引起的疾病遠比細菌 該研究報導了多種嗜神經病毒能夠在神經元中誘導表達lncRNA EDAL,EDAL可以特異性結合EZH2並通過調控EZH2的T309位點的 O-GlcNAcylation修飾來促進EZH2通過溶酶體途徑降解,最終促進抗病毒多肽PCP4L1表達從而抑制多種噬神經病毒增殖的分子機制,為進一步研究嗜神經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 IPTG的誘導原理,以及有哪些作用?
    IPTG(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是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誘導物質,是一種作用極強的誘導劑,不被細菌此時,I序列在PI啟動序列操縱下表達的Lac阻遏蛋白與O序列結合,阻礙RNA聚合酶與P序列結合,抑制轉錄啟動。當有乳糖存在時,Lac操縱子(元)即可被誘導。在這個操縱子(元)體系中,真正的誘導劑並非乳糖本身。乳糖進入細胞,經β-半乳糖苷酶催化,轉變為半乳糖——即生理上的誘導劑。
  • CRISPRi降低pET系統滲漏表達水平
    本研究以目前表達蛋白常用的pET系統為研究靶標。將表達有目標蛋白基因的pET載體導入BL21(DE3)中,向培養基中加入誘導劑IPTG,誘導基因組上的T7RNA聚合酶表達,繼而誘導pET載體上目標蛋白的表達。
  • 組裝細菌「大殺器」 免疫系統避免「走火」有絕招
    緊張有序的備戰場景,每天在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輪番上演——敵人觸碰警戒線;警戒巡視系統拉響緊急警報;信號兵就位發出組織防禦反擊的信號;基地提供物資保障;作戰部隊全員出動;整裝之後,旋即發兵,與敵交火。「就像炮彈上膛後,才給裝配引線一樣,我們發現免疫細胞遷移出血管時,才會在血管內皮細胞上結合一個特殊分子,進而『引爆』免疫細胞殺滅細菌的能力。」論文通訊作者曹雪濤通俗地解釋道,機體用這一機制限制免疫細胞只有遷移到感染部位後才能「正當防衛」,以避免免疫系統的「走火」。
  • 高中數學:常用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總結,解題利器,及時掌握
    誘導公式是三角函數的一大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轉成銳角三角形,這樣更加便於同學們去進行計算。然而誘導公式眾多,課本也沒有系統的總結歸納,就導致許多同學記混淆。那麼,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記住三角函數誘導公式,下面老師把常用的誘導公式做了一個系統的匯總,同學們可以提前列印下來背,吃透,這樣能大大提高做題效率。註:文末有完整版電子列印資料的獲取方式。好了,由於篇幅限制,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的話就多多關注吧!
  • 權威科普:西甜瓜綠色防控—植物誘導免疫及其在西甜瓜防病中的應用
    如用菸草壞死病毒TNV (tobacco necrosis virus )誘導處理瓜類後,能使瓜類抵抗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的10多種病害,而瓜類刺盤孢(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TNV及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lachrymnas )都可誘導對炭疽病抗性。因此,與動物系統中免疫反應的高度特異性不同,植物誘導免疫反應是非特異性、廣譜的。
  • 科學家發明光調控基因表達系統
    我國科學家在合成生物學與光遺傳學前沿領域獲得重要突破,發明了一種簡單實用的光調控基因表達系統,將可以廣泛應用於基礎研究領域
  • 超嗜熱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 RadA 蛋白的克隆表達及其輻射可...
    研究發現在細菌、真核生物、甲烷古菌和嗜鹽古菌細胞內RecA/Rad51/RadA 均可以受紫外線輻射誘導轉錄。而對極端嗜熱古菌中的RadA 輻射可誘導性仍存在爭議。通過體外表達極端嗜熱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RadA 蛋白, 製備抗體, 利用免疫學方法並結合RT-PCR 分析, 對嗜熱古菌S. tokodaii 中RadA 的輻射誘導進行了研究。
  • 重組蛋白的誘導表達方法MedChemExpress
    5.重組蛋白表達體系對比表達體系優缺點原核體系繁殖快、成本低,產量高,但不能進行糖基化修飾,常為包涵體哺乳動物細胞結構與天然蛋白最接近,完善的翻譯後加工,活性更好,但表達水平較低,周期長,技術要求高酵母細胞易操作,蛋白背景弱,適合大規模生產,便於純化,但存在產量不高以及糖基化達不到要求等問題昆蟲細胞功能與天然蛋白相似,對於部分有毒性或較難表達蛋白有優勢,但糖基化程度低,形式比較單一,活性不如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  6.重組蛋白表達體系選擇
  • Science:共生細菌幫你抗過敏
    2015年7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人體內共生菌群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平衡,
  • 高壓氧誘導抗氧化應激基因表達
    與臨床治療相比,我們分析了人內皮細胞在HBO治療後的全部基因表達。我研究顯示HBO治療後抗氧化基因、保護基因表達升高,增強了對致命氧化應激的抵抗。我們研究顯示,HBO可以誘導內皮細胞抵抗氧化應激,對於促進健康衰老提供一種簡便的治療方式。
  • 初學者如何做好蛋白表達?這 8 個知識點收好
    下面是義翹神州整理總結的蛋白表達的純乾貨,不敢說嘔心瀝血吧,但絕對算是蛋白表達的良心製作。再說一遍,以下內容全是乾貨,內容量大,還有進階版的案例分析,喜歡的可以先收藏。 ???細菌的複製起始點(ori) ? 特定宿主的抗生素選擇框(如潮黴素 B、黴酚酸、嘌呤黴素、殺稻瘟菌素 S 等) ?
  • :表達細菌鞭毛蛋白的癌細胞可作為一種抗癌疫苗
    研究人員認為經改造後表達一種細菌鞭毛蛋白(flagellin)的腫瘤細胞可能代表一種新的對抗癌症的免疫接種策略。美國紐約市大學西奈山醫學院Julie Magarian Blander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證實,一種癌細胞系改造後表達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與鞭毛蛋白的融合物,接著將這些改造後的癌細胞注射到小鼠中,然後在小鼠皮下注射活著的親代腫瘤細胞(parental tumor cell),結果這些小鼠能夠有效地抵抗癌症產生。
  • 共生腸道細菌的鞭毛激活TLR5以調控肝臟脂代謝
    腸道微生物組被發現與甘油三酯和HDL-C在體內的變化有關,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各種體內和體外模型來揭示HFD誘導HDL-C水平的獨特機制:HFD有利於小鼠鞭毛細菌的生長,促進小鼠肝臟中鞭毛蛋白含量和HDL-C水平升高;鞭毛蛋白激活肝細胞表面的TLR5促進ApoA1的產生,因此,肝TLR5或可作為升高HDL-C水平的治療靶點。
  • 組成性表達指不大受環境變動而變化的一類基因表達
    當周圍的營養、溫度、溼度、酸度等條件變化時,生物體就要改變自身基因表達狀況,以調整體內執行相應功能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從而改變自身的代謝、活動等以適應環境。生物體內的基因調控各不相同,仔細觀察基因表達隨環境變化的情況,可以大致把基因表達分成兩類:①組成性表達(constitutiveexpression)指不大受環境變動而變化的一類基因表達。
  • 「可控性和靶向性c-met表達系統的建立及其促肝細胞再生的研究...
    但由於病毒載體導入體內後表達部位和表達量很難控制,因此需要開發能在體內特定部位或特定細胞表達並接受外界調控的表達系統,在本研究中我們是通過特異性啟動子和改進的Tet系統來實現這一目的。白蛋白是肝臟表達的血清蛋白,其組織特異性表達的基礎在於白蛋白基因存在特異性調控序,可與肝臟富含的轉錄因子特異性結合,刺激基因高效轉錄。因此利用白蛋白啟動子的調控可以使得目的基因在肝細胞的特異性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