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性表達指不大受環境變動而變化的一類基因表達

2020-11-23 路飛娛樂圈

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當周圍的營養、溫度、溼度、酸度等條件變化時,生物體就要改變自身基因表達狀況,以調整體內執行相應功能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從而改變自身的代謝、活動等以適應環境。生物體內的基因調控各不相同,仔細觀察基因表達隨環境變化的情況,可以大致把基因表達分成兩類:

①組成性表達(constitutiveexpression)指不大受環境變動而變化的一類基因表達。其中某些基因表達產物是細胞或生物體整個生命過程中都持續需要而必不可少的,這類基因可稱為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這些基因中不少是在生物個體其它組織細胞、甚至在同一物種的細胞中都是持續表達的,可以看成是細胞基本的基因表達。組成性基因表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表達強弱也是受一定機制調控的。

②適應性表達(adaptiveexpression)指環境的變化容易使其表達水平變動的一類基因表達。應環境條件變化基因表達水平增高的現象稱為誘導(induction),這類基因被稱為可誘導的基因(inducible gene);相反,隨環境條件變化而基因表達水平降低的現象稱為阻遏(repression),相應的基因被稱為可阻遏的基因(repressible gene)。

改變基因表達的情況以適應環境,在原核生物、單細胞生物中尤其顯得突出和重要,因為細胞的生存環境經常會有劇烈的變化。

例如:周圍有充足的葡萄糖,細菌就可以利用葡萄糖作能源和碳源,不必更多去合成利用其它糖類的酶類,當外界沒有葡萄糖時,細菌就要適應環境中存在的其它糖類(如乳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開放能利用這些糖的酶類基因,以滿足生長的需要。即使是內環境保持穩定的高等哺乳類,也經常要變動基因的表達來適應環境,例如與適宜溫度下生活相比較,在冷或熱環境下適應生活的動物,其肝臟合成的蛋白質圖譜就有明顯的不同;長期攝取不同的食物,體內合成代謝酶類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基因表達調控是生物適應環境生存的必需。

相關焦點

  • 環境如何影響基因表達
    這些社會性互動的結果會進入我們細胞的控制室,改變基因的強弱表達,從而影響我們的習性、行為、生理、心理與健康。美國知名科學作家戴維·多布斯日前撰寫了《基因的社會生活——改變你的分子組成》一文,介紹了科學家們的新進展,生動地展現了基因的另一面。
  • 環境影響基因表達
    原標題:環境影響基因表達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基因不斷地和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鄰居、家人,以及我們自己的心態「對話」。這些社會性互動的結果會進入我們細胞的控制室,改變基因的強弱表達,從而影響我們的習性、行為、生理、心理與健康。
  •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1:29:19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Dominic Grün課題組,在細胞空間狀態下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 ...PfRecQ1調控惡性瘧原蟲抗原變異基因家族相互排斥性表達的分子...
    瘧疾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寄生蟲病。致病性最強的惡性瘧原蟲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造成數以億計的臨床感染病例,並導致近50萬人死亡。惡性瘧原蟲獨特的var基因家族(約60個基因組成)編碼的變異抗原PfEMP1是惡性瘧原蟲在病人體內實現免疫逃逸的關鍵因子。
  • HLA等位基因特異性表達動態變化
    HLA等位基因特異性表達動態變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1 16:26:41 美國哈佛醫學院Soumya Raychaudhuri
  • 差異基因表達分析(上)
    廣義概念的定量PCR技術是指以外參或內參為標準,通過對PCR終產物的分析或PCR過程的監測,進行PCR起始模板量的定量。狹義概念的定量PCR技術(嚴格意義的定量PCR技術)是指用外標法(螢光雜交探針保證特異性)通過監測PCR過程(監測擴增效率)達到精確定量起始模板數的目的,同時以內對照有效排除假陰性結果(擴增效率為零)。
  • 科學家建立一種基因表達動態示蹤的新技術
    但是受現有標記技術的限制,對其功能注釋極具挑戰性。監測內源基因活性的常規方法是將螢光蛋白精確插入蛋白編碼框中,但是,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非編碼基因和低豐度轉錄的基因。sgRNA,類似於一個GPS可以將Cas核酸酶直接導向目標核酸位點,具有高特異性、高效率和多功能性。儘管各種誘導性sgRNA已經被開發用來接收活細胞中的內源信號,但這些方法只能用於某些功能明確的小RNA的反應。
  • Cell:調控哺乳動物基因表達的分子開關
    Collins說,控制基因表達的三種傳統技術都有局限性。遺傳學技術使「敲除」變得不可逆,因此研究基因在發育過程不同時間點的功能變得很困難。利用小分子(如四環素)的方法不能完全阻斷靶蛋白的表達。RNA幹擾(RNAi),利用小RNA阻斷mRNA功能的技術,只是部分阻斷表達,而且經常阻斷與靶基因序列相似的基因的表達。
  • 基因表達+突變分析利器
    小夥伴們大家好呀,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於2020年9月1日發布的資料庫muTarget(http://www.mutarget.com/),分析實體瘤中基因表達變化和突變狀態的資料庫。muTarget資料庫:連接實體瘤中基因表達變化和突變狀態的平臺
  • Science:從基因表達層面解析為何「男女有別」
    這些性別差異被不同程度地歸因於荷爾蒙、性染色體、基因型×性別效應、行為差異和環境暴露的差異。然而,至今為止,它們的機制和基本生物學原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許多以前未曾以這種方式表徵的組織,來探索人類轉錄組中性別差異的普遍性和遺傳機制。最近,研究人員在Science雜誌發文。
  • Science兩連發 | 人類胎兒基因表達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得益於新技術與新計算方法之間的協同作用和單細胞生物學領域的飛速發展,我們對人體生殖和早期胚胎階段的細胞種類和動態變化有了深入了解。相比早期發育階段,胎兒發育伴隨著各種器官的生長和成熟,以及幾百上千種細胞的擴增和分化。對於這一階段的研究尤其是單細胞水平的分析更具有挑戰性,這主要是由於胎兒的細胞數量和種類在數量級上的快速增加,而傳統的低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已經不足以解釋生物系統的複雜性。
  • Nature Cell Biology:一種基因表達動態示蹤的新技術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lncRNAs通過調控某些重要編碼基因的表達,不僅參與了腦發育、神經元分化、突觸可塑性的發生發展,而且參與神經系統損傷之後的修復過程。深入研究lncRNAs,將為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提供新思路。但是受現有標記技術的限制,對其功能注釋極具挑戰性。
  • 細菌誘導表達系統良心總結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一下目前常用的一些細菌誘導表達系統。在談及細菌啟動子中,首先要說到最早用於表達的是Lac乳糖操縱子。由 啟動子Plac + 操縱基因lacO + 結構基因組成。其轉錄受CAP正調控和lacI負調控。
  • 環境也能決定性別?科學家發現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學過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通常為XY、XX組合分別代表男女。如果告訴你很多生物的性別並不是由染色體決定,而是由不同的環境決定,你會感到震驚麼?環境如何決定性別?科學家還真發現了這個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
    同樣發表在 Genome Medicine 中的論文描述了 GTEx 等位基因特異性表達資源。另一篇 Science 上還發布了由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 Barbara E. Stranger 領導的性別對基因調控和罕見基因變異影響的論文。
  • 從禿頭來看基因的表達
    作為高中3+1選修生物的人來說,我幾乎把隱性基因是什麼給忘了……這怎麼行?於是我又重溫了一遍相關知識。來,讓我們一起回到高中課堂。對於等位基因Aa,我們假設禿頭基因是A,正常基因是a,那麼Aa、AA、aA都會禿頭。aa則不會禿頭。禿頭概率是75%。也就是說。A基因有著強勢的性狀表達特徵。
  • 基因表達調控機理的關鍵在蛋白質與核酸的相互作用上
    另一類是依賴ρ因子的終止子,即其終止轉錄的作用需要ρ因子的協同,或至少是受ρ因子的影響。不同的終止子的作用也有強弱之分,有的終止子幾乎能完全停止轉錄;有的則只是部分終止轉錄,一部分RNA聚合酶能越過這類終止序列繼續沿DNA移動並轉錄。
  • Nature等多篇論文揭示生命早期的TLR5表達會影響長期的腸道菌群組成
    這是由卡路裡攝入不足和一種與腸道內細菌異常定植有關的被稱作環境性腸病(environmental enteropathy)的免疫功能障礙共同導致的。被稱為B細胞和T細胞的免疫細胞要能夠正常地發揮功能部分上取決於它們在早期發育期間接觸的非致病性微生物,這是因為這種接觸對腸道菌群中的微生物物種組成和隨後對致病性微生物攻擊的抵抗性產生長期影響[4]。
  • 科學家如何操縱基因表達?(上)
    基因的敲低、敲除和敲入為了研究某個基因的功能,科學家經常需要操縱某個基因的表達。常見的方法有兩種:降低該基因表達,或完全敲除該基因。這兩種方式操縱的位置,位於遺傳信息流的不同地點。DNA雙螺旋之父克裡克,早在上世紀就提出了關於遺傳信息的中心法則。
  • 《細胞》:1/4衰老基因表達能被「七分飽」逆轉
    通多對年輕的細胞和年老的細胞的對比,研究者從細胞類型組成、細胞類型特異性差異表達基因、核心調控轉錄因子及細胞間信號通訊網絡等方面,尋找到衰老的表現,並全方位解析了衰老和節食對大鼠不同組織器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