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一件難事,這通常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聰明,只要我們變得更聰明,思考就會像直覺一樣簡單流暢。
然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這更是一件難事。
《直覺泵》就是能讓我們變聰明的書。
科學作家萬維鋼在這本書的推薦序中寫道:
「要想橫掃街頭混混,你最好的辦法是學習專業的搏擊術。要想在思想上變聰明,你需要高級的思維訓練——學哲學。
讀完這本書,你的思維水平會有一個不可逆的提高。
再聽到別人一本正經的愚蠢言論,你會受不了。想起以前自己說過的那些隨意的話,你會感到臉紅。」
哲學何以讓人變得更聰明?
◆哲學是破解大問題的軍用武器
何謂大問題?
大問題並不一定是指問題的對象有多宏大,而是它牽涉到對套路底層建構的反思,無法用既有的認知套路來解決。例如:
當你手上有一把鏟子,面臨著要挖出一個用來種樹的坑的任務時,鏟子就是一種套路,我們無需去反思,直接拿起鏟子就挖坑。
如果情境突然變換,你面臨著要挖出一條隧道的任務,在這種情境下,鏟子這個套路雖然也能起到作用,但它會讓你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起到負面效果。
我們需要跳脫出套路思維
今天的我們正處在一個變化萬千的境況中,我們每天獲取的信息都是海量的,並且經常是互相矛盾的,昨天我們得意洋洋地遵循了某個套路而做出的抉擇,很可能明天就讓自己懊悔不已。
處在當下的你我,都需要跳脫出套路思維,才不會在各種信息浪潮的衝擊下,像水上的浮萍一樣迷失方向。
而哲學,就是培養反思套路能力的學問。
◆好用的思考工具需要堅實的地基
《直覺泵》表面上是一本推薦思考工具的書,書中推薦了77個思考工具,好像是介紹了77個認知套路,但《直覺泵》一書的實質,其實是幫助讀者建立一種不同於套路思維的哲學思維。
市面上有很多書籍都在推薦思考工具,比如如何論證、如何舉例、如何規避謬誤的邏輯法則,以及各種心理學效應,這些思考工具確實是有益的,《直覺泵》的第一部分也介紹了一些「通用思考工具」。
如果僅僅掌握這些思考工具,而不問工具背後的問題場景,這就像你手中同時有一把鏟子和一臺挖掘機,但對自己所處的整體場景缺乏整全的認知,你很可能會用鏟子去挖隧道,用挖掘機去種樹。
《直覺泵》在第一部分介紹完「通用思考工具」之後,在第二部分隨即進入到如何運用思考工具解決大問題的語境中去了。
大問題是根本,思考工具是為了解決大問題而陳列在案的。
很多讀者表示,第一部分「通用思考工具」比較易懂,但進入到第二部分就開始有些讀不懂了。《直覺泵》一書的閱讀難度,就在於它力圖打造把捉大問題的認知地基。
單純地獲取思考工具總是簡單的,難就難在建立堅實的地基。哲學便是使得思考工具得以紮根的認知地基。
好用的思考工具,需要紮根在堅實的地基上才能發揮作用。
「我要寫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書」
丹尼爾·丹尼特
《直覺泵》的作者、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在此書的前言中寫道:「我要寫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書」。
其實,丹尼特在前言中立的這杆旗有點「打臉」了,因為中外讀者都反映此書有些難懂,尤其是從第二部分往後更是讓人撓頭。
這並不是丹尼特言而無信,他已經很努力了。
《直覺泵》的立意確實是一本寫給外行人讀的「哲普」書,丹尼特也儘可能通過場景舉例的方式進行論述,但緣何此書依然如此難懂?原因如下:
◆《直覺泵》的作者何許人也?
書難讀,首先是因為作者水平很高。雖然是一部寫給外行人的「哲普」書,但是高水平的作者會不自覺地默認讀者應當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
丹尼爾·丹尼特有什麼來頭?
他目前的工作是塔夫斯大學哲學系的教授、Austin B. Fletcher講座哲學教授及認知研究中心的共同主任。
丹尼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意識、生命、計算和智能。
他在心智哲學方面有極其重要的貢獻,創造了「意向立場」、「他者現象學」、「直覺泵」等概念,推進了哲學這門學問的進展,獲評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是在世哲學家中已名留哲學史之人。
曾榮獲被譽為「心靈哲學諾貝爾獎」的讓·尼科獎,還被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稱讚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哲學家,他就是下一個伯特蘭·羅素」。
丹尼特不僅是哲學家,更是一位跨學科大咖。
西方哲學發展到了當代,了解現代科學的發展是當代哲學家的必修課。
丹尼特在跨學科研究方面更是西方學者中的佼佼者,他除了哲學家的身份之外,也是一名傑出的認知科學家,並且對生物演化理論也有獨到的研究。
作為一部介紹如何運用思考工具解決大問題的著作,《直覺泵》中的大問題橫跨了多個領域,包括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等等,可謂一冊在手,等於百書在兜。
此書之難讀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丹尼特默認你對多門學科的基本背景知識有一定的儲備。而在這種跨學科背景之上,就能夠展開一種高階思維。
◆哲學思維——高階思維
何謂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就是不拘泥於某一種特定的認知範式中,而具有跨學科的全局視野。
正如之前所言,如果要培養自己反思套路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被特定的學科認識範式所限,而要站在一個跨學科的視角,在更高的維度夯實我們的認知地基。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哪一門學問更要求人具有跨學科的高階思維,哲學當仁不讓。
哲學是關於知識的知識(the science of science),如果說實證科學旨在打造能夠解決特定問題的認知套路,而哲學便是反思這些套路究竟好不好用的學問。
反思套路的思維必然是一種高階思維,而高階思維所運用的思考工具,具有較高的認知門檻,這也是《直覺泵》難懂的原因之一。
◆這是什麼梗?
哲學家在解答大問題時所運用的思考工具,在《直覺泵》一書中就是所謂的「直覺泵」。
什麼是直覺泵?
哲學家所面臨的大問題往往都是極為抽象和複雜的問題,並且這種問題通常難以通過數學計算的方式加以解決,這時候就需要哲學家通過構想思想實驗的方式,把複雜問題轉換為憑直覺就能做出判斷的問題,從而讓問題變得容易解決。
簡言之,直覺泵的核心構件是思想實驗。思想實驗對於直覺的調取,就像水泵對於水的調取一樣,故名「直覺泵」。
以下是一些經典的直覺泵示例:缸中之腦、孿生地球、哲學殭屍、生命遊戲、語義引擎……
這些都是哲學家運用過的經典思想實驗,它們行之有效地回答了一些大問題,也是在專業人士看來是常識的「哲學梗」,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確有著無法輕易跨過的認知門檻。
這也是為什麼《直覺泵》是一本好書,卻不是一本好懂的書。
60天,帶你讀懂《直覺泵》
天下沒有便宜的寶藏,思維金礦更要搏而後得。
《直覺泵》難懂,與它能帶給讀者的認知價值是相輔相成的。
為了讓《直覺泵》這座思維寶藏不至荒廢,我們為你請來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英瑾教授,專門為《直覺泵》開設線上精讀班,讓更多有意提升認知和思維的讀者,能夠有機會讀懂、讀透這本書,掌握哲學所蘊藏的高階思維。
徐英瑾教授之於《直覺泵》的「唯十」與「唯一」
領讀官:徐英瑾
◆唯十:如果要在國內找到10位於丹尼特的學術領域最契合的學者,徐英瑾教授位列其中。
徐英瑾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心智哲學、人工智慧哲學、認知科學哲學;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於美國聖母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唯一:如果要在10位最懂丹尼特的學者中,選出一位在「哲普表達」上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老師,徐英瑾老師首屈一指。
不只是復旦教授,他還是一位小說家;不僅研究人工智慧,在日本文化、漢代歷史研究方面,他同樣有所建樹。有了這些對生活世界的種種關注,無論多麼複雜的哲學問題,他都能夠講得清晰、說得透徹。
戳此購買,立減100元
◆領讀官將會交付給你的精讀價值
1.為你提供最佳的閱讀路徑:
比如,徐老師推薦這書要倒著讀,即先從第八部分「做個哲學家是怎樣一種體驗」開始讀,此部分對於非哲學專業出身的人士而言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此外,徐老師也會指出哪些是此書是重點內容,讓你閱讀的時候有所預期。
2.為你補全「哲學梗」的背後故事:
哲學殭屍、常識心理學、模因、孿生地球,這些丹尼特默認你本來應該知道的「哲學梗」,徐老師為你補全它們的背景信息,讓你能精準領會丹尼特的哲學表達。
3.為你詳述丹尼特的核心思想:
丹尼特作為名留哲學史之人,他提出了哪些哲學創見推進了哲學這門學問的發展,徐老師會加以重點詳述。
◆精讀班要求你親自閱讀
雖然開設了精讀班,但對於丹尼特這部重磅神作,在參與精讀班之前最好提前讀一讀,對此書的大致內容心理預期後再參與精讀班會更有收穫。
在精讀班正式更新前,我們為你預留了一些提前閱讀的時間,並且在5月15日之前訂購此精讀班,還可享受立減100元早鳥價。
戳此購買,立減100元
如果你還未來得及翻開這本書,請利用這段時間進行預讀,掌握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如果你已經讀過這本書,那就可以用開班前的時間,記下自己的困惑所在。
從今天起至5月15日,你隨時可以到湛廬閱讀App《直覺泵》精讀班的評論區,留下你的思考和困惑。徐老師會選擇其中的問題,用音頻加餐的方式為你進行解答。
被選中問題的用戶將會獲贈《直覺泵》的電子書,方便你書不在手的時候也能參與精讀班。
寫在最後:
思考是一件難事,這通常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聰明,只要我們變得更聰明,思考就會像直覺一樣簡單流暢。然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這更是一件難事。
《直覺泵》就是一本讓我們變得更聰明的書,所以它很難讀。
但願此精讀班能幫助你讀懂、讀透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