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實驗室研究發現:親密關係中,大多數分手根源是隱形攻擊

2020-12-04 白墨玉宸

隱形攻擊的概念

隱性攻擊泛指一些表面上看似開玩笑,實際卻對你的人格進行攻擊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互相批評、抱怨、指責,甚至是惡語相向,本質是消極負面。

這種行為的展現形式,往往是借開玩笑的方式來實現其真正目的,打擊你或者嘲諷你,還有一種指桑罵槐的方式也尤其突出,讓你忍無可忍的同時又無從還擊。

隱形攻擊的例子

一對情侶手牽手逛玉石店,女店員表現十分熱情,主動介紹店內特色玉石,女孩看到玉石很高興,因為她有收藏玉石的愛好。

她指著一款紫水晶手鍊說:「美女,請把這款拿出來,我試戴一下。」

「好的,稍等。」店員幫女孩帶上手鍊。

女孩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很是喜歡,轉頭問男友的意見,男孩嬉皮笑臉的說:「你的手腕那麼肥,看起來像是打針時扎的橡皮圈,勒得好緊,不美觀又影響血液循環。」

女孩當時氣得滿臉通紅,取下手鍊就走了,男孩還不以為意,轉頭對店員說:「不好意思,別見怪,她不是有意的。」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言語對女友造成了隱形傷害。

隱形傷害體現在哪裡:

首先,男孩直戳女友的痛點——肥;

其次,男孩運用的比喻太過分,玉石對人體有益,具有一定質感的能量和寓意,而後種說法是暗喻女友有病嗎?

最後,男孩說不美觀又影響血液循環,實際上是指女友的手腕戴手鍊不好看,還有暗指肥胖對身體的影響。

如果女孩很心寬的話,那麼這些話也只是一時之氣,如果女孩很在意男友這樣說自己的話,那麼後果就比較嚴重了。

女孩會沉浸在被當眾嘲諷的複雜情緒中,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這些話是男友說的;

女孩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對愛情也失去信心,沒有人希望伴侶嘲諷自己,這種愛情是種折磨;

女孩當然知道自己的現狀,正因為有了另一半,感覺有了依靠,所以不在意形象也是重要原因。

總而言之,無論是開玩笑還是大實話,這種隱喻的說法確實會傷害到對方,那麼就是錯誤的。

怎樣才能不向對方隱形攻擊

1、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特質,行為特質,說話方式等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深入探索,目的是:對自己的一切言行進行有效的掌控。

2、其次是了解對方全方位地了解對方

不僅要了解對方的優缺點,尤其要了解對方的弱點,最在意的是什麼?底線和原則是什麼?

回想一下,初相識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性格中某些特質冒出來嚇走對方,那麼熟悉了彼此之後,就會變得隨意,忘了分寸。

所以,我們要克制住自己性格中會傷害對方的部分,也要呵護對方的弱點和在意的部分,堅決不要踐踏對方的原則和底線。

聽故事解讀背後的信息

男孩對這段關係有絕對的安全感,或者是優越感;

他原本就具備這種言行特質,只是在特定情況下,通過一些刺激形成本能反應了。

他完完全全陷入自我狀態中, 沒有顧及女友的感受。

所以他說話才會這樣口無遮攔。

如果想要挽回關係的話,建議男孩這麼做:

暫時放下女友胖這個事實,以維護女友自尊心為主;

對自己男友身份做得不到位的對方,進行深刻反省,獲得女友原諒;

然後再找機會深入討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並幫助她用科學、健康的方法減肥;

認知:只要一天是情侶關係,就要與她共進退,共榮辱,好好珍惜;

後話:即使做不了情侶,也應該祝福彼此,各自安好。

相關焦點

  • PUA大流行的時代,你需要了解親密關係中這9種隱形攻擊
    Gottman(2000)「愛情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很多伴侶分手的原因,都不是什麼大困難,也不是雙方不夠相愛,而是生活的瑣碎。在一段感情中,我們總會有不滿或衝突,但如何去表達和接受負面評價,關係到我們能和另一半走多久。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親密關係中的負面評價。01.
  • PUA、家暴、冷暴力…如何發現親密關係中隱藏危險,保護自己?
    ,就是如何明辨生活中,特別是親密關係中各種隱秘、無形或潛在的傷害,進而趨利避害,保護自己。 而在男女的親密關係中,還有更多隱秘、難以被發覺,且能夠影響、控制對方情緒和思想的行為,譬如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和相應表現形式。 這種來自你愛人的隱形攻擊是無形的,但卻在持續輸出傷害,更可怕的是它可能已經被你容忍和麻木接受。
  • 深度解讀《愛的博弈》:從「愛情實驗室」,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
    導語人終其一生,都在愛中博弈。在親情的愛中博弈,在友情的愛中博弈,更在愛情之愛中博弈。那麼請問,你累嗎?《愛的博弈》《愛的博弈》以愛情實驗室為主要戰場帶我們走進愛情,了解愛情,認識愛情,更好地追求愛情。本書分為14個章節,分別各自詳盡地描述了愛情的種種維度,有信任,有爭吵,有分有合。
  • 警惕月海相位: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
    完整標題:警惕月海困難相位/關係盤中的月雙魚: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文/顧瀾
  • 愛情心理學:注意親密關係中的雙重陷阱!
    01、從眾陷阱聽過這樣一個笑話:有個人在下班的路上看見一群人在仰望天空,於是他也好奇的抬起頭向上看,然後發現除了藍天白雲外,其他什麼都沒有。慢慢地你會發現這隻狗剛開始受到電擊時還會繼續掙扎想逃出籠子,但循環多次後,即便你把籠門打開,它也不敢再出去了。
  • 心理學筆記-畢生發展(6)成年早期 親密關係 孤獨感和愛情
    大多數年輕人希望在生活中碰到理想的引路人指導他們處理這一時期的困惑和危機。對男性而言,理想往往具有個人主義色彩,一般是指工作領域的個人成就,他們希望在職場中碰到自己的引路人,他們把親密的夥伴,一般是伴侶作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但很少把自己作為他人的支持者。而女性在這一時期更希望「兩全其美」,婚姻和事業同樣重要,她們希望通過與他人的關係來界定自我。
  • 人類圖|親密關係|浪漫愛情、婚姻和親密關係的區分「房鼎容原創」
    這些天受邀坐客一個兩性關係的論壇,這一期主要是關於離婚人士。大家眾說紛紜,呈現出婚姻及兩性關係的面面觀,我稍稍為大家做了梳理和區分、做個分享。兩性關係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大家常常沒有搞清楚,就是浪漫愛情不等於親密關係,也不等於婚姻。
  • 愛情是一個故事丨學會用看故事的方式理解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
    他是著名愛情心理學大師、也是愛情三角論提出者,他認為愛情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愛情故事,人們基於自己的故事去建構親密關係,並在此過程中塑造、調整故事。在《愛情是一個故事》一書中,作者羅伯特從如何理解愛情故事、愛情故事的分類及思考、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愛情關係三部分帶領讀者以全新的視角剖析愛情。
  • 愛情出現這3種情況,是分手的「徵兆」
    愛情出現這3種情況,是分手的「徵兆」愛情是什麼滋味呢?有人說是糖果般的甜蜜,也有人說是淚水的鹹味。每個人對於愛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因為每個人的愛情都是獨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有的人在故事裡成為主角,和自己的王子相守到老,有的人在故事裡淪為路人,做了愛情的配角。
  • 你的過度付出,才是你親密關係的「元兇」
    愛情永遠沒有道理可講,如果說在職場中「越努力,越幸運;越付出,越收穫」,那在愛情中則剛好相反。 往往「越努力,越不得;越付出,越失望」。 雖然我們對另一半真心相待本無可厚非,但這個「好」一定是有尺度和底線的。
  • 80、90後青春記憶裡的《單身情歌》,藏著一個破壞親密關係的元兇
    抓不住愛情的我總是眼睜睜看她溜走世界上幸福的人到處有為何不能算我一個為了愛孤軍奮鬥早就吃夠了愛情的苦在愛中失落的人到處有它也是親密關係破壞的主要元兇之一。有的人在經歷過一兩次不如意的愛情之後,往往很難再投入在愛情中,因為他們覺得「天下的男/女人都一樣」,都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那種愛情,最後他們甚至會想,與其最後都是分手的結局,不然現在先不要貿然談戀愛。
  • 麥當勞CEO因與員工發生親密關係被解僱,反映了職場戀情的新趨勢
    伊斯特布魯克緊隨英特爾CEO布賴恩·克爾扎尼奇的腳步,他去年也被迫辭職,原因是該晶片製造商發現,克爾扎尼奇與他人的關係,違反了適用於所有管理者的「非親密關係」政策。其他因兩相情願的親密關係而被解僱的著名公司的CEO,還包括在線旅遊公司Priceline的達倫·休斯頓、百思買的布萊恩·鄧恩和航空航天公司波音的哈裡·斯通西弗。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激情、承諾,你與完美愛情之間缺什麼?
    愛情=親密+激情+承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構成兩個人的戀愛關係。「親密」是愛情關係裡的溫暖體驗,即所謂的情感。想要跟一個女生構成戀愛關係,就按照這個公式:愛情=親密+激情+承諾,進行分析,缺啥補啥,三者都具備了,你們就能在一起!A同學問:老師,我女朋友不理我了,我該怎麼辦?
  • 你想像中的愛情,是雙方相似還是互補?90%的人選擇互補,你呢?
    在生活中,總會有人問:「是相似的還是互補的親密關係更適合我?」似乎大多數人都認為互補更好。但也有人覺得相似更好一些,雙方的溝通方式接近,人生觀、價值觀也接近,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誤會的發生,更能互相理解。45分鐘的盲約之後發現,觀點相似的學生比不相似的更加喜歡彼此。研究表明,相似是有吸引力的,相似的人更容易相處,而「性格不合」則常常作為男女分手時的經典臺詞。痴男怨女們初聽這條理由時仍會垂死掙扎,「當初在一起時還情意綿綿地說什麼性格互補,怎麼一到分手就成了性格不合?」
  • 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產生關係,有一種愛情叫假性親密
    心理學家認為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甚至產生關係,否則你們兩個會進入一段假性親密的愛情中。什麼叫做假性親密?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接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在電影《完美陌生人》中,其中幾對夫妻都存在著一種「假性親密關係」。他們在外人面前扮演著幸福的夫妻,但是私底下卻很少交流,甚至一方早已經選擇移情別戀。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一個是著名的整形醫生,一個是著名的心理醫生。
  • 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原標題: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現在,親密關係暴力比較多發,但有些在我國法律裡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相關界定。如果你的親密關係裡已經有了暴力行為,要認清楚周圍的風險,保持謹慎和理性。   親密關係中常見的暴力   肢體暴力:有程度之分。我推你一下,推搡就不算肢體暴力。
  • 心理學:人們相愛和分手的原因,其實是同一個
    文/學乃身之寶 人都渴望愛與被愛,那是人的需求,這也是人們需要愛情或婚姻的原因,但如果追問下去,"你理想中的親密關係是怎樣的",想必答案是多種多樣的,有人覺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人覺得分享可以讓人擺脫孤獨;有人覺得共同面對可以給人力量,等等,而這些答案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活出真實的自己。
  • 難以拒絕的愛情靈藥 | 化學物質能否左右情感關係
    在每次朗讀中,記憶都會「重新錄製」,而其中的傷痛則被藥物抑制。- Pierpaolo Rovero -這種治療有著很高的成功率。在2018年布魯內特和他的同事的一個研究中,超過七成的患者表示,他們從分手相關的壓力中得到了有意義的解脫。治療後,許多患者說,通讀他們的記憶細節就像「讀小說」。換句話說,故事仍然存在,但是痛苦消失了。
  • 親密關係的真相,他為什麼選擇了你
    所有的愛情都必將走向現實。所有的長長久久的愛情,都需要理由。很多女人被拋棄以後跑來問我:他一開始那麼愛我,為什麼分手的時候說不愛就不愛了呢?那我想問問你們:你覺得他為什麼要一直愛你呢?這個平衡維持住了,愛情就能一直繼續下去,這個平衡維持不住了,兩人之間就會不斷產生矛盾,很快分手。有的姑娘跟我犟說老師,你說的這些我都有啊,他想要什麼我就給他什麼,可他為什麼還是要跟我分手啊。
  • 《幸福實驗室》解析建立親密關係第一步
    國內首檔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茶媽媽小青柑《幸福實驗室》自8月26日在優酷播出以來,以對親密關係的深入剖析、獨到見解贏得無數觀眾的追捧熱議。節目以真人實驗的形式,與都市中追求幸福的男男女女共同探討如何用「積極心理學」的科學方法,緩解焦慮,獲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