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成形為什麼突然這麼受關注?談它與毫米波的天作之合

2020-12-08 EDN電子設計技術

大家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間房間裡當人不多時,手機信號很好;當許多人聚集到房間裡的時候,手機信號就會變差,甚至沒辦法打電話。這種現象歸根到底就是頻譜復用做得不夠好,無法給所有人分配必需的頻譜資源。W9rednc

有三種經典的頻譜復用方法:即時分復用(典型應用:中國移動2G)、頻分復用(典型應用:中國聯通3G)和碼分復用(典型應用:中國聯通3G)。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時分復用、頻分復用和碼分復用的區別。在一個屋子裡有許多人要彼此進行通話,為了避免相互幹擾,可以採用以下方法:W9rednc

1) 講話的人按照順序輪流進行發言(時分復用)。W9rednc

2) 講話的人可以同時發言,但每個人說話的音調不同(頻分復用)。W9rednc

3) 講話的人採用不同的語言進行交流,只有懂同一種語言的人才能夠相互理解(碼分復用)。W9rednc

當然,這三種方法相互結合,比如不同的人可以按照順序用不同的語言交流(即中國移動3G的TD-SCDMA)。然而,這三種經典的復用方式都無法充分利用頻譜資源,它們要麼無法多用戶同時間通訊(TDMA),要麼無法使用全部頻譜資源(FDMA),要麼需要多比特碼元才能傳遞1比特數據(CDMA)。W9rednc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克服以上多路方式的缺點,讓多個用戶同時使用全部頻譜通訊呢?讓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如果在一個房間裡大家同時用同一種音調同一種語言說話會發生什麼?W9rednc

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互相干擾。這是因為信號會向著四面八方傳播,所以一個人會聽到多個人說話的聲音從而無法有效通訊。但是,如果我們讓每個說話的人都用傳聲筒,讓聲音只在特定方向傳播,這樣便不會互相干擾了。W9rednc

在無線通訊中,也可以設法使電磁波按特定方向傳播,從而在不同空間方向的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全部頻譜資源不間斷地進行通訊,也即空分復用(spac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SDMA還有另一重好處,即可以減少信號能量的浪費:當無線信號在空間中向全方向輻射時,只有一小部分信號能量被接收機收到成為有用信號。大部分信號並沒有被相應的接收機收到,而是輻射到了其它的接收機成為了幹擾信號。W9rednc

當使用SDMA時,信號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一方面減少了對其它接收機的幹擾;一方面也減小了信號能量的浪費。W9rednc

在5G通訊中,SDMA是大規模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大規模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陣列,使信號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大規模天線陣列傳送和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例子,而將無線信號(電磁波)只按特定方向傳播的技術叫做波束成形(beamforming)。W9rednc

有了波束成形,眾多小夥伴就可以同時在同一個地方歡樂地刷手機上網而不用擔心信號幹擾的問題。W9rednc

W9rednc

什麼是波束?W9rednc

「波束」這個詞看上去有些陌生,但是「光束」大家一定都很熟悉。當一束光的方向都相同時,就成了光束,類似手電筒發出的光。反之,如果光向四面八方輻射(如電燈泡發出的光),則不能形成光束。和光束一樣,當所有波的傳播方向都一致時,即形成了波束。W9rednc

W9rednc

生活中的光束,光束也是波束的一種W9rednc

W9rednc

工程師利用波束已經有相當久的歷史。在二戰中,工程師已經將波束利用在雷達中,雷達通過掃描波束方向來探測整個空間中所有目標的位置。W9rednc

另一個例子是衛星通訊,也即我們生活中常見用於衛星電視的「鍋蓋天線」。衛星和地面接收天線的距離非常遠,信號衰減非常大,於是衛星信號到達地面時能量已經非常小。因此,我們需要想方設法收取衛星發出的每一點信號能量。當衛星的信號向空間全方向輻射時,絕大多數能量並沒有被地面天線接收到,而是被浪費了。為了避免這種浪費,我們在接收和發射衛星信號時,都會使用波束。這樣,發射的電磁波信號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只要接收天線能對準這個方向,就可以接收到儘可能多的信號。W9rednc

W9rednc

波束的傳統應用是雷達(左)和衛星通訊(右)

W9rednc

W9rednc

如何實現波束成形W9rednc

光束實現很簡單,只要用不透明的材料把其它方向的光遮住即可。這是因為可見光近似沿直線傳播,衍射能力很弱。然而,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信號以衍射能力很強的電磁波的形式存在,所以無法使用生成光束的方法來實現波束成型,而必須使用其他方法。W9rednc

無線通訊電磁波的信號能量在發射機由天線輻射進入空氣,並在接收端由天線接收。因此,電磁波的輻射方向由天線的特性決定。天線的方向特性可以由輻射方向圖(即天線發射的信號在空間不同方向的幅度)來描述。W9rednc

普通的天線的輻射方向圖方向性很弱(即每個方向的輻射強度都差不多,類似電燈泡),而最基本的形成波束的方法則是使用輻射方向性很強的天線(即瞄準一個方向輻射,類似手電筒)。W9rednc

然而,此類天線往往體積較大,很難安裝到移動終端上(想像一下iPhone上安了一個鍋蓋天線會是什麼樣子)。另外,波束成形需要可以隨著接收端和發射端之間的相對位置而改變波束的方向。傳統使用單一天線形成波束的方法需要轉動天線才能改變波束的方向,而這在手機上顯然不可能。因此,實用的波束成形方案使用的是智能天線陣列。W9rednc

W9rednc

普通天線(方向性弱)和智能天線陣列(方向性強)W9rednc

W9rednc

智能天線陣列原理並不複雜。當由兩個波源產生的兩列波互相干涉時,有的方向兩列波互相增強,而有的方向兩列波正好抵消(如下圖)。W9rednc

W9rednc

在波束成形中,我們有許多個波源(即天線陣列),通過仔細控制波源發射的波之間的相對延時和幅度我們可以做到電磁波輻射的能量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即接收機所在的位置),而在其他地方電磁波輻射能量很小(即減少了對其他接收機的幹擾)。W9rednc

此外天線輻射的方向可以通過改變波源之間的相對延時和幅度來實現,可以輕鬆跟蹤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相對位置的改變。W9rednc

W9rednc

波束成型系統架構W9rednc

W9rednc

波束成形與毫米波是天作之合W9rednc

目前波束成形已經被使用在帶有多天線的WiFi路由器中。然而,手機上不可能像路由器一樣安裝WiFi頻段的多根天線,因為天線尺寸太大了。W9rednc

天線的尺寸是由電磁波信號的波長決定的,WiFi和當前手機頻段的電磁波波長可達十幾釐米,因此很難將如此大的天線集成在手機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波束成形和毫米波技術結合在一起。W9rednc

毫米波波段的波長大約是WiFi和手機頻段波長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可以把多個毫米波天線集成到手機上,實現毫米波頻段的波束成形。波束成形和毫米波技術可謂是天作之合,使用毫米波可以給信號傳輸帶來更大的帶寬,波束成形則能解決頻譜利用問題,使得5G通訊如虎添翼。W9rednc

W9rednc

毫米波天線陣列體積很小,可以安裝到手機上W9rednc

W9rednc

結語W9rednc

波束成形可以使信號的能量集中在接收端所在的方向,從而改善頻譜利用效率。波束成形配合毫米波技術可以讓通訊系統擁有高帶寬並且支持大量用戶同時通訊,從而使5G系統如虎添翼。W9rednc

本文作者李一雷,UCLA博士生,高通(射頻組)實習工程師,矽說主筆。本文授權自公眾號矽說(silicon_talks),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W9rednc

W9rednc

相關焦點

  • 美國研首個集成單晶片數字毫米波波束形成器 可實現高頻5G通信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電氣與計算機系的工程師們研發了首款全集成式單晶片數字毫米波(MMW)波束成形器,可為高頻5G通信開闢新道路。該技術可用於改進車到車通信、自動駕駛、衛星網際網路和國防等行業。
  • 5G要用毫米波,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毫米波這個頻段,我們再談論的就不是幾十兆赫茲的帶寬,它將會是幾百兆、甚至千兆級的帶寬。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沈磊如此表示。但不可否認的是,毫米波有兩個致命短板:氧分子對它的吸收會比低頻譜明顯,所以毫米波頻譜衰減的比較快;另外,該頻段穿透障礙物的能力比較差,無法穿過障礙物。之前
  • 6GHz以下和毫米波,對於5G頻譜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問題來了,毫米波既然這麼好,為什麼到了2020年,我們還沒用上呢?因為它不好做呀!基站和手機的通信,就像是兩個人隔空喊話。這時候就要講到一個關鍵技術,波束成形。 2G、3G時代的基站,就像是大喇叭,無差別地向四面八方發射信號。距離太遠聽不清怎麼辦?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毫米波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在介紹我們的主角之前,先對無線通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便能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我們都知道,「高傳輸速率」是5G的一項關鍵技術指標。那麼怎樣提高傳輸速率呢?這裡的傳輸速率,即單位時間裡通過信道的數據量。所謂的無線通信是利用無線電磁波進行通信。
  • 告別手機「轉菊花」,我們要靠 5G 毫米波
    依據上表,波長在 1 到 10 毫米之間的電磁波,通常對應於 30GHz 至 300GHz 之間的無線電頻譜,也就是廣義上的毫米波。不過這個定義也不是那麼嚴格,24.25GHz 電磁波的波長是 12.37 毫米,也可以叫它毫米波,雖然它比較像毫米波裡面的姚明。
  • 環旭電子5G毫米波實驗室落成 推進5G天線模塊測試服務
    全球電子設計製造領導廠商環旭電子近日宣布,於2020年2月初建成第一座5G毫米波實驗室。其中,天線量測暗室可支持探針式毫米波天線近、遠場量測;小型緊縮場暗室則可支持主動式3D天線場型測量及波束成形(Beam forming)、波束跟蹤量測(Beam tracking)等。
  • 廣播百科 毫米波
    wave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物理特點與光波相比,毫米波利用大氣窗口(毫米波與亞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時,由於氣體分子諧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減為極小值的頻率)傳播時的衰減小,,受自然光和熱輻射源影響小。
  •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其中,毫米波(millimeterwave),通常指頻段在30~300GHz,相應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它的工作頻率介於微波與遠紅外波之間,因此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毫米波是什麼,有哪些優點?
    現在常用的5GHz以下的頻段已經非常擁擠,為了尋找新的頻譜資源,各大廠商 想到的方法就是使用毫米波技術。 毫米波的定義 微波波段包括:分米波,釐米波,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其中,毫米波(millimeterwave),通常指頻段在30~300GHz,相應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它的工作頻率介於微波與遠紅外波之間,因此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
  • 毫米波雷達技術及應用大解析(內有大量PPT乾貨) | 雷鋒網公開課
    電磁波按頻率劃分有這麼幾個典型的頻段:平時用的無線電是低於300Mhz的頻段,主要是AM,FM廣播使用。微波頻段是通信和雷達使用的主要頻段,這是個很寬的頻,有300Mhz--300GHz,我們要講的毫米波是微波的一個子頻段。
  • 5G的新武器毫米波,那為什麼是毫米波?
    毫米波在通信、雷達、遙感和設點天文等領域有大量的應用。要想成功地設計並研製出性能優良的毫米波系統,必須了解毫米波在不同氣象條件下的大氣傳播特性。毫米波頻段沒有太過精確的定義,通常將30~300GHz的頻域(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毫米波(mmWave):頻段之戰
    毫米波將高度定向天線與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相結合,可提供極為安全可靠的鏈路。紐約大學理工學院的 Ted Rappaport 博士和他的學生已經開始研究 28GHz、38GHz 和 73Ghz 的通道特性與潛在效能。他們發表了數篇論文,探討這些頻率的傳播測量以及潛在服務中斷研究。通過這些頻率的現有數據和研究加上全球可用頻譜,就能從這 3 種頻率開始製作毫米波的原型。
  • 利用Beamforming(波束成形法)的聲場狀態表示
    最近,隨著麥克風越來越便宜,及多通道輸入儀器的開發成功,以及處理設備的突飛猛進發展,過去只能在有限的數點進行測量,而現在已發展到可以數十點同時測量,而且利用麥克風陣列裝置,進行聲響全息法或波束成形法(Beamforming),使得過去很難的聲場狀態表示,現在可高精度、快速地實現。
  • 美國最大規模 5G 毫米波頻譜拍賣
    毫米波屬於極高頻段,它以直射波的方式在空間進行傳播,波束很窄,具有良好的方向性。毫米波的主要優點如下:極寬的帶寬:毫米波帶寬高達270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為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倍。
  • 技術貼:揭秘5G毫米波的三大自然缺陷
    這幾天,各大廠家關於毫米波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包括華為在溫哥華完成毫米波外場測試,愛立信與at&t公開演示毫米波可行性,高通發布支持28GHz毫米波的5G基帶等。    什麼叫毫米波?嚴格的講,毫米波頻率為30GHz至300GHz,對應波長分別為10mm到1mm。在移動通信領域,通常把24GHz-100GHz稱為5G毫米波。
  • 5G的關鍵技術波束賦形
    波束賦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濾波,是一種陣列定向發送和接收信號的信號處理技術,它既可以用於信號發射端,又可以用於信號接收端。波束賦形技術通過調整相位陣列的基本單元的參數,使得某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長幹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消幹涉,從而產生波束。
  • 一文了解汽車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毫米波由於它的波長很短,有別於無線電和較低頻的微波,根據剛才說的反射特性等特點來講,首先它很接近於光的傳播特性,對於較小的反射面(物體)也能較好的反射,另外由於頻率很高,它可用調製帶寬非常大。還有,一會我們會說到,由于波長很短,天線就可以做到很小。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所謂的毫米波是無線電波中的一段,我們把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5、毫米波散射特性對目標形狀的細節敏感,因而,可提高多目標分辨和對目標識別的能力與成像質量;6、由於毫米波雷達以窄波束髮射,具有低被截獲性能,抗電子幹擾性能好;7、毫米波雷達具有一定的反隱身功能。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我們知道,5G毫米波存在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的「天然缺點」。而2019年華為推出5G後,高通就毫米波還與華為有過一場口水仗,說華為是「假5G」,那麼5G毫米波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來看看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 毫米波雷達技術公司Metawave完成1000萬美元融資
    Metawave 的主打產品為毫米波雷達「WARLORD」(W-Band Advanced Radar for Long-Range Object Metawave 方面稱,WARLORD 採用了自適應超材料天線,能發射可操控的高度定向的電磁波束,探測目標物的位置、速度,且不易受惡劣天氣以及環境。 同時,這款毫米波雷達內置了 Metawave 自研的 AI Engine(人工智慧引擎),通過傳感器識別由物體微動產生的都卜勒特徵,對汽車、行人、自行車、路人及遠處物體進行分類和追蹤,並分析潛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