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時候會看到尋找人工耳蝸的新聞,上面寫著價值不菲,媽媽和孩子很著急。那我們都知道人工耳蝸價格高昂,他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有什麼部分構成,價格都體現在了哪裡?和助聽器工作原理一樣嗎?對助聽器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回顧關於助聽器的科普六【探秘助聽器】。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人工耳蝸的神秘面紗。
一、人工耳蝸是什麼?
人工耳蝸是為重度、極重度或全聾患者的聽力康復而設計的高科技人工聽覺替代器官,也是目前各類人工感覺替代器官中唯一進行大規模臨床應用的產品。它完全替代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將外界聲音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繞過壞死的毛細胞,直接刺激聽螺旋神經節細胞。外界聲音由麥克風接收後送到言語處理器,通過編碼處理將言語信號變成具有一定特徵和規律的電信號,再由發射線圈感應到植入體內的接收器,收到信號解碼後通過刺激電極產生含有聲學信息的微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纖維,強制聽覺神經放電同步化,將聲音信息傳達到大腦的聽覺中樞,使患者產生並恢復聽覺。
(粗暴解析:人工耳蝸是為重度以上聽損人士設計,替代耳蝸毛細胞,繞過了毛細胞的傳導路徑,收集聲音轉化為電信號,刺激聽神經和大腦)
二、人工耳蝸由什麼組成?
人工耳蝸植入體
人工耳蝸分為植入體和體外機兩部分。植入體的發揮作用的方式是通過做手術把刺激電極植入耳蝸內,替代毛細胞轉化聲音信號的功能,從而刺激聽神經。
植入體結構如上圖,大圓圈是接收線圈,小圓圈是磁鐵,方塊是晶片盒,兩根線是電極。
體外機見上圖。外表類似耳背式的助聽器,它的結構包括傳輸線圈、言語處理器以及麥克風。
三、人工耳蝸常見型號都有什麼?
MED-EL裝置其產品特點為:部分植入體採用陶瓷和矽膠封裝;電極採用24線(雙面觸點,可直接形成電流迴路);柔軟電極,深度31mm(耳蝸全覆蓋),可接收0.1~8.5khz頻率的電刺激;言語處理器輸入動態範圍可達80dB
科利耳(Cochlear)裝置產品特點:最新植入電極為22通道「蝸狀預彎型」電極(植入深度16mm);為雙極和單極兩種刺激模式,提高頻率解析度;可進行電誘發聽性腦幹反應測試(EABR)、電誘發聽神經複合動作電位(ECAP)、電誘發鐙骨肌反射測試(ESR)等客觀測試,對於不能行為測聽植入者的C/T值設定有幫助;刺激頻率188~7938hz;體外機防塵、防水能力佳;對耳蝸的損傷低
Advanced Bionics裝置產品特點:植入體採用鈦合金和醫用矽膠封裝;言語處理器輸入動態範圍高達95dB,刺激頻率為0.2~8khz
Neurelec裝置言語處理器20個通道,輸入動態範圍為70dB;鈦合金和矽膠植入體;刺激電極長25mm
國產人工耳蝸裝置1愛益聲(Ies):6mm短電極,通道較少,並且要求聽障人士低頻聽力較好
2力聲特(REZ-1 CI):輸入動態範圍60dB頻響特性為0.15~8khz;特有漢語處理策略的言語編碼
3諾爾康:輸入動態範圍65dB,刺激電極長度20mm
趨勢一體機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如奧地利一體機Rondo和澳大利亞一體機Kanso
四、人工耳蝸貴嗎?
大概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加上廠家和各地殘聯等部門的補貼政策,一般嬰幼兒的優惠力度要比成人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