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谷、易鑫2019財報亮眼 汽車金融行業馬太效應初顯

2021-01-09 環球網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近日,美股汽車金融服務平臺燦谷公布2019年報,總收入為14.40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全年的10.91億元增長31.9%;淨利潤為4.05億元,較2018年全年的3.07億元增長31.9%,營收、淨利潤雙雙大增。

同樣亮眼的還有汽車金融交易平臺易鑫集團的2019年財報。其財報顯示,全年汽車融資交易總量同比增長8%,達到52.2萬筆;實現總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5%;調整後淨利潤達4.39億元,同比增長27%,跑贏行業。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發展艱難。綜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2019年,中國新車和二手乘用車的總交易量同比下降4%。在汽車市場銷量整體下滑的環境下,分別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汽車金融股——易鑫和燦谷卻雙雙交出亮眼的財報成績單,在它們逆勢上揚的背後,究竟有哪些邏輯?

■兩大代表企業各有千秋

目前,燦谷主要提供三大業務:汽車貸款促成服務、汽車交易服務和汽車後市場服務。在主營的汽車貸款促成服務方面,2019年,燦谷促成的新增汽車貸款總額達到280.54億元;業務網絡中已有4.9萬家經銷商,同比保持增長,通過淘汰一部分表現不佳的經銷商,將經銷商網絡的服務標準化,得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據了解,燦谷於2017年下半年開始探索汽車後市場服務業務,而今以保險促成為主的汽車後市場服務業務已逐步成為業績新的增長引擎。其財報顯示,燦谷的汽車後市場服務業務增速較快,2019年收入同比增長104%,至2.06億元,佔比已達14.3%,而2018年同期該數據為9.3%。其中,2019年四季度,汽車後市場服務業務收入8960萬元,佔總收入20.4%,繼續形成對營業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財報稱,汽車後市場服務的增長得益於交叉銷售策略,汽車保險促成業務在四季度取得了顯著增長。

易鑫財報披露,2019年全年汽車融資交易量同比增長8%,達52.2萬筆,其中新車和二手車融資交易量佔比分別為61%和39%,顯示出均衡發展的態勢,總融資交易量延續了2015年展業以來連年同比增長的趨勢。

易鑫從2018年開始戰略調整,聚焦助貸業務,並在2019年成為企業的戰略重點。財報顯示,2019年,易鑫與12家銀行及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貸款促成服務促成約34.7萬筆融資交易,同比增長141%,佔全年汽車融資總交易量的66%,2018年這一佔比還只有30%。同時,公司助貸業務收入亦同比上升210%,達到16.68億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易鑫所有融資交易(包括自營融資租賃服務及貸款促成服務)180日以上逾期率及90日以上(包括180日以上)逾期率分別為0.33%及1.3%(2018年12月31日:分別為0.42%及0.92%)。據悉,2019年易鑫盈利能力穩健改善,主要歸因於戰略轉變以及業務規模效應及經營效率提升。

■助貸業務成共同選擇

車咖院創始人兼CEO黃成偉分析,近兩年車市雖然呈下滑趨勢,但汽車金融的滲透率卻在逐年提升。在這樣的前提下,燦谷和易鑫取得了良好的發展,顯示監管趨嚴和市場環境惡化正促使汽車金融行業加劇分化,馬太效應愈發凸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汽車金融相關企業被迫倒閉,釋放出一些市場容量;知名度高、品牌效應好、相對合規的大型公司有了進一步擴張的機會。

亞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汽車金融部總經理穆海龍則認為,一方面,燦谷和易鑫都有強大的背景。燦谷掌門人張曉俊曾是負責籌辦中國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的主要人物,經營管理團隊以具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管理經驗的從業人員為主,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而易鑫擁有騰訊、京東、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的股東背景,相當於「含著金鑰匙」出生。如此背景,使兩家企業在資本市場更容易獲得有助於企業發展的資源。

另一方面,企業定位準確。燦谷一開始就定位於汽車金融交易平臺,專業性很強,多年來穩紮穩打;易鑫也在積極向助貸方向轉型。在傳統銀行要逐漸回歸汽車金融市場的大環境下,兩家公司依據自身的規模、能力,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汽車金融大全App運營總監劉健分析指出,兩家公司都在做助貸業務,且合作的主要資金方都有工商銀行、微眾銀行等。銀行在汽車金融業務方面缺乏專業的進件系統,而燦谷和易鑫專業做車貸,系統審批快、用戶體驗好,系統能力遠超其他小型公司。相比於自營融資租賃,助貸業務資金成本低、更容易擴大業務規模,兩家企業正是看到這一優勢,紛紛向這一方向持續努力。

「燦谷和易鑫早在2016~2018年間,就註冊成立了融資擔保公司,以布局助貸業務。在合規方面,兩家企業都打出了一年以上的提前量,也顯示出他們的轉型決心和戰略眼光。」劉健說。

■燦谷率先發力後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燦谷和易鑫每年的成單量來看,兩家企業絕對是汽車金融第三方公司的絕對頭部,但二者在發展思路上又不盡相同。

穆海龍認為,燦谷的特色在於具有超強的專業性和穩定性,越是在大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專業性所發揮的作用就會越強。從與晉城銀行合作開始,燦谷始終關注與資方的磨合,積累了助貸方面的大量經驗,也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燦谷採用差異化策略,選擇以三線城市以下的市場作為突破口,以支持自主品牌和二級渠道開始展業,實現了有效的降維打擊,避免了與主流玩家的正面交鋒,更容易展業和完成對市場的整合。選擇與自己階段性發展相匹配的市場和渠道,是燦谷成功的關鍵。

同時,在選擇渠道普遍能力不足的前提下,燦谷選擇了賦能與服務,從而逐漸獲得了渠道的認可和追隨。也可以說,燦谷是在用主機廠管理經銷商的模式展業,不斷賦能,從而逐漸提升渠道的盈利能力和服務能力,由此自然也就提升了渠道的忠誠度。

易鑫的優勢在於其進入市場的時機把握準確,迅速佔領了大量市場,成為銀行系、主機廠系之外市場的有效補充,依靠慣性快速擴張。「如果說燦谷把傳統機構的穩健和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擴張進行了有效結合,是典型『小步快跑』模式的話,那麼易鑫就是把網際網路的快速打法發揮到了極致。」穆海龍說。

通過財報可以看出,後市場業務是燦谷2019年業績的強勁增長點。在劉健看來,燦谷業務覆蓋車險銷售、車險分期、健康險、資源車銷售、與滴滴合作的網約車業務等,圍繞汽車金融的生態圈布局顯得更加深入。

黃成偉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在成熟的汽車流通市場中,60%~70%的利潤來源於後市場。近年來,也有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直接入局後市場,但往往因為缺乏良好的切入點折戟而歸。但燦谷為擁有大量汽車金融存量客戶,且客戶粘度較大,更適合入局後市場。可以說,燦谷具有這樣的戰略眼光,率先邁出這一步,相當值得欽佩。

相關焦點

  • 遏制經濟下行引發金融「馬太效應」
    而令人擔憂的是,即便現在已屬買方信貸市場,但因銀行信貸投放風險偏好,加上中小微企業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等問題,在我國生活中實際也形成了範圍不斷擴散的金融「馬太效應」。所謂金融「馬太效應」,即經濟落後地區、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及相應金融資源越來越少;而經濟發達地區、盈利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尤其國有大型壟斷企業獲得銀行信貸及相應金融資源越來越多。
  • 燦谷(CANG.US)2019年報:收入同比上漲31.95%至14.4億元,騰訊(00700...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汽車金融服務商燦谷(CANG.US)近期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20-F年度報告,披露了2019年業績及最新股權結構。業績披露燦谷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4.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漲31.95%,2018年為10.914億元。
  • 疫情催化行業加速洗牌 造紙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來源:時刻頭條落後產能加速出清,產業頭部集中度提升,後"疫情"時代,造紙行業深度詮釋"馬太效應"。環保政策加碼則是行業企業或主動清退或被動出局的重要驅動力。中國造紙企業原料高度依賴"外廢"進口,外廢主要通過配額從國外進口廢紙實現。"限廢令"出臺後,2017 年廢紙外廢約 2500 萬噸;2018 年全年外廢進口 1864 萬噸;2019年全年外廢進口 1074萬噸;2020年前七批次核發總量458萬噸,呈逐年下降趨勢。
  • 廈門:金融政策吸睛 「虹吸效應」初顯
    全市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吹響衝鋒號,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入駐廈門金融政策吸睛 「虹吸效應」初顯廈門日報>訊(記者 宗滿意 通訊員 林曉龍)全市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吹響大力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衝鋒號,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 電影工作座談會丨馬太效應突顯,現實主義突圍,電影行業重回理智
    在電影影片數量以及票房數量快速上升的情形下,影片的質量提升同樣沒有落後,2018年的電影市場中,不同題材類型的影片都有亮眼的表現,愛情片、劇情片、喜劇片等題材的優秀影片不斷湧現。但是從2018年影片整體情況來看,表現更為亮眼的則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成為2018年電影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 馬太效應加劇!中國公有雲加速洗牌
    隨著馬太效應的不斷加劇,雲計算市場顯然已經成為巨頭們的「龍虎鬥」,後入局者、中小雲廠商突圍的難度加劇,一不留神,則隨時面臨「領盒飯」的風險。2020年剛開局,中國公有雲市場便暗流湧動。1月21日,蘇寧雲商城便宣布將於4月30日停止運營,原有雲商城服務併入更加聚焦業務支持的星河雲。
  • 有研新材財報亮眼的背後:拋光片項目已黃,靶材項目恐「爛尾」
    有研新材財報亮眼的背後:拋光片項目已黃,靶材項目恐「爛尾」
  • 談談馬太效應-虎嗅網
    馬太效應是世界普遍現象,從頂級運動員明星的高回報到普通人的成功,從名聲到社會,從政治到經濟,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馬太效應。因為馬太效應是一個很堅實的客觀規律,理解得越透徹,越能利用規律,從而實現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在經濟領域,馬太效應在不同行業的分布卻是不均勻的,強馬太效應行業和弱馬太效應行業的經營邏輯和方法有很大的區別。
  • 中泰證券:疫情加劇「馬太效應」,精選機械行業優質龍頭標的
    2020一季度整體機械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展望二季度,新老基建齊綻放,周期與成長的風格再平衡。投資策略:疫情加劇「馬太效應」,精選優質龍頭標的。疫情迫使線下商業交流轉至線上,龍頭企業品牌傳播效力更強,市場集中度可能進一步上升。在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周期與成長共舞。
  • 中國股市存在「馬太效應」
    中國股市無論從國內外股市走勢的對比,還是普通股票之間的對比,都存在著典型的馬太效應。  近年來,投資者會發現一個現象,A股和國外股市存在著明顯的馬太效應。醫藥板塊屬於非周期性行業的代表,儘管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是對於這一行業而言影響不會太大。自5月初以來,大盤基本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走勢,累計跌幅達到20%,而醫藥板塊在這期間跌幅不大,表現遠好於大盤。相反,作為周期性行業的代表行業,如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煤炭等近年來的表現基本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慘」字!非周期性和周期性板塊之間的對比也是一種馬太效應。
  • 2020中國汽車"金引擎"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2017年至2019年,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已連續三年實現年零售投放超百萬單,實現公司成立以來連續15年同比正增長,始終保持中國汽車金融行業領先水平。截至2020年三季度,上汽通用汽車金融資產規模近1500億元,業務覆蓋全國339座城市近萬家合作汽車經銷商,為超過700萬零售客戶提供汽車消費信貸服務。2020年,面對疫情,上汽通用汽車金融與經銷商並肩作戰,並取得良好業績。
  • 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創業小學堂
    1 何謂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 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是指,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產品或服務,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價值越高
  • 2019年VC行業沒有風口:子彈留給了「口紅效應」
    更有投資人認為,「口紅效應」正瀰漫於VC行業。「口紅效應」是指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口紅銷量反而會提升。這是因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經濟承壓時,口紅成了人們消費奢侈品的主要載體,因此銷量不降反增。這也推動著VC把子彈打向「口紅」。不僅是口紅,消費品是可以抵抗經濟周期的行業。
  • 數位化防疫(4):疫情期在線中小學教育集中發力,加劇行業馬太效應
    2019年12月份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春節前疫情迅速升溫,公眾對於疫情的恐慌開始逐漸發酵。在此階段,線上課程成為線下教育的最佳替代形式,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等多家網際網路中小學教育廠商紛紛開放在線教育平臺,攜手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提供免費線上課程,保障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並在微博、騰訊視頻等平臺持續宣傳,為行業帶來了一波高峰。廠商快速響應推出免費課、開放直播平臺頭部應用日活表現亮眼,代表性網際網路中小學教育廠商的主要相關動作。
  • 從五家A股公司財報 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持續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但由於受到消費市場不景氣、新興市場需求不及預期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等多重因素衝擊,整個半導體產業已顯疲態。自2018年下半年起,半導體行業需求下降尤為顯著,多數半導體廠商皆受到行業景氣度影響,業績下滑嚴重。
  • 廣州東部中心高端置業凸顯馬太效應
    有專家指出,廣州樓市的馬太效應已經凸顯,即使是廣州東部中心這類面臨較大發展機遇且已經有批量超市場預期的政策利好落地的熱門板塊,置業者仍然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畢竟同一板塊、不同片區或同一片區、不同項目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而真正的高端稀缺項目只是少數,一定要避開那些商業炒作過度、投機資本追逐過熱且居住價值尚未得到社會充分認可的「概念股」。
  • 銀行業或現「馬太效應」 穿透式監管持續進行中
    「2017 年以來,監管政策收緊的同時處罰力度不斷加大,處罰過程中體現出來行業內存在公司治理、內控等方面的問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金融行業仍將繼續呈現強監管的格局。」聯合信用評級分析師劉克東在近期發布評級報告中對銀行業行情如是表述。而在2019年,嚴監管的態勢仍將持續。
  • 馬太效應
    經濟領域的馬太效應    近來,人們將眼光主要聚焦在CPI的上升幅度,而對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關注似有盲點。其實,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大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揚。    數據顯示,近幾年在我國居民收入分配領域,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對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產生一定影響。
  • 汽車消費金融:發現下一輪市場增長動能|行業報告
    04 影響汽車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政策因素政策是驅動汽車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汽車消費金融行業的參與主體、金融監管、信貸消費等方面產生影響。我國目前已形成一套系統的汽車消費金融法律法規監管體系。
  • NMN行業七大新趨勢,馬太效應加劇
    2020年已經結束,跨入2021年元旦,NMN行業出現新趨勢,這些趨勢直接影響到了NMN的銷售模式、銷售服務、銷售關聯、甚至銷售定律。那麼2021年將會出現哪些新趨勢呢?一、馬太效應加劇市場開始出現頭部品牌影響力加大和尾部品牌銷售額減少情況,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