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論文指疫情始於8月武漢,被發現數據造假

2020-12-04 科海拾貝2020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個團隊在6月份發表了一篇論文,稱他們通過分析後認為武漢在2019年8月份的時候就開始了新冠疫情。他們的分析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已經被大量的學者及媒體所批判,甚至哈佛大學也已經把這篇文章撤稿。

在最近幾天,這篇文章又被發現,存在數據捏造的情況

這是不但邏輯不通,連數據都是造假的。

這篇文章是怎樣的

這篇文章是怎麼做出這個判斷的呢?

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一個通過分析武漢幾家醫院的衛星圖片,發現在8月份停車場的車比其他月份的多,另一個是分析了百度的搜索數據,發現8月份百度上搜索「腹瀉」的數目比往年高很多。

由此文章就認為8月份新冠就已經在武漢流行。

這個邏輯完全是不完備的。

從車多到新冠的聯繫實在是太遠了,而另外一個理由那就更扯了,腹瀉兩個字在百度搜索上實際並沒有增加,搜索唯一增加的「腹瀉的症狀」這幾個字,這是經過精挑細選後才選擇的。

即使是這樣最後還被發現數據有偽造的成分。

那部分數據捏造了

主要是有關停車場車數目的部分。

作者使用的衛星圖像帶有不同標誌及陰影,這些元素如何導致極不準確的計數。更糟糕的是,照片顯然是從不同角度拍攝的。2018年照片中的一些不可見區域在2019年照片中變得可見,使得更令人誤解。

同時即使是這樣,作者還在處理數據的時候,選擇了一個能達到他們需求的參數來平滑曲線。

在使用通常的參數處理數據時,根本得不到他們所想要的數據,來證明19年8月份的車比往年的更多,為了得到他們想要的結論,他們使用了一個不常用的平滑參數。

這使得車這部分的數據完全變成捏造的。

然而,西方在整個世界上還是掌握了大量的話語權,在這篇文章發出後,大量的媒體轉載,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川普都轉發了,給了很多人攻擊我國的武器。

雖然一些西方媒體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批判,哈佛也對文章進行了撤稿,但影響已經造成,很多西方人只看到了文章的第一波傳播,而沒有看到文章的闢謠。這其中少不了某些西方人士的推波助瀾。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哈佛論文竟捏造數據造謠疫情始於武漢,中國研究人員重新分析...
    哈佛大學研究小組上個月發表的研究報告稱,通過對武漢醫院停車場的衛星圖像和使用關鍵詞「腹瀉」的網際網路搜索結果的分析, 去年秋天之前,疫情已經在武漢蔓延,武漢被認為是疫情爆發的源頭。 這項研究被全球媒體廣泛報導。
  • ...學者論文:本福特定律對數據進行分析驗證後,沒有發現中國數據造假
    繼「武漢病毒所洩漏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來源於武漢」等謠言被科學證偽後,「中國刻意隱瞞和造假疫情相關信息」的陰謀論也被科學研究所擊破。當地時間28日,牛津大學商學院學者岡村健(Ken Okamura)與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克里斯多福· 科赫(Chritoffer Koch)共同撰寫了一篇名為《本福特定律和新冠疫情數據報告》 的論文,文中通過利用本福特統計定律(Benford's Law)分析中國報告的新冠疫情數據後發現,中國不存在人為操控數據的情況。
  • 哈佛大學論文「翻車」背後:我們是如何被數據和文字利用的?
    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2019年夏末秋初,武漢醫院停車場的衛星圖像和百度相關疾病術語的搜索數據,提出病毒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就已開始傳播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不專業的轉載,把標題直接改成「哈佛大學論文稱新冠病毒去年秋在武漢傳播」,極具誤導性。認真讀完了這篇7頁長的論文(加上封面和參考文獻總共10頁),也看到了「數字」和「事實」擺在眼前。即便如此,這篇論文被質疑完全不冤。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哈佛大學醫學院皮耶羅·安韋薩隨著安韋薩的更多實驗數據被推翻,已經啟動的一系列試驗療法和商業項目也面臨危機。(均為資料圖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影響有多大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
  • BBC對哈佛大學論文作調查 認為論文的結論站不住腳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6月14日,BBC網站發表對哈佛大學論文進行事實核查的文章,認為論文的結論——去年8月就有新冠病毒在武漢傳播——是缺乏足夠證據的。從2019年8月到疫情開始前,"腹瀉的症狀"這個詞的搜索量是上升的,但是更為常見的搜索詞"腹瀉"在同期的搜索量卻在下降。BBC記者還嘗試用"發燒 "和 "呼吸困難 "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去年8月到疫情爆發前,"發燒"與 "咳嗽"的搜索量小幅上升,"呼吸困難 "的搜索量有所下降。
  • BBC認為結論哈佛大學"新冠起源"論文站不住腳
    BBC對哈佛大學「新冠起源」論文作調查 認為結論站不住腳6月14日,BBC網站發表對哈佛大學論文進行事實核查的文章,認為論文的結論——去年8月就有新冠病毒在武漢傳播——是缺乏足夠證據的。文章報導了中國政府對於該論文的批駁,也提出一些獨立科學家對該論文的質疑。
  • 《知識分子》曝光他人論文PS造假,自己主編饒毅也被人舉報PS造假
    PS的痕跡,本來是武漢大學國家千人教授霍文哲舉報李紅良幾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結果最後演變成《知識分子》深度盤點李紅良學術生涯的曝光臺。雖然科研圈內都很痛恨科研造假,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懷疑《知識分子》有專門針對性的陳述,甚至有網友戲稱,《知識分子》這麼容易就發現了李紅良教授論文中的PS痕跡,不會他們也經常這麼做吧?結果不幸被網友言中,2018年快結束的時候,遠在美國,原本和饒毅關係不錯的方舟子突然質疑饒毅的論文存在圖片PS造假。
  • 從哈佛「心機」教授造假,看那些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近日,美國著名生命科學媒體 STAT 和《撤稿瞭望(Retraction Watch)》網站爆出前哈佛醫學院教授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學術造假醜聞的最新進展: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確定了涉及數據造假的 31 篇論文,並主動呼籲各大醫學期刊,將已發表論文撤回。
  • 論文造假何時休?扒一扒近年來論文造假大事件
    據澎湃新聞報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2007年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和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2007年4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兩篇論文高度雷同,相關高校已啟動調查
  • 5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科學網微信公號7月14日消息,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相關閱讀:深度:哈佛醫學院這篇「新冠水文」,算是徹底砸牌子了!)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權威醫學雜誌刊發論文:武漢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發展
    楚天都市報4月14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 高翔)4月10日,著名醫學期刊JAMA雜誌在線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Association ofpublic healthinterventions with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COVID
  • 中科院女博士論文造假真相:數據造假難以發現
    更有博士認為,目前各高校和院所對學生論文的監管辦法,基本上沒什麼用處。有中科院教師提議,不妨考慮引進對導師的「實質性處理辦法」。造假事件震動學界「最牛化學所」曝出女博士造假事件7月11日,中科院發布公告,稱因為論文數據造假,一名博士的學位被撤銷。此事隨即被北青、北晨、京華等媒體報導,各大網站進行轉載,引起人們關注。
  • 發表的論文造假的後果,中國學術造假從來不缺例子
    即將畢業的時候,我們都會以畢業論文的形式來進行結業的主要條件,這不僅僅是大學生,研究生,碩士生也均有所情況。同時還要痛苦的進行論文查重,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論文不僅出現在教育事業中,就是在社會學術上也所有體現。如此多行業的論文寫作需求,難免會出現論文造假的情況,尤其是在學生的畢業論文裡,這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奇。
  • 又一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造假!作者已回應
    來源 | 科研圈、PubPeer、牛津大學蘇州高研院編輯 | 學術君前不久,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之一的格雷格·賽門扎,遭到知名學術網站Pubpeer的質疑:格雷格作為通訊作者的多篇論文裡,都存在涉嫌造假的問題,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偽造實驗圖片,一圖多用等等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 24 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排除惡意...
    也有網友說,大家質疑的重複用圖、flow相關的實驗數據處理是屬於錯誤,但不屬於學術造假。2OMT:近年「造假」事件一覽前面也提到,學術造假不僅存在國內,國外也有。例如之前新聞媒體報導過的:2014年8月5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生與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樹自殺身亡。
  • 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有18篇論文涉嫌造假,論文實驗圖片也存在PS痕跡,一時引發熱議。
  • 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手段包括數據造假、一圖多用、P 圖等,甚至其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由於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9月16日,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職務,並且主動辭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近兩年來一直陷在爭議漩渦中。同時,他一直主張自己沒有問題。
  • 又是論文造假?美國大學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明星教授學術不端
    近日網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讓我始料未及的是,楊輝在全面了解了我們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實驗結果後, 立即著手換一種實驗技術敲降 PTBP1,重複我們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相似的實驗結 果,並在短短 6 個月後便將他們的論文投稿,最終在今年的《細胞》雜誌發表(4 月 8 號上線,4 月 30 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