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聚合物基功能複合材料的設計構築及性能調控

2020-12-01 同濟大學新聞網

(1月7日)聚合物基功能複合材料的設計構築及性能調控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報告題目:聚合物基功能複合材料的設計構築及性能調控

人:顧軍渭 教授 (西北工業大學 理學院應用化學系)

報告時間:201917日(星期一)下午14:00 - 15:00

報告地點:化學館241

歡迎各位感興趣的師生參與交流!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曾小亮:聚合物複合材料的界面熱阻,從理論模擬到精準測量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11期青年雲沙龍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11期青年雲沙龍於2020年9月27日,通過騰訊會議和b站(嗶哩嗶哩)直播相結合的形式成功召開。本期青年雲沙龍聚焦「新型電介質材料與性能」,由學會青工委高電壓絕緣與等離子體學組和西安交通大學承辦。會議特邀了電氣絕緣領域的6位青年才俊,圍繞新型電介質材料的結構設計、性質和調控方法等分別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並回答了現場聽眾的問題。在徵求會議演講專家的同意後,本號將把報告陸續分享給大家,請各位讀者持續關注。
  • 基於聚合物-分子半導體全有機複合材料的高溫介電儲能薄膜
    該論文報導了一類全有機複合介電材料,其在200攝氏度高溫條件下的介電儲能性能不僅遠超過目前最好的高溫聚合物及聚合物納米複合介電材料,並接近商業聚合物電容薄膜室溫下性能,為實現薄膜電容器在200攝氏度嚴酷溫度環境下應用提供了可能。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將高k無機/有機雜化納米材料嵌入介電聚合物中可形成介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出色的介電性能和高擊穿強度/高能量密度,適合用於合適的電子應用。High-k介電聚合物與傳統的剛性矽技術相比,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固有性能為柔性和可拉伸電子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
  • 北工商萬賢副教授課題組:蓄冷相變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的調控,從核...
    圖1.冷鏈運輸車 眾所周知,在冷鏈物流中不僅儲藏冷庫,運輸冷藏車的成本較高與此同時,巧妙構築了分子間氫鍵,通過體系中PVA含量和製備溫度的改變對相變複合材料的結構進行了有效調控,成功使其具有從核殼結構微膠囊轉變為網絡結構的性能,並保持較高的相變潛熱。
  • 設計和開發高性能多功能複合材料領域的新途徑
    當α-磷酸鋯與聚合物複合時,聚合物分子插入納米層狀磷酸鋯片層間,並均勻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達到聚合物與磷酸鋯在納米尺度上複合,提高了複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機械強度,並進一步改善聚合物熱穩定性、導電性、力學性能等,拓寬了聚合物在工程塑料、改性塑料、阻燃材料、高強度高模量塑料、高性能傳感材料、新型離子交換膜材料、高性能醫用材料、光學材料、光固納米複合材料、導電複合材料
  • 聚合物輔助在焦磷酸鈦中可控引入氧空位並用於鈉/鉀離子電池負極
    引入氧空位是一種有效提升電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有效策略,氧空位可以增加材料內部活性位,加速離子傳輸,延緩結構轉變以及減少離子嵌入的能壘,但是氧空位的形成大都需要嚴苛的還原環境、昂貴的設備等,如何簡單、高效且可控地構築氧空位是目前電極材料合成領域中一大挑戰。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將高k無機/有機雜化納米材料嵌入介電聚合物中可形成介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出色的介電性能和高擊穿強度/高能量密度,適合用於合適的電子應用。High-k介電聚合物與傳統的剛性矽技術相比,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固有性能為柔性和可拉伸電子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聚合物基電容器裝置的主要優點是獨特的設計,具有靈活性和易於處理。
  • 楊慶生——北京工業大學——新型結構的力學性能分析,複合材料力學...
    ,複合材料力學,細觀力學,計算力學,聚合物與生物材料的多場耦合性能 聯繫方式 E-Mail:       電話:       郵編: 0 地址:
  • 北理工吳鋒院士團隊在鈉離子電池材料結構設計和性能優化取得進展
    圖1 具有硫空位和異質結構的雙金屬硫化物/碳複合材料的設計思路 因此,構築異質結構可進一步增強材料的離子傳輸速率,實現電荷的快速傳輸和良好的反應動力學特性。
  • 用於聚合物複合材料的新工藝,你見過嗎?
    聚合物複合材料是由聚合物與其他填充材料混合而成,其性能通常比單一聚合物要好得多。加入填料,如金屬顆粒、無機顆粒和纖維,在保持複合材料重量較低的情況下提高了複合材料的機械性能。3D列印技術已被用於列印聚合物複合材料從而製作出零部件。然而,迄今為止,只有熱塑性聚合物,即加熱後軟化的聚合物以及脫脂的填料才能被成功地使用。
  • ...高霞助理研究員綜述:熔融沉積成型加工的結晶性聚合物結構與性能
    ,不僅通過逐層堆積突破了結構設計的限制,還耦合了剪切場、拉伸場和溫度場調控聚合物材料尤其是結晶性聚合物的形態結構,具備實現聚合物製品複雜化、高性能化、功能化的潛力,是聚合物加工的未來。然而,現階段FDM技術仍以模型製造為主,這是因為層層堆積的加工方式在賦予FDM技術結構設計自由度的同時,也為其帶來瓶頸問題:(1) 商業化FDM耗材仍以無定形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結晶速率較慢的聚乳酸(PLA)為主,其種類遠少於傳統加工所用的材料,限制了FDM成型件的應用範圍;(2) 與傳統注塑件相比,FDM成型件的緻密度低,層間結合界面薄弱,導致其宏觀性能(包括拉伸性能、衝擊性能
  • 【無機-有機複合材料】畫龍點睛——無機物點亮聚合物的電學性能
    僅僅添加1%體積分數的Nd-BaTiO3,該納米複合物就能在420kV/mm的電場下達到12.5 J/cm3的放電能量密度。Fig. 4.本研究以碳納米纖維作為導電材料,氧化鋅顆粒作為壓電材料,開發出具有高阻尼和高導電性的環氧樹脂納米複合材料。
  • 石墨烯基功能材料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通訊員張平媛)如何實現在納米尺度上精細調控石墨烯基本結構單元的物理化學性質,並基於自組裝策略,實現孔隙結構高度發達且內部織構獨特的功能化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的可控構築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文章系統地總結了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種類及形狀記憶機理,並對形狀記憶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的多種驅動方式及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做了一個系統詳細的講解。通常將形狀記憶聚合物與導電碳材料結合可以提高聚合物的電導率,使其可以響應電刺激;這些導電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納米管、碳纖維以及氧化石墨烯。磁驅動的優點是可以遠程控制形狀記憶聚合物的變形,通過精準調控磁場大小以及方向,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形狀記憶變形過程。製備可磁驅動的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需要將磁性顆粒或磁流體與形狀記憶聚合物混合。
  • 復旦大學高分子系聶志鴻教授《Science》:開拓聚合物加工新思路...
    9月11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化學計量反應控制的自限性納米粒子定向鍵合》(「Self-limiting Directional Nanoparticle Bonding Governed by Reaction Stoichiometry」)為題發表於《科學》(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a8653
  • 玻璃鋼複合材料的熱性能
    這些複合材料部件的熱性能大部分由聚合物基體,樹脂基體類型和部件固化工藝所決定。間苯二甲酸樹脂和大多數乙烯基酯樹脂具有良好的熱性能。鄰苯二甲酸樹脂通常具有較差的熱性能。在不同溫度下固化的相同聚合物樹脂基體具有不同的熱性能,在較低溫度下固化的材料具有較低的熱性能。隨著固化溫度的增加,聚合物熱性能增加到最大值。但如果加熱超過最佳溫度,固化聚合物熱性能不再有任何提高。
  • ...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課題組關於電磁屏蔽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課題組通過控制冷凍方式和不同填料比調控其微結構成功製備出一種輕質、簡單易得、可塑性強的高導電、高屏蔽效能、優異力學性能和突出熱穩定性的纖維素納米纖維/Ti3C2Tx MXene氣凝膠/環氧樹脂納米複合材料。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文獻中廣泛引用的模型即多核唯象模型,是由Tanaka等於2005年提出的(IEEE Trans. Dielectr. Electr. Insul. 12, 669 (2005))。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團隊導熱小組麼依民、曾小亮等通過對填料進行取向的結構設計,結合碳化矽納米線的高導熱係數和長徑比,採用冰模板法製備了宏觀取向的碳化矽線網絡,並以此為填料製備了高導熱複合材料。對於聲子來說,穿過聚合物最便捷的方式是在聚合物內部建立填料組成的通道。因此,含有高導熱線狀填料的聚合物複合材料會顯示出導熱性能的巨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