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節點 〇《四象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總規律》

2021-01-19 木火冒煙

四象是最簡易的表現形式,也是最複雜的神秘世界。四象變化,周而復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這個規律是不變的。

一、四象由來「四象」一詞最先出自《易·繫辭》,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陰、少陽。

先哲在天文學中也有「四象」一詞,不過,這與《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先哲在觀察星辰時,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東南西北各有七宿,每個七宿聯繫起來很象一種動物。如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角象龍角,氐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它們連起來象一條騰空而起的龍,於是先哲稱東方為蒼龍;南方的並、鬼、柳、星、張、翼、軫七宿,柳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嗉,翼為羽融,它們連起來象一隻展翅飛翔的鳥,於是先哲稱南方為朱雀;北方有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象一隻緩緩而行的龜,因位於北方故稱玄,因身有鱗甲,故稱武,合稱玄武;西方有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象一隻躍步上前的老虎。白虎是已經絕種的大毛蟲之長,《山海經·西山經》記載盂山「其獸多白狼、 白虎」。這四種動物的形象,稱為「四大神獸」。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變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蒼龍顯現;春夏之交,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朱雀升起;夏秋之交,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白虎露頭;秋冬之交,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玄武上升,又稱為「四象」。

二、四象分類

「象」,就是以「象」類物,是古人對事物的一種分類,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從飛禽走獸上分配四象為秦漢以後的方法,西白虎在秦漢之前稱之為鹹池。後人因為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把鹹池改為白虎。東吳時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經》裡為四象起了名字。

分別為:前朱雀為陵光;後玄武為執名;左青龍為孟章;右白虎為監兵。

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

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

從數學角度論四象為:七、九、八、六。

四象還有兩種說法為:一說為木、火、金、水;一說為陰、陽、剛、柔。

四象在《易經》中是指陰陽消長的四個特徵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代表生、長、老、死等四類事物和現象,或事物和現象的四個階段、四種相聯繫的情況。

「木火金水」代替「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以後,就不再是具體的生活中的這四種常見事物,它們變成了「四象」,被賦予了哲學理論上的概念。

三、四象變化規律

太極一分為二,得到兩儀;兩儀再一分為二,得到四象。

根據陰陽理論,陰氣與陽氣是互根互生的。所謂「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是也。

以四象為例,陽氣分為「木、火」,陰氣分為「金、水」。

「木、火、金、水」四象循環,就是一個陽氣與陰氣不斷地互根互生的過程。

「水」為陰氣的極點,「陰極陽生」,所以由水變化到木,是陰氣漸少,陽氣漸多的過程;

「木」陽氣繼續上升,變化為「火」;

「火」為陽氣極點,「陽極陰生」,由火變化到金,是陽氣漸少,陰氣漸多的過程;

「金」陰氣繼續上升,變化為「水」。

由此,四象的陰陽變化次序和規律就此確立了,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就此確立了。四象已經具有明顯的周而復始的性質了。

四象對應一年四季,明顯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以一年四季為例,其變化規律與日月有關。日月幾十億年運行不息,是相對永恆的東西。據說地球的氣候變化,7500萬年是一個周期,在這個期間內,四季(春夏秋冬四象)變化規律是大致不變的。四象對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由春季到夏季,陽氣漸升;由秋季到冬季,陰氣漸升。

四象對應生命時,「木、火、金、水」 分別可以代表生、長、老、死——表示生命從無到有(生),從有到強(長),從強到弱(老),從弱到無(死)的四個連續的過程。

四象對應生命的生、長、老、死四個階段,生命也是具有周期性的。

四象是指不斷循環變化的時空節點。既代表一天從陽轉陰又從陰轉陽的循環,也指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同時還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並與天上的星神對應。

四象循環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生命的生長老死,企業的興盛衰亡等等。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波浪形的有起有伏,有高潮就有低谷。

陰陽的轉化,四季的輪替,變化是不變的,這是天道的規律。四象是一個不會逆轉的、有規律的循環變化過程,由於它的規律性就為人們提供了對未來的預測、防範和準備。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四象季候的變化指導農耕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四象的變化規律讓人們看到了詩和遠方,也深刻地體會到「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四象是陰陽變化的四種方式,是任何事物存在的總規律,這個規律是不變的。

相關焦點

  • 伏羲八卦是宇宙萬物演變過程的抽象圖,能量變化是萬物誕生的根本
    由太極生陰陽,再從陰陽兩氣變化而成八卦。無極到太極是一個從無規則(或許已經有了規則,只是沒有被激活)到有規則的過程,這個規則就是古人說的陰陽理論,我們說的唯物辯證法,宇宙萬物的演變都遵循這個規律。萬物的陰與陽其實質是指能量,陰氣是負能量,陽氣是正能量,萬物的誕生是陰陽能量變化的結果,陰陽能量的變化與組合導致物質(元素)的變化與組合而生成宇宙萬物,萬物與其所帶的陰陽能量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物質是肉體,而能量是指靈魂!
  •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陰陽變化順!
    作者:金明立自然之道靜:大自然的運行規律表現為靜。道:規律、道理。《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而堅定不移,就是天也不能給人禍害)。」陰陽勝陰陽,推而變化順:通過陽陰勝過陽陰的狀況推斷變化的順序。陰陽: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家把在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如天、火、暑是陽,地、水、寒是陰),以陰陽的交錯變化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和發展。柳宗元《天說》:「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冷熱的變化,人們稱之為陰陽)。」
  •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太極圖縱觀中國歷史的上下五千年,就會發現"教化思想"一直貫徹在其中,其中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儒教思想,其次就是佛教那麼當你聽到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這些東西的時候,是不是又是一頭霧水?究竟什麼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它們是從哪裡而來,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太極"與"太極圖"究竟從何而來?
  • 宇宙科學燒腦系列之萬事萬物背後能量的秘密
    nei r宇宙科學燒腦系列之萬事萬物背後能量的秘密  第一章  萬事萬物的背後是能量  我們在世間萬事萬物的生活都離不開能量。我們在吃喝拉撒時, 是否有曾想過其背後是什麼在供給我們的生命?為何我們有思想?萬物從哪裡來,將會到哪裡去?
  • 蝴蝶效應,萬事萬物皆有聯繫!
    原因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它最初源自於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的洛倫茲教授,他講計算機模擬的預報數值,直接帶入到下一個預報周期的觀測值中,因為一個微小的失誤,計算機內原儲存的是16位小數0.506127…但他打成了只有3位的小數0.506,沒想到循環往復,最後發現了巨大的預報誤差,當時數學家都天真認為,如果你在開始時稍微改變一點,結果也只會改變一點,這看起來合乎邏輯,但系統的變化卻不是這樣的!
  • 太陽,萬事萬物的第一等營養
    主題閱讀:太陽,萬事萬物的第一等營養他徘徊在沙漠的夢裡。沙漠夢見了花朵、雲雀、江河和海洋。他徘徊在海洋的夢裡。海洋夢見了地震、小山、麥浪和桑田。他徘徊在老人的夢裡。老人夢見了駿馬、青草、角力和摔交。他徘徊在嬰兒的夢裡。嬰兒夢見了母親的歌聲、乳汁、胳膊和胸膛。
  • 萬事萬物符合自然運行的規律就是道
    就是看你這個行為是不是在道上,這個道就是萬事萬物自然運行的規律。比如說作為父母愛惜子女這是天性,作為子女孝敬父母那是天性,這是自然規律。忤逆父母這就是不符合原始的道,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看這個行為不對,行為不對就應該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修行是時時、事事、處處都在修行,不是說你念佛打坐才是修行。昨天晚上跟大家聊,就是份內的事情是否做得很盡責,盡職,有沒有做好,有沒有如法地去做也是修行。
  • 從0到9,十個數字隱藏著的數字規律
    古代中國人認為數字是有能量的,0,1,2,3,4,5,6,7,8,9這十個數字都有各自的循環規律,這幾個數字都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簡單地說,0是無極,1是太極,2是陰陽,3是三才,4是四象,5是五行,6是六氣,7是七星,8是八卦,9是九宮。
  • 宇宙萬物都必須納入我們的視野之內&太統遊春
    為什麼強調要將宇宙萬物都納入我們的視野之內?因為在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他們都在遵循著各自的運行規律,井然有序地運行著。比如星際之間,你不碰我,我不碰你;馬路之上,你走左邊,我走右邊。大家都遵循規則互不侵犯,秩序井然,使人類與萬物和諧相處,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假如人類與萬物不遵守規則,你碰我,我碰你;你侵犯我的權利,我侵犯你的權利。
  • 物演通論:為什麼說一個「演」字,道出萬物變化的本質?
    在這部大作中,他著重的探討了「萬物」的存在以及變化,用哲辯的方式為我們講解「萬物」的存在狀態,並揭開了其變化的本質。王東嶽先生講課圖那麼,在王東嶽先生的眼中,「萬物」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或者說「萬物」是如何變化呢?其實在這部著作中,王東嶽用一個「演」字,其實已經道出了「萬物」變化的本質。為什麼如此說呢?
  • 宇宙總規律及總法則
    王江火先生經過多年艱苦探尋,終於確認了最具基礎性的宇宙總規律,以及最具公正合理性的寰宇總法則。 一 雙子定律——宇宙總規律基於各種事實分析,根據統一資訊理論,我們可以總結出造成宇宙萬物產生及運動發展變化的總根源和總規律,這就「雙子定律」。
  • 萬物皆有生死,到底是誰掌握了這個規律?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生存於地球上的生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我們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80歲左右,最大的能達到一百多歲,但是也不會超過120歲;人類所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實際上也只有10多年的壽命。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歷史看成是一年,那麼人的一生也僅僅是佔了不到0.2秒。
  • 萬物皆有生死,到底是誰掌握了這個規律?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生存於地球上的生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我們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80歲左右,最大的能達到一百多歲,但是也不會超過120歲;人類所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實際上也只有10多年的壽命。
  • 萬物皆有生死,大自然為何會有如此規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會最終走向死亡呢?熵增定律其實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宇宙的整體更容易理解,按照目前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在早期的宇宙,逐漸形成了物質粒子,然後有了原子結構,恆星,星系等等。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竟然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道德經》在書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別樣的宇宙起源觀念。古人惜字如金,老子本人也推崇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他能夠用一二三的數字,將宇宙起源和人類發展緊密地聯合在一起,可謂是化繁為簡,直達要害。那麼老子的這句話究竟是怎樣闡述宇宙起源的呢?他口中的「道」又是什麼呢?
  • 極限的起源與變化唯一性的重要依據
    #數學科學#作為可隸屬的常規科學意義下的數學科學的最重要板塊——變量數學裡的極限常識,數列極限就是作為變量的數據運動變化的根基和起源,因為哲學上已證實:萬事萬物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只有這種普遍聯繫,才構成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即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整個廣義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也即世界是永恆發展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和發展。
  • 最新整理《先天八卦》立體結構,發現隱藏著重要規律
    幾千年來,先天八卦的組合、排列規律一直吸引著無數易經愛好者探尋的步法。易經隱藏著宇宙形成、變化、發展的規律。《易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它包含著天地間一切變化規律。當然也包含了相傳能解釋世界起源的《梅塔特隆立方體》、「六芒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