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地質學家南非發現大量5億年前軟體生物化石-科教臺-中國網絡...

2020-11-26 科教臺

  英國地質學家近日在南非開普敦桌山附近發現大量距今約5億年的軟體生物化石。

  據當地媒體報導,與以往發現的化石不同,這批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甚至可以分辨出肌肉、眼睛和其他組織。

  負責挖掘工作的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莎拉·加博介紹說,通過高倍顯微鏡可以看到,這些軟體生物大部分被淤泥緊緊包圍。她分析說,很可能是在遠古風力作用下,一些富含礦物質的粘土被吹到海洋表面,大量浮遊生物和海藻隨即附著其上。隨著附著物的增加,這些粘土沉入海底,經過上億年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化石層。

相關焦點

  • 最新發現: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
    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在5.5億年前,這些海底『樹葉』是一大類數量特別眾多、分布十分廣泛的生物。但是直到今天,人們對它們的生物屬性仍然所知不多。億年前所處時期為前寒武紀末期和寒武紀時初期交界處,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8億年。
  • 科學家發現4.25億年前的天鵝絨蟲化石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地質學雜誌》上,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馬克-佩納爾博士稱,他們最近在北美洲的安大略湖沿岸發現了一塊有著4.25億年歷史的罕見天鵝絨蟲(Velvet Worms)化石。
  • ...海洋軟體動物 地質學家 考古學家 外媒 水上公園-國際新聞-東方網
    英國5歲女孩艾米麗·巴德裡和她的父親在湖邊玩耍時挖出英國首塊完整的鸚鵡螺化石,化石已形成1.6億年。艾米麗挖出的化石直徑有40釐米長,現暫交給地質學家保管。  據外媒13日報導,英國5歲女孩艾米麗·巴德裡和父親在科茨沃爾德水上公園遊玩,沒想到在湖邊沙灘挖坑時,竟挖出了令所有考古學家都豔羨的侏羅紀時代有1.6億年歷史的化石。  這個化石的形狀是遠古的海洋軟體動物,直徑有16英寸(約40釐米)長。經專家鑑定,這是英國出土的第一塊完整的鸚鵡螺化石。由於鸚鵡螺化石上都是短小的刺,所以艾米麗給這塊化石命名為「刺刺」。
  • 中國發現人類5億年前始祖化石,引科學界轟動
    中國西北大學的和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項目在陝西省發現了大量的石灰石,並且在這堆石灰石中,科學家們找到了來自5億年前的的動物化石,這是我們人類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
  • 大量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表明,曲靖是4億年前人類遠祖的發祥地
    我國幾代科學工作者先後於曲靖的魚化石眾多發現,將曲靖從中國西南的「化石天堂」變成全球獨一無二的「古魚王國」,特別是幾項「世界級」的重大發現,填補了證據鏈上的長期空白,無疑是這條項鍊上的幾顆璀璨明珠。大量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表明,曲靖是4億年前人類遠祖的發祥地。
  • 琥珀中發現5.4億年前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
    ,右為現代類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橫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蟲的精子;i和j:半陰莖;k和l:介形蟲精子細節結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
  • 800隻4億年前軟體動物化石「集體亮相」
    2020年11月12日,湖北省宣恩縣農民湯水平在打磨「震旦角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農民湯水平歷時兩年多時間,開採、打磨出一塊高3米、寬5.06米、重約11噸的「震旦角石」。這塊古生物化石上有800多隻4億多年前軟體動物形成的化石,經過精雕細琢後集體呈現在一面15米寬的長方形巨石上。
  • 埃迪卡拉紀:6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群長什麼樣子?
    6.35億年前,覆蓋著地球的厚厚的冰層在火山爆發的影響下迅速消退,生命們不需要再尋找溫暖的水域苦苦掙扎了,現在,整個寬廣的大洋都是它們的繁殖地;與此同時,在板塊運動的影響下,原本是一整塊的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成為諸多小的陸塊,移動到了地球的各個角落,地理的隔離對於生物多樣性總是有利的。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原標題: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
  • 浙江安吉發現地層"天書":記錄5億年前海綿生物演化
    中新網杭州11月18日電(記者 王逸飛 通訊員 陳毛應)18日,全國地層委員會25名專家在浙江省湖州市確認,位於當地安吉縣的杭垓剖面,揭示了4.44億年前較深水相的底棲生物群落面貌,為研究海綿生物演化揭開了一個重要窗口。專家將其喻為地層「天書」,在此基本可以領略地球演變史全過程。
  • 安徽巢湖發現2.5億年前生物 魚龍化石解達爾文之惑
    原標題:巢湖兩棲魚龍化石解開達爾文之惑>魚龍化石研究進展約2.5億年前,地球古生代生態系統因隕石撞擊、火山噴發、氣候變化等遭受重創而崩潰,海洋生物和陸地生物之間的演進究竟是怎樣的?
  • 生命從無到有的前寒武紀
    1977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前寒武紀地層分會在開普敦第四次會議上,將前寒武紀分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線放在25億年前,而隱生宙及顯生宙這兩個年代地質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已逐漸棄而不用。前寒武紀開始於大約45億年前的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約5億4200萬年前——大量肉眼可見的硬殼動物誕生之時。儘管前寒武紀佔了地史中大約八分之七的時間,但人們對這段時期的了解相當少。
  • 安吉杭垓驚現5億年前海綿生物演化「天書」
    原標題:安吉杭垓驚現5億年前海綿生物演化「天書」 經歷了4億多年的等待,通過專家近四年的野外考察和論證,今天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浙江省安吉縣杭垓地層剖面是一部研究5億年前海綿生物演化的「天書」。
  • 科學家在南非發現有3.6億年歷史的七鰓鰻化石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專電 南非金山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在南非發現了一塊有3.6億年歷史的七鰓鰻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魚類化石。  根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刊登的研究報告,這塊化石是在南非東開普省格雷厄姆斯敦附近的沃特山巖石群發現的,它證實了現代七鰓鰻是意義不同尋常的活化石。
  • 萬綠湖畔發現2億年前侏羅紀的菊石化石!
    發現現場 牟林和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黃華樂、溫豫粵、黃志青和河源恐龍化石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溫志軍等人在雙江鎮的萬綠湖畔先後發現了大量的菊石化石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炸」之奧秘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首次公布了他們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的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清江生物群」。
  • 3億年前三疊紀古海洋發現「反叛者」腔棘魚-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博物館化石中發現了新的「海洋殺手」,一種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的腔棘魚(coelacanth)。腔棘魚種屬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了,但是直到1938年被研究人員重新發現,其特點是遊動較為緩慢,而新發現的腔棘魚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性,被稱為「反叛者」腔棘魚。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1.12億年前的蜘蛛化石眼睛還能發光
    一項新的蜘蛛化石研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反射性眼組織的殘餘物。根據發表在《系統古生物學雜誌》上的論文,因為蜘蛛的脆弱的軟體不能很好地保存所以蜘蛛在化石記錄的歷史中並不常見。這是第一次在除琥珀之外發現的一個蜘蛛種類,並且第一次在化石中發現了蜘蛛的反光眼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