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呈現五個主要特徵

2020-12-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劉健 攝)

  9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8月份總體經濟延續了前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具體有五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增長平穩。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繼續保持了6%以上的增長。從服務業生產指數來看,服務業生產指數是8.3%,比去年同月加快0.9個百分點。所以生產方面表現的是比較平穩的。從需求方面來看,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投資增長基本平穩,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補短板領域的投資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速。進出口增長繼續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所以需求方面也是比較基本平穩的。

  第二,就業向好。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以下,比上個月還略有回落。

  第三,物價溫和。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這個漲幅與近幾年的同期以及國際上一些主要經濟體相比,都處於一個比較溫和的水平。

  第四,結構優化。從產業結構方面看,工業領域高技術產業繼續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8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6%,高耗能製造業增長有所減緩。從需求方面看,消費升級類產品增長比較快,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從投資來看,投資結構優化態勢更加明顯,高技術領域投資增長比較快,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在繼續加大力度。再有,基礎設施投資、短板領域的投資繼續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

  第五,質量提升。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改善,服務業營業利潤也繼續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財政收入今年保持了比較理想的增速,1-8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9.8%,比上半年繼續有所加快。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王一鳴: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七大特徵
    來源:新華網思客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如何評價我國經濟上半年的運行情況?下半年如何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繼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就上述問題發表了看法。
  • 全面解讀現代化經濟體系——六大特徵、三個難點、五條路徑
    要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正常運行,通過社會主義制度來解決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解決一些民生問題,解決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等。」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也表示認同,他向《經濟》記者分析稱,過去我們提加強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但是在現代化經濟體系當中,市場經濟體系建設只是六個方面之一。
  • 中行研究院報告: 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或呈現「三低、三新」特徵
    據新華社電 中國銀行研究院30日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可能呈現「三低、三新」特徵,即在低增長、低利率、低投資中醞釀新力量、新趨勢和新秩序。「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和貿易重心將加速向亞太轉移。綠色復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
  •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請他們向大家介紹2020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首先由省統計局王局長介紹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全省經濟運行平穩有序,呈現出逐步回升的態勢。從統計數據看,上半年經濟運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升。上半年,全省GDP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增加值增速加快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收窄1.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降幅收窄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一季度加快4.6個百分點。
  • 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威脅是什麼?這五項政策可出臺應對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是什麼?應有何應對之策?房地產價格與實體經濟又究竟有何關係?10月22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CF40)《2019年第三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下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就是需求不足,經濟運行低於潛在增速,這也是接下來經濟運行的主要威脅。考慮到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孱弱,擴大總需求需要落實在信貸增長,具體對策包括及時調整利率、理順基建項目融資來源、加快都市圈建設、流動人口落戶相關政策支持等。
  • 郭雲濤:國際競爭呈現新特徵
    原標題:國際競爭呈現新特徵(刷新見解)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顯現,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對國際競爭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深化,改變了國際競爭的內涵和具體形態,國際競爭呈現一些新特徵。
  • 李後強—城市生命體「五個特徵」和「五大定律」
    成渝城市群「一軸兩帶雙核三區」(圖1) 第二個問題——城市生命體「五個特徵」 城市和生命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城市生命體屬於人工生命,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定區域內形成的、以非農業人口為主體的,人口、經濟、政治、文化高度聚集的,具有新陳代謝、自適應、應激性、生長發育和遺傳變異等典型生命特徵的複雜巨系統。
  • 網際網路安全五大特徵:病毒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
    中新網3月30日電近日金山網絡總結了2010年網際網路安全威脅的五大特徵,據悉,2010年病毒木馬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高度依賴聯網傳播,同時網絡購物人群成為入侵重點對象。網際網路安全威脅的五大特徵分別是:一、病毒木馬呈現「網際網路化」趨勢,高度依賴聯網傳播1.計算機脫離網際網路的機會越來越少從網民的使用場景看,網際網路寬帶已經普及到中西部地區,網民數量超過4億,3G 網絡、Wi-Fi城市的建設正如火如荼,計算機脫離網際網路的機會越來越少。
  • 工業經濟運行回歸正常軌道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疫情對我國工業經濟的影響總體可控。 在7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5月份、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4.4%和4.8%。
  • 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經濟運行由穩轉好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由穩轉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一系列優異表現,給了我們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復甦的底氣與信心。省統計局負責人分析說,回望上半年,經濟運行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但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取得好於預期、好於全國的經濟「期中成績」。和常年相比,0.9%的經濟增速或許並不顯眼,但進入「正區間」,足顯「V」形反彈的趨勢,體現了江蘇經濟的韌性和潛力。
  • 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三大特徵凸顯
    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能轉化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三大特徵凸顯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穩健風險可控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進展成就。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
    2.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首先是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不同步;其次是全球製造業恢復快於服務業;再次是房地產、金融市場較實體經濟復甦更快;最後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不同步。  3.三重深層因素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素市場改革。
  • 喆薦|首席經濟學家眼中的2021全球和中國經濟九大特徵
    1月7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目前在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負責的53個國家中,已有22個國家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變異病毒傳染性更強,引發病症的嚴重程度並無變化。如果不加強控制以減緩其傳播,將對當前已承壓的醫療系統產生更大影響。同一天下午,履新還不到4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東京都及周邊的神奈川縣、埼玉縣和千葉縣從1月8日起實行緊急狀態。
  • 呈現怎樣的特徵?
    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了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使人類逐步從工業文明進入科學技術文明的新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到來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
  •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呈現「四個特徵、三個範式」
    提升我國顯示關鍵材料創新發展水平,對於構建我國現代經濟產業體系影響深遠。 關鍵材料既是「熱點」又是「痛點」 新一代信息顯示與5G通訊、集成電路、海量存儲、新型顯示、大數據、人工智慧算法等深度融合,賦能智慧城市、移動互聯、數字經濟等。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展現了我國發展的光明前景。
  • 中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新石器時代主要特徵,銅石時代的主要特徵
    大家好,我是小榮,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各個時代的主要特徵。中石器時代,也有人稱續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在地質時代上已經進入全新世,屬於冰後期。此外,歐亞大陸的氣候轉暖,與舊石器時代晚期有顯著的不同。在我國,中石器文化發現不多.在陝西大荔發現的沙苑文化和河南許昌發現的靈井文化,都是以細石器為特徵,是從細小的石核上剝落下石片,一般缺少加工。它與歐洲的幾何形細石器有顯著的不同。中石器時代的歷史年代,大致開始於距今1萬年前後,延續的時間很不平衡。
  • 地球經歷過的五個主要冰期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地球經歷過的五個主要冰期。冰期1837年,研究瑞士地質狀況的科學家意識到,假定整個瑞士曾經被覆蓋在一個巨大的冰蓋下,那麼他們勘測到的巖層就能得到解釋。
  • 什麼是5G經濟?5G經濟又將有哪些特徵或特異功能?
    這種經濟新形態,會對政府、機構和個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更為科學的經濟學新理論和新概念,使得經濟發展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徵和新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更加融洽,使得社會各種要素和資源實現最優配置,不斷提高人類社會掌握經濟運行規律的能力,從而為人們遏制經濟危機提供有效保障。
  •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召開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