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Jane Ciabattari(BBC Culture)
編譯/ Laura
這些是本月可供一讀的書,從帶有諷刺性的傳記到劇情環環相扣的瑞典懸疑小說,總有你喜歡的。
《紙黃蜂》(The Paper Wasp)
勞倫·阿卡波拉(Lauren Acampora)著
艾比(Abby)和愛麗絲(Elise)是青少年時代的閨蜜,曾一起生活在密西根(她們就像是勃朗特姐妹一樣,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之中)。在高中時代,他們都被超現實獨立製片人奧古斯特·貝瑞(Auguste Perren)選中並出演了他的作品。此後愛麗絲在好萊塢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艾比則在自己的小臥室裡沉淪,整天做一些荒誕奇詭的藝術品。
然而就在十年後的高中同學會上兩人重逢並重新成為了好友。此後艾比成為了愛麗絲在馬裡布的私人秘書,她一方面給予愛麗絲以感情支持,但是與此同時她又暗中嫉妒愛麗絲。當愛麗絲加入貝瑞的藝術創造營時,艾比也悄悄地加入以此來發掘自己的天賦……
《我的父母/這不屬於你》(My Parents/This Does Not Belong to You)
亞力克山大·赫曼(Aleksandar Hemon)著
這本書是小說家赫曼用極具諷刺意味的語調寫就的傳記合集,傳記第一部分講述了傳記恩愛的父母因為戰爭而被迫從波士尼亞遷居在加拿大的漢密爾頓,第二部分則講述了作者在塞拉耶佛成長的記憶碎片:「疑惑於女孩子們的疏遠」,討論平克·弗洛伊德樂團等等。
在寫到他的舅舅去世以及南斯拉夫加入二戰時,他如此寫道「當悲傷襲來是,它不是像間諜一樣單兵作戰,而是如軍團般洶湧而來」。而在第二部分"這不屬於你」中,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化身成了六歲的孩童跟著父親開車經過遭洪水侵襲的大道,走向未知的未來。
《第十位繆斯》(The Tenth Muse)
凱薩琳·鄭(Catherine Chung)著
凱薩琳·鄭第二部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個數學天才,而在這裡她被比作是第十位繆斯,她放棄了不死之身來奏響自己的人生之曲。鄭在文中如此寫道:「她就是傳說的化身(She is the tale embodied)。」
早在八九歲的時候,凱薩琳(Katherine,即小說主人公),這個中美混血兒就被發現有著驚人的數學天賦且建模能力超群。而長大之後,她開始向「黎曼猜想」進發,並幾乎得出了驗證猜想的方法。但是在驗證這個猜想之前,她覺得自己更應該找到關於自己父母的秘密並解答關於自己的身份的疑問。
《電動旅館》(The Electric Hotel)
多米尼克·史密斯 (Dominic Smith)
我們將在1962年好萊塢老舊的尼克博客旅館大廳的見到85歲的克勞德·巴拉德(Claude Ballard)。他其實是默片時代的先鋒人物,然而現在卻專注於培育蘑菇和草藥。一位電影系的學生馬丁·安博睿(Martin Embry)熱愛巴拉德的創作並試圖聽到關於被遺忘的傑作——《電動旅館》的故事,由此對巴拉德進行了採訪,並且用精妙而詳細的語言揭開了這位電影大師背後的故事。
巴拉德在1895年的巴黎第一次看到了盧米埃爾放映的錄像帶由此踏上了自己的電影之旅。在此後他遇到了法國傳奇女演員塞拜恩·曼特赫斯(Sabine Montrose)、來自澳大利亞極其大膽的替身演員奇普·斯鮑爾丁(Chip Spalding)以及一個忠誠的電影組員,這些人和他一起在新澤西的利堡組成了最初的電影團隊。然而突然電影團隊的發展遇到了一個挫折,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試圖通過專利法來贏得電影同行間的競爭。這本書是獻給那個好萊塢電影時代之處光影藝術的頌歌。
《旅者們》(Travelers)
海倫·哈碧拉(Helon Habila) 著
哈碧拉最新的小說講述的是引人深思的移民現實。小說主角是在2012年秋天搬到柏林的尼加拉瓜大學畢業生,而他的美國妻子則正在那裡訪學並試圖創作出一系列名曰「旅者們」的肖像畫,而這些旅者肖像實際上是基於真實的移民。而主角在與這些來自非洲的難民進行接觸了之後有感而發創作出了一系列詩歌,那些詩歌充滿了暴力,講述著難民們權利被剝奪、流離失所的遭遇。
《巴黎,上午7點》(Paris, 7 A.M.)
麗莎·韋爾蘭德 (Liza Wieland)
韋爾蘭德的這部小說講述了著名女詩人伊莉莎白·畢肖普早年最為神秘,也是充滿疑惑的一年。那年是1937年,畢肖普正從大學畢業,於室友一同租住在巴黎。那一年也是少有的幾年畢肖普沒有寫日記,但與此同時,那又是畢肖普受當時法西斯勢力興起的影響創作早期詩歌的時間(包括與小說同名的那首詩)。
當然那一年畢肖普的母親也剛剛去世,她在畢肖普五歲時就一直在精神病院。而也正是那一年,畢肖普又遇見了創建莎士比亞書店的塞爾維亞·碧池,以及一個勸說她去諾曼第拯救猶太孩子的女人。
《在貝萊爾的謀殺》(Murder in Bel-Air)
卡拉·布萊克(Cara Black)
1999年10月,私人調查員艾美·萊杜克(Aimée Leduc)奉命在一次科技會議上做筆錄,並由此架構調查所的網絡安全設施。而就在這是她接到了一個緊急通知。她那曾經被國際刑警通緝的媽媽突然消失,這讓她不得不趕緊將女兒克洛伊從巴黎12區的貝萊爾接回來。
然而就在這時候她遇到了一個被刀捅死的流浪女人,而從知情的侍者那裡得知,這個女人一直和自己的母親實走得很近。而在找尋自己的母親的同時,萊杜克又不得不為自己的生活而奮鬥,然而就在調查這樁命案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幾個國際人物之間的鬥爭之中,其中有南非軍方特工,頗有前途的法國總統候選人,法國的幕後黑手,以及前總統之子,這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達爾文事件》(The Darwin Affair)
提姆·梅森(Tim Mason)
梅森的小說圍繞著1859年11月的短暫事件展開,維多利亞女王的榮譽名單上建議預想在年底授予達爾文騎士爵位,而這僅僅是在《物種起源》出版的三周之後。此事一出世界譁然。由此引發了一場刺殺案件。在接下來的6月維多利亞女王和艾爾伯特親王在倫敦西區出席活動時突然遭到刺殺,而此間探長查爾斯·菲爾德因為陷入一場陰謀而被解僱。這一切都圍繞著達爾文的理論著作《物種起源》而展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