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讀書精選:1859年達爾文封爵事件、《巴黎,上午7點》

2021-01-09 文穴工作室

本文作者/ Jane Ciabattari(BBC Culture)

編譯/ Laura

這些是本月可供一讀的書,從帶有諷刺性的傳記到劇情環環相扣的瑞典懸疑小說,總有你喜歡的。

《紙黃蜂》(The Paper Wasp)

勞倫·阿卡波拉(Lauren Acampora)著

艾比(Abby)和愛麗絲(Elise)是青少年時代的閨蜜,曾一起生活在密西根(她們就像是勃朗特姐妹一樣,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之中)。在高中時代,他們都被超現實獨立製片人奧古斯特·貝瑞(Auguste Perren)選中並出演了他的作品。此後愛麗絲在好萊塢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艾比則在自己的小臥室裡沉淪,整天做一些荒誕奇詭的藝術品。

然而就在十年後的高中同學會上兩人重逢並重新成為了好友。此後艾比成為了愛麗絲在馬裡布的私人秘書,她一方面給予愛麗絲以感情支持,但是與此同時她又暗中嫉妒愛麗絲。當愛麗絲加入貝瑞的藝術創造營時,艾比也悄悄地加入以此來發掘自己的天賦……

《我的父母/這不屬於你》(My Parents/This Does Not Belong to You)

亞力克山大·赫曼(Aleksandar Hemon)著

這本書是小說家赫曼用極具諷刺意味的語調寫就的傳記合集,傳記第一部分講述了傳記恩愛的父母因為戰爭而被迫從波士尼亞遷居在加拿大的漢密爾頓,第二部分則講述了作者在塞拉耶佛成長的記憶碎片:「疑惑於女孩子們的疏遠」,討論平克·弗洛伊德樂團等等。

在寫到他的舅舅去世以及南斯拉夫加入二戰時,他如此寫道「當悲傷襲來是,它不是像間諜一樣單兵作戰,而是如軍團般洶湧而來」。而在第二部分"這不屬於你」中,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化身成了六歲的孩童跟著父親開車經過遭洪水侵襲的大道,走向未知的未來。

《第十位繆斯》(The Tenth Muse)

凱薩琳·鄭(Catherine Chung)著

凱薩琳·鄭第二部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個數學天才,而在這裡她被比作是第十位繆斯,她放棄了不死之身來奏響自己的人生之曲。鄭在文中如此寫道:「她就是傳說的化身(She is the tale embodied)。」

早在八九歲的時候,凱薩琳(Katherine,即小說主人公),這個中美混血兒就被發現有著驚人的數學天賦且建模能力超群。而長大之後,她開始向「黎曼猜想」進發,並幾乎得出了驗證猜想的方法。但是在驗證這個猜想之前,她覺得自己更應該找到關於自己父母的秘密並解答關於自己的身份的疑問。

《電動旅館》(The Electric Hotel)

多米尼克·史密斯 (Dominic Smith)

我們將在1962年好萊塢老舊的尼克博客旅館大廳的見到85歲的克勞德·巴拉德(Claude Ballard)。他其實是默片時代的先鋒人物,然而現在卻專注於培育蘑菇和草藥。一位電影系的學生馬丁·安博睿(Martin Embry)熱愛巴拉德的創作並試圖聽到關於被遺忘的傑作——《電動旅館》的故事,由此對巴拉德進行了採訪,並且用精妙而詳細的語言揭開了這位電影大師背後的故事。

巴拉德在1895年的巴黎第一次看到了盧米埃爾放映的錄像帶由此踏上了自己的電影之旅。在此後他遇到了法國傳奇女演員塞拜恩·曼特赫斯(Sabine Montrose)、來自澳大利亞極其大膽的替身演員奇普·斯鮑爾丁(Chip Spalding)以及一個忠誠的電影組員,這些人和他一起在新澤西的利堡組成了最初的電影團隊。然而突然電影團隊的發展遇到了一個挫折,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試圖通過專利法來贏得電影同行間的競爭。這本書是獻給那個好萊塢電影時代之處光影藝術的頌歌。

《旅者們》(Travelers)

海倫·哈碧拉(Helon Habila) 著

哈碧拉最新的小說講述的是引人深思的移民現實。小說主角是在2012年秋天搬到柏林的尼加拉瓜大學畢業生,而他的美國妻子則正在那裡訪學並試圖創作出一系列名曰「旅者們」的肖像畫,而這些旅者肖像實際上是基於真實的移民。而主角在與這些來自非洲的難民進行接觸了之後有感而發創作出了一系列詩歌,那些詩歌充滿了暴力,講述著難民們權利被剝奪、流離失所的遭遇。

《巴黎,上午7點》(Paris, 7 A.M.)

麗莎·韋爾蘭德 (Liza Wieland)

韋爾蘭德的這部小說講述了著名女詩人伊莉莎白·畢肖普早年最為神秘,也是充滿疑惑的一年。那年是1937年,畢肖普正從大學畢業,於室友一同租住在巴黎。那一年也是少有的幾年畢肖普沒有寫日記,但與此同時,那又是畢肖普受當時法西斯勢力興起的影響創作早期詩歌的時間(包括與小說同名的那首詩)。

當然那一年畢肖普的母親也剛剛去世,她在畢肖普五歲時就一直在精神病院。而也正是那一年,畢肖普又遇見了創建莎士比亞書店的塞爾維亞·碧池,以及一個勸說她去諾曼第拯救猶太孩子的女人。

《在貝萊爾的謀殺》(Murder in Bel-Air)

卡拉·布萊克(Cara Black)

1999年10月,私人調查員艾美·萊杜克(Aimée Leduc)奉命在一次科技會議上做筆錄,並由此架構調查所的網絡安全設施。而就在這是她接到了一個緊急通知。她那曾經被國際刑警通緝的媽媽突然消失,這讓她不得不趕緊將女兒克洛伊從巴黎12區的貝萊爾接回來。

然而就在這時候她遇到了一個被刀捅死的流浪女人,而從知情的侍者那裡得知,這個女人一直和自己的母親實走得很近。而在找尋自己的母親的同時,萊杜克又不得不為自己的生活而奮鬥,然而就在調查這樁命案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幾個國際人物之間的鬥爭之中,其中有南非軍方特工,頗有前途的法國總統候選人,法國的幕後黑手,以及前總統之子,這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達爾文事件》(The Darwin Affair)

提姆·梅森(Tim Mason)

梅森的小說圍繞著1859年11月的短暫事件展開,維多利亞女王的榮譽名單上建議預想在年底授予達爾文騎士爵位,而這僅僅是在《物種起源》出版的三周之後。此事一出世界譁然。由此引發了一場刺殺案件。在接下來的6月維多利亞女王和艾爾伯特親王在倫敦西區出席活動時突然遭到刺殺,而此間探長查爾斯·菲爾德因為陷入一場陰謀而被解僱。這一切都圍繞著達爾文的理論著作《物種起源》而展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1859年是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
    1859年,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物種起源》一書出版的這一天,不僅對達爾文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天,也是19世紀大批有知識'的人生物學觀點及人在生物界中地位觀點開始轉變的一天。這種轉變就像哥白尼在16世紀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發生的轉變一樣。然而,在人們的思想轉變之前,為捍衛達爾文這一進化論學說曾不得不進行了10年尖銳的鬥爭。
  • 1859年卡林頓事件:歷史上記錄的最大磁暴事件
    1859年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太陽風暴,也叫卡林頓事件。1859年9月1日,早晨,卡林頓觀測太陽黑子時,發現太陽北側的一個大黑子群內突然出現了兩道極其明亮的白光,在一大群黑子附近正在形成一對明亮的月牙形的東西。他從來沒有看到過像這樣的東西。
  • 1859年太陽超級風暴:極光照亮赤道,斷電仍能使用電器
    然而在1859年,地球的防禦力完全被摧毀。1989年發生了另一個強烈太陽風暴,切斷了加拿大一個省的全部電力,而我們今天說的這一場1859年的太陽風暴,比1989年的還要強3倍。專家表示,如果那是發生在今天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2016年達爾文獎精選
    2017年達爾文獎精選(上)2017年達爾文獎精選(下)一、杜丘,你看,多麼暖的水Colin Mathaniel Scott時年23歲,在充滿壓力的四年大學生活後,決定去黃石國家公園放鬆身心。公園在大大小小的間歇泉邊都設立了「禁止進入」的標牌,但這位學士認為自己的知識水平遠超於工作人員。
  • 2017年達爾文獎精選(下)
    每年在愚蠢的事故中把自己從基因庫中剔除的人們都會獲得「達爾文獎」,表彰他們對智人的貢獻。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1825年,達爾文進入愛丁堡大學學醫,1828年又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媒體總結你所不知的達爾文
    6.根據原定計劃,英國皇家海軍「小獵犬號」(HMS Beagle)探索航行將持續2年左右,然而卻耗時將近5年之久。作為船長的羅伯特·費茲羅伊(Robert FitzRoy)只是想與達爾文成為同事,誰料達爾文最終成為了該船上的一名博物學家。  7.在「小獵犬號」航行過程中,達爾文總共寫下了368頁動物學筆記、1383頁地質學筆記和一本77頁的日記。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我們還得從《物種起源》這本書說起,這本書是1859年出版的,書裡的內容是達爾文陸陸續續花了25年寫完的,和當時的社會主流宗教有嚴重的矛盾,所以不想太早發表。原計劃是等著自己七老八十的時候再出,這樣一來對生活的衝擊就小了。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1828年,達爾文進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攻讀神學學位,儘管他的一些想法被神職人員認為是對宗教信仰的褻瀆,但幸運的是,他勉強畢業了。從孩提時代起,他便愛好狩獵、郊遊、收集動物標本。  1835年,當「小獵犬號」考察船向達爾文發出邀請時,26歲的達爾文欣然接受了。從此,他以一名博物學家的身份,跟隨「小獵犬號」開始了長達5年的環球之旅。
  • 2分鐘看懂進化論 達爾文曾為此想了20年
    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的研究,發表了著名的物種起源,人類以及其他物種都是大自然進化的法則在長達數萬年的歷史進化中誕生出來的。按照達爾文學說,顯著地生物進化需要經歷繁殖、基因突變、再繁殖、壯大種群這樣一個漫長過程,對於人類這種長壽少生的哺乳動物,甚至需要以百萬年為單位。
  •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一言堂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方舟子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2-11    [列印] [關閉]     有時一個偶然的事件就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選擇在我讀高一時(1982年),正在「向科學進軍」的中國大張旗鼓地紀念達爾文逝世100周年,出版了許多達爾文著作和進化論科普作品,激發了我對生物學的興趣,並一直持續下來。
  • 點評達爾文家族的五代皇家院士
    (因為他是第一個入選皇家學會的達爾文家族成員,列為第一代)達爾文的爺爺,1761年入選皇家學會,因為他的長詩《植物之愛》,用擬人化的方式把林奈性系統植物分類方法介紹到英國,促進了林奈植物學在英國的進一步傳播
  • 達爾文,是怎麼治好拖延症的?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第一次印行出版並迅速被搶購一空,「進化論」的概念震動了整個世界不過,如果拿達爾文生平時間表一對,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達爾文乘貝格爾號環遊世界是1831年至1836年,而他出版《物種起源》卻到了1859年,中間隔了20多年。
  • 達爾文的「蘋果」
    雖然《物種起源》發表於1859年,但早在20多年前環遊世界之時,達爾文的思想中已經孕育了進化論的萌芽。隨同「貝格爾號」巡洋艦進行環球 考察之前,達爾文是一名地質學者。但環球考察期間從世界各地搜集到的寶貴生物學資料讓他開始對生物的演化有了全新的思考。其中有三個地點被普遍認為對奠定達爾文演化理論具有關鍵性影響。
  • 2020年「達爾文獎」頒給了一位在富士山直播日本男子
    大家在日常調侃一些蠢事的時候,都經常會見到「這能角逐今年的『達爾文獎』」這樣一個玩笑話。而實際上,達爾文獎是真實存在,並且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評選的獎項。 2020年的「達爾文獎」則頒給了一位在冬天直播爬富士山,結果失足摔死的日本男子。
  • 達爾文在基督教堂外等妻子
    達爾文在基督教堂外等妻子 李年君參加韓國朋友母親的追悼會,發現除了從韓國趕來的至親,其他悼念者主要是二十歲左右、統一著裝的中國年輕人
  • 161年前,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對人類歷史產生巨大影響
    在1859年11月24日,在英國倫敦,眾多倫敦市民湧向書店,競相購買一本剛出版的新書。它就是《物種起源》(全名:《論藉助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方法的物種起源》),這本書的第一版1250冊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1831年,達爾文被推薦參加「貝格爾號」的環球旅行。
  • 達爾文逝世136年:巨人的視角
    航行了四年的小獵犬號在繞過了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進入太平洋後,於1835年9月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停留,27歲的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各個島嶼上採集,1836年回到英國後,許多的鳥類標本交給了古爾德,從而發現了這些是不同種的仿聲鳥(Nesomimusspp.)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對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大的挑戰!
    然而,直到1842年,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經過五年的環球考察,採集了無數的地質、動植物標本,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又結合當時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形態學、胚胎學和分類學等許多領域的大量研究資料,經過20多年的研究,終於在1859年11月24日在倫敦出版了他的《物種起源》。
  • 勇於探索的人--達爾文與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問世,在書中,達爾文提出進化論。達爾文生在一個醫生家庭,但達爾文一心想成為自然科學家,進入大學後,達爾文通過打獵、旅行,熟悉了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更進一步熟悉了觀察和搜集動植物標本的方法。1831年,達爾文在漢羅斯教授的推薦下,隨「貝格爾」號海軍勘測艦開始了歷時5年的環球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