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獻閱讀:茶葉中氟化物的調控機制研究-CsFEX
Proton Gradients to Export Fluoride and Participate in Reducing Fluoride Accumulation in Low-Fluoride Tea CultivarsCsFEX的兩個新成員耦合質子梯度以輸出氟化物並參與減少低氟化物茶品種中的氟化物積累不同品種茶葉中氟化物的積累表現出顯著差異
-
汙水處理廠與自來水廠中難以有效去除的全氟化合物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光國課題組在汙水處理廠與自來水廠中難以有效去除全氟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日前發表在Water Research上。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類廣泛應用於電鍍、造紙、紡織、泡沫滅火劑、食品包裝材料和農藥等工業生產與生活領域的人工合成有機物。
-
細胞凋亡機制最新研究進展
託馬斯傑弗遜大學Kimmel癌症研究所細胞凋亡研究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研究小組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22日《自然》(Nature)雜誌上。
-
著絲粒裝配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 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國紅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著絲粒裝配調控機制研究方面獲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發育細胞》上。 有絲分裂是細胞生長和發育的重要過程,染色體的準確分離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事件之一。著絲粒是染色體上一個特殊的區域,如果著絲粒裝配出現問題,會使子代細胞中染色體出現異常,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和流產的主要原因。 著絲點蛋白A(CENP-A)是一種組蛋白H3的變體,此前,對CENP-A裝配到著絲粒的動態調控機制研究,學界仍然知之甚少。
-
廣州生物院銅催化異腈的三氟甲基炔基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研究組在銅催化異腈的三氟甲基炔基化反應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15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有機化學快報》上(Org. Lett. 2015, 17, 2322- 2325)。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近期,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與國內外機構合作,共享和整合基於先進的微樹芯技術開展的北半球(23°N至67°N)、79個站點的21個針葉樹種的樹幹木質部細胞發育的每周監測數據(1998年-2016年),運用混合模型建模並分析多種環境因子對木質部第一個細胞形成時間的影響,量化北半球針葉樹木質部生長啟動的關鍵驅動力。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近期,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與國內外機構合作,共享和整合基於先進的微樹芯技術開展的北半球(23°N至67°N)、79個站點的21個針葉樹種的樹幹木質部細胞發育的每周監測數據(1998年-2016年),運用混合模型建模並分析多種環境因子對木質部第一個細胞形成時間的影響,量化北半球針葉樹木質部生長啟動的關鍵驅動力。
-
CD19 CAR-T細胞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後復發機制的研究進展
CD19 CAR-T細胞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後復發機制的研究進展
-
微生物所在PD-1糖基化修飾與抗體藥物作用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近年來,學界在以PD-1/PD-L1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治療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獲進展。PD-1是一個高度糖基化的免疫分子,腫瘤的發生發展常伴隨糖基化修飾的異常,且PD-1的N-糖基化位點在人群中存在一定多態性。
-
免疫激活型抗體藥物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對T細胞負調控機制研究和應用方面做出開創性貢獻的美國科學家James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Tasuku Honjo共同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了抑制型免疫檢查點,T細胞活性還受到激活型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調節。
-
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丁寶全課題組在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沉默系統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ranched Antisense and siRNA Co-assembled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Gene Silencing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2020
-
華南植物園老齡林固碳時空變異驅動機制研究獲進展
目前已有的研究證實了我國熱帶與亞熱帶老齡林能夠固碳,但固碳能力強弱、季節動態、年際變異及其這些時空格局的驅動機制有待深入研究。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生態與環境中心閆俊華研究員等利用西雙版納(熱帶)和鼎湖山(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通量觀測數據,分析了我國熱帶與亞熱帶老齡林固碳的差異及其驅動因子,發現亞熱帶老齡林固碳能力是熱帶的2.4倍;熱帶老齡林在乾季是碳匯而溼季是碳源,亞熱帶老齡林乾濕季都是碳匯;熱帶老齡林固碳的季節動態由呼吸作用驅動(單因子 ),而亞熱帶的季節動態由呼吸和光合作用共同驅動(雙因子);熱帶與亞熱帶老齡林固碳的年際變異都由年降水量驅動,但驅動的機制完全不同
-
小RNA研究獲重要進展
小RNA研究獲重要進展
-
廣州地化所在氯代有機磷酸酯的還原降解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廣州地化所在氯代有機磷酸酯的還原降解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2020-11-24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Cl-OPEs是一類內分泌幹擾物,具有神經毒性、細胞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等,其中TCEP和TDCPP已被歐盟和美國列入致癌物質清單中。因此,亟鬚髮展高效控制和治理Cl-OPEs汙染的新技術和新方法。
-
南開團隊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超分辨成像研究中獲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潘雷霆)細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絲及中間纖維,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共同維持和保證細胞內部結構和功能有序性。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潘雷霆副教授、許京軍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e Xu教授團隊基於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動力學變化特性方面研究獲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封底(Back Cover)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知名綜合類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04),題為「Hypotonic stress induces fast, reversible degradation
-
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來自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天津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種組蛋白乙醯基轉移酶HAT4的結構及功能特徵,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生物學頂級期刊《細胞》
-
葉綠體核糖體RNA加工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植物所葉綠體核糖體RNA加工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 RNA操作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盧從明研究組日前在相關領域取得進展,相關論文2月6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盧從明研究組通過一系列生化實驗發現,PPR-SMR蛋白家族成員SOT1能夠在體外特異且高效地剪切其RNA底物。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首個細胞發育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與國內外合作者在揭示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