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組織架構大調整之後 徐雷:我們必須主動求變

2020-12-08 網易財經

(原標題:京東棋至中盤)

導讀:如今,棋至中盤的京東,每一步落子所引發的效應,不僅密切牽動大眾的目光,也關係著自身的未來走向。

京東正處在一個甚為微妙的時刻。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來自京東的消息總有些令人不安。起初是部分垂直業務傳出調整,隨後是員工離職潮傳聞,緊接著,去年底,發生了年內第二次組織架構大調整。

今年3月,伴隨著對996、8116等加班現象的討論而來的,是京東集團多名高管離職,物流集團快遞員薪資結構調整被傳「降薪」……各色消息湧現,一時令外界迷惑了:京東發生了什麼?要往哪裡去?

與京東各項調整同時發生的,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巨頭齊刷刷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各巨頭的組織架構既體驗了各自的業務特點,但也體現其今後發力To B業務的共同方向。事實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線上流量趨向飽和,人口紅利消失,B端服務正在被推至重要位置。

與自身及行業動蕩同期而至的,是京東亮眼的一份財報和618促銷季2015億元的戰績。

根據京東2019年Q1財報數據顯示,京東該季度淨收入同比增長20.9%至1210.8億元,超市場預期0.8%,Non-GAAP下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214.5%至32.9億元,是2018年全年的95.2%。

其中服務收入最新一季同比增長44%至124.3億元,佔總體收入的10.3%。

外界看到的動蕩疊加著業績的增長,這背後暗合了怎樣的邏輯關係?近日,筆者走訪了大量京東集團高管和核心業務負責人,深度挖掘這一切背後的路徑。就像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所闡釋的京東「下一個十二年」的戰略內涵: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最終成為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

如今,棋至中盤的京東,每一步落子所引發的效應,不僅密切牽動大眾的目光,也關係著自身的未來走向。

戰略元年

2017年為京東的戰略元年。

這年的1月,京東集團董事長兼CEO劉強東在集團年會演講的最後明確表示:京東過去12年一切歸零,將從科技零售轉向零售科技,未來一切的核心是技術、技術、技術。

劉強東所說的過去12年,是指京東從2004年進入電商領域至2016年底的時間段。在這12年間,京東經歷了中國電商行業高速增長的超級紅利期,以電商零售起家的京東,在電商初期的草莽時代,企業組織更類似於軍隊,員工數量眾多,紀律嚴明。

規模、增速與執行力,是早期京東發展過程中特徵顯著的關鍵詞。據了解,京東在人事考核指標方面非常明確,諸如九宮格晉升淘汰機制、兩下兩輪、8150原則、Backup原則等,清晰明確的獎懲機制保證了組織的執行力。

同時,2014年上市前夕,京東集團引入包括沈皓瑜、藍燁、隆雨、黃宣德等在內的職業經理人,並在內部進行人事調整,密集投資並高速擴張。在電商流量紅利大勢下,外部管理能力疊加內部執行力,再加上傾注物流等基礎設施所形成的服務壁壘,京東上市前的GMV保持翻倍增速:2012年至2014年GMV增速分別為124.2%、71.2%和107.3%。

京東歷年GMV及增速

然而時針轉至2017年,劉強東及京東管理層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此時,中國電商行業經過了萌芽期、基礎建設期、快速發展期之後,進入成熟發展時期。相對應地,電商平臺流量格局已定,線上紅利逐漸消失。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增速首次低於100%。2016年底,阿里推出新零售概念,帶領電商向線下進軍。

同樣是在2017年初,劉強東做出了年會演講,發出向零售科技轉向的呼聲。同年7月,劉強東再發表一篇長文《第四次零售革命》,正式提出了京東的新一輪戰略,其理論框架包括無界零售、零售即服務和積木型組織三個核心概念。在劉強東看來,「無界零售時代」零售基礎設施將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從而實現成本、效率和體驗的升級。

京東內部零售革命的戰略內涵體現在,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最終成為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

所謂一體化開放,就是京東去中心化,向碎片化場景開放;以零售為基礎,就是京東多年來在電商領域積累的基礎設施;技術與服務,涉及包括供應鏈、物流、營銷、售後等相關技術沉澱的大量資產。換言之,京東要從傳統零售電商平臺,拓展至更多的行業、更多的客戶,提供基於零售的技術和服務,包括物流、金融、營銷、數據等環節。

它本質上涉及到一個「吃甘蔗」理論,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吃甘蔗」。

消費品行業共計包括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這「10節甘蔗」,其中前5節的利潤歸屬於品牌商,後5節的利潤屬於零售商。京東想要做的是,通過將自身最出色的基礎設施模塊化,並開放出來,向合作夥伴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京東進入的環節確實在向前後延伸,但最終實現的是與合作夥伴共創價值。

積木中臺

發表《第四次零售革命》一個月後,2017年7月,京東在日本召開的戰略會議,隨後, 「中臺」概念首次出現在京東戰略中。

所謂中臺,對應著「積木型組織理論」,它來源於樂高積木的標準化磚塊——通過統一的接口,數千塊樂高積木能夠拼裝成任何造型。與此類似,業務豐富的企業,其產品和服務也能夠標準化為積木,通過統一的接口,拼接為客戶需求的任何解決方案。

經歷了前十二年的沉澱之後,京東恰恰擁有這樣的能力:營銷、金融、數據、物流、技術……但此前這些能力都深度耦合在京東自身的系統中,可以說是一塊塊完全個性化、無法復用的拼圖,而積木型組織必然要求對接客戶的前端組織能夠敏捷響應需求,因此位於前端與後臺之間的「中臺」便至關重要,它需要將企業業務能力標準化、並具備協作能力。

劉強東提出「中臺」概念後,必然帶來集團組織架構的調整。2017年戰略會後,京東商城便成立技術中臺;2018年1月,京東商城原有10個事業部按照品類整合為大快消、電子文娛與時尚生活三大事業群,京東三位元老王笑松、閆小兵和胡勝利接領帥印。

隨後,在2018年8月,京東商城整合包括創新、銷售、平臺、技術、營銷、客服售後及業務支持7大虛擬板塊,類似業務進行融合以提高效率。最終,中臺概念的全面落地是在2018年12月,京東商城分為前臺、中臺、後臺三個部分。

其中,前臺部門包括平臺運營業務部、社交電商業務部、生鮮事業部、新通路事業部、拍拍二手業務部;中臺部門包括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時尚居家平臺事業群、生活服務事業群、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商城用戶體驗設計部及其他支持服務等;後臺部門包括商城財務部、商城各業務部門HRBP團隊及新成立的CEO辦公室。

一個明顯特點是,此次調整首次從組織架構上突出了中臺的位置。按照前中後臺結構預想,前臺是離客戶最近的部門,負責洞察市場、產品創新及精細化運營,中臺則發揮著為前臺提供專業能力的共享平臺職能,後臺是指基礎設施建設,擁有專業化、服務意識等特點。

圍繞中臺的設置,有業內分析人士評論道:

「『中臺』的存在,是為了提煉各前臺的共性需求,把後臺產品做成標準化組件供前臺部門使用,同時作為『變速齒輪』匹配前後臺速率,產品更新迭代更靈活、業務更敏捷。」

新成立的大中臺在京東商城的業務中隨即發揮作用。以數據中臺為例,據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技術與數據中臺負責人黎科峰介紹,數據中臺的核心包括數據基礎層、數據服務層、數據應用層。在數據底層的建設方面,京東建立了統一的採存算大數據平臺,有節奏地合併數據集市,形成統一的大集市。

在數據服務層,京東正在搭建一套公共的數據標籤體系,為各個數據應用場景賦能。同時,數據中臺向各數據應用層提供數據模型能力,通過商品數據治理形成更準確的商品畫像。最後在數據應用層,京東數據中臺推動前臺統一了數十個數據產品,建立了統一的數據口徑和數據看板。

除了數據中臺之外,技術中臺在今年618也展現出不俗實力。據了解,今年京東技術團隊在實現T級活動需求的同時,做到了不增加伺服器資源。具體而言,是進行精細化的管理。過去在系統中可能存在大量緩存數據佔用資源,資料庫性能也相對老舊從而影響體驗,在虛擬機和容器的調度算法上,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而在今年,「我們會進行數據緩存優化、資料庫性能優化,並調優容器虛機的調度算法,令底層基礎設施能夠在資源不變的情況下更高效地運轉。」京東零售技術與數據中臺研發高級總監尚鑫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與京東商城進行前中後臺調整節奏相仿,京東數科(原京東金融)與京東物流也在幾乎同期做出著調整。2018年1月,京東金融從後臺將2B與2C業務明確劃分,2018年9月,京東金融正式更名為京東數科,在前端劃分出多個獨立子品牌,包括京東金融、京東城市、京東鉬媒、京東少東家和京東農牧,這其實是按照場景與客戶類型進行了區分。

物流集團則打造1884的組織架構,其中1是指大中後臺,是實施營銷、進行人力財務規劃的主體,844是指包括8大核心業務、4大成長業務和4大戰略業務在內的前臺,實行「合伙人Big Boss」機制,從而實現劃小經營、決策前置。

自2017年開始醞釀調整,直至如今,京東的變化在財報數字中開始有所體現。京東集團2019年一季度不僅淨收入與淨利潤超預期,運營利潤率亦同比提升1.7%至2.7%,超出市場預期187.1%,創下上市以來的最高利潤。

京東經調整後歸屬股東淨利潤及淨利率(2017Q2-2019Q1)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京東公司規模的持續擴張,規模效應也在逐步顯現,帶動其履約費用率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至6.7%。平臺的運營效率也在逐步提升,京東一季度存貨周轉天數與應付款周轉天數分別為36.5天和57.4天,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6天及2.2天。這些無疑是前中後臺協作配合、提質增效的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京東的中臺布局是其對外提供技術和服務的基礎,唯有如此,才能高效應對B端的服務需求。今年618期間,大量品牌商、渠道商通過京東智能供應鏈實現了精細運營,通過京東開放物流實現高質量服務。這些均建基於京東智能供應鏈、京東物流多年能力積累的模塊化,進而實現流暢、靈活的對外開放。

京東歷年活躍用戶及增速

震蕩波的遲滯效應

經歷了2017年的戰略元年之後,2018年可以看作京東的組織元年,意為圍繞新一輪戰略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啟始之年。它是一個「進行時」的概念。

集團層面的組織架構重組與調整,今年1月23日得以明確。京東集團由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數字科技三大子集團和多個業務板塊組成。京東零售集團(原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這三支管理團隊,在當月的達沃斯論壇集體亮相。

5月10日,京東在發布2019年首季財報後,京東健康集團正式亮相,成為京東旗下第三隻獨角獸。有京東方面人士表示,大健康未來將成為京東較為重點的布局領域。

但這還並非終局。廖建文說,京東戰略實施與組織架構調整,目前處於第二階段尾聲向第三階段發展的中期。自然,任何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勢必伴隨著文化、價值觀的調整,其顯性形式是人事調整。這一點清楚地體現在今年前4個月的京東身上。

今年2月,京東傳出將對10%的副總裁以上高管進行優化的消息。4月前後,三「O」辭職:京東CPO(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CTO張晨、CLO(首席法務官)隆雨。4月9日,京東集團3位高管職位被調整。

緊接著,一周內劉強東兩度發布內部信,涉及996工作制、調整快遞員薪酬制度等內容。一系列變動,無一沒有牽引著外界的情緒。

其實,外界對企業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的反應永遠是滯後的。以微軟為例,微軟組織架構的大調整發生於2014年,但外界數月後才反應過來。實際上,微軟的調整在2015年、2016年甚至2018年,也一直在進行。今天的微軟,其影響力和市值在美國科技界保持在數一數二的位置,與4年多以前那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密切相關。

在廖建文看來,外界盯住的人事調整,只是京東戰略實施後自然而然的過程呈現。京東組織架構的調整,從內部來說是重回「創始人思維」的體現。所謂創始人思維,首先是如何回到增長的軌道上,其次是要保持組織的精幹和效率,此外,如何能夠確保組織的持續創新和更加敏捷。廖建文認為,調整的深層意圖,在於給企業注入前行的活力,以變革突破增長的瓶頸。而外界看到的,只是外在的形式。

按照他的邏輯,京東此輪調整的效應,幾年後會看得更清晰。事實上,歷數京東過去一路走來,人事調整並不鮮見。2012年,京東聘用大量海外背景的職業經理人擔任高管,並大量賦權,包括沈皓瑜、藍燁、隆雨、王亞卿等在內的8位CXO級職業經理人為京東上市鋪路,進行組織結構梳理和業務流程優化。

人事調整的直接後果是,京東成功實現上市。上市後的京東初步形成2個集團(京東商城、京東金融)+1個子公司(拍拍)+1個事業部(海外事業部)的組織架構。

2015年至2016年,京東再迎人事調整。曾經的「空降派」開始出走,劉強東重新親自掌管京東商城,並在中高層崗位重點任用內部人才,不僅調集徐雷、王振輝等核心高管牽頭無線、後臺、運營支持業務,並將20多名管培生晉升至總監以上級別。而在一系列強權調整後,京東股價在2017年一路走高,至2018年1月29日達到50.68美元的頂點。

如今京東的調整動蕩,實則是新一輪內外部環境變化、管理理念延續的縮影。誠然,組織體的任何個體,在調整的過程中都必須承受其所帶來的陣痛,但只要落子精確,中盤之後便高下可見。

定位未來

落子是否精確,取決於京東當下所做出的一系列調整,能否真正適應電商行業乃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變化。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目前,京東的未來布局思路可總結為突破與裂變兩塊。所謂突破,是指在現有零售生態中擴展用戶與業務,這也是當前京東零售集團向下沉市場、向社交電商等分支的發展軌跡;裂變則是全新的脈絡,涉及技術、物流、數科等領域的對外拓展與輸出。

京東裂變的核心,醞釀著向B端服務的發力與崛起。「一體化開放」理念,令京東開始逐漸對外輸出自身的技術、物流、供應鏈等能力,真正轉型零售服務提供商;「積木化組織架構」則令京東內外能力輸出有了基本前提,唯有將技術、數據、供應鏈、營銷、基礎平臺業務等不同領域能力積木化、組件化,才能對內以扁平化組織提質增效,對外進行標準化能力輸出。

而作為京東未來朝突變轉向的主力,京東零售集團的最新調整恰恰順承了整個電商消費的未來發展趨勢。相較於2018年1月,去年底京東架構調整的明顯不同在於,除了將新通路事業部獨立,體現新零售下半場to B的方向,京東將在新通路方面著重發力之外,京東還將原大快消事業群的生鮮事業部提出,與7FRESH合併,體現了生鮮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的大趨勢,同時成立拼購業務部,瞄準了京東一直覬覦的低線級市場。

無界零售下的社交電商與下沉市場,正是電商行業未來的方向所在。

從用戶角度而言,下沉市場是最後的獲客空白區。根據申萬宏源統計數據顯示,鄉村手機網民佔全國的25%,但移動購物人群不及全國的10%,與此同時,儘管鄉鎮網民12點後睡覺人群比一線城市少10%,但其可支配時間更為充裕,這些均構成電商獲客的藍海。

京東方面同樣透露,今年618期間三線及以下城市成為消費主力,為平臺貢獻了巨額GMV。未來隨著下沉市場進一步發展,其有望超過一二線城市成為電商平臺營收的主力。

社交電商、線下店則鋪好了下沉市場的方向性道路。社交電商主要通過用戶之間的相互傳播實現商家獲客,成本更低,淨利率卻超出傳統電商模式5%。根據艾瑞諮詢預測數據,未來五年內社交電商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至2022年複合增長率為35.9%。

另一方面,零售的本質之一是消費場景的多元化,不同消費者自然有不同的訴求,線下店也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以生鮮電商為例,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不僅疊加了餐廳屬性,成為用戶休閒娛樂的新去處,同時新型門店的設置,在聯動線上線下的同時,也豐富了用戶的購物場景和渠道,同時提升了用戶線上購物的信任感。這也是京東將生鮮事業部併入7FRESH的原因所在。

而從整體國民消費而言,消費升級無疑是一大趨勢,服務型消費也有望成為京東未來的增長亮點。今年618期間,京東平臺上多項服務型消費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例如生活服務訂單數量同比增65%,網際網路醫院問診量增長36.2倍,心理諮詢服務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9.3倍,汽車保養套餐服務成交額同比增長73%,國際酒店類預訂服務成交額增長7.6倍。

事實上,根據今年以來發布的社零數據顯示,餐飲、旅遊、文化等服務型消費在我國消費佔比中持續提升,且增速明顯高於實物商品消費。服務型消費的迅猛增長,不僅是中國消費者對品質消費和優質服務需求的寫照,更反映出中國經濟近年來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

「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著眼於行業發展趨勢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徐雷在618大促當日寫給全員的內部信中表示,「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乃至中國零售市場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站在變革的路口,我們必須主動求變。」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京東公布新組織架構,三大事業群匯報對象成徐雷,不再是劉強東
    京東公布新組織架構,三大事業群匯報對象成徐雷,不再是劉強東   最近京東一則關於組織架構調整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就在12月21日,京東發布一則公告,該公告的內容是關於京東組織架構調的
  • 劉強東「熔斷」,徐雷成為京東(JD.US)的新「保險絲」
    「明州事件」15個月後,京東步步「去劉強東化」,現在已經走到了劉強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的一步。我們可以理解為劉強東的個人行為達到了京東發展的「熔斷點」,京東為控制風險採取措施,做出切割,保護京東,這是企業積極的動作。
  • 京東零售CEO徐雷的雙面人生:3個紋身、愛聽搖滾愛踢球
    5月22日,中駿雲景臺京東房產自營旗艦店開啟直播賣房,徐雷親自站臺。但這場首秀甚至 「沒有詳細、周密的規劃」,徐雷說當時是同事一個建議,「為了支持他的工作,自己也躍躍欲試,就上場了」。結果,短短1小時,這場直播觀看量超400萬人,成交量高達26億元。首秀之後,徐雷似乎「愛」上了直播。
  • 2019,京東零售如何「大象起舞」?
    調整組織架構、推行開放戰略……年底回望,原本走勢不被看好的京東零售成功穿越了迷霧,進入有質量增長的軌道。從內部看,京東商城的組織能力和行為方式出現了問題。徐雷在2018年度京東商城表彰大會上反思:「客戶為先的價值觀被稀釋、唯KPI論和『交數』文化盛行、部門牆越來越高、自說自話、沒有統一的經營邏輯、對外界變化反應越來越慢,對客戶傲慢了。我們由一個行業的顛覆者變成了被挑戰者,但思想上和機制上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 網際網路企業組織結構不斷調整的信號是什麼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在京東零售的一系列組織結構調整中,京東零售的京喜事業部直接升級為京東零售的京喜事業部、新渠道事業部、社區團購事業部、大商超全渠道事業部一號店事業部集團、京東商城營銷部均整合到業務組中,李亞龍被任命為靖西,新的業務負責人將直接向劉強東本人匯報,而不是向京東零售CEO徐雷匯報。京西業務承擔著京東進軍市場的戰略目標,此次調整足以說明京東的重要性。
  • 「618之父」接手劉強東,京東二把手造就神話,為何那麼多人不服
    在目前我國的電商圈中,比較知名的有三大巨頭,分別是阿里、京東、拼多多。其中,淘寶佔據的市場份額比較大,拼多多作為後起之秀主抓下沉市場取得了成功,京東也一直在跟淘寶激烈競爭。在這三家企業中,京東應該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其內部管理,京東除了劉強東之外,其他知名的高層似乎很少。
  • 98頁PPT,看懂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組織架構和戰略變遷
    告訴你一個秘密,關注我們的都是行業大佬和精英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方正證券發布的名為 「從組織架構視角出發,回顧四大商業巨頭的戰略變遷——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報告。這份長達98頁PPT的報告很詳細地梳理了四家公司的發展階段及對應的組織架構調整,還是有點意思的。
  •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提升單位時空裡的濃度和溫度
    「2020年京東零售的主基調是『有質量的加速增長』。不成長便退場,加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2020年,京東零售將在交易額、收入、用戶、利潤這四大核心指標上均實現加速增長。」1月12日,在2019年度京東零售表彰大會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公布了京東零售2020年的目標,並詳細闡釋了2020年京東零售實現有質量加速增長的發展路徑。徐雷表示:「作為深度融合供給端和消費端的平臺,京東零售有能力、實力,也有使命感、責任感,在零售這條賽道上創造未來。」
  • 離職員工自述:戰略惰性害苦京東,劉強東說一不二,成兄弟得喝酒
    從去年9月,劉強東因涉嫌性侵女大學生被捕開始,京東的各種負面消息就一直沒有斷過。起訴書的公布,對於水逆期的京東來說,更是火上澆油。當前的京東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無論是從持續的時長還是從深度、廣度上看,都聞所未聞。京東這場關係生死存亡的變革,始於2018年年底的組織架構調整。
  • 組織架構升級調整 新城控股謀變升級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8日,新城控股(601155.SH)宣布,公司旗下兩大事業部將進行一定程度的組織架構的調整。這一調整的背景,在於匹配新城控股全新的戰略規劃。圍繞這一新戰略規劃,新城控股組織架構將進行調整,推進組織變革升級,提升組織效能和管理效率。具體來看,自2020年初進行過一輪調整之後,此次新城控股住宅開發事業部的架構將進一步調整,調整後下設滬蘇大區、華北大區、浙江大區、蘇南大區、華南大區、淮海大區、山東大區、蘇皖大區、湖北大區、豫陝大區、成渝大區、湖南大區、雲貴大區、皖贛大區等十四個大區。
  • 騰訊組織架構時隔6年大調整:七大事業群變為六大事業群
    騰訊公司的組織架構將進行新一輪優化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既保持深耕垂直領域的優勢和特點,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又突出聚焦融合效應,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 京東發布克卜勒計劃 做B端場景化生態圈
    【億邦動力網訊】4月29日消息,京東無線業務部負責人徐雷昨日透露,於3月份推出的克卜勒計劃目前已經進展到二期,70%的項目架構已經基本完成,目前的合作夥伴已經達到40多家,將陸續上線,包括墨跡天氣、買賣寶、什麼值得買、下廚房、楚楚街、穿衣助手等。
  • 銀行組織架構改革三大模式
    本篇文章來源於公號郵銀研究,作者張海波 本文發表於《中國銀行業》2019年第12期 現就職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意見 新形勢下,我國一些領先銀行開始主動求變,率先明確並加快探索向數字銀行
  • 瑞幸咖啡被納斯達克通知退市;Keep成為新晉獨角獸;京東徐雷直播首...
    5月20日之後全時便利店門店將繼續營業5月19日,從全時便利店方面獲悉,5月20日之後全時門店繼續營業,「不再打折,以正常價格售賣。」全時便利店資本方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賈女士解釋稱,之前的打折是為了回饋消費者,20日之後門店繼續營業,不再打折,後續商品也將補充進去,「現在只是業務調整,沒有關閉」。
  • 雷軍:今年至少收穫8個IPO;京東徐雷稱95後對品牌忠誠度低;劉永好...
    雷軍:今年至少收穫8個IPO;京東徐雷稱95後對品牌忠誠度低;劉永好:今年銷售兩千億,網際網路顛覆傳統企業很難;京東健康香港IPO 2020-12-07 08:58
  • 解讀阿里組織架構調整:向外技術賦能 加重To B業務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杭認為,「對於阿里這樣體量的公司來說,組織結構的調整將帶來深遠影響,在網際網路紅利逐漸褪去的當下,各大巨頭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部組織的潛力挖掘,以期獲得新的內生增長動力。比如今年9月,小米做了成立8年來最大的一次組織機構調整,通過成立4個網際網路事業部來實現流量變現。」
  • 解讀滴滴組織架構調整:全力加碼創新業務,加速年輕化
    作者 / 速途網 李楠每年到了年底,各大廠商都開始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企業也通過架構的調整改善了財務狀況,而年底的調整更像是對於今年一年業務變化的總結,面對未來不確定的競爭環境變化做出的主動改變。
  • 初一不怕打臉,2019年大公司十大懸念立此存照
    這也是我們期待未來,迎見變化的意義所在。十問2019,讓我們來一起預見大公司命運。回答未來,也回答自己。一問:年會都缺席了的劉強東,會給自己找個接班人嗎?製圖/鈦媒體長久以來,京東,在外界看來是一家「沒有二號人物」的公司。創始人劉強東手持80%投票權、掌握公司發展命脈。
  • 京東總架構師劉海鋒 站在「京東618」背後的男人
    在第九屆中國系統架構師大會(SACC 2017)到來之際,筆者有幸採訪到了現任京東商城總架構師、基礎架構部負責人劉海鋒先生,請他談一談關於「京東商城架構的那些事兒」。屆時,劉海鋒將出席大會並進行深度主題演講。▲劉海鋒,京東商城總架構師劉海鋒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曾經就職於百度等公司。
  • 7nm工藝延期股價暴跌,英特爾組織架構大調整,首席工程師下月離職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小舟7nm 工藝延期,股價暴跌,「牙膏廠」剛剛又宣布人事大變動,這波操作能否力挽狂瀾?北京時間 7 月 28 日,英特爾 CEO Bob Swan 正式宣布,對公司的技術組織和執行團隊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