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發作SLE伴血液系統異常:貝利尤單抗卓有成效

2021-01-11 騰訊網

古潔若 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風溼免疫科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廣東省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國家重點研發:精準醫療項目首席科學家

中國醫師協會風溼免疫病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免疫吸附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

風溼免疫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主講人:張豔麗博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SLE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徵是有多個器官系統的炎症、疾病復發緩解交替、自身抗體的病理性生成(例如抗dsDNA抗體)、B細胞和T細胞的異常活化[1-3]。血小板減少是SLE常見臨床表現之一,其發病機制多樣,包括抗血小板抗體、JAK2、抗血小板生成素抗體等多種因素參與其中。在SLE患者中,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形勢仍不樂觀,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升高[4,5]。雖然大多數患者用糖皮質激素、環孢素(CsA)、長春新鹼等傳統藥物治療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常規治療的臨床效果欠佳。

B淋巴細胞過度活化是SLE發病的核心環節[6],而貝利尤單抗靶向作用SLE致病關鍵——B細胞通路,從而抑制B細胞過度增殖分化[7]。在此基礎上,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古潔若教授和張豔麗博士分享了2例貝利尤單抗治療SLE的臨床三期病例,患者均為年輕女性,病情反覆,控制不佳。其中1例為DeMarchi G等的義大利研究,該病例中患者同時伴有血小板減少症。

Case 1

患者基本情況

患者為27歲年輕女性,以「反覆皮疹四年餘,雙腳麻木半年餘」為主訴來診。

患者於4年餘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顏面及雙手指末端紅斑,未突出皮面、無瘙癢,伴光過敏、脫髮、全身關節痛,偶有發熱,最高達38.5℃,無畏寒、寒戰,無咳嗽、咳痰,全身關節酸痛,無腫脹,無口腔潰瘍,當地查ANA陽性(1:320顆粒型),抗RNP(+),抗SM(+),蛋白尿(++),診斷為「系統性紅斑狼瘡」,予「強的松、羥氯喹」治療,症狀好轉。後未規律治療,皮疹反覆出現。

半年前患者自覺雙足背麻木,無關節腫痛,為進一步診治而來我院就診。起病以來,精神、食慾稍差,常有疲乏感,睡眠可,體重無明顯下降。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

查體:顏面見蝶形紅斑,重度狼瘡發,雙手掌及甲周見點狀出血點。全身各關節無腫脹、壓痛。口腔未見潰瘍、齲齒。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

化驗結果:2013-11:我院查血常規WBC:1.55×109/L,Hb89g/l。ALT、Cr正常。補體C3:0.44g/L,補體C4:0.11g/L,尿蛋白(-)。ANA1:320顆粒型,抗dsDNA(+)。

專科檢查:SELENA-SLEDAI17;哥倫比亞-自殺嚴重程度評定量表(C-SSRS):希望睡著不再醒來

患者經臨床綜合考慮,患者符合1997(ACR)SLE分類標準,符合貝利尤單抗東北亞研究[8]的主要入排標準,於2014年1月考慮進入貝利尤單抗臨床三期試驗。

貝利尤單抗治療後

患者自2014-01-08起到治療後4個月期間,SELENA-SLEDAI評分從12分下降至4分,其間在治療後3個月時病情有所波動(SELENA-SLEDAI8分);患者2019-10-09(治療後5年)的化驗結果提示:所有指標(抗dsDNA、補體C3、補體C4等)均未見明顯異常。患者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圖1)。

圖1貝利尤單抗治療期間的SELENA-SLEDAI評分變化

Case 2:真實世界研究[9]

患者基本情況

患者為27歲年輕女性,來院時確診為SLE,具有皮膚、關節異常及血液學表現,抗dsDNA和抗磷脂陽性,補體水平低。

20132:在抗瘧疾和低劑量阿司匹林治療下,血小板計數降至17,000/μL。潑尼松1mg/kg/d和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IVIG)僅能短暫改善症狀。由於全身性動脈高壓和無法緩解的頭痛,不能耐受環孢素和他克莫司。

20139,患者接受500mg潑尼松靜脈治療3天,隨後每兩周使用1g利妥昔單抗,同時使用硫唑嘌呤(1mg/kg/d)、羥氯喹及潑尼松(0.5mg/kg/d)聯合治療,並逐漸減量。

在治療5個多月時,CD19+B細胞所剩無幾,血小板又降至40,000/μl,患者出現皮疹症狀的復發。給予大劑量IVIG後伴有短暫的血小板增加,此後患者又出現了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胸膜心包炎。

SLEDAI-2k15

貝利尤單抗治療後

20144血小板計數為25,000/μl,患者接受甲基潑尼松龍1000mg/d,持續3天,然後接受潑尼松0.5mg/kg/d和第二次使用IVIG。

在第二次使用IVIG後不久開始使用貝利尤單抗10mg/kg,潑尼松逐漸減量。血小板計數迅速增加,皮膚和血清學指標得到改善。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IVIG治療後,患者繼續使用貝利尤單抗10mg/kg,羥氯喹和小劑量潑尼松。

在接下來的36個月中,患者未見血小板減少症復發和狼瘡發作在最後一次隨訪中,患者血小板為178,000/μlSLEDAI-2k4(表1)。

患者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病例討論

在SLE的發病機制中,過度活動的異常B細胞幾乎貫穿了疾病發生發展的所有過程,包括:釋放細胞因子、呈遞抗原、產生自身抗體、通過各種細胞因子和抗原呈遞過程調節T細胞的活化和極化,B淋巴細胞通路被認為是SLE的核心靶點和治療基石[10]。貝利尤單抗作為60年來唯一治療SLE的靶向生物製劑,可以靶向作用SLE致病關鍵-B細胞通路,抑制B細胞過度增殖分化,並通過阻斷可溶性BLyS與B細胞上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自身反應性B細胞的存活,讓自身反應性B細胞發生凋亡[6,7]。

貝利尤單抗顯著改善補體及抗dsDNA水平

2使用貝利尤單抗後,

早在4-8周就可見生物標記物的顯著變化

BLISS-52/76匯總分析結果顯示:接受貝利尤單抗治療10mg/kg的患者自第4周起補體水平顯著改善,自第8周期抗dsDNA水平顯著降低,並持續至研究結束[11]。

貝利尤單抗降低嚴重SFI復發的風險50%

3貝利尤單抗顯著控制疾病活動,

降低嚴重SFI復發的風險50%

東北亞研究顯示,貝利尤單抗治療後52周複合應答率53.8%,減少50%嚴重複發風險(HR=0.50,95%CI: 0.34-0.73,P=0.0004)[8]。

貝利尤單抗改善異常血液學參數

4 OBSErve美國研究:

異常血液學參數改善

OBSErve美國研究[12]顯示:基線時低白細胞計數和低血小板計數的ITT患者,經貝利尤單抗治療後,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均有所升高。

貝利尤單抗顯著改善疲勞

5使用貝利尤單抗後:

FACIT-疲勞評分變化

一項臨床三期研究顯示:整體匯總人群結果與抗dsDNA陽性及低補體人群一致,貝利尤單抗組中位疲勞評分改變顯著高於對照組(4.70vs2.46;p=0.0006)[13]。

貝利尤單抗顯著降低SELENA-SLEDAI評分

6貝利尤單抗治療6個月,

SELENA-SLEDAI平均評分均下降

真實世界研究OBSErve[12,14-17]對美國、德國、阿根廷、加拿大、瑞士患者應用貝利尤單抗治療分析顯示:使用貝利尤單抗(10mg/kg)+SoC治療6個月後,患者SELENA-SLEDAI平均評分均下降,疾病活動有所改善。

貝利尤單抗長期保護器官

圖7 貝利尤單抗治療6個月,

器官損傷指數SDI無進展

一項6年隨訪研究[18]顯示:在接受常規治療方案上聯用貝利尤單抗6年,超過85%的患者器官損傷指數SDI無進展。

本文分享的病例在進行貝利尤單抗治療期間,皮疹、脫髮等症狀明顯改善,SLE疾病活動指數(SELENA-SLEDAI評分)快速降低抗雙鏈DNA抗體和補體C3、C4水平持續降低至正常水平,這與De Marchi G等[9]的的研究結局一致,且在真實世界病例中,患者的血小板計數有所升高。此外,貝利尤單抗可顯著改善器官系統疾病活動,如血小板減少、脫髮、疲勞、焦慮抑鬱等,且療效持續穩定,兩例患者經貝利尤單抗治療後,均未見明顯病情反覆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d Hoc Committee style="text-align:left;margin-bottom: 0in;">[2].Zharkova O, et al. Pathwaysleading to an immunological diseas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Rheum. 2017;56:i55-i66.

[3].Mok C, et al. Pathogenesis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Clin Path. 2003;56:481-490.

[4]ZiakasPD. Lupus thrombocytopenia: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prognosticsignificance. Ann Rheum Dis. 2005;64:1366-9.

[5]MokCC.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of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a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Rheumatology. 2000;39:399-406.

[6]Cancro MP, et al. Therole of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 in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J Clin Invest. 2009;119(5):1066-1073.

[7]BakerKP,etal. Gener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ymphoStat-B, a human monoclonalantibodythat antagonizes the bioactivities of B lymphocyte stimulator.Arthritis Rheum. 2003;48(11):3 253-3265.

[8]ZhangF, et al. Apivotal phase III,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belimumab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ocated in China, Japanand South Korea.Ann Rheum Dis 2018;77:355-63.

[9]DeMarchi G,et al. Efficacyof belimumab for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therapy ofthrombocytopenia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lin Exp Rheumatol. 2017Nov-Dec;35(6):1056.

[10]Chugh PK. Belimumab: targeted therapy for lupus. Int J Rheum Dis.2013Feb;16(1):4-13.

[11]Stohl W, Hiepe F, Latinis KM, et al. Belimumabreduces autoantibodies, normalizes low complement levels, and reducesselect B cell popu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Arthritis Rheum 2012;64(7):2328-2337.

[12]CollinsCE, et al. Responseto belimumab among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n clinical practice settings: 24-month results from the OBSErvestudy in the USA.Lupus Sci Med. 2016;3(1):e000118.

[13]vanVollen hoven RF,etal. Belim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 high disease activity predictors of response.AnnRheum Dis.2012;71:1343-1349.

[14]Schwarting A, et al. FirstReal-World Insights into Belimumab Use and Outcomes in RoutineClinical Car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Germany: Resultsfrom the OBSErve Germany Study.Rheumatol Ther 2016;3:271-290.

[15]Babini AM, et al. 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y in an Amerindian Ancestry Population Reveals Novel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isk Loci and the Role of EuropeanAdmixture.Arthritis Rheumatol 2016 Apr;68(4):932-43.

[16]Touma Z, et al. Belimumabuse, clinical outcomes and glucocorticoid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ceiving belimumab in clinical practicesettings: results from the OBSErve Canada Study.Rheumatol Int. 2017;37:865-873.

[17] von Kempis J, et al.Clinical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reated withbelimumab in clinical practice setting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results from the OBSErve study in Switzerland.Swiss Med Wkly 2019;149:w20022.

[18]Bruce IN,etal. Long-termorgan damage accrual 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SLE treated withbelimumab plus standard of care.Lupus. 2016;25(7):699-709.

相關焦點

  • 高疾病活動伴重要器官受累SLE:貝利尤單抗療效顯著
    主講人 劉藝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 四川省醫師協會風溼免疫分會青年委員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全身多個器官的炎症,且極易病情反覆
  • 這些癇樣發作並不是癲癇!
    原創 王玥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癇樣發作病例分享及診療策略。癇樣發作是一組因各種原因引起、反覆發作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從而導致意識障礙、肢體抽搐等臨床表現。病因既可以是顱內疾病引起的癲癇,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
  • 反覆發作的腦白質病竟然是……
    反覆發作的腦白質病竟然是…… 2020-11-03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前列腺炎反覆發作,看看這5件事你有沒有做?如果沒有,恭喜你
    前列腺炎是每個男性最常見的也是最常聽說的一個疾病,不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還會給心理和生理帶來壓力,雖然這種病是一種慢性的常見疾病,治得好也可以預防,但是卻容易反覆發作。如果你的前列腺炎總發作,看看這5件事有沒有經常做?1、不潔性生活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是通過不潔的性生活而導致各種微生物的發生以及相互感染,就像病毒,細菌。如果男性的生殖器部位沒清洗乾淨就同房,是很可能發生感染的。
  • 嬰兒癲癇伴遊走性局灶性發作的臨床及基因突變特點
    但國內尚罕見本病的系統研究報導。現對9例EIMFS患兒的臨床和腦電圖特點以及基因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基本情況共入組EIMFS患兒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圍產期均無明顯異常。2例有癲癇家族史,2例患兒同胞姐姐均與患兒表型相似,均因癲癇持續狀態死亡。2. 起病情況起病年齡為2 d至3月齡,中位年齡35 d。
  • 尿道炎反覆發作這五個原因需了解
    很多患者積極診治,但是仍出現疾病反覆發作的情況。這就需要女性首先明確尿道炎反覆發作的原因,再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恢復健康。  出現尿道炎,往往與這五個原因有關。  ○鄰近器官炎症蔓延 由於女性的生理構造特點,如果陰道或子宮出現炎症,如陰道炎或子宮頸炎,會有蔓延到尿道的風險,從而引發尿道炎。
  • 蕁麻疹反覆發作,可能是體質問題在「作祟」
    蕁麻疹反覆發作,可能是體質問題在「作祟」 時間: 2018-12-17 10:27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由於蕁麻疹反覆發作,伴有瘙癢,常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血液異常須警惕,常做5個檢查,發現小問題,總比拖出大問題好
    血液中含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細胞代謝產物、抗體、酶以及無機鹽等,能調節人體溫度以及滲透壓和酸鹼平衡。但最近這幾年血液系統疾病發生率卻越來越高,如血友病、貧血以及白血病等,當懷疑自己有液系統疾病時,需做哪些檢查呢。
  • 血液系統疾病診斷思路圖解病例病例之T/NK淋巴瘤骨髓浸潤伴噬血
    但當患者未確診淋巴瘤,骨髓常規檢查,在骨髓中見到異常淋巴細胞,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結果,骨髓也可以報告為淋巴瘤骨髓浸潤。如果臨床表現及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不符或根本未做,骨髓中見到異常淋巴細胞,可以退一步,僅加以描述,提示臨床進一步檢查,以上只是說骨髓中異常淋巴細胞比例較低情況下的說明。當骨髓中異常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增高,你必須給出明確診斷,如果≥25%,只能診斷淋巴瘤白血病或ALL。
  • 這10種代謝異常引起的癲癇,可治療!
    臨床表現該病可能伴隨的症狀有:孤獨症、強迫症、認知缺陷、運動遲緩和肌張力減退的交叉組合,可能伴有多種代謝紊亂。發作類型國內報導為局灶性發作為主。腦電圖無特徵性。MRI無特異性,其中胼胝體發育不良、非特異性白質異常和腦積水多見。
  • 精神分裂症反覆發作難以醫治 手術或將成為最後一道治療防線
    數據顯示,首次發作後沒有使用抗精神病藥鞏固治療,70-80%的患者在1年內會有第2次發作,而使用抗精神病藥鞏固治療可以把1年內復發率降到約30%。但我國精神分裂症患者開始治療的時間普遍偏晚,從發病到就診的平均時間為1.5年;而更為讓人擔心的是,即使開始治療,由於對藥物存在排斥心理或擔心藥物依賴性,很多患者一旦感覺症狀減輕或者好轉便自行減藥或停止用藥,導致疾病復發。
  • 摸摸這處竟可遠離血液疾病
    臨床表現  1、心慌、氣短、胸悶、呼吸困難、胸痛;反覆出現脈搏不齊、過緩或過速。  2、睡眠時感到憋氣,需高枕時才能感到舒服;胸骨後左肩部疼痛,伴有虛汗;長期發作左肩痛(帶輻射性)。  前兆表現  1、步態異常  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堵塞的前兆信號。
  • 貝利深情回憶馬拉度納!兩代球王卻有同一個終身遺憾
    作為他的老朋友,目前為止全世界承認的兩位球王的另一位,80歲高齡的貝利,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緬懷馬拉度納。貝利表示有一天他們會在天堂裡,為同一支球隊比賽。貝利在文中寫道:「今天是你離去的第七天,很多人都願意將我們倆進行比較。你是讓世界都陶醉的天才,是球場上的魔術師,是真正的傳奇。
  • 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有什麼特點
    ,不同發作年齡和類型導致了不同的腦電圖特點,癲癇患者在發作期間、強直發作時和慢波睡眠期等不同階段腦電圖的特徵是有差異的。  在發作期間,腦電圖有如下特徵,背景活動為高峰失律,在瀰漫性不規則中、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夾雜大量雜亂多灶性棘波、尖波。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肩關節脫位是老百姓最為熟悉的「脫臼」之一。
  • 反覆口腔潰瘍不簡單 | 白塞病—中樞系統血管炎
    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白塞病—中樞系統血管炎」。4月16日,我又見到了61歲的老周,他笑盈盈的臉上稍顯焦慮,雙頰翻紅、帶著一頂帽子,雙眼結膜有輕度充血。走路的時候,老周總是雙腿分的較寬,這種寬基底的步態,一走就搖搖晃晃的,狀如醉漢。言語中,愛笑的他,看得出很樂觀,但病魔還是逐漸摧殘著他的身體。
  • 患者反覆腦梗死,原因你絕對猜不到
    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多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酗酒、肥胖等危險因素,但若患者無上述常見的危險因素,且反覆出現腦梗死,我們應該如何考慮?閒話少說,我們先來看看病例患者,女,61歲,因「言語含糊、口角歪斜8小時」於2017年7月11日入院。
  • 兒童咳嗽反覆怎麼辦?過敏性咳嗽應知4方面,冬季高發作要收藏
    ,至此之後,每遇到天氣變化、季節轉換,病情就會加重,到現在孩子已經有輕微的喘息症狀了。 1、過敏性咳嗽呈上升趨勢: 在醫院兒科門診中,每天都碰到一些因咳嗽來就診的孩子,家長反映說,孩子咳嗽已一個多月了,咳嗽多在夜間或凌晨,呈陣發性,無氣喘及發熱,胸部X線攝片及血液檢查均無明顯異常,先後使用多種抗生素及止咳藥,效果都不明顯。
  • 出現幻覺、妄想,居然緣起慢性支氣管炎反覆發作?!
    出現幻覺、妄想,居然緣起慢性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比如,現在進入了秋冬季,老年人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會反覆發作,引起呼吸困難乃至腦缺氧,出現幻覺、妄想、衝動傷人等行為。其次,影響精神衛生問題更為常見的原因是心理社會因素。精神分析認為,人是由無意識主導的,而不是由意識主導的。這些無意識中的東西總是會不斷地返回,叩擊意識之門。
  • 成都專業癲癇病醫院介紹癲癇病人發作
    下面來詳細看看成都專業癲癇病醫院介紹癲癇病人發作。   一、癲癇按發作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複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精神感覺性、精神運動性及混合性發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遊症、夜遊症等自動症表現。有時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等暴力行為都是癲癇病的前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