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單縣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一例經眶上鎖孔入路切除右側額葉腦膜瘤微創手術,術後該患者恢復順利。
患者周某某,女,42歲,主因「間斷性頭痛3年」入院,入院查體:神志清楚,精神可,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應靈敏,額紋存在,雙側鼻唇溝無變淺,口角無歪斜,伸舌居中。頸軟,無抵抗,四肢肌力5級,四肢肌張力未見升高或減低,雙側巴氏徵陰性,雙側病理徵未引出。輔助檢查:顱腦MRI平掃+強化提示:右側額葉腦膜瘤。在單縣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曹明志主任醫師及黃孝國副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充分評估患者的基礎狀況、腫瘤性質、位置及手術難度和風險後,最終選擇經眶上鎖孔入路切除右額葉腦膜瘤。
曹明志主任醫師憑藉嫻熟的顯微手術經驗及對術中突發情況良好的應變能力,在手術麻醉科及神經外科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全切腫瘤。整個手術過程平穩、順利,顯微鏡下術野清晰、出血不多,術後經優質護理,患者順利出院。
鎖孔神經外科是現代顯微手術技術、神經影像技術、神經內鏡技術等與現代微創手術理念相結合的產物,是顯微神經外科邁向微創神經外科的代表技術之一。神經外科鎖孔微創手術是以精湛的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為基礎,根據局部解剖及病灶特點,藉助「鎖孔」效應,通過精準設計,在理想顯露和處理病灶的過程中合理地縮小開顱骨窗,減少不必要的顱內結構顯露或操作的一項微創顯微手術新技術。「鎖孔」效應具有小而關鍵的含義,鎖孔骨窗是其形象的概括。鎖孔入路切口及骨窗的大小是按需所取,符合「處理病灶足夠大、開顱創傷儘量小」的原則。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對大多深部病灶而言,3cm直徑以下的骨窗已能滿足顯微手術的操作要求,通常可採用4 cm長的頭皮切口及2.5 cm左右的顱骨骨窗來完成手術治療。該病人採用眉弓處皮膚切口,不需要理髮,術後刀口癒合後瘢痕不明顯。
鎖孔微創手術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優勢:(1)具有較好的外觀結果。(2)暴露和創傷微小,感染率下降,術後症狀輕。(3)節省費用 (住院費用低,護理費用低,病人脫離工作時間短)。(4)減少病人對手術的恐懼,從而增強康復的動力。(5)縮短住院期,減輕護理負擔。(6)入路簡捷,助手工作減少。該類手術在單縣中心醫院的成功開展,彰顯了該院神經外科微創的手術理念,以及攻堅克難,提升技術水平,造福人民百姓的醫者仁心。
[責任編輯:胡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