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登陸火星命名完成!外媒為之側目!

2020-04-25 超弦

中國公布了其首次登陸火星任務的名稱和標誌,以紀念其首次發射衛星50周年。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周五(4月24日)在慶祝中國的太空日時宣布,即將執行的火星機器人任務將命名為「天問一號」。這個名字借用了詩人屈原的一首中國古詩,翻譯成「關於天空的問題」

中國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報導說:「在《天問》中,屈原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天空、星星、自然現象、神話和現實世界的詩句問題,顯示了他對一些傳統觀念和求真精神的懷疑。」

中國首次登陸火星命名完成!外媒為之側目!

「天問一號」計劃於今年7月從中國文昌發射長徵五號火箭,它將試圖在火星上空部署一個軌道飛行器,並在火星表面放置一個著陸器和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船旨在研究火星大氣的組成,同時也有助於對火星上過去和現在生命的不斷探索,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不過探測器和探測器可能要到幾個月後才能著陸。

有關這次任務的細節還沒有公布,但是天問一號著陸器和探測器將使用降落傘、反火箭和安全氣囊在烏託邦平原地區兩個可能的地點之一著陸。這種太陽能驅動的六輪探測車預計將在晚些時候通過全民投票獲得自己的名字,它的研製將在火星表面運行至少三個地球月。

如果天問一號任務中的軌道器部分成功,中國將成為第五個或第六個將太空飛行器送入火星軌道的政府。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印度都成功地環繞探測器飛行,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的首個火星軌道飛行器預定在中國瞄準的7月至8月窗口期內從日本發射。如果整個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第三個登陸和第二個在紅色星球上漫遊的國家。(美國和俄羅斯是迄今為止唯一登陸火星的國家,美國也派出了唯一的漫遊者。)

中國計劃於2020年7月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將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一個著陸器和一個六輪探測器。

中國首次登陸火星命名完成!外媒為之側目!

「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第二次嘗試環繞火星運行。2011年,俄羅斯的火衛一格倫特任務發射了該國的「螢火一號」軌道飛行器,但火箭在離開地球軌道之前失敗了。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堅上周五在宣布「天問一號」的名稱時表示,該機構打算在所有的行星探測任務中都使用這個名稱,「這標誌著中華民族在追求真理和科學、探索自然和宇宙方面的堅忍不拔」。

中國國家航天局已經將兩艘嫦娥探測器和「玉兔」號探測器一起登上月球,其中包括第一次在月球表面遠端著陸的任務,這一任務至今仍在執行。

中國國家安全局還透露了一個標誌,以代表其天文探索計劃。這個徽章的形狀與中國的字母「C」相似,它還描繪了軌道上的行星。天問一號的標誌底部有「火星」一詞。

2017年,中國公布了包括天文在內的8個火星任務名稱和標誌的入圍名單。預計將進行公開投票選出獲勝者,但8名候選人中沒有一人符合上周五公布的標誌。

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國的太空日,這一天是中國1970年第一次軌道發射的周年紀念日。東方紅一號(「東方紅1號」)衛星播送中國事實上的國歌(與衛星同名)20天。


相關焦點

  • 外媒:歐洲航天局著陸器即將首次登陸火星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外媒稱,歐洲航天局的著陸器準備衝向火星,所有目光聚焦在紅色星球上。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14日報導,這一刻終於到來了。在太陽系航行5億公裡後,一艘歐洲太空飛行器將於16日釋放一部機器人著陸器並讓它朝著火星旋轉前進,此舉將載入史冊。
  • 2020年去火星看看 中國首次公布登陸火星時間表
    【TechWeb報導】4月25日消息,中國航天日當天,中國首次對外公布登陸火星計劃的時間表,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稱,在「十三五」規劃末年,2020年左右將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外媒:中國首次執行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意味著什麼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4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德國之聲7月4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如成功登陸火星,「天問一號」將讓中國穩坐世界航天第二把交椅
    目前,中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按照計劃,2020年中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上期我們講了踏上火星軌道的過程,需要經歷哪些艱難險阻。下一步,在人類未來實現登陸火星夢想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等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熱點 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 外媒稱"把中國甩在後面"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印度首次星際飛行任務取得成功——24日早些時候把一個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這幫助印度加入外太空探索精英俱樂部。美聯社24日稱,發動機工作24分鐘後推動探測器進入既定軌道,這時,科學家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在位於班加羅爾的控制中心,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站在一起的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已突破人類進取和創新的界限。」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尤其是最近幾十年,航天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登陸火星」正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現的深空探測目標。  為了探測火星,早在60年前,人類就開始發起各種火星探測任務。在各種類型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登陸火星無疑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代表了當今火星探測的最高水準。  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
  • 那些為火星漫遊車命名的孩子們
    這是私人公司太空飛行器首次搭載人類進入太空,也是自9年前太空梭計劃結束以來,首次從美國本土發射的太空人。同時,一隻亮片恐龍玩具也首次進入到了太空。01 毅力號 Perseverance明年將出徵火星的美國新一代火星漫遊車被正式命名為「毅力號」。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稱,「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火箭,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左右,為建設空間站而研製的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為了確保完成首次工程應用發射任務,「胖五」做了精心準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器加速到每秒11.2公裡以上的速度,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稱,「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火箭,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左右,為建設空間站而研製的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為了確保完成首次工程應用發射任務,「胖五」做了精心準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器加速到每秒11.2公裡以上的速度,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早報:SpaceX首次載人發射成功 還要登陸火星
    科技行業新鮮趣事早知道,今日份《科技早報》為君奉上。儘管之前經歷了一定的波折,但是馬斯克首次載人發射火箭在上周日終於成功了。好事多磨!這次發射讓SpaceX成為第一家將NASA太空人送入太空的私人公司,也是美國自2011年太空梭項目取消後,首次從美國境內發射的載人飛船。在龍飛船成功發射之後,現場參與的美國總統川普也再次提及了登陸火星的計劃。
  • 原版英語閱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參考譯文】中國國家航天局周五宣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命名為「天問一號」。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屈原(約公元前340-278年)的長詩《天問》,意為天問。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未來中國所有的行星探測任務都將命名為「天問系列」,這標誌著中華民族在追求真理和科學、探索自然和宇宙方面的不屈不撓。中國國家航天局還公布了中國行星探測任務的標誌,標誌字母C表示中國、國際合作和進入太空的能力。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火星是我們的過往,還是地球未來的歸宿?或許,它亦可成為人類改造的對象,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個宜居的地外家園?所有的問題,只有等到我們「身臨其境」後才能一步步得到解答。萬眾期待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按計劃將在今年內開啟。
  • 這些問題可能會葬送中國首次登陸火星計劃,必須要多加注意
    而在2020年4月24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開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相關負責人2018年曾介紹,中國首次火星探測預計2020年7月實施。
  • 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
  • 火星,我們來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公布:天問一號
    火星,你好!繼月球探測任務命名為「嫦娥系列」後,今天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地震儀「SEIS」肩負監測火星地震及地質活動的任務,為科學家提供多維數據,美媒NBC將此過程形容為對火星進行一次CT掃描。「洞察號」項目負責人菲利普•羅格諾恩說:「我們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130年前有了首次地震記錄,約50年前阿波羅計劃將一臺地震儀放置在月球上。SEIS的數據,將揭示火星形成和演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