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這個曾一直備受尊崇的顏色,到了現代,卻成為了淫穢色情的代名詞了。那麼,這其中的演變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黃色能代表淫穢色情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後。我們知道,紫禁城和皇帝龍袍的顏色都是黃色,古代的百姓是沒有資格穿黃顏色的服飾的。黃色之所以能夠代表皇權,是因為「皇」與「黃」的讀音相同,有了這層關係,黃色的地位就高出了其他顏色一等,甚至成了皇帝的專用色(這裡特指「明黃色」)。
古代崇尚黃色,黃色常常被看作君權的象徵。這首先起源於古代農業民族的「敬土」思想。按中國的陰陽學說,黃色在五行中為土,這種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當中,「土為尊」。
此後,這種思想又與儒家大一統思想揉合在一起,認為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王朝就是這樣一個處於「中央土」的帝國,而有別於周邊的「四夷」,這樣「黃色」通過土就與「正統」、「尊崇」聯繫起來,為君主的統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論證。
不僅是在漢人王朝中,黃色地位崇高,在維族以及藏族的傳統文化中,黃顏色也備受尊崇。藏傳佛教中,黃色是佛教的代表,甚至,是興旺發達的象徵,所以,人們都喜歡「黃」這個顏色。而在維族同胞眼中,黃顏色是其所崇拜的太陽神的代表,而且,黃顏色還象徵著豐收等一系列的美好事物。
時間推到近代,隨著西方的人類學家按照膚色將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了三類,中國人因其黃皮膚自然而然被分入了「黃種人」這個族群,所以,黃又成為了中國人的象徵。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中國人在此環境下民族意識極大增強,而革命者們就用黃來當做此意識的表達。在那個時代,「尚黃」大熱,諸多有名的人改姓為黃,而有些雖然還沒到改姓這個地步,但是,其所取得筆名中就包含黃這個字。而國學大師劉師培就在20世紀初提出了,中華民族獨崇黃色這個觀點。
民國這個時代,雖說推倒了封建帝制,但「尊黃」這種觀點並沒有消失反而越發的流行。聞一多在其作品《色彩》中就將黃當做了「忠義」的代表。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廣州市就選取了黃為市色,其認為,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更代表了人民生活富足的美好的願景。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黃色就不是這麼的高尚了,甚至,在英語文化中還帶有貶義。但是,一開始黃色也沒有淫穢色情這層意思在裡面,那時有色情這個含義的是英語中的藍色,色情電影就是「Blue movie」。
當時紐約的《世界報》和《日報》,為了發行量而展開瘋狂競爭。先是約瑟夫·普利茲買下了《世界報》,用繪聲繪色、聳人聽聞的報導和對政治腐敗的攻擊,贏得了全美報紙的最大發行量。
1895年礦業巨頭之子W.R.赫斯特買下了《世界報》的對手《日報》,他所採用的手段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把專為《星期日世界報》畫極受讀者歡迎的連環漫畫《黃色小子》的畫家也挖了過來。
當時兩報廣泛採用通欄大字標題、彩色連環畫、大量圖片等等手法,竭力迎合讀者。這段時期被稱為「黃色新聞」時期。這就是西方世界的「黃色」──色情也好,媚俗也好,都被認為是低級的東西。
之後,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增多,在西方中帶有貶義色彩的黃色也影響了本土的「黃」,像「黃色新聞」就是外國傳入中國的說法,影響甚大。甚至,還有一個舶來詞彙「黃色工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十九世紀末期的西方世界裡,報紙發展進入黃金期,但是,這也加劇了各報社之間的競爭,為了能使自己家的報紙賣出去,像「標題黨」這種博人眼球的手法在那時候的西方報社就已經採用了,這種報紙除了包含大量的誇張內容還有「性」這種內容。
最終,熱衷發行此類報紙的報刊就得到了一個「黃色報刊」的稱號,然而,即便如此黃色還是沒有和淫穢色情間有太深的聯繫。
而黃色工會就是指那些同謀資本家一起剝削工人利益的工會組織。而黃色工會的由來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據說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法國一個地方的工廠主面對工人罷工就想以收買工會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罷工工人知道後打破了工會的窗戶,另一方就用黃紙來糊補,所以,「黃色工會」就此傳開。
民國時期有報紙批評過西方世界的這種誇大的「黃色新聞」,其說到,美國人的報紙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只為激起人的興趣而忽視了報紙報導事實的職責,這種風氣流行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即便看報人看到了真實的內容也會懷疑其真實性。
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黃色新聞」的內容逐漸成為「桃色事件」了。
黃色到後來代指淫穢色情就與黃色新聞有直接關係,黃色這種說法從新聞這塊蔓延到社會各界。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讀者給《電影新聞》的來信中就出現了說哪地方的人特別「黃」,就是說其喜歡讀報紙中各類色情內容。之後,隨著這種說法流傳開來,社會上相繼出現「黃色電影」、「黃色刊物」等一系列說法了。
而我們所說的「掃黃」也是在這個年代就有了。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黃色徹底包含了色情這個內容。黃色曾在中國是一種高大上尊貴的顏色而到了近現代成為了淫穢色情的代名詞,這與國人曲解西方「黃色新聞」的內容有直接聯繫。像在很多會議上,還有代表提議將黃色中的色情內容剔除掉,然而,這種做法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可以說,詞義的發展轉變能夠體現時代的變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人為去幹預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
『《黃色與皇帝》、《中國「黃色」的發展與演變》、聞一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