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本是一個崇高的象徵,到外國卻成了下流的代名詞,都蒙圈了

2020-12-06 指點江山

「黃色」這個曾一直備受尊崇的顏色,到了現代,卻成為了淫穢色情的代名詞了。那麼,這其中的演變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黃色能代表淫穢色情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後。我們知道,紫禁城和皇帝龍袍的顏色都是黃色,古代的百姓是沒有資格穿黃顏色的服飾的。黃色之所以能夠代表皇權,是因為「皇」與「黃」的讀音相同,有了這層關係,黃色的地位就高出了其他顏色一等,甚至成了皇帝的專用色(這裡特指「明黃色」)。

古代崇尚黃色,黃色常常被看作君權的象徵。這首先起源於古代農業民族的「敬土」思想。按中國的陰陽學說,黃色在五行中為土,這種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當中,「土為尊」。

此後,這種思想又與儒家大一統思想揉合在一起,認為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王朝就是這樣一個處於「中央土」的帝國,而有別於周邊的「四夷」,這樣「黃色」通過土就與「正統」、「尊崇」聯繫起來,為君主的統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論證。

不僅是在漢人王朝中,黃色地位崇高,在維族以及藏族的傳統文化中,黃顏色也備受尊崇。藏傳佛教中,黃色是佛教的代表,甚至,是興旺發達的象徵,所以,人們都喜歡「黃」這個顏色。而在維族同胞眼中,黃顏色是其所崇拜的太陽神的代表,而且,黃顏色還象徵著豐收等一系列的美好事物。

時間推到近代,隨著西方的人類學家按照膚色將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了三類,中國人因其黃皮膚自然而然被分入了「黃種人」這個族群,所以,黃又成為了中國人的象徵。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中國人在此環境下民族意識極大增強,而革命者們就用黃來當做此意識的表達。在那個時代,「尚黃」大熱,諸多有名的人改姓為黃,而有些雖然還沒到改姓這個地步,但是,其所取得筆名中就包含黃這個字。而國學大師劉師培就在20世紀初提出了,中華民族獨崇黃色這個觀點。

民國這個時代,雖說推倒了封建帝制,但「尊黃」這種觀點並沒有消失反而越發的流行。聞一多在其作品《色彩》中就將黃當做了「忠義」的代表。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廣州市就選取了黃為市色,其認為,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更代表了人民生活富足的美好的願景。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黃色就不是這麼的高尚了,甚至,在英語文化中還帶有貶義。但是,一開始黃色也沒有淫穢色情這層意思在裡面,那時有色情這個含義的是英語中的藍色,色情電影就是「Blue movie」。

當時紐約的《世界報》和《日報》,為了發行量而展開瘋狂競爭。先是約瑟夫·普利茲買下了《世界報》,用繪聲繪色、聳人聽聞的報導和對政治腐敗的攻擊,贏得了全美報紙的最大發行量。

1895年礦業巨頭之子W.R.赫斯特買下了《世界報》的對手《日報》,他所採用的手段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把專為《星期日世界報》畫極受讀者歡迎的連環漫畫《黃色小子》的畫家也挖了過來。

當時兩報廣泛採用通欄大字標題、彩色連環畫、大量圖片等等手法,竭力迎合讀者。這段時期被稱為「黃色新聞」時期。這就是西方世界的「黃色」──色情也好,媚俗也好,都被認為是低級的東西。

之後,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增多,在西方中帶有貶義色彩的黃色也影響了本土的「黃」,像「黃色新聞」就是外國傳入中國的說法,影響甚大。甚至,還有一個舶來詞彙「黃色工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十九世紀末期的西方世界裡,報紙發展進入黃金期,但是,這也加劇了各報社之間的競爭,為了能使自己家的報紙賣出去,像「標題黨」這種博人眼球的手法在那時候的西方報社就已經採用了,這種報紙除了包含大量的誇張內容還有「性」這種內容。

最終,熱衷發行此類報紙的報刊就得到了一個「黃色報刊」的稱號,然而,即便如此黃色還是沒有和淫穢色情間有太深的聯繫。

而黃色工會就是指那些同謀資本家一起剝削工人利益的工會組織。而黃色工會的由來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據說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法國一個地方的工廠主面對工人罷工就想以收買工會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罷工工人知道後打破了工會的窗戶,另一方就用黃紙來糊補,所以,「黃色工會」就此傳開。

民國時期有報紙批評過西方世界的這種誇大的「黃色新聞」,其說到,美國人的報紙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只為激起人的興趣而忽視了報紙報導事實的職責,這種風氣流行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即便看報人看到了真實的內容也會懷疑其真實性。

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黃色新聞」的內容逐漸成為「桃色事件」了。

黃色到後來代指淫穢色情就與黃色新聞有直接關係,黃色這種說法從新聞這塊蔓延到社會各界。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讀者給《電影新聞》的來信中就出現了說哪地方的人特別「黃」,就是說其喜歡讀報紙中各類色情內容。之後,隨著這種說法流傳開來,社會上相繼出現「黃色電影」、「黃色刊物」等一系列說法了。

而我們所說的「掃黃」也是在這個年代就有了。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黃色徹底包含了色情這個內容。黃色曾在中國是一種高大上尊貴的顏色而到了近現代成為了淫穢色情的代名詞,這與國人曲解西方「黃色新聞」的內容有直接聯繫。像在很多會議上,還有代表提議將黃色中的色情內容剔除掉,然而,這種做法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可以說,詞義的發展轉變能夠體現時代的變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人為去幹預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

『《黃色與皇帝》、《中國「黃色」的發展與演變》、聞一多《色彩》』

相關焦點

  • 崇高之美
    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締造者之一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稱讚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五種人無疑都是崇高的人。 無獨有偶,習近平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倡導樹立五種崇高的情感」:「鄧小平同志的情懷感」、「雷鋒同志的幸福感」、「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鄭培民同志的責任感」、「錢學森同志的光榮感」。他任總書記後又多次講到崇高。
  • 古代有個王朝,很少被國人承認,如今卻成外國稱呼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經歷了無數個封建王朝,與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合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神奇並帶有神秘色彩的國家。中國是亞洲地域廣闊的國家,在建國之後,中國一直在為「世界和平」這個目標而努力著,如今,外國人走進中國,全部都被中國的景色、美食和風土人情所吸引,已經有很多國外的人定居在中國,外國人稱呼中國為「China」,稱呼中國認為「Chinese」,其實,「China」這個詞起源於遙遠的古代。
  • 大熊貓的國寶養成之路:從怪獸到國家象徵
    大熊貓,從怪獸到國家象徵實習壹讀君 | 劉靜大熊貓最初被西方人作為一種新奇的獵物。長久以來,大熊貓一直與世隔絕地生活在中國川藏地區的大山裡,中國一些古書中,稱之為「貘」。傳說這種怪獸跑到山下,能把城門上的釘子都吃得乾乾淨淨。總之,在史籍中,很難找到關於熊貓的確切記載,更沒有圖畫。直到1862年一位叫大衛的法國傳教士在中國見到了「奇特的黑白熊皮」。當時他認為熊貓有可能「成為科學史上一個有趣的新物種」,本想帶一個活的「黑白熊」回去,可惜它死於途中,它的皮被送往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 誰能想到,19世紀的芭蕾舞竟成了下流的同義詞?
    一、十九世紀的情色芭蕾芭蕾舞——在現代可以說是高雅藝術的代名詞,可誰能想到,在歷史上有一個時期芭蕾舞竟成了下流的同義詞,就連芭蕾舞學校也成了好色之徒的鮮肉場。舞女的形象與臺下身著深色禮服的觀眾和即將上場的舞女背景形成強烈的對比,並造成一個舞臺運動空間,讓人感覺到在舞女旋轉的舞姿中,閃掠過背景人物的身影。
  • 中國的龍代表崇高,西方的龍代表邪惡,真的是這樣嗎?
    前言龍,這是中國傳說中一種神獸,帝制時代,這是皇帝(真龍天子)及與皇帝相關專用物品的象徵,如龍袍、龍椅等。另一方面,龍也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徵,而且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君主也使用龍作為權力的象徵。
  • 拆開特斯拉電池板之後,車主蒙圈了,7000多節18650電池密密麻麻
    拆開特斯拉電池板之後,車主蒙圈了,7000多節18650電池密密麻麻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越來越火熱,燃油車市場的銷量都降低了許多。在政府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車也逐漸突破難關,預示著將成為蔚來汽車發展的趨勢。
  • 外國的空氣香甜?我的出國經歷說明,外國的月亮也不是那麼圓
    作為一個位於中國疫情爆發點武漢周邊城市的居民,從最開始的被突發的疫情消息蒙圈、受驚嚇、被困在家;心裡沒底、緊張、憂心、害怕;無可奈何、天天手機刷屏把無聊打發;關注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發布最新疫情講話;看世界各種各樣的消息吃瓜;鄙視川普、蓬佩奧和其他西方政客睜著眼睛說瞎話;編派「中國病毒」「武漢病毒」胡說八道造謠中傷款(武漢話:說)鬼話……直到終於打臉啪!啪!啪!
  • 紅色在蘇聯和中國如何成為「革命」象徵
    關於這一問題紅歌和紅歌運動倡導者在報刊上說了不少,但都忽略了對「紅歌」這一名詞中「紅」字的解釋。 「紅歌」裡的「紅」字,具有政治象徵意義。這意義來自外國,準確地說,來自巴黎公社和蘇俄,更多地則來自蘇俄,因為巴黎公社的旗幟除了紅旗之外還有三色旗。在斯拉夫文化中,紅色象徵著革命、起義、暴動及這些活動中所必需的「勇敢」、「忘我」、「犧牲」等等。
  • 饕餮和貔貅都是吃貨,為什麼一個成兇獸,一個卻是吉祥的象徵呢?
    饕餮和貔貅想必大家對這兩位並不陌生都是上古神獸,都是依靠貪吃出名,可是為啥一個混到了上古兇獸的罵名,一個卻混出了一個吉祥的象徵的高級稱號?這時饕餮腦袋上不禁露出了一串大問號,饕餮:俺好冤!俺到底比那貨差在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
  • 《山海經》中的四大神獸,各個都是吉祥的象徵,第三個被後人妖化
    最後一個被看成吉祥的象徵   白澤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 「下流家庭」,撕開人性暴露最溫暖的愛
    隨著老齡化、單身化、少子化等現象不斷加劇,一個日本人的一生可能這樣度過:青年時期背井離鄉來到繁華都市,與故鄉的親戚朋友逐漸陌路;人到中年雙親故去,孑然一身;晚年退休,失去「工作」這一紐帶後與社會失去關聯……
  • 古代外國都是怎麼稱呼中國的呢?
    「中國」二字源遠流長,早在黃帝時期,就有中國這個稱呼了,之後夏商周等各朝代也自稱中國,但是這時候「中國」並不是一個國號或者專屬的國名,更類似於形容詞,形容黃河中下遊之類得地理位置,中國是辛亥革命之後成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才慢慢變成了國名。
  • 「外國」都是天堂,中國將去往何方?外國的月亮會比中國的圓嗎?
    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一說法,但眾所周知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月亮只有一個,不存在什麼「圓」與「更圓」的說法。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能讓很多人滿意,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更多地是出於一種慣性思維,對於某種事物的人為認知。
  • 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與三浦展《下流社會》出版
    目前這兩本新書已在各大線上書店開啟預售,紙書和電子書預計將在10月下旬全面同步上架。  熱詞折射鄰國民生現狀  從「乾物女」到「草食男」,從「斷舍離」到「小確幸」,誕生於鄰國日本的這些流行語熱詞因其精準傳神地概括了某一時段的某些社會現象和國民心態而傳播甚廣。
  • 世上有神聖崇高的職業,但沒有完全神聖崇高的人
    所以,我的專門用來抄錄名言警句的筆記本裡很虔誠地寫滿了「老師是辛勤的園丁」,「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這樣的句子,是一點都不奇怪的。我一直記得在一個影視劇裡看到的臺詞,一個很窮苦的農民對他的孩子說,小的時候,他的爺爺教育他: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的錢不能欠,一個是先生,一個是醫生。
  • 中國神話中有一個「四不像」,外國有一個「四活物」,長了5隻腳
    中國的四不像 都知道「四不像」吧,中國神話故事《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坐騎就是四不像。四不像其實又叫麋鹿,是梅花鹿和馬鹿的親戚。 那麼,它為什麼被稱之為四不像呢?
  •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菊,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有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徵意義。菊花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
  • 都說外國電工布線牛到不行?今天就看看中國電工最強布線!
    28 10:50:44 來源: 啤酒和生活 舉報   之前給大家分享過國外的最強最美布線,都是外國工人幹的
  •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已經消失的生物,連司馬遷也不敢妄評的奇書,內容大多數過於驚世駭俗,令人驚奇,上古時期怎麼能有如此多的神秘物種與神奇的事件?
  • 從「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到「四個自信」
    改革開放40年,從早期少數人妄自菲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到如今「四個自信」深植中國人內心,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國民心態、民族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民族自卑心的消除,從根上說,取決於國力的振興。」河北大學特聘教授李振綱一語道破國家興衰與人民心態的關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