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MM分析】再生銅大規模進口模式開啟! 能否滿足其加工、冶煉產能快速擴張需求?
1月4日,江西第一批95.7噸進口再生銅運抵再生資源公司,這標誌著江西首票符合國家標準的再生銅完成通關,對江西銅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根據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五部委2020年第43號公告規定,自2020年11月1日起,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不屬於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公告彌補了國內銅原料不足的缺口,揭開了大規模進口再生銅的序幕。
據悉,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部門發布關於規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指出,為規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的進口管理,推動再生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符合《再生黃銅原料》(GB/T 38470-2019)、《再生銅原料》(GB/T 38471-2019)、《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GB/T 38472-2019)標準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不屬於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的海關商品編碼分別為:7404000020,7404000030和7602000020,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起實施。
SMM在此前《【SMM簡評】11月廢銅進口環比大增38.88% 明年廢銅進口如何演繹?》一文中指出,11月中國廢銅進口(含再生銅、黃銅原料)共93254噸,環比大幅增長38.88%,同比增長0.75%,主要得益於11月再生資源標準執行,高品位廢銅可自由進口,以及年底地方海關通知企業在12月中旬前使用完批文,促使企業儘早進口等因素。
SMM認為,即使明年廢銅只可按嚴格的再生標準進口,對海外供應符合新標準的高品質廢銅的能力仍較今年的進口量顯得充足。隨著國內再生銅加工、冶煉產能處於快速擴張的階段,對廢銅的潛在需求仍巨大,政府放開再生銅(黃銅)原料的進口資質、不設置數量限制後,極大地刺激了企業進口積極性,預期2021年廢銅進口將大幅回升,並且平均銅品位更高。
總體來看,再生銅標準實施至今,已有不少貿易商進口廢銅回到國內,疊加年底廢銅消費減弱,供需轉為充裕,春節前上下遊企業在高銅價的壓力下,繼續清理庫存為主,短期內廢銅流通或維持偏松,而2021年則由於進口端供應增加,整體供應情況應較2020年有所改善,不過多數再生銅製杆企業受原料限制僅以一半左右產能運行,且產業規模快速發展,國內的廢銅缺口巨大,因此僅2021年的進口情況以長期保證廢銅供應充足的可能性較小。
(文章來源:SMM)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