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AURKA rs2273535 T>A多態性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 中國...

2020-12-03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所聶金福團隊通過系統的薈萃分析方法,表明極光激酶AURKA rs2273535 T>A多態性與癌症風險總體增加有關,尤其是乳腺癌。相關研究成果以AURKA rs2273535 T>A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為題,發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上。

極光激酶A(AURKA)是一種細胞周期調節的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可促進細胞周期進程。它在調節細胞從有絲分裂G2期到M期過渡中起重要作用。AURKA rs2273535 T>A多態性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已有研究,但結果不一。

研究對36項「病例對照研究」進行全面分析,包括22884例癌症病例和30497例健康對照。計算優勢比和95%置信區間,以確定其關聯。分析表明,AURKA rs2273535 T>A的多態性增加了癌症的總體風險,三種模型參數研究結果分別為:純合子模型OR=1.17,95%CI=1.04-1.33;隱性模型OR=1.15,95%CI=1.05-1.25;等位基因模型OR=1.07,95%CI=1.02-1.13。按癌症類型進行的分層分析進一步表明,這種多態性與乳腺癌風險增加有關。

該研究與中科院合肥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醫生朱美玲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肥研究院院長基金(火花基金)等的資助。

圖1.在顯性模型(AT+AA與TT)下,AURKA rs2273535 T>A多態性與總體癌症風險之間關聯的森林圖。

圖2.在顯性模型(AT+AA與TT)下,按癌症類型對AURKA rs2273535 T>A多態性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進行分層分析。

論文連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onc.2020.01040/full

相關焦點

  • 海外就醫:科學家研究發現有關男性乳腺癌的三種新的基因突變
    所有這三種基因突變均已知與女性乳腺癌相關,但是倫敦癌症研究院和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這些突變對男性乳腺癌風險的影響比女性要更大。  該研究納入138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主要來自於倫敦癌症研究院(ICR)的「Breast Cancer Now男性乳腺癌臨床試驗」,ICR是海外就醫熱門醫院皇家馬斯登醫院的合作研究機構。
  • 強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多態性的研究進展
    Kü.üksahin等研究結果顯示,ERAP-1(rs26653)位點基因多態性極大增加了罹患AS的風險率,且該基因多態性與AS的活動性有明顯相關性,認為ERAP-1基因多態性可能是AS發病的危險因素。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科學家Jessica Petrick說,體重超重能夠觸發胃酸反流問題和胃灼熱(heartburn),這都能夠導致癌症產生。她說,它也能夠改變雌激素和睪酮等激素的水平,並且能夠導致胰島素水平上升和炎症。她注意到這一切都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聯。
  • 有關中國南方客家人中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的遺傳多態性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國南部客家人群中MTHFR C677T多態性的分布頻率。 研究者招募了5102名客家人受試者,受試者均來自居住於梅州地區,且至少有三代客家人的祖先。取樣區域的地理位置如圖1。
  • Nat Genet:GWAS分析發現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的新變異
    2016年5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國際合作發現了可能增加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風險的五個新基因區域,子宮內膜癌是影響女性的一種常見癌症類型,該研究將與該疾病有關的已知基因區域增加到九個。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在子宮壁的癌症,在英國每年有大約9000人新診斷為該疾病。
  • 術後噁心嘔吐相關基因多態性的研究現狀
    Hayase等 發現以rs3771836-rs3755468構建的單體型TT是嚴重PONV發生的保護性因素,其OR值為0.362(95%CI:0.145~0.906,P=0.030)。而且,此研究還提示TACR1基因多態性是導致PONV的發生存在性別差異的可能因素。
  • 如何根據基因多態性選擇抗栓藥物,專家來支招
    根據中國口服抗栓藥物治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人群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態性特點,以及亞洲尤其中國人群基因多態性在指導臨床抗栓藥物選擇中循證醫學的證據,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精準醫療分會臨床專家與心血管藥學分會藥理學專家發表了《基因多態性與抗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建議》。現將要點整理如下。
  •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2016-10-1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已有的研究表明,基因組特定位點的DNA甲基化會隨著個體生理年齡的增加而積累,這一發現表明可利用這一「分子時鐘」對個體年齡進行精確預測。然而,同一個體中不同器官組織雖然具有相同的生理年齡,但卻具有不同的癌症發生風險,因此該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時鐘」無法用於癌症發生的風險預測。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因此,儘管單個基因或變異已被證明具有信息性,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胚系基因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得到了確定。通過對代表22種常見癌症類型的癌症患者和非癌個體的胚系基因組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確定了7種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cancer-associated germline genomic patterns,CGGP),揭示了可能與癌症風險、腫瘤發生和臨床結果相關的基因序列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32期|劉軍教授發現5個新的SNP位點與中國南方人群帕金森病發病風險相關
    Results  rs8180209 of SNCA (allele model: P=.047,   OR=0.77; additive model: P=.047, OR=0.77), rs2270968 of MCCC1 (dominant   model: P=.024, OR=1.52), rs7479949 of DLG2 (recessive
  • eGFR降低、蛋白尿可增加癌症風險?
    慢性腎臟病(CKD)指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 m2或蛋白尿,發病率不斷增加,已成為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CKD最為常見的併發症,但CKD還可增加傳染病、骨折、貧血等其他臨床病症風險。而癌症是CKD的另一潛在併發症,據報導,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癌症風險增加。
  • 患癌風險增加與遺傳多樣性低有關
    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託馬斯·瑪德森及其同事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文章稱,一直以來,遺傳多樣性對癌症發展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他們的研究表明,低遺傳多樣性和近親繁殖,與人類和動物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而遺傳多樣性與野生動物癌症之間的聯繫,還可能會進一步危害瀕危物種的生存,因此需要考慮癌症研究在保護生物學中的影響。
  • 臉紅不宜喝酒、中國人群甲狀腺疾病風險高 全自主中國人群基因研究...
    在ChinaMAP一期資料庫中,包含1.36億個基因多態性位點SNP和1000萬個插入或缺失位點(NDEL),其中一半是在國際通用的多個資料庫中均沒有的新位點。那麼,中國人群是否具有特有的遺傳性疾病相關變異位點?
  • 復旦大學發現青少年大腦結構異常與精神疾病風險顯著相關—新聞...
  • 誘導這種基因突變能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卻增加精神病風險
    布倫南德博士的團隊用少量Sars-CoV-2感染了攜帶rs4702基因的人類神經元。24小時內,病毒拷貝增加了近15萬倍。然後,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誘導神經元中的rs4702基因突變。結果病毒複製的數量下降到大約三分之一。他們的實驗表明,rs4702基因可以使Sars-CoV-2在人體內,特別是在大腦中更快地複製。
  • CT掃描會不會增加你患癌症的風險?
    在美國,每年有約六千二百萬人進行CT掃描,比起1980年的三百萬人來說是大大增加了。  哥倫比亞大學影象研究所的David J. Brenner, PhD 說,CT掃描比傳統的X線掃描檢查所傳導的射線量要打得多,幾乎是X線掃描的50到200倍。  Brenner 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另一位科學家 Eric J.
  • 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關於睡眠時間與乳腺癌以外的特定部位癌症風險相關性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目標是利用孟德爾隨機化(MR)設計研究睡眠時間與癌症整體以及特定部位癌症之間的潛在因果關係。
  • 首次全部中國自主創建最大規模國人基因庫結果發表於國產期刊
    其實,這些都與體內某些特定基因有關。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