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兩項最新血液學進展_巨核細胞_血小板_急性髓細胞白血病_en...

2020-12-03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巨核細胞、血小板新來源:人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基質/幹細胞系(ASCL)


血小板輸注的臨床需求正在增加; 然而,供體依賴性血小板輸注面臨很多實際問題,比如供應有限和感染風險。因此,專家新開發了一種來自供體非依賴性細胞來源的血小板製造系統:人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基質/幹細胞系(ASCL)。ASCL是使用倒置培養瓶法獲得的,並且滿足國際細胞療法協會定義的間充質幹細胞(MSC)最低標準。ASCL顯示其增殖能力≥2個月,沒有任何異常核型。ASCL在巨核細胞誘導培養基中培養。獲得ASCL衍生的巨核細胞,在培養的第8天達到峰值,並獲得ASCL衍生的血小板(ASCL-PLT)。我們觀察到CD42b+細胞表達MSC標記(CD90),其與細胞粘附有關。與外周血小板相比,ASCL-PLT表現出更高水平的PAC1結合,P-選擇素表面暴露,瑞斯託菌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以及相似水平的纖維蛋白原結合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ASCL-PLT的腎上腺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較少。ASCL-PLT具有與外周血小板相似的特徵,具有作為MSC的額外功能。ASCL的建立及分化不需要基因轉移。


2.用enasidenib治療突變型IDH2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分子緩解和反應模式


大約8%至19%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具有異檸檬酸脫氫酶-2(IDH2)突變,其發生在活性位點---精氨酸殘基R140和R172。IDH2突變產生一種代謝物,2-羥基戊二酸(2-HG),導致DNA和組蛋白高甲基化並損害造血分化。Enasidenib是突變型IDH2蛋白的口服抑制劑。這項研究評估了345名突變型IDH2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在連續28天周期內給予50至650 mg / d的enasidenib劑量後的反應。


總體而言,345名患有復發或難治性(R / R)AML的患者中有214名(62%)接受了enasidenib,100 mg / d。中位年齡為68歲。42例患者(19.6%)達到完全緩解(CR),19例(10.3%)進行同種異體骨髓移植,總有效率為38.8%(95%置信區間[CI],32.2-45.7) 。中位總生存期為8.8個月(95%CI,7.7-9.6)。IDH2- R140或IDH2患者的反應和存活率相當-R172突變。在研究開始時復發(37.7%)或難治療(37.5%)或非強化(43.2%)治療的患者的反應率相似。66例(43.1%)紅細胞輸血依賴患者和53例(40.2%)血小板輸血依賴患者實現輸血獨立。研究中2-HG減少的程度與IDH2 -R172患者的CR相關。突變體間隙IDH2克隆也與CR的實現有關。在所有345例患者中,最常見的3級或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高膽紅素血症(10%),血小板減少症(7%)和IDH分化症候群(6%)。


Enasidenib耐受良好,並且在先前治療失敗的AML患者中能誘導分子緩解和血液學反應。


參考文獻:

1.Keiichi Tozawa.et al.Megakaryocytes and platelets from a novel 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line.Blood 2019 133:633-643

2.Eytan M. Stein.et al.Molecular remission and response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mutant-IDH2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eated with enasidenib.Blood 2019 133:676-68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的檢驗診斷
    【翻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是一種中性粒細胞通常有成熟跡象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和骨髓中可見體積較大,具有豐富嗜鹼性胞質的原始粒細胞,常含有嗜天青顆粒。該類型白血病具有較高的完全緩解率和良好的長期預後。
  •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二)試題
    1.各系血細胞的細胞核在胞質中的位置,哪一系列細胞位置著邊( )A.粒細胞系 B.紅細胞系C.淋巴細胞 D.單核細胞系2.在血細胞發育過程中形態學演變的一般規律,細胞從幼稚至成熟,細胞外形始終保持圓形或類圓形不變的是( )A.粒細胞系 B.漿細胞系C.巨核細胞系 D.單核細胞系3.原、幼巨核細胞與顆粒型巨核細胞的形態特徵
  • 兒童長期貧血要注意,可能是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要及時檢查
    1、疾病定義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也通常被稱之為兒童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或者是兒童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種,一旦患病後,這些患兒的骨髓就會產生大量的不正常紅細胞,或者是巨核細胞或白細胞,出現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不能治療,往往會迅速地惡化。
  • 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類型,約佔兒童白血病的一半。它是白血球髓系的惡性腫瘤。 成因及危險因素 白血病的發生不太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病因,而且大多數新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患者沒有明確的危險因素。然而,有一些被接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險因素。
  • 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cute Myeloid Leukemia 急性髓性白血病】Myeloid adj.骨髓的\ ˈmī-ə-ˌlȯid
  • 【小編翻譯】淋巴細胞吞噬血小板
    既往翻譯: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6;9)(p23;q34.1
  •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二)試題
    5.巨幼細胞性貧血是____________和(或)____________缺乏引起的大細胞性貧血。6.全髓白血病是一種骨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三系同時異常增生為特徵的白血病。7.淋巴瘤根據病理組織學分為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兩大類。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現斜視和復視1例
    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報導了一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現了斜視和復視等臨床症狀。
  •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二)試題
    A.有貧血,血清鐵正常,轉鐵蛋白飽和度正常B.有貧血,血清鐵減少,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C.有貧血,血清鐵減少,轉鐵蛋白飽和度升高D.無貧血,血清鐵減少,總鐵結合力降低4.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分類根據是A.白血病細胞的分化程度 B.白血病細胞的類型C.白血病細胞的數量 D.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的數量
  • 新藥 | 歷時不足一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新藥吉瑞替尼即將在華獲批
    1月26日,安斯泰來「富馬酸吉瑞替尼片」的上市申請(相關受理號為JXHS2000033)在NMPA的狀態變更為"在審批",這意味著該藥即將在國內獲批,適應症為:治療攜帶FLT3突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
  •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二)試題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二)試題課程代碼:01660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1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1.正常骨髓象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為______,粒紅比值為______。
  •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8)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8)1.使激肽釋放酶原轉變成激肽釋放酶的因子是 ( A )A.Ⅻa B.Ⅴa C.Ⅶa D.TF E.Ⅱa2.為了鑑別CML與類白血病反應,首選試驗是 ( C )A.SBB染色 B.PAS染色 C.NAP積分 D.ACP
  • 一文讀懂│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及臨床意義
    ANLL分為八個亞型⑴  M0即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較輕,原始細胞大於30%,可達90%以上,核圓形,核仁明顯。胞質小,嗜鹼性,無顆粒,無Auer小體。⑺  M6即急性紅白血病: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紅系增生為主,原紅、早幼紅多見,常有中幼紅細胞階段缺如的紅血病裂孔現象,且有形態學異常。後期發展為急性髓性細胞白血病,白細胞系統明顯增生,原始細胞佔優勢,大於30%也可見Auer小體,巨核細胞顯著減少。
  •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5)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5)01.下列哪種疾病在輸血時易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 ( C )A.蠶豆病 B.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C.ABO血型不合 D.PNH E.惡性貧血02.在淋巴細胞代謝中,下列哪種酶在血液系統代謝中最重要 ( C )A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關治療進展(上)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AML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日益增高,約75%AML患者發病年齡為55~65歲,中位發病年齡約為68歲[1]。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組以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細胞增多為特徵的骨髓幹細胞惡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血栓和血管併發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少數患者可轉化為白血病或骨髓纖維化。一、ET發病機制研究的進展2005年發現JAK2V617F突變為PV、ET、PMF的共同遺傳學基礎,且在PV、PMF、ET患者中的發生率為95%、65%、55%。該突變的發現對ET的診斷和治療產生了巨大影響。JAK2為非受體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一種,通過激活促紅細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TPO)等參與造血細胞的增殖。
  • 一線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羅氏/艾伯維Venclexta+阿扎胞苷III...
    該研究在先前未接受過治療、不符合強化化療資格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患者中開展,比較了阿扎胞苷(AZA,一種低甲基化劑)單藥治療方案、Venclexta/Venclyxto(venetoclax)與阿扎胞苷聯合治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研究達到了達到了總生存期(OS)和複合完全緩解率(CR+CRi:完全緩解+伴血細胞計數不完全恢復的完全緩解)共同主要終點。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二、出血 急性白血病因血小板減少,以出血為早期表現者近40%。出血可發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為多見。
  •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2)
    2018自考血液學及血液學檢驗備考試題(2)1.某類細胞:直徑12~14μm,胞質豐富,淺藍色,無顆粒,核/漿比率低;核圓形或卵圓形;核染質較原始淋巴細胞粗,但又比成熟淋巴細胞細,為顆粒狀或塊狀;有大而顯著且多為單個核仁。
  •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緩解期一線維持治療新藥!百時美CC-486(口服...
    2020年05月04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CC-486(口服阿扎胞苷)的新藥申請,這是一種口服低甲基化劑,用於維持治療強化誘導化療後病情處於緩解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具體為:用於在強化誘導化療(有或無鞏固化療)後實現首次完全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