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做媒」,梅州大埔兩鎮六村「聯姻」

2021-01-11 騰訊網

「同志們,今天大家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學習,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日前,大埔縣「兩鎮六村」學習交流大會在三河鎮匯東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東道主」匯東村支部書記鄧振先在會議開始時說道。

「兩鎮六村」鄉村振興示範帶,是指將臨近的湖寮鎮密坑村、三河鎮匯東村、匯城村、舊寨村、五豐村和餘裡村連片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當天下午,6個村的村兩委幹部們圍坐在一起,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實現鄉村振興」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自發表了村裡的工作經驗。

匯東村:「紅色文旅+綠色工業」雙驅動

「我們村現在跟之前變化大了……」鄧振先首先介紹匯東村的基本情況。大埔電廠坐落在匯東,今年匯東村要徵收大埔電廠二期土地面積215.0373畝和7座房屋,目前已徵收3座房屋和185畝土地。

今年大埔電廠發展勢頭良好,今年1至9月份累計產值12.66億元,同比增長3.94%,在為大埔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該廠堅持反哺匯東村村民。推動大埔電廠重點項目建設是匯東村實現產業興旺的一個特色亮點,在土地房屋徵收過程中,兩委幹部也馬不停蹄。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朱德指揮部舊址等也坐落在匯東村,周邊六村相繼入股三河壩旅遊有限公司,讓紅色文旅產業發展直接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

舊寨村:「雲黨課」搭建外出黨員連心橋

舊寨村是廣東省「紅色村」黨建示範村,是基層黨建的一張靚麗名片。然而,與大多數農村基層一樣,舊寨村也同樣存在在家黨員少,外出黨員多的問題。面對外出黨員人數多、開展教育培訓不便的「老大難」問題,舊寨村總支書記吳志輝向大家分享了管理經驗。「平時我們村委幹部會和外出的黨員們保持聯繫,了解和關心他們在外的工作、生活情況,也會向他們通知村裡活動和村裡的建設情況。從掌握到的情況來決定上黨課的時間……」

光是決定時間還不夠,舊寨村藉助支部微信群、「雲黨課」等平臺,讓每一個外出黨員不掉隊,通過遠程「微」課堂教學傳遞鄉親,讓外出黨員離家不離組織。

六村都相繼啟動了「雲黨課」平臺,為緊密聯繫外出黨員提供了新的路徑。

五豐村:「傳幫帶」致力鄉村人才振興

「志輝我認識啊,你是五豐的致富帶頭人。」當輪到五豐村發言時,當老書記鄧光榮向大家介紹五豐村新任支部書記陳志輝時,會場上大家情不自禁得插了話。

早在去年下半年起,三河鎮黨委就提前謀劃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各村(社區)支部積極響應,五豐村是這一次村級換屆中率先完成支部書記換屆的支部之一。在陳志輝擔任支部書記之前,他是村裡的計育專幹,時任支部書記鄧光榮就從未放鬆過對後備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從致富帶頭人中培養「接班人」。如今年輕的陳志輝履新,鄧光榮仍然積極協助做好村務工作,讓新書記儘快熟悉和勝任書記一職。

「這是我們的村主任助理。」隨著會上陳志輝介紹,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一個年輕女孩身上。她是去年剛從學校畢業的選調生,自去年11月擔任五豐任村主任助理以來,五豐全體村幹部本著「傳幫帶」的精神,帶她熟悉村裡各項業務,幫助開展基層農村工作,讓選調生從學生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務精湛的幹部。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傳幫帶」奠定了五豐村發展的堅實基礎。

匯城村:保護韓江源,村民有了娛樂休閒的場所

「我們匯城村比較大,人也比較多,是中國傳統古村落。我想說我們村的經驗就是認真做好上級交辦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匯城村支部書記周世勇說。

在這一場會議召開前,周世勇剛結束巡河。韓江源位於匯城村轄區內,有沙灘,河堤和客家母親雕塑,是村民和遊客散步、遊憩的重要場所。周世勇每日堅持落實巡河責任,護衛韓江源生態。

村民們每天享有的生態成果,離不開幹部們每日的默默付出。

餘裡村:深挖本土資源,譜寫鄉風文明

「和大家比起來,我們餘裡村比較偏遠,人少,村也很小,但還是歡迎大家來餘裡村重走古驛道。」餘裡村支部書記袁明信說。

近年來,餘裡村研究修繕袁氏宗祠、繼述堂、楊仁衍派、善慶樓等居所,深入挖掘本土的起義軍路、後方物資補給處、後方醫院,山茶籽油救起義軍傷員等紅色故事,還原古色原味和紅色韻味,弘揚傳唱發生在餘裡村本土的紅色故事,讓鄉風文明在餘裡村生根。

密坑村:抓牢環境衛生,美麗鄉村建設不鬆勁

當密坑村支部書記聊起密坑村工作時,他提到在經費投入上,抓好村莊環境整潔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支出。密坑村既保障環境衛生經費投入,也保障環衛人力。

在這樣的力度下,密坑村村莊環境和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為美麗鄉村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媒體記者】馬吉池

【通訊員】謝鑫文

【作者】 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梅州日報社特約記者、通訊員採風團走進大埔銀江鎮
    村民們在文化廣場上打球鍛鍊身體,到歷史文化展廳參觀了解村史村情……好一幅鄉村畫卷惹人醉。  趁此冬景,日前,梅州日報社組織各縣(市、區)特約記者、2019年度優秀通訊員,前往銀江鎮坑口村銀江金花小鎮長壽珍品展銷中心、銀村銀龍農耕文化園、明新村南樹窩等地採風,用文字和鏡頭記錄大埔縣新農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亮點。
  • 梅州蕉嶺東嶺村: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肖錕 攝 人民網梅州12月2日電 室內,黨徽熠熠發光,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緊跟著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老師。室外,是連綿起伏的青山和點綴其間的「地球倉」。這裡是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東嶺村研學基地。 東嶺村地處蕉嶺縣西部,山高林密,是廣東省革命老區之一,也是蕉嶺縣1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怎樣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村裡動了許多腦筋。」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十七)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點燃電力引擎加快振興發展
    日前,大埔順暉果品加工廠負責人何先生對前來走訪的大埔供電局工作人員感謝道。今年5月份,大埔供電局與順暉果品加工廠籤訂了《10kV業擴報裝送電約定(容量、時間)協議》,由大埔供電局負責將外線延伸至客戶紅線,客戶外線工程零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做支撐。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三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綜合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實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五大工程,切實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區政協委員、白坭鎮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李廣彬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三水特色的重要內容。李廣彬建議,藉助原有的農業基礎,充分利用雪梨瓜、黑皮冬瓜等特色產品,打造三水農業品牌,發展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馬炎華則認為,要發展農產品銷售物流產業,讓一產與三產充分融合。今年,三水將出臺農業產業園扶持政策,加強農業產業載體建設。
  • 雲南世博集團「景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雲南世博集團「景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美了雲南! 樂了遊客! 富了鄉親!
  • 平海鎮: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
    為鞏固脫貧成果,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健全機制,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村居成立以黨支部書記、村居委會主任雙線負責的脫貧攻堅工作小組,確保精準扶貧落實到人,靶心不散,力度不減。 「脫貧攻堅,幹部是關鍵。一個戰鬥力強的黨支部,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樟樹市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該市聚焦「六穩」「六保」,圍繞保障糧食生產、豐富「菜籃子」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不斷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該市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優化生產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範帶動,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26.96萬畝,總產量達59萬噸以上。
  • 「連片創建」凸顯鄉村振興「矩陣效應」
    市農業農村事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洪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以來,我市啟動連片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區行動,以「生態、潔淨、整齊、美麗」為目標,堅持鄉村產業園區、生態景區、新型社區「三區同建」,鞏固提升「百村示範千村整治」成果,做好「山青」「水秀」「林綠」「景美」「業強」五篇文章,集中創建了一批鄉村振興示範片區,使美麗鄉村成為全域公園城市的靚麗風景,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淄博特色板塊注入強勁活力。
  • 涇陽:凝聚鄉賢力量 唱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凝聚鄉賢力量,推動鄉村發展,是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日,涇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賢議事會」工作推進會暨口鎮吊莊村鄉賢議事會的揭牌儀式在吊莊村廣場舉行,近60位鄉賢代表和村級兩委會成員歡聚一堂,同敘桑梓情誼,共謀振興新路。
  • 從精準扶貧走向鄉村振興,上海銀行與雲南硯山「百企幫百村」結對故事
    硯山縣的阿猛鎮阿絞村、稼依鎮落太邑村、阿舍鄉阿吉村3個行政村,與上海銀行「百企幫百村」結對3年。上海銀行在總行黨委領導下,聚全行之力真情投入。2018年開始結對時,3個村均為深度貧困村;如今,3個村全部脫貧摘帽,且均實現100%無貧困戶。
  • 用心用情用功 乳山市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下初鎮邀請農業專家現場講解草莓種植管理技術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脫貧攻堅之中,乳山努力編好「麻花辮」、打好「組合拳」,對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梳理、因戶施策。構建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振興護航「慵懶散,不能要,美麗環境雙手造;幹群和,村新貌,違建拆除村民笑。」在乳山市大孤山鎮山東頭村,嚴肅枯燥的「村規民約」變成了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在坊間流傳。
  • 威海鄉村振興有奔頭、有看頭、有勁頭
    10個多月時間,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抓落實,補短板,強弱項,鄉村振興攻堅突破行動紮實推進。為了檢驗成效,抓好落實,10月23日到24日,市委市政府拿出兩天時間,對鄉村振興的推進情況、實施進度,開展一次回頭看,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年的成績單。
  • 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登
    堅持旅遊拉動,鞏固提升鄉村休閒生態旅遊示範點28個,新建田園綜合體15個,鄉村旅遊人數和收入均實現兩位數高增長。  三、突出產業扶貧,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因村因戶精準施策,瓜州縣已經省政府批准退出脫貧。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三角城村大膽探索,積極多方位尋求產業發展項目,實現多條腿走路。三角城村「第一書記」曹守林說:「接下來,三角城村將把全鄉優質馬鈴薯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並在建成的粉條加工廠基礎上,讓村級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貧困群眾收入穩步提高,促進當地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確保對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 古鎮皂河:大運河畔「明珠」璀璨鄉村振興初展風姿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擘畫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乘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皂河鎮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深入推進惠民工程、農民住房條件改善、農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等工作,全力打造「莊淨、村秀、鎮美、民樂、村富、鎮強」的新型鄉鎮。俯瞰皂河鎮,一幅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正在徐徐鋪陳、初展風姿!
  • 劉彥隨:鄉村振興「四缺五弱」怎麼破?—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彥隨認為,當前鄉村發展難題可概括為「四缺五弱」,即科學規劃、制度體系、長效機制和創業人才缺乏,以及建設主體、資源支撐、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相對弱勢。還有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不牢固、「鄉村病」日益嚴重等現實問題,也對城鄉融合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鄉村,在產業經濟振興的同時,也讓一個又一個永花們提振著鄉村的精神之魂。    生態文明之水潤澤鄉村每一個角落    鄉村振興戰略在海西的千裡沃野深紮根須,助力海西州率先實現全域整體脫貧,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又為海西的鄉村振興注入了綿綿不竭的活力。
  • 「世界長壽鄉」梅州蕉嶺縣辦中國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6月17日訊(記者黃殿晶)為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下,6月15-16日,「論稻蕉嶺·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在素有「世界長壽鄉」的梅州市蕉嶺縣舉行。來自國內、廣東省及梅州市等地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企業和採購商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論壇活動。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