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今天大家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學習,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日前,大埔縣「兩鎮六村」學習交流大會在三河鎮匯東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東道主」匯東村支部書記鄧振先在會議開始時說道。
「兩鎮六村」鄉村振興示範帶,是指將臨近的湖寮鎮密坑村、三河鎮匯東村、匯城村、舊寨村、五豐村和餘裡村連片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當天下午,6個村的村兩委幹部們圍坐在一起,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實現鄉村振興」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自發表了村裡的工作經驗。
匯東村:「紅色文旅+綠色工業」雙驅動
「我們村現在跟之前變化大了……」鄧振先首先介紹匯東村的基本情況。大埔電廠坐落在匯東,今年匯東村要徵收大埔電廠二期土地面積215.0373畝和7座房屋,目前已徵收3座房屋和185畝土地。
今年大埔電廠發展勢頭良好,今年1至9月份累計產值12.66億元,同比增長3.94%,在為大埔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該廠堅持反哺匯東村村民。推動大埔電廠重點項目建設是匯東村實現產業興旺的一個特色亮點,在土地房屋徵收過程中,兩委幹部也馬不停蹄。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朱德指揮部舊址等也坐落在匯東村,周邊六村相繼入股三河壩旅遊有限公司,讓紅色文旅產業發展直接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
舊寨村:「雲黨課」搭建外出黨員連心橋
舊寨村是廣東省「紅色村」黨建示範村,是基層黨建的一張靚麗名片。然而,與大多數農村基層一樣,舊寨村也同樣存在在家黨員少,外出黨員多的問題。面對外出黨員人數多、開展教育培訓不便的「老大難」問題,舊寨村總支書記吳志輝向大家分享了管理經驗。「平時我們村委幹部會和外出的黨員們保持聯繫,了解和關心他們在外的工作、生活情況,也會向他們通知村裡活動和村裡的建設情況。從掌握到的情況來決定上黨課的時間……」
光是決定時間還不夠,舊寨村藉助支部微信群、「雲黨課」等平臺,讓每一個外出黨員不掉隊,通過遠程「微」課堂教學傳遞鄉親,讓外出黨員離家不離組織。
六村都相繼啟動了「雲黨課」平臺,為緊密聯繫外出黨員提供了新的路徑。
五豐村:「傳幫帶」致力鄉村人才振興
「志輝我認識啊,你是五豐的致富帶頭人。」當輪到五豐村發言時,當老書記鄧光榮向大家介紹五豐村新任支部書記陳志輝時,會場上大家情不自禁得插了話。
早在去年下半年起,三河鎮黨委就提前謀劃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各村(社區)支部積極響應,五豐村是這一次村級換屆中率先完成支部書記換屆的支部之一。在陳志輝擔任支部書記之前,他是村裡的計育專幹,時任支部書記鄧光榮就從未放鬆過對後備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從致富帶頭人中培養「接班人」。如今年輕的陳志輝履新,鄧光榮仍然積極協助做好村務工作,讓新書記儘快熟悉和勝任書記一職。
「這是我們的村主任助理。」隨著會上陳志輝介紹,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一個年輕女孩身上。她是去年剛從學校畢業的選調生,自去年11月擔任五豐任村主任助理以來,五豐全體村幹部本著「傳幫帶」的精神,帶她熟悉村裡各項業務,幫助開展基層農村工作,讓選調生從學生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務精湛的幹部。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傳幫帶」奠定了五豐村發展的堅實基礎。
匯城村:保護韓江源,村民有了娛樂休閒的場所
「我們匯城村比較大,人也比較多,是中國傳統古村落。我想說我們村的經驗就是認真做好上級交辦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匯城村支部書記周世勇說。
在這一場會議召開前,周世勇剛結束巡河。韓江源位於匯城村轄區內,有沙灘,河堤和客家母親雕塑,是村民和遊客散步、遊憩的重要場所。周世勇每日堅持落實巡河責任,護衛韓江源生態。
村民們每天享有的生態成果,離不開幹部們每日的默默付出。
餘裡村:深挖本土資源,譜寫鄉風文明
「和大家比起來,我們餘裡村比較偏遠,人少,村也很小,但還是歡迎大家來餘裡村重走古驛道。」餘裡村支部書記袁明信說。
近年來,餘裡村研究修繕袁氏宗祠、繼述堂、楊仁衍派、善慶樓等居所,深入挖掘本土的起義軍路、後方物資補給處、後方醫院,山茶籽油救起義軍傷員等紅色故事,還原古色原味和紅色韻味,弘揚傳唱發生在餘裡村本土的紅色故事,讓鄉風文明在餘裡村生根。
密坑村:抓牢環境衛生,美麗鄉村建設不鬆勁
當密坑村支部書記聊起密坑村工作時,他提到在經費投入上,抓好村莊環境整潔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支出。密坑村既保障環境衛生經費投入,也保障環衛人力。
在這樣的力度下,密坑村村莊環境和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為美麗鄉村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媒體記者】馬吉池
【通訊員】謝鑫文
【作者】 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