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臭氧汙染,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

2021-01-15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陳凌墨 劉丁維 通訊員李斌)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上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近年來我省環境空氣PM2.5濃度顯著降低,但是臭氧汙染逐步顯現,嚴重影響了全年優良天數比例。今年1-5月在其他空氣品質評價指標均下降的情況下,臭氧濃度同比上升了4.5%。

下一步,在延續顆粒物治理措施,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工業爐窯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做好秋冬季重汙染天氣應對的同時,還將針對臭氧汙染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聚焦夏季重點時段,聚焦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重點行業,聚焦重點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行動。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國環科院張新民:揮發性有機物(VOCs)防治是解決臭氧汙染之鑰
    中國環科院張新民:揮發性有機物(VOCs)防治是解決臭氧汙染之鑰北極星VOCs在線訊:過去三年來,十堰市中心城區臭氧汙染物濃度呈明顯升高趨勢,據了解,臭氧是由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在太陽光照射下產生的。十堰市作為汽車城,VOCs治理難度異常艱難,更需要儘早著手,深謀遠慮。
  • 京津冀大氣汙染「病根」確認 應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表示,經過專家組的聯合攻關研究,已經基本確認了京津冀大氣汙染的「病根」。未來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的協同治理,要進一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重點推進晉冀魯豫交界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同時要重點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
  • 臭氧超標問題日益顯現 專家:需「一城一策」制定詳細的協同減排方案
    2017年,全國臭氧濃度同比上升8.0%,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汾渭平原等升幅較大,成為下一步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灰霾與臭氧汙染有蹺蹺板的關係。」暨南大學大氣環境安全與汙染控制研究所教授吳兌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臭氧汙染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臭氧前體物在合適的氣象條件下經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汙染。
  • 北京大氣治理聚焦揮發性有機物減排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19日發布稱,為協同治理PM2.5和臭氧,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2020年北京市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作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尤其關注工業等領域的VOCs治理,聚焦結構調整、工程治理、精細化管理減排並重。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陽光是臭氧發生的催化劑,陽光好的時候更有利於臭氧生成,影響空氣品質。」寧夏銀川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負責人解釋。記者了解到,近地面臭氧汙染主要由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等汙染物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形成機理非常複雜。臭氧汙染程度與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濃度,以及光照、溫度等氣象要素密切相關。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李振亮介紹,臭氧汙染並不是由汙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汙染源排放到空氣中,其中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和一氧化碳等,在空氣中進行光化學反應所產生的。因此,城市臭氧汙染是典型的二次汙染,多發生在晴朗高溫天氣。    臭氧的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比較多,控制起來難度比較大。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臭氧汙染還會對環境造成損害,比如,會導致植物葉片壞死、脫落,危害生態環境,造成農作物減產等。「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有人這樣評價臭氧。  近地面的臭氧來自哪裡?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表示,石化工業、加油站、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生成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
  • 科學精準防治臭氧汙染
    為切實有效地進行環境空氣臭氧汙染防治,需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開展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工作,準確定量分析城市—區域—全國等不同空間尺度上的臭氧來源。要弄清楚複雜的氣象過程以及汙染物的水平輸送和垂直輸送過程,制定合理有效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策略,明確控制重點,不斷提高臭氧汙染防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 青島:邀請「大咖」「雲」對話,遠程為攻克臭氧汙染「支招」
    會議以雲視頻的形式,邀請到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與中國環科院大氣攻關專家團隊、青島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青島市環科院的攻關技術人員進行遠程視頻技術交流,並對近期重點汙染防治對策進行探討。通過交流研討,為我市臭氧汙染防治和揮發性有機物攻堅治理「把脈、問診、開處方」,科學支撐和推進全市重點大氣汙染協同防治。
  • 臭氧汙染可控 我國不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表示,石化工業、加油站、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生成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與此同時,臭氧的生成增加大氣氧化性,也會加速二次顆粒物的生成。尤其在6—9月陽光強烈的夏秋午後,一般是下午1點至4點,溫度較高、相對溼度較低時,比較容易發生臭氧超標。
  • 湖北省2020年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湖北發布《湖北省2020年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工作方案》。全文如下: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文件鄂環辦〔2020〕34號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於印發《湖北省2020年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生態環境局:為統籌推進我省疫情防控和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
  • 山西長治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山西長治印發《長治市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全文如下:長治市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為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品質,遏制臭氧汙染,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工作,強化重點行業汙染物減排,促進重點行業綠色轉型發展,依據六部委聯合印發的《「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環大氣〔2017〕121
  •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福建省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
    >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部署要求,根據生態環境部《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環大氣〔2020〕33號)和《關於組織開展夏季臭氧汙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工作的通知》(環辦執法函〔2020〕321號),結合我省實際,我廳制定了《福建省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
  • 又來了個臭氧汙染?你說的是臭氧層嗎?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告訴記者,臭氧汙染不是汙染源直接排放產生的,而是排放到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空氣中進行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的。「近期華北地區的高溫天氣為臭氧的生成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說,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石化工業排放和有機溶劑的揮發等。
  • 滬大氣汙染防治對手有變化:從PM2.5變為二氧化氮和臭氧
    未來上海環保部門還將進一步嚴查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塗裝等重點行業,力爭在2020年使上海PM2.5年均濃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以下,未來五年更加突出PM2.5和臭氧汙染的協同控制。PM2.5和臭氧汙染將協同控制壽子琪對未來五年上海大氣汙染的防治特點和重點作了介紹。
  • 藍天白雲下的"隱形殺手"不可小覷 臭氧成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一般來說,氣象條件變化可以解釋一部分臭氧升高的原因,但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比值變化,以及排放絕對量的增加也是臭氧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由於區域和季節的不同,氣象因素和人為活動因素對臭氧增加的相對作用會有所不同,在氣象因素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採取更有效的汙染物減排措施來降低臭氧汙染。
  • 藍天白雲下的「隱形殺手」不可小覷 臭氧成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一般來說,氣象條件變化可以解釋一部分臭氧升高的原因,但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比值變化,以及排放絕對量的增加也是臭氧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由於區域和季節的不同,氣象因素和人為活動因素對臭氧增加的相對作用會有所不同,在氣象因素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採取更有效的汙染物減排措施來降低臭氧汙染。
  • 科普丨臭氧(O3)與氮氧化物(NOx)的關聯
    科普丨臭氧(O3)與氮氧化物(NOx)的關聯北極星大氣網訊:當臭氧(O3)取代PM2.5,成為夏季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作為生成臭氧的重要物質之一,氮氧化物(NOx)也引起了環保專家的關注。氮氧化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又該如何通過控制氮氧化物來減少臭氧汙染?
  • 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如何推進?專家提出這些建議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進展、挑戰及下一步措施》的報告中指出,未來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的協同治理,要進一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重點推進晉冀魯豫交界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同時要重點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
  • 臭氧汙染來了,地球「保護傘」為何變成健康殺手?
    協同治理PM2.5和臭氧成改善空氣品質關鍵臭氧是由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太陽光照射的作用下形成的汙染物專家分析,我國臭氧汙染之所以在近幾年逐漸加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隨著近些年來對PM2.5等顆粒物的治理,部分地區大氣通透性明顯改善,更充足的光照給臭氧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但這只是客觀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各種大氣汙染物的減排比例不協調,因此對PM2.5和臭氧進行協同治理已成為改善空氣品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