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為何對氣候的影響如此巨大?

2020-09-17 飛躍老師

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在於,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並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


軌道碳觀測衛星能精確測量地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圖片來源:NASA


撰文:Jason West

譯者:曾欣欣

審校:黃薇


人們經常會問,二氧化碳的濃度僅佔地球大氣的0.041%,它如何對全球氣候產生重要影響?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只佔其中的32%。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在於,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並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


19世紀50年代,當科學家首次發現二氧化碳對氣候的重要性時,就對它的影響力感到驚訝。英國的John Tyndall和美國的Eunice Foote分別發現,二氧化碳、水蒸氣和甲烷均能吸收熱量,其他氣體則不能。當考慮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量時,科學家計算出地球已經比它應有的溫度高出33℃。對這種差異最好的解釋是,大氣保留了熱量,使得地球變暖了。


Tyndall和Foote研究表明,大氣中99%的氣體是氮氣和氧氣,但它們並不吸收熱量,對地球溫度基本沒有影響。而大氣中濃度較小的氣體與地球溫度的維持密切相關。這些氣體能通過捕獲熱量創造了一種自然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宜於居住。


地球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太陽的能量,並將它們輻射回太空。為了使溫度保持恆定,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淨熱量必須和它散發出去的熱量相平衡。由於太陽是熱的,它主要以短波輻射的形式散發能量,主要是紫外線和可見光。而地球冷得多,所以它以紅外輻射的形式釋放熱量,而紅外線的波長也更長。


電磁波譜。圖片來源:NASA


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氣體的分子結構,使它們能夠吸收紅外輻射。分子中原子間的鍵能以特定的方式振動。當光子的能量和分子震動的頻率相對應時,能量會被吸收並轉移到分子上。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的氣體中含有三個或者更多的原子,能與地球發出的紅外輻射的頻率相對應。而氧和氮分子中只有兩個原子,不會吸收紅外輻射。


大部分來自於太陽的短波輻射在通過大氣層時,不會被吸收,但是大部分從地球散發出去的紅外輻射則會被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吸收。隨後,這些氣體可以釋放或者重新輻射熱量,其中一些熱量會地球表面,使地表變得更溫暖。


科學家通過觀察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紅外信號,來了解它們的氣候和大氣組成。例如,金星的溫度為470℃,因為它厚厚的大氣層中含有96.5%的二氧化碳。此外,通過量化大氣中保留並返回地球表面的紅外輻射,科學家還能為天氣預報和氣候模型提供了信息。


人們有時會問,既然水蒸氣吸收了更多的紅外線輻射,而且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吸收的波長相同,那麼為什麼二氧化碳會對氣候能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呢?究其原因在於,地球上層大氣控制著逃逸到太空的輻射。上層大氣的密度要比地面低得多,其中含有的水蒸氣也要比地面附近少得多。這就意味著,二氧化碳的增加會顯著影響到有多少紅外輻射逃逸到太空中。


你有沒有注意到,即使在夜間沙漠和森林的平均溫度相同,但沙漠往往比森林要冷?這是由於沙漠上空的大氣沒有太多的水蒸氣,它們釋放出的輻射很容易逃逸到太空。在較潮溼的地區,地球表面輻射的熱量會被空氣中的水蒸氣捕獲。同樣,由於空氣中有更多的水蒸氣,多雲的夜晚也會比晴朗的夜晚更溫暖。


從過去的氣候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影響。100萬年前的冰巖顯示,在溫暖期,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高,約為0.028%。但在冰川時期,地球溫度要比20世紀低4到7℃,而此時二氧化碳只佔大氣總量的0.018%。


圖片來源:NASA


儘管水蒸氣對自然溫室效應更為重要,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已經推動了過去溫度的改變。而大氣中的水蒸汽含量會受溫度影響。隨著地球變暖,大氣層可以容納更多的水蒸氣,這會放大了初始的升溫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水蒸氣反饋」。因此,二氧化碳的變化一直是過去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


大氣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就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不足為奇。就像我們服用的藥物只佔我們體重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希望它們能影響我們的身體。今天的二氧化碳水平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高。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約1℃,而人為增加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熱氣體極有可能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人類還不採取行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10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佔比可能會達到0.1%,是工業革命前水平的三倍多。這種改變將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後果,且比地球以往的轉變更加迅速。如果不採取行動,這一小片大氣層就會造成大問題。

相關焦點

  • 二氧化碳佔大氣總量不到0.1%,為何對全球氣候影響如此巨大?
    簡單來說,氣候學研究的是全球範圍內多年來的平均天氣狀況。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及各種均值、極值等統計量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比如二十四節氣表,就是中國古人依據長期的經驗對氣候做出的總結。影響地球氣候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陽活動、地表植被、大氣環流、洋流、海陸分布、地勢地形、地球的運動等,如今還要加上一個人類活動。
  • 二氧化碳佔大氣總量不到0.1%,為何對全球氣候影響如此巨大?
    簡單來說,氣候學研究的是全球範圍內多年來的平均天氣狀況。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及各種均值、極值等統計量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比如二十四節氣表,就是中國古人依據長期的經驗對氣候做出的總結。影響地球氣候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陽活動、地表植被、大氣環流、洋流、海陸分布、地勢地形、地球的運動等,如今還要加上一個人類活動。
  • 如此少量的二氧化碳能對地球產生大的影響嗎?
    人們經常問我,二氧化碳的濃度只有地球大氣的0.041%,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如何對全球氣候產生重要影響的?而人類活動只佔其中的32%。 我研究大氣層氣體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二氧化碳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是它具有吸收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的能力,防止熱量散發到太空。
  •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影響氣候變化
    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是各國代表們熱烈討論和商議的重要議題。    大氣中二氧化碳從哪兒來?  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地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除此以外,人們的日常消耗也會製造出大量二氧化碳。比如,人體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大約釋放1公斤的二氧化碳;電腦使用1年平均間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冷凍食品經過清潔、加熱、包裝和冷凍的過程,都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 《科學》報告稱二氧化碳對氣候變暖影響有限
    核心提示:《科學》期刊上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儘管比工業化前高出一倍,但其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並不像此前估計的那樣嚴重。 網易探索12月1日報導 上周出版的《科學》雜誌刊載了一篇新的研究,這份研究是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安德烈·施密特納與其同事共同完成,他們發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可能導致的氣候變暖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 美國羅格斯大學:海洋環流對氣候變化影響巨大
    (自羅格斯大學) 目前,人們對氣候變化的多數擔憂主要集中在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數量。然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稱,海洋環流對地球氣候的影響與大氣同等重要。 研究人員表示,270萬年前地球的大嚴寒和北半球的陸地結冰現象與海洋環流改變正好吻合。這次環流改變將熱量和二氧化碳轉移至大西洋中,並在大洋底部從北至南將其輸送並釋放到太平洋。
  • 科普:聯合國氣候峰會,為什麼要「死磕」二氧化碳?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籤署5周年之際,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本次氣候雄心峰會檢閱了各國履行《巴黎協定》的成果,得到包括中國在內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 科普:聯合國氣候峰會,為什麼要「死磕」二氧化碳?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籤署5周年之際,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本次氣候雄心峰會檢閱了各國履行《巴黎協定》的成果,得到包括中國在內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 不僅影響氣候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還會讓人變笨
    不僅影響氣候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還會讓人變笨 2019-12-24 16:5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由於影響人類和大自然的主要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質量含量為:0.0622%。如此可以計算出大氣中二氧化碳:5220*0.0622%=3.24684萬億噸。難道民間流傳的「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並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果然是個彌天大謊?如果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增加和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是個謊言,那麼全球氣候是否真的變暖?
  • 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意外影響?專家估算:一季度全球二氧化碳...
    9月12晚,在本屆論壇的青年對話分論壇上,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外專家學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獨到的觀點。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高級研究員約維德表示,疫情不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危機,也導致生產的停滯、旅遊等相關服務行業的蕭條。而伴隨著交通出行等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等汙染物排放量也出現一定的減少。
  • 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及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影響
    隨著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白熱化,國際貿易引起溫室氣體排放數量多少,責任歸屬等問題都將影響著未來全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同時,在未來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定位與態度也與貿易排放問題息息相關。1.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火山爆發或其他自然變化現象可能會暫時抵消一些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減緩全球氣溫的上升,但這些影響只會持續幾年的時間。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放緩本世紀及以後的氣候變暖速度。及早大幅削減排放量將大大降低氣候變化的速度和總量,比越往後採取措施產生的效果更明顯。此外,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或是煙塵等顆粒物的排放,可在數周到數十年的時間裡使氣溫有所降低。
  • 為何胡夫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
    為何胡夫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 作為埃及法老王 為什麼佔用他人之物作為自己的陵墓 但是 如果不是胡夫的話 又會是誰呢 胡夫、卡夫拉和門卡烏拉之前的法老王 都不可能建造如此巨大的墳墓
  • 惡性循環:氣候變暖→熱帶雨林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暖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
  • 你呼吸的空氣中,二氧化碳達到臨界點!專家說會讓氣候劇烈變化!
    地球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與人類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有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人類釋放了過多的碳元素進入了大氣中。2015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首次達到了百萬分之四百這一重要節點。一些科學家預計,按目前趨勢發展下去,至2100年,溫室氣體濃度將達到百萬分之1370,並可能很快增加到達百萬分之2000的最高值。
  • 全球氣候變暖不是二氧化碳導致的?科學家:真正的元兇居然是它!
    這樣就導致了很多事情的發生,比如說全球氣候變暖,就導致了南北極很多的冰川在融化,冰川融化之後就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那麼臨近大海的一些島國,就會非常的危險,可能會被淹沒的危險。相信大家一直對全球變暖的原因,一直會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因為人類不斷的去發展工業,一些工業的廢氣廢料。還有就是國土的對自然資源進行開採,會讓地球的生態環境負荷過重。
  • 科學新技術:捉住空中的二氧化碳,每年減少23億噸二氧化碳
    西班牙《世界報》12月9日的報導中提到,我們應更客觀地看待與評價二氧化碳,它的存在雖然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它本身也具有很高價值,這是毋庸置疑的。在二氧化碳是敵是友的問題上,大家的答案很難統一,有很多人認為二氧化碳肯定是人類的敵人。畢竟結合多年的統計監測數據來看,它總是與「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等密切相關,它似乎是導致地球氣候向不良方向發展的元兇。
  • 【氣象科普】氣候為何如此異常?是什麼導致了地球「發熱多汗」?
    2019夏的氣候為何如此異常?是什麼導致了地球多地「發熱多汗」? 大氣環流的異常,是造成2019年夏天北半球多地氣候極端高溫的直接原因。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夏季一旦形成穩定、少動的高壓系統,即所謂的「阻塞高壓系統」,便會帶來連續多日少雲的晴熱高溫天氣。
  • 英媒:化學風化可緩解氣候變化影響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發現,化學風化過程的發生速度有可能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進而有可能抵消當前和未來的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變化的部分影響。化學風化指二氧化碳分解巖石,然後被封存在沉積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