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羅格斯大學:海洋環流對氣候變化影響巨大

2020-11-26 人民網

海洋環流沿大洋底部在南北半球間輸送熱量和水分的同時也運輸二氧化碳。(自羅格斯大學)

目前,人們對氣候變化的多數擔憂主要集中在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數量。然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稱,海洋環流對地球氣候的影響與大氣同等重要。

研究人員表示,270萬年前地球的大嚴寒和北半球的陸地結冰現象與海洋環流改變正好吻合。這次環流改變將熱量和二氧化碳轉移至大西洋中,並在大洋底部從北至南將其輸送並釋放到太平洋。

羅格斯大學通過對250至-33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巖芯樣本進行分析,對當今氣候變化的機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科學家們認為,在北半球冰川面積大幅增加、海平面大幅下降的同時,海洋環流系統也發生了變化。南極海冰阻止了海洋表面的熱交換,並迫使其進入海洋底部,同時引發了當時的全球氣候變化,而不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羅格斯大學海洋與海岸科學系博士後斯特拉·伍達德(Stella Woodard)說:「我們認為是270萬年前形成的現代深海環流模式引發了北半球冰川面積增加,而不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大幅增加。」

研究顯示,海洋盆地之間熱分布的變化對理解未來的氣候變化十分重要。由於過去20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遠遠超出地質歷史中任何一段時期,那麼二氧化碳、溫度變化和降水以及海洋環流之間的相互作用肯定會產生深刻的變化。但目前科學家們尚不能精準預測,從大氣中進入海洋的二氧化碳會對氣候產生怎樣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深海環流的不同形式導致了300萬年前的地球溫度升高,而那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與現在相當,且溫度比現在高4華氏度。海洋環流帶的形成使得地球溫度降低,並形成了現在生活的氣候。

羅格斯大學海洋與海岸科學教授雅伊爾·羅森塔爾(Yair Rosenthal)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深海熱量儲存的變化與構造活動或二氧化碳水平下降等其他假設,都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同等重要,而且可能是導致過去3000萬年來某個重要的氣候轉變的主因。」(森林編譯)

相關焦點

  • 美國羅格斯大學排名情況介紹
    羅格斯大學是一所在世界頂級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新澤西州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學校由三個校區組成,主校區位於新澤西州新布朗斯維克市,分校區位於紐瓦克和肯頓。羅格斯大學是美國大學協會、十大聯盟和公立常春藤成員。今天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美國羅格斯大學排名情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金星和木星正在扭曲地球的軌道,每隔40.5萬年影響地球氣候
    地球和木星這些發現可能會對我們如何模擬地球過去的氣候,尤其是不易解釋的全球氣溫產生巨大影響。甚至有可能,這個周期的影響在第一批恐龍的進化中起了作用。哥倫比亞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古地磁學專家,也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ennis Kent表示,還有其他更短的軌道周期,但回顧過去的時候,很難知道任一時刻處理的是哪一個,因為它們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這個軌道周期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是獨立的,不會改變。其他的都在它上面移動。
  • 氣候變化對臭氧層的區域性影響
    氣候變化帶給臭氧層的消息是喜憂摻半的。   然而,這些化學物質並不是唯一影響臭氧層的排放物。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到:溫室氣體通過對同溫層的冷卻作用,可以放慢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反應速度,因此也許會有助於臭氧層的恢復。但是氣候變化還有另外一個影響,即它可以改變空氣循環的模式。直到近幾年,才有人注意到空氣循環是如何影響臭氧層的。
  • 研究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 全球漁業正在萎縮
    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在天氣形態和動物棲息地等領域得到了很好的證實,但是一項新的研究強調了我們的海洋中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海平面上升對世界漁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海流與氣候變化關係密切
    海洋環流的數值模擬關係到未來氣候狀況,特別是關係到在地球兩極之間流動的一個「傳送帶」洋流的狀況,後者在決定全球氣候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北大西洋往下沉的、冷的、含鹽量高的海水驅動著一個從北美向歐洲流動的洋流,由這一洋流攜帶的溫暖的表層海水有助於使歐洲保持溫和的氣候。這一洋流被稱為氣候系統的「致命弱點」,因為溫度稍微上升都有可能因海水不能在北大西洋沉降而使得「傳送帶」停止轉動。
  • 二氧化碳為何對氣候的影響如此巨大?
    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在於,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並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圖片來源:NASA撰文:Jason West譯者:曾欣欣審校:黃薇人們經常會問,二氧化碳的濃度僅佔地球大氣的0.041%,它如何對全球氣候產生重要影響?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只佔其中的32%。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在於,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並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
  •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南極企鵝
    一些科學家研究認為,企鵝數量的減少氣候變化「難辭其咎」。更有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不能適應南極持續上升的溫度,預計到2099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能會減少58%。每年的1月2020日是企鵝宣傳日日是企鵝宣傳日,,我們在關注這個可愛的海洋生物時,更應該關注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王自磐確切地說,大尺度全球氣候的冷暖變化以及地球物種的消長基本遵循大自然的客觀規律。
  • 氣候變化產生的七種驚人影響
    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下降,以及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的乾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物圈的主要現象,並且嚴重幹擾了人類的正常生活。「鸚鵡螺雜誌」專欄作者約翰·文德爾撰寫一篇研究報告「氣候變化時將出現戰爭」,文中指出,在廣袤的中亞費爾幹納山谷帶,錯綜複雜的邊緣地區、種族主義、水資源爭奪、不斷減少的資源和不斷升高的溫度,使這裡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衝突交匯在一起,這是一個具有獨特地形、氣候變化和政治衝突的地方。
  • 美國羅格斯大學Xiaojun Huang教授到武漢物數所交流
    7月14日至7月22日,美國羅格斯大學數學系Xiaojun Huang教授到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以on the problem of local conformal embeddings為題作了一系列演講。
  • 研究發現,如果不採取行動,到本世紀末因氣候死亡人數可能激增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氣候政策研究員Solomon Hsiang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到本世紀末,由於氣候變化而導致的氣溫上升,可能導致全世界每年造成數千萬的死亡,這幾乎與所有傳染病的全球死亡率相匹配。
  • 氣候變化對空氣危害影響有限
    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為主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布報告稱,氣候變化對人造成的危害影響有限,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室外空氣汙染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該研究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環境研究快報》上。  空氣汙染被認為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環境風險。
  • 氣候變化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是什麼?
    施洛德投資經濟師Irene Lauro氣候變化不僅會對經濟造成長期破壞。 從極端天氣事件來看,我們亦認為氣候變化會產生短期影響。自1880年以來,陸地及海洋的溫度總和平均每10年上升0.07°C。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2019年全球氣候概要顯示,自1981年以來,平均升溫速度已提高逾一倍(0.18°C )。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而在美國,5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暴風雪將半個美國化為白色,機場關閉,交通大癱瘓,中西部部分地區積雪厚達60釐米,12人死亡……頻繁爆發的極端天氣正成為奪走人類生命的又一可怕「殺手」。  11月28日,在墨西哥坎昆的奇琴伊查瑪雅古城遺址旁,綠色和平組織升起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呼籲人們保護環境。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組圖)
    2013年9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發布了《氣候變化2013: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稱,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是確鑿無疑的。
  • 氣候變化影響野生動植物疾病風險
    氣候變化影響野生動植物疾病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1:41:00 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Jeremy M. Cohe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NASA數年策劃全球氣候巨大變化對比圖
    (網站截圖)中國網3月16日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組幾十年前的世界各地氣候變化和現在的對比圖,這些圖片向人們展示了幾十年來,全球氣候發生的巨大變化。該照片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地球的迅速變化,包括鹹海前後對比的圖片,阿拉斯加的穆爾冰川融化等等。
  • 【科教融合系列】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生態位偏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徐馳教授與歐洲和美國的生態學、考古學、氣候學和地理學研究者開展的一項交叉學科研究發現,在過去6000年以來,人類地理分布與當時氣候條件的對應關係表現出較高的穩定性,絕大多數人類一直都集中分布於大約在11-15攝氏度年平均溫度的一個相對狹窄的氣候區間內,研究者將其稱之為「人類的氣候生態位」(圖2)。
  • 氣候變化有哪些影響?美國每年上萬名嬰兒因高溫提早出生
    氣候變化有哪些影響?美國每年上萬名嬰兒因高溫提早出生 2019-12-03 08:28:48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張夢然 | 字號:A+ | A- 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提供了氣候變化影響嬰兒健康的重要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