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有解了?澳洲發現「這藥物」2天殺光病毒...

2021-02-23 西雅圖華人生活

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團隊發現一款抗寄生蟲藥物,在實驗室培養中,能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毒,並在兩天內完全清除病毒。

這個由蒙納許大學生物醫學探索研究所(BDI)與彼得多哈堤傳染及免疫研究所(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共同研究發現,普遍被拿來治療頭蝨的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阿維菌素、Ivermectin),可抑制新冠狀病毒在細胞培養中的生長。

相關結論已發表在《抗病毒研究》(Antiviral Research)雜誌上,引發各界關注與熱論。

領導研究的瓦格斯塔夫(Kylie Wagstaff)博士指出,科學家們發現僅需一劑的藥量,就能在48小時內內清除新冠肺炎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即使是24小時內,病毒RNA含量也會明顯降低。

不過,瓦格斯塔夫博士也強調,研究是在實驗室培養中完成,藥物在人體內是否也有同樣功效,還有待證實。

因此研究下一階段,將確定合適人體使用的劑量,以確保實驗室外的劑量對人體安全,最快會在一個月內進入人體實驗,但距離廣泛使用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伊維菌素」是美國FDA批准的抗寄生蟲藥,在體外也能有效抵抗包括HIV、蚊症和流感在內的病毒。

文/世界日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有新冠肺炎新療法!臨床結果:病人呼吸通暢,病毒繁殖減弱
    截至北京時間4月27日15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98萬,且絲毫不見有感染率下降的趨勢,這下連美國人也徹底坐不住了。如何防禦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如何消滅新冠病毒?日本:愛滋與白血球藥聯合使用據日本NHK報導,近期日本一項跨機構團隊研究發現,同時使用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和原本用來治療白血球減少等症狀的藥物千金藤素(Cepharanthin),對治療新冠肺炎有良好的效果。
  • 俄羅斯新冠肺炎新療法:病人呼吸通暢,病毒繁殖減弱
    39健康網截至北京時間4月27日15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98萬,且絲毫不見有感染率下降的趨勢,這下連美國人也徹底坐不住了。如何防禦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如何消滅新冠病毒?
  • 首份新冠逝者屍解報告: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
    經過多方努力,自2月16日起,劉良教授團隊在全國率先開展了COVID-19死亡屍體的系統解剖。截止2月25日,專家團隊一共完成了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其中劉良教授團隊負責了9例,目前已有3例完成了病理的初步診斷。
  • 第八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發病5天內傳染性較強 接觸新冠...
    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物也可造成感染」。全文如下: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9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新的治療方法有了
    在這一年內,疫情蔓延到了全球,數十億人的正常生活正在受到影響。近日,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或能研發出新的治療方法。一、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新的治療方法有了!研究者通過對英國2700名患者DNA的分析,發現新冠肺炎患者與健康的志願之間,存在5個特殊基因的差異[1]。利用這項發現,研究人員可以開始有針對性地,預測某些藥物作用於患者的治療效應,縮小了藥物測試範圍。
  • 結構生物學解鎖新冠肺炎病毒
    科學家積極研發疫苗和解藥,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行研究, 首重了解病毒分子間的確切的形狀和結構,才有機會研發出解藥和疫苗。 先前的抗流感藥物,例如:特敏福(Tamiflu)和瑞樂沙(Relenza),都是透過解構病毒的方法,才研發成功。
  • 研究發現: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藥物可治療新冠肺炎
    研究人員報告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共有的免疫反應特徵表明,炎症性腸病藥物可能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作用。新冠肺炎和炎症性腸病之間存在許多重疊的炎症途徑,這意味著某些先前應用的炎症性腸病藥物,例如IL-12 / 23抑制劑(烏司奴單抗)或TNF抑制劑(如英夫利昔單抗,即類克),可以重新用於新冠肺炎患者。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第7種。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 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進展如何?科學家來答疑了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趙竹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5日15時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張新民,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以下是我們根據發布會整理的內容要點。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肺炎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SARS-CoV-2不易感。因此,科學家研發出的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SARS-CoV-2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編者按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老藥新用」的基本思路之外,單克隆抗體、幹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藥物研發也是應急攻關的熱點,並已取得進展。本報今日起刊發系列報導,解讀人類如何「鑄造」生物藥物這一武器戰勝病毒。
  • 新冠肺炎病毒竟是天外來客?
    最近,關於COVID-19的來源又有了新說法文中假設帶有病毒的隕石碎片和顆粒在大約一個月至六周後抵達武漢。2019年11月底至2019年12月初,武漢地區出現了第一例由COVID-19引起的肺炎病例。天體生物學家格雷厄姆•劉說:「如果發現一種病毒能夠在經過如此漫長的太空旅程時,經受住它所受到的輻射,並且在它著陸後仍然能夠感染人類,那將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如果這是真的,這將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開創性的發現,威克拉瑪辛哈沒有證據來支持他的說法。」其實,這並不是文章作者錢德拉•威克拉瑪辛哈(Chandra Wickramasinghe)首次提出病毒來源於宇宙。
  • 第八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 接觸病毒...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等內容。
  • 澳洲新冠肺炎患者自述,稱29歲像80多歲,連坐起來都很費勁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3月19日報導,澳洲女子感染新冠肺炎,自述患病經歷,稱明明才20多歲,行動卻像80多歲的老人,連坐起來都很費勁。現在她雖然已經康復了,但是身體免疫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本月初,29歲的布麗姬特·威爾金斯為了參加最好朋友的婚禮,從英國倫敦飛回了澳洲。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我國科學家建立新冠肺炎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SARS-CoV-2不易感。因此,科學家研發出的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SARS-CoV-2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 ...冠狀病毒|病毒|新冠肺炎|感冒|口罩|大蒜|蝙蝠|sars-cov-2
    同樣,新冠肺炎和流感都可能是輕度,重度,或者在極少數情況下是致命的。兩者也會導致肺炎。但是,新冠肺炎的總體情況更為嚴重。估計數字各不相同,但其死亡率似乎在1%至3%之間。儘管科學家正在計算確切的死亡率,但它可能比季節性流感高出許多倍。5.每個擁有新冠肺炎的人都死了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如上所述,新冠肺炎僅對一小部分人致命。
  • 清華大學等團隊研究發現抗新冠病毒潛在藥物分子
    研究團隊發現宿主蛋白MTHFD1(亞甲基四氫葉酸脫氫酶)的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研究團隊認為,該研究成果不僅能夠幫助新冠病毒藥物研發,也為未來突發病毒流行打下基礎2003年的SARS、2014年的伊波拉以及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均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心理恐慌。並且諸多證據支持蝙蝠是這些致病病毒的共同的天然宿主,病毒從蝙蝠到某個中間宿主傳播最終導致了疫情的大規模暴發。雖然蝙蝠可以攜帶多種致病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卻不會對蝙蝠造成明顯的症狀,而蝙蝠對病毒的高度耐受性可能也是其能攜帶並傳播多種病毒的重要原因。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時大顯身手,其科學機制是什麼?
    首次披露了死亡患者的病程特徵,提出:1.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風暴引起的嗜中性粒細胞增多;2.持續的炎症反應導致的凝血激活;3.病毒、缺氧和休克導致的急性腎損傷。這3種病理機制可能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最相關。